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乱唐

第九百一十九章:四面皆楚歌

    “什么?让崔相公去行刺蕃相,亏杜乾运能想得出来!”

    裴敬吃惊的看着秦晋,他实在想不到,一直被自己轻视的那个墙头草居然能下如此大的一盘棋。秦晋也是颇有些感慨的笑了笑,这则消息是杜乾运一日前送来的,按照其策划的时间点,今日此时怕是应该就开始实施了,只不知成败如何。

    一旦崔涣将行刺付诸实施,长安城势必要内外戒严,到时候消息传不过来也实属正常。

    “崔相公为国鞠躬尽瘁,做此选择也不例外,只可惜了……”

    秦晋话到此处便顿住了,他和崔涣虽然矛盾的时候多,和谐的时候少,但却十分钦佩崔涣的为人,今日情知其必死,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裴敬与秦晋此时此刻的想法也差不多。

    “崔相公为国尽忠,今日一刺固然成就千古名声,恐怕也将为吐蕃人所不容,只希望他能一击成功,也不负了搭上一条性命。”

    裴敬的情绪有些激动,长安陷落于吐蕃之手,御极天下四十余载的太上皇惨被烧死在凝阴殿,成为废人的天子也在长安陷落后不知所踪。短短数年间,唐朝便由一个空前盛世跌落到万丈深渊中,何时才能触底竟也成了遥遥无期的奢望。他是个生在盛世,长在盛世的勋贵子弟,心中自然有着秦晋所没有的骄傲情节。

    现在,身为唐人所有的骄傲都被胡人踩在脚下,恣意践踏,这口气无论如何也是咽不下去的。

    “末将现在就恨不能插翅飞到长安去,拿玛祥仲巴杰老贼的首级祭拜惨死在贼子铁蹄下的无数生灵!”

    秦晋还是头一次看到崔涣这般激动失色,于是来到他的身后,抬起右臂轻轻的拍着他的后背,以示安慰。

    “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吐蕃人气势正盛,神武军应当避其锋芒,等到他们的锐气在关中大地消耗殆尽时,便是咱们屠狗杀鸡的时候到了。”

    作为神武军的领袖人物,秦晋所考虑的不单单是关中一战的得失,还得有更长远的谋划。以神武军现在的实力,和吐蕃人硬战也不是不能,但势必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俗话说杀敌一千自损,要将李承宏这个叛逆绳之以国法,把心怀叵测的吐蕃人撵回吐蕃去。

    眼看着自己无心插柳之举已经渐渐成事,但田承嗣反而越来越是不安,因为他最初是抱着玩一票就走的打算,可不管那些鼠首两端的地方官死活。但随着局势的发展,原本的十几个县,发展到现在的数十县,甚至连各州郡的郡守都加入进来,他便知道自己已经不是说走就能走的了。

    田承嗣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他也十分清楚,别看现在京畿道与关内道各郡县闹的欢实,一旦吐蕃大军卷尘而来,这些仓促组织的民营就是乌合之众的存在,所以他十分担心吐蕃人会突然挥师进剿。然则,他的担心竟迟迟没有到来,这就大大的违背常理了。

    动静闹的如此之大,就算吐蕃人再后知后觉也总得有点反应吧?很快,田承嗣的疑惑被一则沸沸扬扬的传言解释通了。

    “吐蕃大相玛祥仲巴杰被刺丧命,领兵在进逼潼关的副相益喜旺波回师长安夺权……一直做傀儡的小赞普赤松德赞也不甘寂寞……”

    章杰一口气将自己能打听到的传言都说了出来,他虽然觉得有些传言传得比较邪,但总不会是空穴来风。

    田承嗣大喜过望,连连拍着大腿,仰天大笑。

    “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笑了一阵,田承嗣又赶紧命章杰传令下去,各地的民营已经组织成型的要进行一次实地演练,目的地便是嵯峨山与泾阳之间的平原。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田承嗣看重了当地的水系复杂,就算吐蕃人来攻,也一定会为河水所阻滞牵绊,而让民营有一些近距离接触吐蕃人的经历,也好为将来反攻长安做好必要的准备。

    事实上能够组织起来的民营也大都是京畿道境内的若干郡县,大致能有两三万的精壮,其余则全是老弱妇孺。至于再往北的关内道,虽然不少郡县也宣布起事,田承嗣的手暂时还伸不了那么长,但即便如此也足够了,两三万精壮的人马不论战斗力如何,拉在一处也很有一番景象的。

    除此之外,田承嗣更是要以这次行动对盘踞在长安的吐蕃人做一次试探,看看玛祥仲巴杰遇刺身死的消息究竟是不是空穴来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