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计乱国
如果董卓敢以一己之力对抗全天下,嬴斐便不会介意向天下发布布告,联合袁绍与曹操等人,进行第二次讨董。
双眸璀璨,这一刻的嬴斐浑身上下充斥着一抹滔天的自信。就仿佛董卓的四十万大军,在其眼中如同土鸡瓦狗一样,不堪一击。
……
视天下群雄为无物,这便是此刻的大汉冠军侯嬴斐。自信滔天敢以一己之力与天下为敌,这就是大汉凉州刺史嬴斐。
绝世枭雄,霸绝尘世!
……
长安。
就在嬴斐等人商讨着董卓举止,以及其对策之时。长安城中,一座不太起眼府邸之中,亦正在策划着惊天大事。
府邸之中,重兵把守。十步一岗,五步一守,绝对的森严无比。书房之内,只有三个人。董卓,李儒以及贾文和。
这三个人都是汉末乱世之中的人杰。先前仅有李儒与董卓,就已经闹出了废帝,独霸朝堂之事。
此时此刻,又加上了一个一计乱国的毒士,可想而知这个小屋子里谋划的计划,一旦实施必将震惊天下。
沉默了片刻,董卓微微抬起头了头。这个时候的董卓早已经没有当初在洛阳的肆意妄为,一张肥脸上有的只是无尽的沧桑。
“咳。”
轻咳一声,将李儒与贾诩两个人的目光吸引过来,董卓目光一闪,望着李儒,道:“文优,此刻关东诸侯虽然撤退,却也等于放虎归山。”
“而且冠军侯嬴斐,一旦封王兼之又得并州之地,届时其势力必将在一瞬间扩张。到时候,恐怕就算本相亦无法压制。”
虎目璀璨,董卓脸上的沧桑之气渐浓,其望着李儒与贾诩,沉声,道:“事到如今,本相该当若何?”
……
静。
死一般的安静。
……
此言一出,整个书房之中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李儒与贾诩对视一眼,两个人的眼底皆有一抹精光掠过。
这两个人都是当世数一数二的智者,且都是无法无天之辈。几乎就在一瞬间两个人便明白了董卓的意思。
只是却彼此沉默着,并没有谁开口为董卓解惑。董卓的神色有些焦急,却强忍着不敢打搅。
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此时此刻的李儒与贾诩正在思考解决之道。
……
这个时候,两个人心目中都有了一丝大概得轮廓,却还未来的及将这个轮廓充填的仔细。
“呼。”
半响之后,李儒与贾诩同时吐出一口气,睁开了紧闭的双目。见到这一幕,一直以来等待的焦急不已的董卓,连忙急声,道。
“如何?”
闻言,李儒双眸微眯,其伸手朝向贾诩,道:“文和,汝先来。”
“诺。”
朝着李儒拱了拱手,贾诩并没有丝毫的客气。李儒已经出谋划策多载,其在董卓麾下的地位,根深蒂固。
正因为如此,李儒才会示意贾诩先来。两个人从骨子里有着相同因子,正因为如此,其才会帮贾诩一把。
这是盖世人杰之间的惺惺相惜,亦是李儒欲要将贾诩推上前台的前奏。
……
贾诩乃毒士,其眼界见识皆是上上之选。一旦成功收服,届时董卓必将多一个得力帮手。
与天下群雄角逐,李儒一个人已经颇感力不从心。这个时候贾诩的出现,让李儒眼前一亮。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试探,其发现这个人的才华不在自己之下。
对于李儒之意,贾诩一清二楚。是以,这一刻,其并没有拒绝李儒的好意。
贾诩心里清楚,就算自己才华不下于李儒。然而其却不是李儒,没有李儒与董卓的关系,更没有多年扶持之情。
是以,此时此刻摆在贾诩眼前的只有一条路。那便是抓住一切机会,向上爬。作为一个谋士,唯有借助一个盖世枭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早就明白这一切的贾诩,朝着李儒点了点头,其向董卓,道:“禀丞相,诩以为当趁此机会,逼汉帝退位,从而丞相登基称帝,另立国号。”
“轰。”
这一刻,董卓虎目圆睁,其中充斥着浓郁的不可置信。这虽然是董卓心中所想,却从未对人提起。
窃国!
这是董卓内心深处最大的秘密,这个秘密被贾诩洞悉,自是引起董卓的勃然色变。几乎就在一瞬间,董卓便压下心底的震惊,其虎目璀璨,望着贾诩一言不发。
就这么看着,双眸之中凌厉的杀气冲天而起,激荡九天风云。这一刻,董卓望着贾诩心生杀机。
此时此刻,庞大的压力自董卓肥大的身躯之上散发,令贾诩如坐针毡。
……
“岳父息怒,且听文和有何言?”
见到董卓杀心已起,右手都已经握上了剑柄,李儒眼珠子一转,连忙急喝,道。
“呼。”
李儒的惊天一喝,正是时候。一喝之下,董卓眼底的杀机消失不见,其望着贾诩,沉声,道。
“本相不懂,还请文和先生解惑。”
淡淡的一句话,却令刚刚放松的贾诩压力倍增。这句话里,逼迫意味浓郁,这根本就是在威胁。
“嘶。”
一念至此,贾诩一直以来都平淡,仿佛万物不萦无心的神情,终于消散。其脸上露出一抹凝重,道。
“普天之下,丞相举世皆敌,不仅关东诸侯与丞相不死不休,就连冠军侯嬴斐,也是生死之敌。”
贾诩脸色变得难看无比,其死死的盯着董卓的肥脸,一字一顿,道:“先前丞相废帝之策利弊并存,虽借势掌控了朝堂,却也遗祸无穷。”
“如今丞相民心尽失,与大汉王朝已成不死不休之势。如果丞相想要活着,保全宗族,就只有一条路可走。”
说到了这里,贾诩对于董卓身上的压力居然熟视无睹,其嘴角一动,道:“那就是以关中之地登基称帝,借八百里秦川立王霸之业。”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董卓脸色狂变,半响之后,神色恢复了平静。其望着贾诩莞尔一笑,道。
“冠军侯与本相方才联手退敌,其于虎牢关下一举击败四十万关东联军,此又何解?”
双眸璀璨,这一刻的嬴斐浑身上下充斥着一抹滔天的自信。就仿佛董卓的四十万大军,在其眼中如同土鸡瓦狗一样,不堪一击。
……
视天下群雄为无物,这便是此刻的大汉冠军侯嬴斐。自信滔天敢以一己之力与天下为敌,这就是大汉凉州刺史嬴斐。
绝世枭雄,霸绝尘世!
……
长安。
就在嬴斐等人商讨着董卓举止,以及其对策之时。长安城中,一座不太起眼府邸之中,亦正在策划着惊天大事。
府邸之中,重兵把守。十步一岗,五步一守,绝对的森严无比。书房之内,只有三个人。董卓,李儒以及贾文和。
这三个人都是汉末乱世之中的人杰。先前仅有李儒与董卓,就已经闹出了废帝,独霸朝堂之事。
此时此刻,又加上了一个一计乱国的毒士,可想而知这个小屋子里谋划的计划,一旦实施必将震惊天下。
沉默了片刻,董卓微微抬起头了头。这个时候的董卓早已经没有当初在洛阳的肆意妄为,一张肥脸上有的只是无尽的沧桑。
“咳。”
轻咳一声,将李儒与贾诩两个人的目光吸引过来,董卓目光一闪,望着李儒,道:“文优,此刻关东诸侯虽然撤退,却也等于放虎归山。”
“而且冠军侯嬴斐,一旦封王兼之又得并州之地,届时其势力必将在一瞬间扩张。到时候,恐怕就算本相亦无法压制。”
虎目璀璨,董卓脸上的沧桑之气渐浓,其望着李儒与贾诩,沉声,道:“事到如今,本相该当若何?”
……
静。
死一般的安静。
……
此言一出,整个书房之中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李儒与贾诩对视一眼,两个人的眼底皆有一抹精光掠过。
这两个人都是当世数一数二的智者,且都是无法无天之辈。几乎就在一瞬间两个人便明白了董卓的意思。
只是却彼此沉默着,并没有谁开口为董卓解惑。董卓的神色有些焦急,却强忍着不敢打搅。
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此时此刻的李儒与贾诩正在思考解决之道。
……
这个时候,两个人心目中都有了一丝大概得轮廓,却还未来的及将这个轮廓充填的仔细。
“呼。”
半响之后,李儒与贾诩同时吐出一口气,睁开了紧闭的双目。见到这一幕,一直以来等待的焦急不已的董卓,连忙急声,道。
“如何?”
闻言,李儒双眸微眯,其伸手朝向贾诩,道:“文和,汝先来。”
“诺。”
朝着李儒拱了拱手,贾诩并没有丝毫的客气。李儒已经出谋划策多载,其在董卓麾下的地位,根深蒂固。
正因为如此,李儒才会示意贾诩先来。两个人从骨子里有着相同因子,正因为如此,其才会帮贾诩一把。
这是盖世人杰之间的惺惺相惜,亦是李儒欲要将贾诩推上前台的前奏。
……
贾诩乃毒士,其眼界见识皆是上上之选。一旦成功收服,届时董卓必将多一个得力帮手。
与天下群雄角逐,李儒一个人已经颇感力不从心。这个时候贾诩的出现,让李儒眼前一亮。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试探,其发现这个人的才华不在自己之下。
对于李儒之意,贾诩一清二楚。是以,这一刻,其并没有拒绝李儒的好意。
贾诩心里清楚,就算自己才华不下于李儒。然而其却不是李儒,没有李儒与董卓的关系,更没有多年扶持之情。
是以,此时此刻摆在贾诩眼前的只有一条路。那便是抓住一切机会,向上爬。作为一个谋士,唯有借助一个盖世枭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早就明白这一切的贾诩,朝着李儒点了点头,其向董卓,道:“禀丞相,诩以为当趁此机会,逼汉帝退位,从而丞相登基称帝,另立国号。”
“轰。”
这一刻,董卓虎目圆睁,其中充斥着浓郁的不可置信。这虽然是董卓心中所想,却从未对人提起。
窃国!
这是董卓内心深处最大的秘密,这个秘密被贾诩洞悉,自是引起董卓的勃然色变。几乎就在一瞬间,董卓便压下心底的震惊,其虎目璀璨,望着贾诩一言不发。
就这么看着,双眸之中凌厉的杀气冲天而起,激荡九天风云。这一刻,董卓望着贾诩心生杀机。
此时此刻,庞大的压力自董卓肥大的身躯之上散发,令贾诩如坐针毡。
……
“岳父息怒,且听文和有何言?”
见到董卓杀心已起,右手都已经握上了剑柄,李儒眼珠子一转,连忙急喝,道。
“呼。”
李儒的惊天一喝,正是时候。一喝之下,董卓眼底的杀机消失不见,其望着贾诩,沉声,道。
“本相不懂,还请文和先生解惑。”
淡淡的一句话,却令刚刚放松的贾诩压力倍增。这句话里,逼迫意味浓郁,这根本就是在威胁。
“嘶。”
一念至此,贾诩一直以来都平淡,仿佛万物不萦无心的神情,终于消散。其脸上露出一抹凝重,道。
“普天之下,丞相举世皆敌,不仅关东诸侯与丞相不死不休,就连冠军侯嬴斐,也是生死之敌。”
贾诩脸色变得难看无比,其死死的盯着董卓的肥脸,一字一顿,道:“先前丞相废帝之策利弊并存,虽借势掌控了朝堂,却也遗祸无穷。”
“如今丞相民心尽失,与大汉王朝已成不死不休之势。如果丞相想要活着,保全宗族,就只有一条路可走。”
说到了这里,贾诩对于董卓身上的压力居然熟视无睹,其嘴角一动,道:“那就是以关中之地登基称帝,借八百里秦川立王霸之业。”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董卓脸色狂变,半响之后,神色恢复了平静。其望着贾诩莞尔一笑,道。
“冠军侯与本相方才联手退敌,其于虎牢关下一举击败四十万关东联军,此又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