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拉美下水
一旦有了改变经验,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大肆做为,没关系,正规的轻型航空母舰我做不出来,但我用半成品一样能飞飞机,照样打仗,
试问几百艘轻型航空母舰,有谁能挡?就算是十艘重型航空母舰都未必吧!
就在这一瞬间,大英帝国的内阁大臣低头了,他们开始承认别人的优秀,并且转变策略,同意邀请美利坚做为援军。
但是,他们没想到,接下来又有人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这才是最尴尬的事。
“诸位,我想在此之前,我们需要解决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美利坚人是十足的生意人,用中华的话来说,不见兔子不撒鹰。
现在他们还不算正式参战,仅仅挂个名头,这点我想诸位很清楚。
光从华美吕宋一战来看,美利坚并没有和中华交恶的想法,要不然也不会那么轻飘飘的把吕宋交出去。
我们如果无法给他们动心的利益,那么别说请他们出手了,恐怕他们会不会落水下石,都是个问题呢!”外交部长劳伦斯说道。
没错,美国人并不想现在参战,特别是对付中华,这一点上,他们很不愿意。
谁不知道,同盟国最硬的骨头莫过于中华,奶奶的,光是日本海军就够他们喝一壶了,更别提人家八百万陆军,进攻不足,防守有余,你能给他造成什么伤害。
特别是西非一战之后,他们与英国的关系十分恶劣,这时候,要想说服他们,除非大出血。
“混蛋,难道我们就这样束手无策吗?”殖民地大臣马恩骂道。
“诸位,我想这个时候,恐怕需要牺牲了,美利坚总统柯立芝是个睿智的人,他的生意经打得很响,知道一旦中华占据了澳洲之后。
紧接着就是称霸太平洋,合二为一,并不排除对美洲有想法,毕竟中华的领土扩张太强。
所以此时此刻,美海军就在澳洲边上,试图给中华一个教训,或者是威慑。”张伯伦首相说道。
既然己方没有办法出手,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借刀杀人,再不济,恶心一下中华也好。
眼看着澳洲、印度在内的所有远东地区,全部陷入敌手,英国没有办法,他们只能选择牺牲一些利益,获得帮助,世界霸主也有苦恼的时候。
“我赞同首相阁下的观点,先生们,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我们没办法拖住中华,那么欧洲、非洲战局将崩溃,紧接着,受到威胁的就是本土,到时候恐怕更残酷。”海军大臣爱德华支持道
陆军大臣丘吉尔立刻表示赞同,随后,其它大臣思索了一阵,也支持这项言论。
什么都比不上本土安全重要,到了那个时候,可真是生死存亡关头,远东地区相比其,只是沧海一粟。
到时候,干掉了同盟国,世界任我取之。
“如此,那我就斗胆提出一个建议,允诺美利坚,若出手远东,澳洲与之平分,新几内亚、新西兰属美所有。”张伯伦首相建议道。
正如他们想的那样,以即将失去的东西换取接下来的先机。
不过,这么轻易的许诺割让大片远东土地,倒真是让在场所有人不爽呀!
张伯伦接着下达了几项命令,调动各个殖民地军队,赶赴欧洲。
战争的突如其来,让他们没有了选择,再接着作壁上观,恐怕法兰西被消灭了,到时候,直面兵锋的就是他们,失去了远东,大英帝国不管是物资还是兵员,都不及以前。
相比于准备充分,而且连成一片的德土俄三国,力有不逮,只能以时间换空间了。
相比于英国,偏安一隅的美利坚也不太好过了,崛起中的中华给了他们无与伦比的压力。
特别是美利坚总统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自他上任以来,就没过过一个舒心日子,先是美日大战,足足五十万美军在日本北海道岛苦苦挣扎。
这已经成了美利坚一项莫名其妙的负担,也不知道为了什么,毕竟日本民主政府都坐稳了地盘。
好不容易结束了这个荒唐的举措,并以此得到了广大军属的支持,甚至颁布各项新经济政策、减税政策,彻底获得了美利坚百分之九十民众的支持。
没曾想,美利坚那些上层人士,也就是各大财团不愿意了,奶奶的,敢情你是为美国穷人做主的呀!
他们千方百计想要拿下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却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
但,这给柯立芝带来了很大的苦恼,没有了财团的支持,那么美利坚接下来的行政将会增加许多阻力。
无奈之下,他只能在某个方面改变自己,渐渐挽回局势,这点在昔日的华美吕宋冲突就可以看出来。
做为头号工业大国,并且在一战中吸收了很多先进技术,获得了大量利益的美利坚,正处于产能过剩的阶段。
必须要有一个能够转移问题的方案,此时此刻,如果和中华打一仗,那么问题将不再出现。
那些所谓的产能过剩的工厂基本上和军工业息息相关,只要战争,绝对能焕发新一春。
为此,柯立芝准备出手,并且他打算像伍德罗·威尔逊一样,踩着巨人的肩膀,再度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没错,正当他雄心勃勃的时候,美利坚的财团拖了后腿,一旦开启战争,财团们很害怕,他们不希望重现昔日美日拉锯的惨象。
而且,强大的中华,在他们眼中无疑是重新复苏的巨人,都能脚踩英法,怎么可能轻易被美利坚干倒,所以他们迫使柯立芝让出了吕宋。
这让柯立芝一肚子的火难以伸张,前任哈定总统留下的烂摊子,好不容易被摆平,结果现在财团又给他找了一个新麻烦。
吕宋是美利坚在世界上唯一一块殖民地,一旦失去,那么美国政府怎么和民众交待。
特别是这个时候,民众已经从昔日的经济低谷中爬出来了,一旦美好的生活开始,他们难免有些精力过剩,就不知道怎么发泄。
这在世界各国都有例子,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人,就会莫名的关注政府,一旦有什么敏感问题,他们就游街示众。
试问几百艘轻型航空母舰,有谁能挡?就算是十艘重型航空母舰都未必吧!
就在这一瞬间,大英帝国的内阁大臣低头了,他们开始承认别人的优秀,并且转变策略,同意邀请美利坚做为援军。
但是,他们没想到,接下来又有人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这才是最尴尬的事。
“诸位,我想在此之前,我们需要解决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美利坚人是十足的生意人,用中华的话来说,不见兔子不撒鹰。
现在他们还不算正式参战,仅仅挂个名头,这点我想诸位很清楚。
光从华美吕宋一战来看,美利坚并没有和中华交恶的想法,要不然也不会那么轻飘飘的把吕宋交出去。
我们如果无法给他们动心的利益,那么别说请他们出手了,恐怕他们会不会落水下石,都是个问题呢!”外交部长劳伦斯说道。
没错,美国人并不想现在参战,特别是对付中华,这一点上,他们很不愿意。
谁不知道,同盟国最硬的骨头莫过于中华,奶奶的,光是日本海军就够他们喝一壶了,更别提人家八百万陆军,进攻不足,防守有余,你能给他造成什么伤害。
特别是西非一战之后,他们与英国的关系十分恶劣,这时候,要想说服他们,除非大出血。
“混蛋,难道我们就这样束手无策吗?”殖民地大臣马恩骂道。
“诸位,我想这个时候,恐怕需要牺牲了,美利坚总统柯立芝是个睿智的人,他的生意经打得很响,知道一旦中华占据了澳洲之后。
紧接着就是称霸太平洋,合二为一,并不排除对美洲有想法,毕竟中华的领土扩张太强。
所以此时此刻,美海军就在澳洲边上,试图给中华一个教训,或者是威慑。”张伯伦首相说道。
既然己方没有办法出手,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借刀杀人,再不济,恶心一下中华也好。
眼看着澳洲、印度在内的所有远东地区,全部陷入敌手,英国没有办法,他们只能选择牺牲一些利益,获得帮助,世界霸主也有苦恼的时候。
“我赞同首相阁下的观点,先生们,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我们没办法拖住中华,那么欧洲、非洲战局将崩溃,紧接着,受到威胁的就是本土,到时候恐怕更残酷。”海军大臣爱德华支持道
陆军大臣丘吉尔立刻表示赞同,随后,其它大臣思索了一阵,也支持这项言论。
什么都比不上本土安全重要,到了那个时候,可真是生死存亡关头,远东地区相比其,只是沧海一粟。
到时候,干掉了同盟国,世界任我取之。
“如此,那我就斗胆提出一个建议,允诺美利坚,若出手远东,澳洲与之平分,新几内亚、新西兰属美所有。”张伯伦首相建议道。
正如他们想的那样,以即将失去的东西换取接下来的先机。
不过,这么轻易的许诺割让大片远东土地,倒真是让在场所有人不爽呀!
张伯伦接着下达了几项命令,调动各个殖民地军队,赶赴欧洲。
战争的突如其来,让他们没有了选择,再接着作壁上观,恐怕法兰西被消灭了,到时候,直面兵锋的就是他们,失去了远东,大英帝国不管是物资还是兵员,都不及以前。
相比于准备充分,而且连成一片的德土俄三国,力有不逮,只能以时间换空间了。
相比于英国,偏安一隅的美利坚也不太好过了,崛起中的中华给了他们无与伦比的压力。
特别是美利坚总统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自他上任以来,就没过过一个舒心日子,先是美日大战,足足五十万美军在日本北海道岛苦苦挣扎。
这已经成了美利坚一项莫名其妙的负担,也不知道为了什么,毕竟日本民主政府都坐稳了地盘。
好不容易结束了这个荒唐的举措,并以此得到了广大军属的支持,甚至颁布各项新经济政策、减税政策,彻底获得了美利坚百分之九十民众的支持。
没曾想,美利坚那些上层人士,也就是各大财团不愿意了,奶奶的,敢情你是为美国穷人做主的呀!
他们千方百计想要拿下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却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
但,这给柯立芝带来了很大的苦恼,没有了财团的支持,那么美利坚接下来的行政将会增加许多阻力。
无奈之下,他只能在某个方面改变自己,渐渐挽回局势,这点在昔日的华美吕宋冲突就可以看出来。
做为头号工业大国,并且在一战中吸收了很多先进技术,获得了大量利益的美利坚,正处于产能过剩的阶段。
必须要有一个能够转移问题的方案,此时此刻,如果和中华打一仗,那么问题将不再出现。
那些所谓的产能过剩的工厂基本上和军工业息息相关,只要战争,绝对能焕发新一春。
为此,柯立芝准备出手,并且他打算像伍德罗·威尔逊一样,踩着巨人的肩膀,再度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没错,正当他雄心勃勃的时候,美利坚的财团拖了后腿,一旦开启战争,财团们很害怕,他们不希望重现昔日美日拉锯的惨象。
而且,强大的中华,在他们眼中无疑是重新复苏的巨人,都能脚踩英法,怎么可能轻易被美利坚干倒,所以他们迫使柯立芝让出了吕宋。
这让柯立芝一肚子的火难以伸张,前任哈定总统留下的烂摊子,好不容易被摆平,结果现在财团又给他找了一个新麻烦。
吕宋是美利坚在世界上唯一一块殖民地,一旦失去,那么美国政府怎么和民众交待。
特别是这个时候,民众已经从昔日的经济低谷中爬出来了,一旦美好的生活开始,他们难免有些精力过剩,就不知道怎么发泄。
这在世界各国都有例子,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人,就会莫名的关注政府,一旦有什么敏感问题,他们就游街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