第581章 新式火炮有了进展
而且,孔有德还打算将朝鲜收入囊中,甚至正当的名义都是现成的,都不用费尽心思去找。
天气七年,皇太极派遣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等人,率鞑子兵3万多人,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二月,后金军围攻义州,城被攻破。随后后金军又攻破定州及汉山城,过青泉江进攻平壤,渡大同江,进逼王京。
朝鲜国王李宗逃往江华岛,派使者前往阿敏驻地求和。阿敏命刘兴祚随来使同去江华岛商讨和约条款。后金提出要朝鲜断绝和明廷的关系,派王弟李觉赴后金为人质,每年向后金进贡。在后金强大军事压力下朝鲜政府被迫签订“江都和约”。后金兵退出朝鲜。
这是妥妥的背叛大明,这可是要受到惩处的啊,到时候孔有德以为大明征讨不臣的名义,直接利用海军渡海进攻朝鲜,威逼利诱,将其收服,绝对是皇太极的另一重严重打击。
如果完成以上这些计划,那么鞑子面对的将会是来自西南,南边,东南,东北,北部等全方位的打击,对于他们将会是一场灭顶之灾。
除了计划消灭鞑子,天策军还要面临短期内的威胁,也可以说是长期的威胁,那就是郑芝龙和他的郑氏海上武装集团。
一山难容二虎,一片大海自然难以容纳两个霸主。
崇明沙一战,郑芝凤率领的郑军舰队被全歼,虽然他们不会立马知道是天策军,但迟早会调查清楚这件事情,他们绝对会派兵北上报复,到时候一场大战是免不了的。
此外,未来与郑芝龙争夺海上霸权的战斗,只会越来越多,想要将郑芝龙击败,没有一直强大的水师是不行的。
长远一点的,现在是大航海时代,从第一二代日不落帝国葡萄牙西班牙,到现在的第三代日不落日帝国荷兰,以及未来的第四代日不落帝国英国,乃至后世的全球霸主美帝,无一不是靠着强大的海军夺取霸权的。
如果想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呼风唤雨,强大的舰队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这还是一条退路,虽然现在天策军越发强大,局势越来越少,利用减退当后路的需求已经不大了,但万一阴沟里面翻船,就轮到水师派上用场了。
现在孔有德有钱,这一百五万两银子,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砸了下去,这还只是前期的投入,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海军当中。
对于扩建水师这件事情,孔有德是很上心的,但相比起来,更为兴奋的还是徐文仪,他当初选择加入孔有德麾下,一是当时太落魄了,除了一些随从,其他的什么都没了。
更主要的是,孔有德能满足他的愿望,从西班牙海军退下来,他的愿望真的就成了梦想,只能在梦中实现了,后来看到孔有德重视水师,才让他看到真正的希望。
其实早在归程的时候,他就和孔有德多次探讨水师的扩建计划,对于这么多的资金,他不眼热才怪,而且这次水师可是除了大力气的,多分点功劳是正常的。
一百五十万,相对于总收获很少,但对于水师,已经足够多了,毕竟在此之前,水师的规模也就陆军的十分之一,这一百五十万对于陆军来说,三年的花销都够了,结果孔有德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就给了他。
现在有了这么多的资金,他可是准备大干一番的,不说别的,先把船坞的数量搞起来,大型战舰的船坞可以少一些,但是中小型的船坞一定要多。
他的初步规划是,先建造十个大型船坞,那种能建造千吨盖伦船的,一旦这些船坞建造完成,立马着手这种千吨战舰的建造。
现在他手里头有图纸,也懂得如何建造,下面的工匠和普通工人们,已经建造过三艘盖伦船了,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
不过木材是一个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建造战舰的木材。
不同于普通的建筑,建造战舰用的木材是很有讲究的,首先就是必须要有足够大的硬木作为龙骨,这种级别的木材可不是随随便便能弄到的,需要拍专人去深山老林寻找,而且还要风干,将里面水分排出来,这是需要花费时间的。
原本建造威海号等三艘盖伦船,龙骨都是现成的,毕竟皂河船厂以前就能建造福船,有不少备用的存活,建造一号福船的龙骨,拿来建造五百吨的盖伦船,问题不是很大。
但要开建一千吨的大型盖伦船,那些用于龙骨的木料就不合格了,所以必须要重新勘选,寻找那种足够巨大的木材。
这些木头倒是不难找,现在整个登莱都在天策军控制下下,尤其是蓬莱,栖霞,招远一带山多林密,合格的木头总是有的,这些都可以说是天策军的财产,其他人也没那个胆量染指。
徐文仪直接撒下两百人,专门负责此时,同时金钱开道,发动群众,宣布只要能够帮天策军找到一根能够当做龙骨的木材,就可以获得十两银子的报酬。
对此,百姓们的热情可是很高的,他们都对当地的环境了如指掌,哪里有那种大树,他们都是门清,所以短短几天时间,徐文仪就获得了超过三十根木材。
但问题在于,当做龙骨之前,这些木头要风干,将里面的水里全部蒸发出来,起码要一年的时间,在加上后期的建造工作,估计差不多得等个两个年的时间才能建成,这个时间他可不愿意等。
所以他做了两手打算,一是将这些搜寻到的巨木贮存起来,等其自然风干,二是挑选十根出来,利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加热将其烘干。
后者的缺点就是,会缩短战船的使用寿命,可能十来年就报废了。
但优点是一个月后就能够开始建造,不同于威海号这三艘不到半年就完成,新的盖伦船估计要十个月才能完成,毕竟威海号吨位只有五百吨,而且当时集中了所有的人手建造那三艘船,现在不光要建造新船,还要负责其他战船的改造,维修等等。
那些自然风干的木头也差不多好了,可以继续开工建造。
对此,孔有德也觉得可行,跟徐文仪商议一番就拍板决定了,现在要的是速度,十年就十年,反正未来有的是仗要打,能不能撑住十年不被击沉还不一定了,而且也就这十艘,其他的都是正常建造。
于是,相关的准备工作就快速展开了,十个大型船坞开始建造,与此同时十根巨大的木头也被从昆嵛山,牙山等地拖了出来,而后指派专人建造一座烟炉,将十根木头放入其中,就像后世拷烟叶子一样,对这些木材进行烘烤,人工去除水分。
这还只是第一批的建造,孔有德和徐文仪的打算,是在未来两年十年内,建造出五十个大型船坞,并且培养出足够的专业工匠,以及对适合当做龙骨的木材进行砍伐,处理,集中起来。
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造船的效率将会提升到可怕的程度,只要资金和材料充足,错开工期,轮番开工,造船厂就能像下饺子一样,五天下水一艘战舰。
二战美帝下饺子的可怕速度,让孔有德这个穿越者记忆犹新,四年之间下了一百多艘航母,尽管很多都是轻型的护航航母,但再怎么样,也是万吨以上的战船。
而这次从南京带回来的五千工匠,也划分了两千人给徐文仪,还有两千当做免费劳动力的俘虏,整个威海卫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当初阎鸣泰他们给工匠,也不全是火器局和兵仗局的工匠,他们也知道如果把这些工匠都给出去,想要生产武器又是一件麻烦事,于是就拿了一些船匠,铁匠之类的充数,孔有德也全盘接收,正好用得上。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些抵触的,毕竟以往他们做工,都是独立干活,或者是兄弟父子一起干活,这毕竟是一门手艺,不能传与外人,免得教会了别人,自己被饿死。
而且又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但随着对天策军的了解,再看看哪些原本就在这里工作的同行,跟他们深入了解这里工作的情况,他们慢慢的转变了这种思想。
与此同时,孔有德也拿出了大杀器,分土地,这些工匠暂时还是按照民户的标准,一人三亩,全部加起来也就六千亩的土地,他手里的土地有五百多万亩,去掉用作大农场的,还有几十万亩的空余土地,直接就分给了他们。
有了土地,以后的生存就有了保障,再加上在船厂劳作,得到的报酬不低,他们的积极性也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
至于那些俘虏,一开始也打算偷懒的,但得知现在他们在登州威海卫,离着江南有两千里,根本没办法提回去,也就熄灭了这些心思。
而且这里的赏罚制度分明,只要肯努力干活,就会有额外的奖赏,比如可以有休息的日子,可以拿到少量的前,可以吃到一些肉食,甚至还能成为监工,负责监视底下的人劳作。
对付一群想要反抗的人,只需要提拔他们中的少数成为领导者,就能有效的管理这群人,这个道理孔有德非常明白,所以用在这些俘虏身上,效果相当不错。
钱,粮食,工匠,苦力,原料,图纸,经验,这些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已经齐备了,又有徐文仪这么上心人在,接下来的事情也不需要孔有德操心了。
在威海卫呆了七天的时间后,他就把这些事情放心的交给了徐文仪,然后带着一部分舰队北上,返回登州。
在路上,舰队曾不止一次遇到明军的战船,应该是黄龙派出来探查情况的,不过当他们看到孔有德庞大的舰队,都识趣的躲开了,他们本身就实力大损,现在根本没有能力抗衡。
经过大半天的航行,孔有德终于回到了阔别近两个月的登州城,记得还是六月初乘坐三艘战船离开的登州,之后又一直忙着其他的各种食物,一直没能回去。
但是刚从水城上岸,孔有德却没有进登州城,而是交代黄桂中把那些金银财务运回去,便直接奔向西南,朝着平山兵工厂得方向去了。
因为,新式火炮被研制出来了。
火炮聚德管事丁文,一早就等待着水城,见到孔有德的第一面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孔有德自然迫不及待的要去看看。
按照孔有德的要求,兵工厂的火炮局一方面要制造更多的佛郎机和红衣大炮,另一方面要研制新型火炮,甚至后者更为重要。
现在大明的火炮,缺点还是很明显的,哪怕是红衣大炮,也有着相当多的缺点,所以必须得研制新式火炮,否则没办法在武器方面碾压敌人。
关于新型火炮,孔有德只是起了一些指导作用,指明了几个具体的研究方向,其他的都由技术人员们自己负责。
首先便是重量的要求,天策军的作战策略,可不是被动的防守,而是主动出击,与敌人野战,所以火炮不能太重,否则机动性太差,无法快速的运输,拖累大军的行动速度,或者被落在后面。
就比如红衣大炮,威力确实够大,射程也确实够远,对敌人的威慑力也确实够呛,但截至目前,也都只能用在海战上面,就是因为太笨重了,除非以战船这种几百吨的载体运输,否则根本没办法行动。佛郎机好点,但也强不了太多。
就拿当初占领整个登州府的战事来说,当初天策军一天半的时间奔袭一百二十里,进攻到福山城下,结果等到打完火炮都没运到,打栖霞,莱阳的白云龙部也是一样的情况。
包括招远大战,当时也只能运输几十门佛郎机到招远,而且还是军队抵达后,陆陆续续花了几天时间才抵达的,红衣大炮根本来不及运送,招远之战明军撤退来不及带走红衣大炮,只能炸毁也是一样的情况,所以机动性一直都是个大问题。14
天气七年,皇太极派遣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等人,率鞑子兵3万多人,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二月,后金军围攻义州,城被攻破。随后后金军又攻破定州及汉山城,过青泉江进攻平壤,渡大同江,进逼王京。
朝鲜国王李宗逃往江华岛,派使者前往阿敏驻地求和。阿敏命刘兴祚随来使同去江华岛商讨和约条款。后金提出要朝鲜断绝和明廷的关系,派王弟李觉赴后金为人质,每年向后金进贡。在后金强大军事压力下朝鲜政府被迫签订“江都和约”。后金兵退出朝鲜。
这是妥妥的背叛大明,这可是要受到惩处的啊,到时候孔有德以为大明征讨不臣的名义,直接利用海军渡海进攻朝鲜,威逼利诱,将其收服,绝对是皇太极的另一重严重打击。
如果完成以上这些计划,那么鞑子面对的将会是来自西南,南边,东南,东北,北部等全方位的打击,对于他们将会是一场灭顶之灾。
除了计划消灭鞑子,天策军还要面临短期内的威胁,也可以说是长期的威胁,那就是郑芝龙和他的郑氏海上武装集团。
一山难容二虎,一片大海自然难以容纳两个霸主。
崇明沙一战,郑芝凤率领的郑军舰队被全歼,虽然他们不会立马知道是天策军,但迟早会调查清楚这件事情,他们绝对会派兵北上报复,到时候一场大战是免不了的。
此外,未来与郑芝龙争夺海上霸权的战斗,只会越来越多,想要将郑芝龙击败,没有一直强大的水师是不行的。
长远一点的,现在是大航海时代,从第一二代日不落帝国葡萄牙西班牙,到现在的第三代日不落日帝国荷兰,以及未来的第四代日不落帝国英国,乃至后世的全球霸主美帝,无一不是靠着强大的海军夺取霸权的。
如果想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呼风唤雨,强大的舰队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这还是一条退路,虽然现在天策军越发强大,局势越来越少,利用减退当后路的需求已经不大了,但万一阴沟里面翻船,就轮到水师派上用场了。
现在孔有德有钱,这一百五万两银子,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砸了下去,这还只是前期的投入,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海军当中。
对于扩建水师这件事情,孔有德是很上心的,但相比起来,更为兴奋的还是徐文仪,他当初选择加入孔有德麾下,一是当时太落魄了,除了一些随从,其他的什么都没了。
更主要的是,孔有德能满足他的愿望,从西班牙海军退下来,他的愿望真的就成了梦想,只能在梦中实现了,后来看到孔有德重视水师,才让他看到真正的希望。
其实早在归程的时候,他就和孔有德多次探讨水师的扩建计划,对于这么多的资金,他不眼热才怪,而且这次水师可是除了大力气的,多分点功劳是正常的。
一百五十万,相对于总收获很少,但对于水师,已经足够多了,毕竟在此之前,水师的规模也就陆军的十分之一,这一百五十万对于陆军来说,三年的花销都够了,结果孔有德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就给了他。
现在有了这么多的资金,他可是准备大干一番的,不说别的,先把船坞的数量搞起来,大型战舰的船坞可以少一些,但是中小型的船坞一定要多。
他的初步规划是,先建造十个大型船坞,那种能建造千吨盖伦船的,一旦这些船坞建造完成,立马着手这种千吨战舰的建造。
现在他手里头有图纸,也懂得如何建造,下面的工匠和普通工人们,已经建造过三艘盖伦船了,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
不过木材是一个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建造战舰的木材。
不同于普通的建筑,建造战舰用的木材是很有讲究的,首先就是必须要有足够大的硬木作为龙骨,这种级别的木材可不是随随便便能弄到的,需要拍专人去深山老林寻找,而且还要风干,将里面水分排出来,这是需要花费时间的。
原本建造威海号等三艘盖伦船,龙骨都是现成的,毕竟皂河船厂以前就能建造福船,有不少备用的存活,建造一号福船的龙骨,拿来建造五百吨的盖伦船,问题不是很大。
但要开建一千吨的大型盖伦船,那些用于龙骨的木料就不合格了,所以必须要重新勘选,寻找那种足够巨大的木材。
这些木头倒是不难找,现在整个登莱都在天策军控制下下,尤其是蓬莱,栖霞,招远一带山多林密,合格的木头总是有的,这些都可以说是天策军的财产,其他人也没那个胆量染指。
徐文仪直接撒下两百人,专门负责此时,同时金钱开道,发动群众,宣布只要能够帮天策军找到一根能够当做龙骨的木材,就可以获得十两银子的报酬。
对此,百姓们的热情可是很高的,他们都对当地的环境了如指掌,哪里有那种大树,他们都是门清,所以短短几天时间,徐文仪就获得了超过三十根木材。
但问题在于,当做龙骨之前,这些木头要风干,将里面的水里全部蒸发出来,起码要一年的时间,在加上后期的建造工作,估计差不多得等个两个年的时间才能建成,这个时间他可不愿意等。
所以他做了两手打算,一是将这些搜寻到的巨木贮存起来,等其自然风干,二是挑选十根出来,利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加热将其烘干。
后者的缺点就是,会缩短战船的使用寿命,可能十来年就报废了。
但优点是一个月后就能够开始建造,不同于威海号这三艘不到半年就完成,新的盖伦船估计要十个月才能完成,毕竟威海号吨位只有五百吨,而且当时集中了所有的人手建造那三艘船,现在不光要建造新船,还要负责其他战船的改造,维修等等。
那些自然风干的木头也差不多好了,可以继续开工建造。
对此,孔有德也觉得可行,跟徐文仪商议一番就拍板决定了,现在要的是速度,十年就十年,反正未来有的是仗要打,能不能撑住十年不被击沉还不一定了,而且也就这十艘,其他的都是正常建造。
于是,相关的准备工作就快速展开了,十个大型船坞开始建造,与此同时十根巨大的木头也被从昆嵛山,牙山等地拖了出来,而后指派专人建造一座烟炉,将十根木头放入其中,就像后世拷烟叶子一样,对这些木材进行烘烤,人工去除水分。
这还只是第一批的建造,孔有德和徐文仪的打算,是在未来两年十年内,建造出五十个大型船坞,并且培养出足够的专业工匠,以及对适合当做龙骨的木材进行砍伐,处理,集中起来。
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造船的效率将会提升到可怕的程度,只要资金和材料充足,错开工期,轮番开工,造船厂就能像下饺子一样,五天下水一艘战舰。
二战美帝下饺子的可怕速度,让孔有德这个穿越者记忆犹新,四年之间下了一百多艘航母,尽管很多都是轻型的护航航母,但再怎么样,也是万吨以上的战船。
而这次从南京带回来的五千工匠,也划分了两千人给徐文仪,还有两千当做免费劳动力的俘虏,整个威海卫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当初阎鸣泰他们给工匠,也不全是火器局和兵仗局的工匠,他们也知道如果把这些工匠都给出去,想要生产武器又是一件麻烦事,于是就拿了一些船匠,铁匠之类的充数,孔有德也全盘接收,正好用得上。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些抵触的,毕竟以往他们做工,都是独立干活,或者是兄弟父子一起干活,这毕竟是一门手艺,不能传与外人,免得教会了别人,自己被饿死。
而且又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但随着对天策军的了解,再看看哪些原本就在这里工作的同行,跟他们深入了解这里工作的情况,他们慢慢的转变了这种思想。
与此同时,孔有德也拿出了大杀器,分土地,这些工匠暂时还是按照民户的标准,一人三亩,全部加起来也就六千亩的土地,他手里的土地有五百多万亩,去掉用作大农场的,还有几十万亩的空余土地,直接就分给了他们。
有了土地,以后的生存就有了保障,再加上在船厂劳作,得到的报酬不低,他们的积极性也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
至于那些俘虏,一开始也打算偷懒的,但得知现在他们在登州威海卫,离着江南有两千里,根本没办法提回去,也就熄灭了这些心思。
而且这里的赏罚制度分明,只要肯努力干活,就会有额外的奖赏,比如可以有休息的日子,可以拿到少量的前,可以吃到一些肉食,甚至还能成为监工,负责监视底下的人劳作。
对付一群想要反抗的人,只需要提拔他们中的少数成为领导者,就能有效的管理这群人,这个道理孔有德非常明白,所以用在这些俘虏身上,效果相当不错。
钱,粮食,工匠,苦力,原料,图纸,经验,这些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已经齐备了,又有徐文仪这么上心人在,接下来的事情也不需要孔有德操心了。
在威海卫呆了七天的时间后,他就把这些事情放心的交给了徐文仪,然后带着一部分舰队北上,返回登州。
在路上,舰队曾不止一次遇到明军的战船,应该是黄龙派出来探查情况的,不过当他们看到孔有德庞大的舰队,都识趣的躲开了,他们本身就实力大损,现在根本没有能力抗衡。
经过大半天的航行,孔有德终于回到了阔别近两个月的登州城,记得还是六月初乘坐三艘战船离开的登州,之后又一直忙着其他的各种食物,一直没能回去。
但是刚从水城上岸,孔有德却没有进登州城,而是交代黄桂中把那些金银财务运回去,便直接奔向西南,朝着平山兵工厂得方向去了。
因为,新式火炮被研制出来了。
火炮聚德管事丁文,一早就等待着水城,见到孔有德的第一面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孔有德自然迫不及待的要去看看。
按照孔有德的要求,兵工厂的火炮局一方面要制造更多的佛郎机和红衣大炮,另一方面要研制新型火炮,甚至后者更为重要。
现在大明的火炮,缺点还是很明显的,哪怕是红衣大炮,也有着相当多的缺点,所以必须得研制新式火炮,否则没办法在武器方面碾压敌人。
关于新型火炮,孔有德只是起了一些指导作用,指明了几个具体的研究方向,其他的都由技术人员们自己负责。
首先便是重量的要求,天策军的作战策略,可不是被动的防守,而是主动出击,与敌人野战,所以火炮不能太重,否则机动性太差,无法快速的运输,拖累大军的行动速度,或者被落在后面。
就比如红衣大炮,威力确实够大,射程也确实够远,对敌人的威慑力也确实够呛,但截至目前,也都只能用在海战上面,就是因为太笨重了,除非以战船这种几百吨的载体运输,否则根本没办法行动。佛郎机好点,但也强不了太多。
就拿当初占领整个登州府的战事来说,当初天策军一天半的时间奔袭一百二十里,进攻到福山城下,结果等到打完火炮都没运到,打栖霞,莱阳的白云龙部也是一样的情况。
包括招远大战,当时也只能运输几十门佛郎机到招远,而且还是军队抵达后,陆陆续续花了几天时间才抵达的,红衣大炮根本来不及运送,招远之战明军撤退来不及带走红衣大炮,只能炸毁也是一样的情况,所以机动性一直都是个大问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