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 换房住
腊梅买了一编织袋大号塑料食品袋,每天从前世现代弄过来几百斤玉米,由母亲马惠恩、王晓华姐妹、及来帮忙的婶子、伯母们,在马惠恩这边装塑料袋。盖房的人们晚上收工时,每人拿一袋走。
人们都知道这是白头发老奶奶给的,并且人人有份儿,拿的都很坦然。
十斤玉米,在前世现代买,也就十块钱;在现实的黑市上,也就四、五块,却把人们哄得很高兴。
因为工分只有到了年终结算以后,才能见到钱,还得说余粮户;粮食也只有地里的庄稼收割了,才能分到手。
青黄不接的时候,又是大饥荒之年,劳动一天能有十斤粮食,比给工分、吃肉菜馒头都强多了。
前世现代的王贵勇看出异样,问腊梅:“我见你每天忙忙碌碌的,是不是现实中有重大举动?”
腊梅如实对他说了。
“我去看看行吗?”王贵勇激动地要求。
在人们正在施工的时候,腊梅带着他,在空间通道里观看。
干活的人们王贵勇都认识,大部分已经作古,活着的人也进入耄耋之年。
望着他们五十年前生龙活虎的样子,王贵勇感动得热泪盈眶,喃喃说道:“真想不到,真想不到!看看过去人们卖的憨力气,现代的人真是生活在福窝里呀!”
腊梅:”时间过了半个世纪,变化也是必然的。所以,我很珍惜这边的每一天。”
王贵勇:“腊梅,你又从新过了一次艰苦创业的日子,你不觉得委屈吗?”
腊梅笑笑:“看见哥哥和父亲他们高兴,我觉得值!”
看见母亲和大伯母在忙着往塑料袋里装玉米,王贵勇说:“装玉米的事儿,我可以在这边办。我和你弟妹,还有粮店的员工,我们装好了,你往那边拿塑料袋儿就行,让我也为盖房添点儿力气!”
腊梅同意了王贵勇的要求,把分装塑料袋的任务留给了他。
人就是这样:不知道没法儿,一旦知道了,不让他做点事情,他心里也不甘。虽然是为五十年前出的力气。
顾欣茹不解,只问好好的玉米装这么多塑料袋干什么。
王贵勇只好说:“腊梅有用,想叫你装你就装吧!”
不解的还有现实中的马惠恩:“为了支持腊梅盖房子,难道白头发老奶奶也雇人分装玉米,腾出自己的时间来做别的?!
马惠恩天生闲不住,腊梅又是她喜欢的干女儿,带领着几个孩子,撂下筢子就是扫帚,忙活在盖房工地上。
人们心里高兴,干起活儿来又利索又快。原计划十五天完工,结果只用了十天,北房和院墙、东厢房、西厦子、大门都垒好,一处崭新的宅院呈现在腊梅面前。
前前后后,算起来用了一万斤玉米。
腊梅有家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家,买了几件像样的家具,精心布置了一下,腊梅便离开了队部,离开了住了将近两年的小东耳屋,搬进了自己的新家。
为了与父母联系方便,腊梅让把两家的东、西夹道打通。这样,两个院儿不用出大门,就可以来回走动。
“干娘,我一个人,东西少,你可以把这院儿当成个跨院儿,柴草杂物可以放到这边的西厦子里。”腊梅对母亲马惠恩说。
现在农村做饭全靠烧柴火,各家都有放柴火的棚子。父母这边住房紧张,只在东厢房的南屋里,既放柴火又放杂物,拥挤的很。
腊梅之所以把西厢房盖成厦子,就是为了让母亲和自己放柴火。
马惠恩:“好的。腊梅,你一个人的时候,要么这边来和晓华她们住在一起,要么让晓华过去给你作伴儿,一个人住不安全。”
腊梅想了想说:“干娘,如果你同意我过来住,我倒愿意与哥哥和弟弟换房,让哥哥和弟弟到那边去住,我搬到西厢房里。
“让哥哥和弟弟住西里间屋,东里间屋留给贾家村的奶奶。妹妹贾凤娇来了,和我一起住西厢房。奶奶不来的时候,弟弟还可以住到东里间屋里去。”
“这样,哥哥就有了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我做饭在东耳屋里,一点儿也打搅不到他。”
马惠恩:“这样调换也可以,毕竟是两个小子家,担是非。只是苦了你,放着明亮的正房不住,来住偏房。”
腊梅:“总比我的小东耳屋宽敞吧!在东耳屋里住了快两年,我已经习惯了。乍住大屋子,还有些空落落的。”
其实,腊梅之所以要在父母亲的左邻盖房,一是为了照顾父母家人方便;再就是为了给父母亲一处宅院。
前世里哥哥过世早,男孩儿就剩了王贵勇一人,所以家里只有一处宅院。
这世保住了哥哥,一处宅院就不行了。农村有要婚房的习惯,兄弟俩一处宅院,势必成为哥哥订婚的不利因素。
有了相邻的这处宅院,哥哥成人以后,就可以某种理由过户给他。自己一个女孩子,早晚要嫁人,留着也没多大用项。相信这样父母亲也好接收。
与王贵强一说,王贵强高兴得不行: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屋了,可以和调皮的弟弟分开住了。
王贵勇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欣然同意一个人在东里间屋里住。还美滋滋地说:“老太太来了,让老太太睡大炕,我睡小炕。这样,就不挨哥哥踹屁股了。”
经过了一番周折,腊梅终于与父母家人住在了一起。
王晓华非要到西厢房给腊梅作伴,却被腊梅婉言谢绝。
她不是不愿意与前世的自己住在一起,是因为她作息时间不规律,在一起挺碍事。
马惠恩也不让腊梅起火做饭,说:“家里人多,多你一个碗儿不嫌多,少你一个碗儿不嫌少。
“既然住在了一起,就一起吃。我的东西还不全是你给的,分什么你的我的。”
此话正合腊梅心意。便对母亲马惠恩说:“也行,待奶奶和妹妹来了,我再过去陪着她们一块儿吃!”
马惠恩:“看你奶奶的意思吧,如果她们愿意过来,就别动火了。我是从大家庭里过来的,不怕人多。”
:。:
人们都知道这是白头发老奶奶给的,并且人人有份儿,拿的都很坦然。
十斤玉米,在前世现代买,也就十块钱;在现实的黑市上,也就四、五块,却把人们哄得很高兴。
因为工分只有到了年终结算以后,才能见到钱,还得说余粮户;粮食也只有地里的庄稼收割了,才能分到手。
青黄不接的时候,又是大饥荒之年,劳动一天能有十斤粮食,比给工分、吃肉菜馒头都强多了。
前世现代的王贵勇看出异样,问腊梅:“我见你每天忙忙碌碌的,是不是现实中有重大举动?”
腊梅如实对他说了。
“我去看看行吗?”王贵勇激动地要求。
在人们正在施工的时候,腊梅带着他,在空间通道里观看。
干活的人们王贵勇都认识,大部分已经作古,活着的人也进入耄耋之年。
望着他们五十年前生龙活虎的样子,王贵勇感动得热泪盈眶,喃喃说道:“真想不到,真想不到!看看过去人们卖的憨力气,现代的人真是生活在福窝里呀!”
腊梅:”时间过了半个世纪,变化也是必然的。所以,我很珍惜这边的每一天。”
王贵勇:“腊梅,你又从新过了一次艰苦创业的日子,你不觉得委屈吗?”
腊梅笑笑:“看见哥哥和父亲他们高兴,我觉得值!”
看见母亲和大伯母在忙着往塑料袋里装玉米,王贵勇说:“装玉米的事儿,我可以在这边办。我和你弟妹,还有粮店的员工,我们装好了,你往那边拿塑料袋儿就行,让我也为盖房添点儿力气!”
腊梅同意了王贵勇的要求,把分装塑料袋的任务留给了他。
人就是这样:不知道没法儿,一旦知道了,不让他做点事情,他心里也不甘。虽然是为五十年前出的力气。
顾欣茹不解,只问好好的玉米装这么多塑料袋干什么。
王贵勇只好说:“腊梅有用,想叫你装你就装吧!”
不解的还有现实中的马惠恩:“为了支持腊梅盖房子,难道白头发老奶奶也雇人分装玉米,腾出自己的时间来做别的?!
马惠恩天生闲不住,腊梅又是她喜欢的干女儿,带领着几个孩子,撂下筢子就是扫帚,忙活在盖房工地上。
人们心里高兴,干起活儿来又利索又快。原计划十五天完工,结果只用了十天,北房和院墙、东厢房、西厦子、大门都垒好,一处崭新的宅院呈现在腊梅面前。
前前后后,算起来用了一万斤玉米。
腊梅有家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家,买了几件像样的家具,精心布置了一下,腊梅便离开了队部,离开了住了将近两年的小东耳屋,搬进了自己的新家。
为了与父母联系方便,腊梅让把两家的东、西夹道打通。这样,两个院儿不用出大门,就可以来回走动。
“干娘,我一个人,东西少,你可以把这院儿当成个跨院儿,柴草杂物可以放到这边的西厦子里。”腊梅对母亲马惠恩说。
现在农村做饭全靠烧柴火,各家都有放柴火的棚子。父母这边住房紧张,只在东厢房的南屋里,既放柴火又放杂物,拥挤的很。
腊梅之所以把西厢房盖成厦子,就是为了让母亲和自己放柴火。
马惠恩:“好的。腊梅,你一个人的时候,要么这边来和晓华她们住在一起,要么让晓华过去给你作伴儿,一个人住不安全。”
腊梅想了想说:“干娘,如果你同意我过来住,我倒愿意与哥哥和弟弟换房,让哥哥和弟弟到那边去住,我搬到西厢房里。
“让哥哥和弟弟住西里间屋,东里间屋留给贾家村的奶奶。妹妹贾凤娇来了,和我一起住西厢房。奶奶不来的时候,弟弟还可以住到东里间屋里去。”
“这样,哥哥就有了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我做饭在东耳屋里,一点儿也打搅不到他。”
马惠恩:“这样调换也可以,毕竟是两个小子家,担是非。只是苦了你,放着明亮的正房不住,来住偏房。”
腊梅:“总比我的小东耳屋宽敞吧!在东耳屋里住了快两年,我已经习惯了。乍住大屋子,还有些空落落的。”
其实,腊梅之所以要在父母亲的左邻盖房,一是为了照顾父母家人方便;再就是为了给父母亲一处宅院。
前世里哥哥过世早,男孩儿就剩了王贵勇一人,所以家里只有一处宅院。
这世保住了哥哥,一处宅院就不行了。农村有要婚房的习惯,兄弟俩一处宅院,势必成为哥哥订婚的不利因素。
有了相邻的这处宅院,哥哥成人以后,就可以某种理由过户给他。自己一个女孩子,早晚要嫁人,留着也没多大用项。相信这样父母亲也好接收。
与王贵强一说,王贵强高兴得不行: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屋了,可以和调皮的弟弟分开住了。
王贵勇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欣然同意一个人在东里间屋里住。还美滋滋地说:“老太太来了,让老太太睡大炕,我睡小炕。这样,就不挨哥哥踹屁股了。”
经过了一番周折,腊梅终于与父母家人住在了一起。
王晓华非要到西厢房给腊梅作伴,却被腊梅婉言谢绝。
她不是不愿意与前世的自己住在一起,是因为她作息时间不规律,在一起挺碍事。
马惠恩也不让腊梅起火做饭,说:“家里人多,多你一个碗儿不嫌多,少你一个碗儿不嫌少。
“既然住在了一起,就一起吃。我的东西还不全是你给的,分什么你的我的。”
此话正合腊梅心意。便对母亲马惠恩说:“也行,待奶奶和妹妹来了,我再过去陪着她们一块儿吃!”
马惠恩:“看你奶奶的意思吧,如果她们愿意过来,就别动火了。我是从大家庭里过来的,不怕人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