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暴徒末日
沃尔里希不喜欢戈林,这并非受到顶头上司并昔日同窗的影响,实际上,在整个第三帝国不论军人或者平民,绝大多数人都对举止轻浮、高傲自大的空军总司令缺乏好感,若是以民众支持率来决定职务,这个喜欢奇装异服的胖子恐怕只能干回他飞行员的老本行。
历史的车轮转入1年后,激流汹涌的时局开始让人们为世界的兴亡感到忧心,有关原子弹毁灭世界的传闻愈演愈烈。
紧接着,苏军在东欧战线上的全面攻势给欧洲乃至世界带来了空前震撼,尤其加里宁格勒要塞区的迅速易主使得盟军阵营内部产生了极大的恐慌,是否使用原子弹的舆论导向上出现了戏剧性的颠覆,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唯有这种威力超强的摧毁性武器才能够阻挡苏军进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甚至可以不惜美英本土遭到苏联的报复性核攻击。于是,美、英、法乃至挪威、丹麦这些半中立国家的首都和大城市都在抓紧进行居民疏散,而盟军方面显然也没有放弃通过常规手段抵挡苏军进攻的努力,驻扎在德国本土的盟**队纷纷调往前线。在这种情况下,留在德国本土来执行戒严、维持秩序的多数都是缺乏经验的盟军新兵,且人数也较新年之时锐减过半,但即便人员极度缺乏,盟军首脑们也不敢放心将德国志愿兵留在后方执行低强度的警戒任务,这些有着作战经验的兵员都被送往波兰,一部分直接上前线和苏军展开拼杀,其余的则在波兰平原上实施空前浩大的土木工程——巩固拥有数百公里纵深的“波兰防御体系”,试图利用空间来换取逆转战局的时间。
趁着盟军自顾不暇的机会,沃尔里希带着行动指挥部的新指令回到戈林等前第三帝**政高官藏身的农庄,保护他们脱离盟军控制范围行动接续展开,而他的直属小队也加强到了护送的队伍当中。
长达五十多天委身藏匿于农庄地窖的日子,对于十数年来习惯了奢华生活的赫尔曼.戈林无疑是比蹲监狱还要痛苦的束缚从焦躁、狂暴到沉默,这种精神状况上的变化不仅让人们为他的健康而担心,更持续地受到其骚扰折腾。在重见天日的那一刻,赫尔曼.戈林声嘶力竭地发出了长长的咆哮但此时认为自己摆脱了困境显然还为时过早。依循调整后的行动路线,特遣队员们保护着他们辗转向符腾堡方向前进,若按铁路或公路里程计算,这一趟不过是区区两百多公里,但真正能够借助机械之便的仅是其中三分之一的路程,余下的不但得徒步行走,更要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就这样走了足足一个多星期,他们进入符腾堡-霍亨索伦,这里属于划分给法国占领的德国区域。
谈起法国,前第三帝国的军政高官有理由给予充分的蔑视,愚蠢的静坐战、呆板鲁莽且毫无胆色的法国战役、比绵羊还要温顺的维希政府,相较于对苏联以及英国大开大合的胜败经历,德国唯有在法国人身上能够找到一笑到底的自信——这种自信甚至能够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着这种强烈的自信,戈林带头向特遣队指挥官维森费尔德提出强烈要求:他们迫切需要热水澡和热食否则要么被虱子吞噬,要么为胃痛折磨致死,根本到不了几十公里之外的目的地。
这一路上类似的要求戈林提了不少,绝大部分都被维森菲尔德拒绝,但这一次维森菲尔德在与沃尔里希商量之后决定满足帝国元帅“代表”同行高官提出的要求。在派遣队员谨慎侦察后,他们进入了一座三面环靠树林的村庄,斯比洛尔。
表面上,这平静的小村落没有因为数十名不速之客的到来而出现异样,居民们对这些神神秘秘的德国兵表现出的也是一种安然的接纳,他们腾出房间供这些人使用,并且从地窖里拿出了珍藏的粮食、熏肉和好酒,大概只有一户人家感到极度的不可思议因为不可一世的赫尔曼.戈林带着凯特尔、约德尔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第三帝国官员入住他们的农舍,使用他们的澡盆和床铺,甚至坐在他们的壁炉前侃侃而谈……
对于这一切,维森菲尔德和沃尔里希都如实写入了各自的行动记录。
两位特遣队军官最初商量的结果是在斯比洛尔住上一晚,然而过量的饮酒和食物摄入使得身体状况不那么理想的赫尔曼.戈林突然换上了急性肠炎,夜里就出现了拉肚子和发烧症状服下消炎药后病症稍有遏制,但整个人精神萎靡难以自行。在村子里挨到了第二天中午,维森菲尔德和沃尔里希决定让特遣队员用担架轮流抬着这体重超过两百磅的大家伙赶路,而在离开之前,特遣队要求村民们不得对外泄露这支部队及成员经过此地的情况——依照以往的经验来看,这种软性的“禁口令”在最初一段时间能够得到贯彻,但时间一长难免会有人把不住口风。
对于身强壮的特遣队员们来说,单纯增加一个两百多磅的累赘还不至寸延缓行程,可急性肠炎的症状使得他们每走一段路就得把戈林放下来稍加休息并行方便之事。
纵使身体虚弱,这位帝国元帅也不忘哼哼唧唧地连番抱怨,甚至大言不惭地指责特遣队员们缺乏智慧和胆识,只配跟胆小谨慎的龟类为伍,这可让特遣队员们憋了一肚子气。偏巧这天夜里又下起了雨,养尊处优、自以为是的货说什么也不愿意冒雨前进,还嚷嚷着说特遣队员们是在变相谋杀帝国的二号继承人,维森菲尔德只好让特遣队员们找了座农庄暂时歇脚。此地距离斯比洛尔村仅有二十公里,到德瑞边境则还有四十多公里的崎岖山路,理论上处于不可久留的危险地带,而远距离的快速强行军才是此次行动的精髓所在。先前本队从纽伦堡成功撤离,其他几路护送人员或牵制盟军的特遣队也都是凭借这一秘籍才得以摆脱敌人四面八方的搜捕包抄从容脱困,无奈之下,沃尔里希和他的直属小队没有进入农庄,而是在附近的山林中觅了处既适合策应又能够打阻击战的区域驻扎下来,并联合维森菲尔德的特遣队在四周部署多个大范围的警戒观察哨。
派遣作战部队前往东欧战场·饱经战争创伤的法国人很多时候显得不情不愿,但在相邻的德国派驻占领军,法国人可就热情高涨了,仅仅在符腾堡-霍亨索伦这么个小地方·他们就驻扎了十几个步兵营和大量的骑兵分队,反正距离阿尔萨斯也就也就几十公里的距离,完全不必担心后勤供应和通讯问题。
果不其然,天亮后不久,在西南方向执行警戒的特遣队员就发现了一支十余人的法军骑兵队在林间活动,山林、溪谷对他们的马匹可构不成什么障碍,若是全速突进·只消半个小时就能够冲到农庄所在的凹地。好在这支法军骑兵队还没有放察觉到异常,他们漫无目的地沿着溪谷往北行进,方向不变的话几个小时后就自然远去了,但负责望的特遣队员丝毫不敢怠慢,他迅速返回并嘱咐身后的同伴提高警惕。一得到消息,维森菲尔德连忙下令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而听说敌人只是一支看似不起眼的骑兵小队,身体虚弱的帝国元帅嚷嚷着要将无能的法国兵悉数消灭·还提议特遣队就近攻占一座法军机场,他本人可以亲自驾驶飞机把大伙儿带到西班牙去——特遣队员不肯透露元首的具体行踪,这家伙就总觉得元首躲藏在西班牙·在弗朗哥政权的庇护下酝酿反击。庆幸的是,随行的凯特尔等人已经不把戈林的这种妄想当回事了,陆军元帅和约德尔上将一再表示自己不干涉特遣队的行动决策,而考虑到雨势越来越大,山林中的道路也愈发的湿滑泥泞,维森菲尔德也就带着忐忑的心情继续冒险呆在此地。
大约两个小时后,特遣队员又在东北方向发现了一连规模的法军骑兵队,且还配备有马匹驼载的机枪和无线电台。人腿跑不过马腿,眼见对方来势汹汹,在这一侧担当望的特遣队员几乎开枪示警·然而非常幸运,这支法军骑兵在溪畔停下来稍作休整,只派了几名骑兵在周围警戒,那名机灵的特遣队员悄悄退出对方可视范围后,当即发扬马拉松的精神向农庄方向狂奔,终于抢在敌人前面将警告带给己方指挥官。
尽管雨势还没有减弱的迹象·这时候维森菲尔德也只有强行带队撤离农庄了。虽然非常担心法军抵达农庄后会找这里的德国人询问情况,但维森菲尔德遵循行动指挥官的“三原则”而没有采取极端的灭口举措,而是一面令手下人尽可能将驻留痕迹抹净,一面让德国居民发誓保守秘密。冒雨离开农庄后,特遣队护送着昔日第三帝国的军政大员们向西进入林地,而在后面担当后卫侦察的特遣队员不久后便观察到法军的大队骑兵抵达农庄。得知这一消息,维森菲尔德当即下令加快速度,而沃尔里希则带领配备有四套红外夜视仪的直属小队断后。
似乎受到雨势影响,抵达农庄的法军骑兵直到黄昏也没有离开,这意味着他们很可能在农庄过夜,而农庄里的德国人显然也没有向他们透露有关特遣队的秘密。入夜之后,常规的光学观察已经无法从树林里监视隔着一片开阔地的农庄了,沃尔里希顺势带队后撤,但午夜还没到,身后竟传来了纷乱的马蹄声。仓促之间,沃尔里希和他的小队根本来不及设伏,红外夜视仪的技术优势在林间又不足以抵消骑兵的速度,他们只好匆匆用手雷和地雷布下几处陷阱,然后往和维森菲尔德他们截然不同的方向撤退。几分钟后,法军骑兵触响陷阱,雨夜中的爆炸声足以给先行撤退的特遣队员们发出警示。这时候,沃尔里希没有令士兵开枪吸引法军骑兵,而是在自己这一路撤退途中继续布设陷阱,而那些不明目标撤离方向的法军骑兵果然分队搜索,向南这一路没多久又触发陷阱,这令他们判定对手是径直往瑞境的方向逃逸,遂倾力向南追击。
yji
冒险牵制法军骑兵的沃尔里希小队向南只行进了几公里,随即利用雨夜的掩护转向西面,虽然此举顺利避开了法军骑兵的追击但沃尔里希很清楚,驻扎在符腾堡的法军部队很快就会围聚而来,边境线上的守备部队也必然全面戒备,天亮之后的形势将对己方极其不利如今唯一的生机恐怕就是找到那条穿越德瑞边境的秘密隧道进进入瑞士,在接应人员的帮助下赶在盟国通过外交协商促使瑞士政府采取围捕行动前潜入瑞士腹地。
此时此刻,身处挪威海域的阿尔伯特.施佩尔暂且不知道其余几路撤离人员的境况,之前听说巴本、沙赫特获权组建德国临时政府,邓尼茨、雷德尔等人受到豁免释放,他那平静表情背后是否藏有懊恼也只有自己知道,而这一次当汉德马克透露说特隆姆瑟郡已经成为帝国在海外的秘密占领地时,他那惊讶的神情就像是听说人类很快将摆脱地球束缚进入太空那般充满了不可思议。
“明早我们就该抵达特隆姆瑟港了,而您一路上的好奇问题也将悉数解开。”
汉德马克言下之意是让这位天才建筑师和生产组织者“好好享受这最后一晚身处迷雾中欲知不知的奇妙-感觉”,
2月末的欧陆气温正逐步回升,这北欧海域却仍是寒风刺骨、流冰漂浮,望着白茫茫的海岸线,施佩尔的眼神中透着一种难以捉摸的恍惚。也许,自己已经错过了那段最为精彩和传奇的情节接下来的一切不过是在前人勾勒好的线条里涂上颜色。
最后一个夜晚就在这些思索中静静度过,天刚蒙蒙亮,货船驶过海峡进入特隆姆瑟海域望着那座古朴中又带着神秘气息的港口,施佩尔又问汉德马克:“盟国和苏联之间爆发战争是一种必然,还是因为它的作用?”
饱尝纽伦堡行动的冒险与艰辛,再次看到特隆姆瑟港的身影时,汉德马克由衷地松了一口气,他回应施佩尔说:“这我无从回答,恐怕得由您自己去寻找答案了。”
同样是追寻答案的旅程,有人一步步走向谜底,有人却误入歧途面临生死考验。当同一个早晨到来之时,在一千多公里外的德国本土符腾堡南部的山林中,赫尔曼.戈林、威廉.凯特尔以及约德尔、卡尔滕布鲁纳、绍克尔、弗兰克六人正极其狼狈地靠坐在湿漉漉的树根旁,身边的特遣队员们也一个个疲惫不堪,远处零落的枪声刺激着他们大脑最深处的神经。连夜驰行非但没能摆脱困境,反而偏离原定路线钻进了这样一片迷宫式的树林,前路被一大块难以攀爬的悬崖所阻左右皆是危险的沼泽,后面是苦追一夜的法军骑兵,何去何从成了生死一线的抉择。
难得自己下来走了一段路,帝国元帅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暂时无暇责骂护送自己的特遣队员,凯特尔他们莫不流露出失望的神情,当目光扫过戈林时,瞬间又流露出愤恨憎恶的内容——若不是这神经质的家伙一会儿这一会儿那的提要求,这时候大伙没准已经在瑞士境内呼吸自由的空气了。
“投降吧!最多是抓回去审判,邓尼茨和雷德尔都能得到赦免,我们顶多是不合作的被关上几年。”凯特尔终于道出了其他人敢想不敢说的话,元首的应声虫并不从一开始就只会选择顺从,而是他这样的军人根本不具备与权力抗衡的头脑和胆识。
此言一出,周围的特遣队员纷纷露出惊讶的神情,而对着地图满脸焦躁的维森菲尔德也猛然抬起头。
这些不久前离开监狱的人在心理上能够接受回到监狱的现实,可历经“雅利安方舟计划”与秘密基地同在的特遣队员们可没有这样的选项。和以往历次行动一样,在决定参加纽伦堡行动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只允许胜利而不容失败,每个人都配备三种以上的自裁工具—手枪、匕首和毒药,以绝对避免落入敌人手中而泄露了有关基地的秘密。那里有他们的家人,有他们的兄弟,更有他们敬爱的领袖和未竟的复兴期望。
“既然一再犯下错误,投降也是对我们最好的惩罚。”约德尔貌似问心无愧地说。
“长官们!”维森菲尔德起身并以冷漠的目光扫过众人,“如果你们并不知道元首和北欧基地的秘密,重新被盟军俘获也是可以接受的,可你们既然已经知道了不该知道的秘密,我们只能遵从行动‘三原则,,决不让你们落入盟军之手。”
听到这句话,戈林浑然一颤,他仰起脸看那漫天阴郁乌云,圣洁的阳光被完全遮蔽,这仿佛也是他生命的最终写照。纟
历史的车轮转入1年后,激流汹涌的时局开始让人们为世界的兴亡感到忧心,有关原子弹毁灭世界的传闻愈演愈烈。
紧接着,苏军在东欧战线上的全面攻势给欧洲乃至世界带来了空前震撼,尤其加里宁格勒要塞区的迅速易主使得盟军阵营内部产生了极大的恐慌,是否使用原子弹的舆论导向上出现了戏剧性的颠覆,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唯有这种威力超强的摧毁性武器才能够阻挡苏军进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甚至可以不惜美英本土遭到苏联的报复性核攻击。于是,美、英、法乃至挪威、丹麦这些半中立国家的首都和大城市都在抓紧进行居民疏散,而盟军方面显然也没有放弃通过常规手段抵挡苏军进攻的努力,驻扎在德国本土的盟**队纷纷调往前线。在这种情况下,留在德国本土来执行戒严、维持秩序的多数都是缺乏经验的盟军新兵,且人数也较新年之时锐减过半,但即便人员极度缺乏,盟军首脑们也不敢放心将德国志愿兵留在后方执行低强度的警戒任务,这些有着作战经验的兵员都被送往波兰,一部分直接上前线和苏军展开拼杀,其余的则在波兰平原上实施空前浩大的土木工程——巩固拥有数百公里纵深的“波兰防御体系”,试图利用空间来换取逆转战局的时间。
趁着盟军自顾不暇的机会,沃尔里希带着行动指挥部的新指令回到戈林等前第三帝**政高官藏身的农庄,保护他们脱离盟军控制范围行动接续展开,而他的直属小队也加强到了护送的队伍当中。
长达五十多天委身藏匿于农庄地窖的日子,对于十数年来习惯了奢华生活的赫尔曼.戈林无疑是比蹲监狱还要痛苦的束缚从焦躁、狂暴到沉默,这种精神状况上的变化不仅让人们为他的健康而担心,更持续地受到其骚扰折腾。在重见天日的那一刻,赫尔曼.戈林声嘶力竭地发出了长长的咆哮但此时认为自己摆脱了困境显然还为时过早。依循调整后的行动路线,特遣队员们保护着他们辗转向符腾堡方向前进,若按铁路或公路里程计算,这一趟不过是区区两百多公里,但真正能够借助机械之便的仅是其中三分之一的路程,余下的不但得徒步行走,更要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就这样走了足足一个多星期,他们进入符腾堡-霍亨索伦,这里属于划分给法国占领的德国区域。
谈起法国,前第三帝国的军政高官有理由给予充分的蔑视,愚蠢的静坐战、呆板鲁莽且毫无胆色的法国战役、比绵羊还要温顺的维希政府,相较于对苏联以及英国大开大合的胜败经历,德国唯有在法国人身上能够找到一笑到底的自信——这种自信甚至能够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着这种强烈的自信,戈林带头向特遣队指挥官维森费尔德提出强烈要求:他们迫切需要热水澡和热食否则要么被虱子吞噬,要么为胃痛折磨致死,根本到不了几十公里之外的目的地。
这一路上类似的要求戈林提了不少,绝大部分都被维森菲尔德拒绝,但这一次维森菲尔德在与沃尔里希商量之后决定满足帝国元帅“代表”同行高官提出的要求。在派遣队员谨慎侦察后,他们进入了一座三面环靠树林的村庄,斯比洛尔。
表面上,这平静的小村落没有因为数十名不速之客的到来而出现异样,居民们对这些神神秘秘的德国兵表现出的也是一种安然的接纳,他们腾出房间供这些人使用,并且从地窖里拿出了珍藏的粮食、熏肉和好酒,大概只有一户人家感到极度的不可思议因为不可一世的赫尔曼.戈林带着凯特尔、约德尔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第三帝国官员入住他们的农舍,使用他们的澡盆和床铺,甚至坐在他们的壁炉前侃侃而谈……
对于这一切,维森菲尔德和沃尔里希都如实写入了各自的行动记录。
两位特遣队军官最初商量的结果是在斯比洛尔住上一晚,然而过量的饮酒和食物摄入使得身体状况不那么理想的赫尔曼.戈林突然换上了急性肠炎,夜里就出现了拉肚子和发烧症状服下消炎药后病症稍有遏制,但整个人精神萎靡难以自行。在村子里挨到了第二天中午,维森菲尔德和沃尔里希决定让特遣队员用担架轮流抬着这体重超过两百磅的大家伙赶路,而在离开之前,特遣队要求村民们不得对外泄露这支部队及成员经过此地的情况——依照以往的经验来看,这种软性的“禁口令”在最初一段时间能够得到贯彻,但时间一长难免会有人把不住口风。
对于身强壮的特遣队员们来说,单纯增加一个两百多磅的累赘还不至寸延缓行程,可急性肠炎的症状使得他们每走一段路就得把戈林放下来稍加休息并行方便之事。
纵使身体虚弱,这位帝国元帅也不忘哼哼唧唧地连番抱怨,甚至大言不惭地指责特遣队员们缺乏智慧和胆识,只配跟胆小谨慎的龟类为伍,这可让特遣队员们憋了一肚子气。偏巧这天夜里又下起了雨,养尊处优、自以为是的货说什么也不愿意冒雨前进,还嚷嚷着说特遣队员们是在变相谋杀帝国的二号继承人,维森菲尔德只好让特遣队员们找了座农庄暂时歇脚。此地距离斯比洛尔村仅有二十公里,到德瑞边境则还有四十多公里的崎岖山路,理论上处于不可久留的危险地带,而远距离的快速强行军才是此次行动的精髓所在。先前本队从纽伦堡成功撤离,其他几路护送人员或牵制盟军的特遣队也都是凭借这一秘籍才得以摆脱敌人四面八方的搜捕包抄从容脱困,无奈之下,沃尔里希和他的直属小队没有进入农庄,而是在附近的山林中觅了处既适合策应又能够打阻击战的区域驻扎下来,并联合维森菲尔德的特遣队在四周部署多个大范围的警戒观察哨。
派遣作战部队前往东欧战场·饱经战争创伤的法国人很多时候显得不情不愿,但在相邻的德国派驻占领军,法国人可就热情高涨了,仅仅在符腾堡-霍亨索伦这么个小地方·他们就驻扎了十几个步兵营和大量的骑兵分队,反正距离阿尔萨斯也就也就几十公里的距离,完全不必担心后勤供应和通讯问题。
果不其然,天亮后不久,在西南方向执行警戒的特遣队员就发现了一支十余人的法军骑兵队在林间活动,山林、溪谷对他们的马匹可构不成什么障碍,若是全速突进·只消半个小时就能够冲到农庄所在的凹地。好在这支法军骑兵队还没有放察觉到异常,他们漫无目的地沿着溪谷往北行进,方向不变的话几个小时后就自然远去了,但负责望的特遣队员丝毫不敢怠慢,他迅速返回并嘱咐身后的同伴提高警惕。一得到消息,维森菲尔德连忙下令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而听说敌人只是一支看似不起眼的骑兵小队,身体虚弱的帝国元帅嚷嚷着要将无能的法国兵悉数消灭·还提议特遣队就近攻占一座法军机场,他本人可以亲自驾驶飞机把大伙儿带到西班牙去——特遣队员不肯透露元首的具体行踪,这家伙就总觉得元首躲藏在西班牙·在弗朗哥政权的庇护下酝酿反击。庆幸的是,随行的凯特尔等人已经不把戈林的这种妄想当回事了,陆军元帅和约德尔上将一再表示自己不干涉特遣队的行动决策,而考虑到雨势越来越大,山林中的道路也愈发的湿滑泥泞,维森菲尔德也就带着忐忑的心情继续冒险呆在此地。
大约两个小时后,特遣队员又在东北方向发现了一连规模的法军骑兵队,且还配备有马匹驼载的机枪和无线电台。人腿跑不过马腿,眼见对方来势汹汹,在这一侧担当望的特遣队员几乎开枪示警·然而非常幸运,这支法军骑兵在溪畔停下来稍作休整,只派了几名骑兵在周围警戒,那名机灵的特遣队员悄悄退出对方可视范围后,当即发扬马拉松的精神向农庄方向狂奔,终于抢在敌人前面将警告带给己方指挥官。
尽管雨势还没有减弱的迹象·这时候维森菲尔德也只有强行带队撤离农庄了。虽然非常担心法军抵达农庄后会找这里的德国人询问情况,但维森菲尔德遵循行动指挥官的“三原则”而没有采取极端的灭口举措,而是一面令手下人尽可能将驻留痕迹抹净,一面让德国居民发誓保守秘密。冒雨离开农庄后,特遣队护送着昔日第三帝国的军政大员们向西进入林地,而在后面担当后卫侦察的特遣队员不久后便观察到法军的大队骑兵抵达农庄。得知这一消息,维森菲尔德当即下令加快速度,而沃尔里希则带领配备有四套红外夜视仪的直属小队断后。
似乎受到雨势影响,抵达农庄的法军骑兵直到黄昏也没有离开,这意味着他们很可能在农庄过夜,而农庄里的德国人显然也没有向他们透露有关特遣队的秘密。入夜之后,常规的光学观察已经无法从树林里监视隔着一片开阔地的农庄了,沃尔里希顺势带队后撤,但午夜还没到,身后竟传来了纷乱的马蹄声。仓促之间,沃尔里希和他的小队根本来不及设伏,红外夜视仪的技术优势在林间又不足以抵消骑兵的速度,他们只好匆匆用手雷和地雷布下几处陷阱,然后往和维森菲尔德他们截然不同的方向撤退。几分钟后,法军骑兵触响陷阱,雨夜中的爆炸声足以给先行撤退的特遣队员们发出警示。这时候,沃尔里希没有令士兵开枪吸引法军骑兵,而是在自己这一路撤退途中继续布设陷阱,而那些不明目标撤离方向的法军骑兵果然分队搜索,向南这一路没多久又触发陷阱,这令他们判定对手是径直往瑞境的方向逃逸,遂倾力向南追击。
yji
冒险牵制法军骑兵的沃尔里希小队向南只行进了几公里,随即利用雨夜的掩护转向西面,虽然此举顺利避开了法军骑兵的追击但沃尔里希很清楚,驻扎在符腾堡的法军部队很快就会围聚而来,边境线上的守备部队也必然全面戒备,天亮之后的形势将对己方极其不利如今唯一的生机恐怕就是找到那条穿越德瑞边境的秘密隧道进进入瑞士,在接应人员的帮助下赶在盟国通过外交协商促使瑞士政府采取围捕行动前潜入瑞士腹地。
此时此刻,身处挪威海域的阿尔伯特.施佩尔暂且不知道其余几路撤离人员的境况,之前听说巴本、沙赫特获权组建德国临时政府,邓尼茨、雷德尔等人受到豁免释放,他那平静表情背后是否藏有懊恼也只有自己知道,而这一次当汉德马克透露说特隆姆瑟郡已经成为帝国在海外的秘密占领地时,他那惊讶的神情就像是听说人类很快将摆脱地球束缚进入太空那般充满了不可思议。
“明早我们就该抵达特隆姆瑟港了,而您一路上的好奇问题也将悉数解开。”
汉德马克言下之意是让这位天才建筑师和生产组织者“好好享受这最后一晚身处迷雾中欲知不知的奇妙-感觉”,
2月末的欧陆气温正逐步回升,这北欧海域却仍是寒风刺骨、流冰漂浮,望着白茫茫的海岸线,施佩尔的眼神中透着一种难以捉摸的恍惚。也许,自己已经错过了那段最为精彩和传奇的情节接下来的一切不过是在前人勾勒好的线条里涂上颜色。
最后一个夜晚就在这些思索中静静度过,天刚蒙蒙亮,货船驶过海峡进入特隆姆瑟海域望着那座古朴中又带着神秘气息的港口,施佩尔又问汉德马克:“盟国和苏联之间爆发战争是一种必然,还是因为它的作用?”
饱尝纽伦堡行动的冒险与艰辛,再次看到特隆姆瑟港的身影时,汉德马克由衷地松了一口气,他回应施佩尔说:“这我无从回答,恐怕得由您自己去寻找答案了。”
同样是追寻答案的旅程,有人一步步走向谜底,有人却误入歧途面临生死考验。当同一个早晨到来之时,在一千多公里外的德国本土符腾堡南部的山林中,赫尔曼.戈林、威廉.凯特尔以及约德尔、卡尔滕布鲁纳、绍克尔、弗兰克六人正极其狼狈地靠坐在湿漉漉的树根旁,身边的特遣队员们也一个个疲惫不堪,远处零落的枪声刺激着他们大脑最深处的神经。连夜驰行非但没能摆脱困境,反而偏离原定路线钻进了这样一片迷宫式的树林,前路被一大块难以攀爬的悬崖所阻左右皆是危险的沼泽,后面是苦追一夜的法军骑兵,何去何从成了生死一线的抉择。
难得自己下来走了一段路,帝国元帅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暂时无暇责骂护送自己的特遣队员,凯特尔他们莫不流露出失望的神情,当目光扫过戈林时,瞬间又流露出愤恨憎恶的内容——若不是这神经质的家伙一会儿这一会儿那的提要求,这时候大伙没准已经在瑞士境内呼吸自由的空气了。
“投降吧!最多是抓回去审判,邓尼茨和雷德尔都能得到赦免,我们顶多是不合作的被关上几年。”凯特尔终于道出了其他人敢想不敢说的话,元首的应声虫并不从一开始就只会选择顺从,而是他这样的军人根本不具备与权力抗衡的头脑和胆识。
此言一出,周围的特遣队员纷纷露出惊讶的神情,而对着地图满脸焦躁的维森菲尔德也猛然抬起头。
这些不久前离开监狱的人在心理上能够接受回到监狱的现实,可历经“雅利安方舟计划”与秘密基地同在的特遣队员们可没有这样的选项。和以往历次行动一样,在决定参加纽伦堡行动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只允许胜利而不容失败,每个人都配备三种以上的自裁工具—手枪、匕首和毒药,以绝对避免落入敌人手中而泄露了有关基地的秘密。那里有他们的家人,有他们的兄弟,更有他们敬爱的领袖和未竟的复兴期望。
“既然一再犯下错误,投降也是对我们最好的惩罚。”约德尔貌似问心无愧地说。
“长官们!”维森菲尔德起身并以冷漠的目光扫过众人,“如果你们并不知道元首和北欧基地的秘密,重新被盟军俘获也是可以接受的,可你们既然已经知道了不该知道的秘密,我们只能遵从行动‘三原则,,决不让你们落入盟军之手。”
听到这句话,戈林浑然一颤,他仰起脸看那漫天阴郁乌云,圣洁的阳光被完全遮蔽,这仿佛也是他生命的最终写照。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