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和谈
“这是我家将军亲笔写的一封书信,还望陛下查看!”张纮见刘协与其有些不善,也不敢多言,小心的从怀里摸出一封文书,递给了一旁的侍卫。
侍卫接过,小心上前,放在刘协身边的木几之上。
这是一封孙策亲笔书写的信件。
刘协拆开,眯着眼睛,慢慢的看了起来。不得不说,孙策虽然在外界被盛传为莽夫,但是字迹还是十分清秀,看上去也颇为赏心悦目。孙策在信里用词十分谦虚。首先将江东兵马说的唯汉帝马首是瞻,然后又各种言辞恭维,若是不知道孙策的为人,恐怕会以为此书出自一个马屁高手的杰作。大约看了几行,才话锋一转,言最近曹操动向不明,江东情况堪忧等等,说了一大堆的冠冕堂皇理由。反正信里信外就是透露两个消息:第一,江东军此时根本无意与汉帝对抗。第二,想要替汉帝清理不臣之人,尤其是那些江东附近的不轨人士!
呵呵?
信你才怪!
刘协冷笑一声,将信件放在手里把玩了一会,然后慢慢丢在木几之上。
停了片刻,刘协仔细的看了看张纮,对他说:“子纲,你家将军口口声声说无疑与汉军对抗,但是为何朕看到的都是兵戈之味?他的诚意在哪里?空口白牙,就想让朕许下他诸多好处?未免想得有些太好了吧?”
张纮也不畏惧,他抬起头,正色说道:“陛下,昔日天下动乱,诸多诸侯彼此厮杀,若非陛下英明勇武,说不定如今的天下还是一团糟乱。臣斗胆,请陛下仔细思量一番,这些年,可有一个臣子主动向陛下示好进献?而我家将军不畏路途遥远,遣使来拜,此时难道不足以证明将军之心?更何况,陛下须知到,千金买马骨,若是卑职无功而返,恐寒了天下忠义之士的心啊!”
果然好一张利口!
刘协微微一笑,这个张纮还真能胡说。竟然将孙策说的如此大义,不过有一点他确实没有说错,从自己亲政以来,孙策确实是第一个主动派遣使者前来进贡的势力,若是处置不好,说不定还真的容易落下口实。
“话虽如此,不过也需要孙策拿出一些诚意出来,否则一切都免谈!”刘协想了一下,口气稍微有些改变,他慢慢走到堂下:“此事,你可以与司空协商,到时候告知朕结果就是!”
又向前走了两步,然后转头对张纮继续说道:“特使举止言谈都乃名士之风,若是有意,不妨留在洛阳,朕很是期待啊!”
一番话说完,刘协迈着步子,慢慢走了出去。
“这个!......”眼见刘协出门,张纮又不敢追赶,只得苦笑着看着一旁的贾诩。
“子纲莫要着急,你暂且先将孙将军的诚意告诉于我。如果将军真的诚意很足,贾诩才能再去开导主公啊!”贾诩拉着张纮,示意他不要着急。
“陛下对于江东,可有什么要求?”张纮没有回答,而是首先反问贾诩。
“这个嘛,主公有两点是不能改变的,第一、江东必须归附汉室!第二、需要协助主公夹击兖州的曹操!”贾诩看了看张纮,伸出了两个手指!所谓的夹击曹操其实是贾诩私自添加上去的。
其实刘协要的只是江东的归心罢了,至于夹击曹操之事,只是贾诩给张纮一个讨价还价的空间而已。
果然还是这样!
对于汉帝的决心,张纮已经在言谈中体会到了,他想了一下,试探的说道:“依附汉室的事情,我需要请示一下将军,毕竟将军年少,此时有些意气用事,此事还需要再斟酌一下。至于夹击曹操之事,我等本来就是大汉子民,自当以汉帝的指令为主,只要陛下有令,自然会举兵而起!这样的话,司空能否满意?”
“子纲糊涂啊,如今你自己都承认是大汉子民,何必要在依附汉室的这个问题上纠结,不过是一些文字上的差矣而已,这本来就不是什么问题,对吧!”
张纮想了想,也确实如此。
见张纮默认,贾诩暗笑了一声,然后收起心思,继续说到:“江东如今许多郡县都暗中依附孙将军,莫非孙将军接下来想求一些虚名?”
“这个嘛!”张纮面色有些一红,他素来自认为自己也是有识之士,但是被贾诩一语说中内心,还是多少有些尴尬!他微微吸了一口气:“名不正则言不顺,不瞒司空,我家将军确实有意想陛下求上一些职位,只是不知道陛下可否给予!”
“此事要看圣心了,请容老夫面君之后再给你回复!”贾诩想了一下,婉言拒绝。
“这个无妨!司空可以与陛下商谈,卑职此时不着急!”张纮微微一笑,听得贾诩的意思,此番使命应该可以完成,更何况现在汉帝也对自己露出了青睐之意,他正在考虑,要不要在洛阳停留一段时间,正好可以看一下中原的风土人情!
大概事情已经说完,张纮与贾诩又简单的聊了一些家常,然后起身返回临时居住的驿站。
......
送走张纮,贾诩转身慢慢来到远处刘协的书房。
“谈的怎么样了?”刘协将手中的奏报放下,问道贾诩。
“和臣所料的不错,无非是想求些虚名,然后再趁势占些土地而已!”贾诩回答。
“既然想要,朕就给他吧!也不是什么大事。”刘协想了下,如今江东还有许多山贼与水匪,自己又在等待诸葛连弩的研发,与其这样,倒不如直接给孙策一个虚名,借他的手,将江东先稳定起来,等到后期自己再收复江东,就方便的多了。
“主公还是打算等一等?”贾诩问道。
“对!等一等!”刘协诡异的一笑,让贾诩看着都有种说不出来的不安。
那种笑容,仿佛是一切都是掌握之中的模样,有些渗人!
“那老臣这就回复张纮!”贾诩点点头,有些事情,汉帝不说,他自然不会多问。这就是贾诩的自知之处,也是许多事情,刘协都喜欢交给贾诩去办的原因之一。
侍卫接过,小心上前,放在刘协身边的木几之上。
这是一封孙策亲笔书写的信件。
刘协拆开,眯着眼睛,慢慢的看了起来。不得不说,孙策虽然在外界被盛传为莽夫,但是字迹还是十分清秀,看上去也颇为赏心悦目。孙策在信里用词十分谦虚。首先将江东兵马说的唯汉帝马首是瞻,然后又各种言辞恭维,若是不知道孙策的为人,恐怕会以为此书出自一个马屁高手的杰作。大约看了几行,才话锋一转,言最近曹操动向不明,江东情况堪忧等等,说了一大堆的冠冕堂皇理由。反正信里信外就是透露两个消息:第一,江东军此时根本无意与汉帝对抗。第二,想要替汉帝清理不臣之人,尤其是那些江东附近的不轨人士!
呵呵?
信你才怪!
刘协冷笑一声,将信件放在手里把玩了一会,然后慢慢丢在木几之上。
停了片刻,刘协仔细的看了看张纮,对他说:“子纲,你家将军口口声声说无疑与汉军对抗,但是为何朕看到的都是兵戈之味?他的诚意在哪里?空口白牙,就想让朕许下他诸多好处?未免想得有些太好了吧?”
张纮也不畏惧,他抬起头,正色说道:“陛下,昔日天下动乱,诸多诸侯彼此厮杀,若非陛下英明勇武,说不定如今的天下还是一团糟乱。臣斗胆,请陛下仔细思量一番,这些年,可有一个臣子主动向陛下示好进献?而我家将军不畏路途遥远,遣使来拜,此时难道不足以证明将军之心?更何况,陛下须知到,千金买马骨,若是卑职无功而返,恐寒了天下忠义之士的心啊!”
果然好一张利口!
刘协微微一笑,这个张纮还真能胡说。竟然将孙策说的如此大义,不过有一点他确实没有说错,从自己亲政以来,孙策确实是第一个主动派遣使者前来进贡的势力,若是处置不好,说不定还真的容易落下口实。
“话虽如此,不过也需要孙策拿出一些诚意出来,否则一切都免谈!”刘协想了一下,口气稍微有些改变,他慢慢走到堂下:“此事,你可以与司空协商,到时候告知朕结果就是!”
又向前走了两步,然后转头对张纮继续说道:“特使举止言谈都乃名士之风,若是有意,不妨留在洛阳,朕很是期待啊!”
一番话说完,刘协迈着步子,慢慢走了出去。
“这个!......”眼见刘协出门,张纮又不敢追赶,只得苦笑着看着一旁的贾诩。
“子纲莫要着急,你暂且先将孙将军的诚意告诉于我。如果将军真的诚意很足,贾诩才能再去开导主公啊!”贾诩拉着张纮,示意他不要着急。
“陛下对于江东,可有什么要求?”张纮没有回答,而是首先反问贾诩。
“这个嘛,主公有两点是不能改变的,第一、江东必须归附汉室!第二、需要协助主公夹击兖州的曹操!”贾诩看了看张纮,伸出了两个手指!所谓的夹击曹操其实是贾诩私自添加上去的。
其实刘协要的只是江东的归心罢了,至于夹击曹操之事,只是贾诩给张纮一个讨价还价的空间而已。
果然还是这样!
对于汉帝的决心,张纮已经在言谈中体会到了,他想了一下,试探的说道:“依附汉室的事情,我需要请示一下将军,毕竟将军年少,此时有些意气用事,此事还需要再斟酌一下。至于夹击曹操之事,我等本来就是大汉子民,自当以汉帝的指令为主,只要陛下有令,自然会举兵而起!这样的话,司空能否满意?”
“子纲糊涂啊,如今你自己都承认是大汉子民,何必要在依附汉室的这个问题上纠结,不过是一些文字上的差矣而已,这本来就不是什么问题,对吧!”
张纮想了想,也确实如此。
见张纮默认,贾诩暗笑了一声,然后收起心思,继续说到:“江东如今许多郡县都暗中依附孙将军,莫非孙将军接下来想求一些虚名?”
“这个嘛!”张纮面色有些一红,他素来自认为自己也是有识之士,但是被贾诩一语说中内心,还是多少有些尴尬!他微微吸了一口气:“名不正则言不顺,不瞒司空,我家将军确实有意想陛下求上一些职位,只是不知道陛下可否给予!”
“此事要看圣心了,请容老夫面君之后再给你回复!”贾诩想了一下,婉言拒绝。
“这个无妨!司空可以与陛下商谈,卑职此时不着急!”张纮微微一笑,听得贾诩的意思,此番使命应该可以完成,更何况现在汉帝也对自己露出了青睐之意,他正在考虑,要不要在洛阳停留一段时间,正好可以看一下中原的风土人情!
大概事情已经说完,张纮与贾诩又简单的聊了一些家常,然后起身返回临时居住的驿站。
......
送走张纮,贾诩转身慢慢来到远处刘协的书房。
“谈的怎么样了?”刘协将手中的奏报放下,问道贾诩。
“和臣所料的不错,无非是想求些虚名,然后再趁势占些土地而已!”贾诩回答。
“既然想要,朕就给他吧!也不是什么大事。”刘协想了下,如今江东还有许多山贼与水匪,自己又在等待诸葛连弩的研发,与其这样,倒不如直接给孙策一个虚名,借他的手,将江东先稳定起来,等到后期自己再收复江东,就方便的多了。
“主公还是打算等一等?”贾诩问道。
“对!等一等!”刘协诡异的一笑,让贾诩看着都有种说不出来的不安。
那种笑容,仿佛是一切都是掌握之中的模样,有些渗人!
“那老臣这就回复张纮!”贾诩点点头,有些事情,汉帝不说,他自然不会多问。这就是贾诩的自知之处,也是许多事情,刘协都喜欢交给贾诩去办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