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大明征途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六章 召见

    第一百四十六章 召见

    “殿下,杨大人和麻将军到了。 ”邹义迈着小碎步,快步来到朱常洛身边,小声的奏报道。

    朱常洛放下冷漠搜集的关于日军的消息,抬起头来愣了一下,接着温声说道:“咦,怎么是你?邹义,你的伤口还没有完全痊愈,怎的不好好休息?这些通禀之事,左右自有其他人,你还是好好将养身体,本皇子还有很多事,等着一个健健康康的邹义去办,要的可不是一个病秧子。”

    听了朱常洛的话,邹义心中一阵翻腾,顿时浑身仿佛吃了十全大补丸般充满了力量,就连还有些隐隐作痛的背部,顷刻间轻松了好多。他尽量让自己jī动的心情平复下来,用有些颤抖的语气答道:“谢殿下关心,奴婢……奴婢……奴婢浑身是劲,经过这些天,伤口已经好的七七八八,早已无碍了”

    他笑的异常灿烂,顿了片刻后接着说道:“奴婢在殿下身边服shì惯了,不说比那些下人和shì卫周到,倒是习惯了为殿下端茶倒水提醒通传的日子,若是一日不做,反倒是浑身上下端的不自在,难受的紧。殿下若是真体谅奴婢,就让奴婢在殿下身边继续伺候。”

    朱常洛无奈的笑了笑,想到跟随使团而来的御医和朝鲜王宫的医官都说过邹义的伤已无大碍,便不再强迫邹义去养伤,这些年早就习惯了邹义在身旁,这些天身边没有邹义,心中反而有些不习惯。或许这就是那些皇帝或者皇子在很多时候,身边太监的话,反而比一些亲近的人要更加有力度的原因?其实想想,只要是一个太监跟在自己身边伺候过一定的年份,想不亲近都难无他,习惯而已。

    “让他们进来。”朱常洛摆了摆手,不再提让邹义去养伤的事情。

    邹义笑的更灿烂了,一张脸像是个盛开的菊花,点了点头,倒退了几步,然后转身离去。

    “臣杨镐(臣麻贵)叩见殿下。”杨镐和麻贵进来后,冲着朱常洛叩拜行礼道。

    “两位大人快快免礼,本皇子早就对两位大人说过了,异国他乡,不用拘泥于这些礼节。”朱常洛笑着站了起来,伸出手虚扶了一下。

    “谢殿下。”杨镐和麻贵站起身向朱常洛拱了拱手。

    “殿下,虽然这里不是大明,但不要说这里是大明的属国朝鲜,就算是在其他不属于大明的地方,这臣子之礼,却是万万不可缺失的何况殿下是大明的皇子,未来的储君,这臣子之礼,更是少不得半点马虎”杨镐并没有像麻贵那般拱拱手便放下,而是继续抱拳义正言辞的说道,满脸的严肃。

    在他旁边的麻贵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头,总觉的身边的这位经略大人,马屁拍的也太漏骨了一点。众所周知皇帝陛下十几年来一直都在犹豫储君的事情,并且为此足足与众朝臣抗争了十几年,怎么到了身边这位大人嘴里,好像前面这个微笑着的大皇子仿佛就当定了储君似的?这位经略大人,就不怕说出的这些话传到京城的皇帝陛下耳里,而惹来皇帝陛下的不快?轻摇了摇头,他实在是有些想不明白,身边的这位老狐狸般的人,为何会为了拍大皇子的马屁,而说出这种有些犯忌的话来。实在是想不通

    杨镐虽然看起来一脸正sè目不斜视的样子,可身边的这位赫赫有名的将军的反应,他还是尽收眼底。心中冷笑一声,武夫就是武夫,先不说早在京城期间,眼前的皇子殿下就似乎有了拉拢自己的心思,但说自己所说的话,看似有些犯忌,可明眼人都知道,就凭借大皇子之前的大捷所树立的威望,再加上前几日更是斩杀了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曾经的养子小早川秀秋,若无特殊情况生的话,相信等大皇子殿下返回京城后,哪怕是皇帝陛下,对于立储之事,恐怕是再无理由拒绝况且,假若大皇子这次在朝鲜期间,大明与朝鲜的联军如能平定了倭乱,立储只怕是板上钉钉了

    想到此处,他心中更是对身边的武夫愈加不屑,要知道虽然大明朝支持大皇子为储君的大臣,无论是真心还是不得不为之的不计其数,但据他所知,真正抛开一切顾虑,成为“大皇子党”的,除了聊聊数人外,相对来说还几乎没有当然,杨镐也知道,这只是明面上如此,真正暗地里早就成为了“大皇子党”的,他并不知晓。但他心中却跟明镜似的,无论如何,此时正是加入“大皇子党”的时候,若是等到大皇子成为了储君后再示好,那效果可不就是弱个一星半点了

    朱常洛有些愕然,他倒是怎么也不会料到,杨镐会在此时示好。心思电转间,尽管只是朦胧中有个大概的猜想,但这并不妨碍他接受如今明面上朝鲜的第一负责人杨镐的好意,若是能得到杨镐的效忠,那么自己来朝鲜的目地,就容易完成多了。

    当然,朱常洛并不会因为一部满清编写的《明史》而对“逃跑经略”杨镐有什么意见,如今,他早就学会了不能拘泥于史看人,那是最大的误导何况,他可是很清楚,虽然杨镐在中国的历史上名声有些臭,但是在朝鲜的《李朝实录》中,对杨镐的评价与《明史》可谓是天差地别,人家杨镐可是朝鲜心目中的大英雄,死后牌位更是接受了朝鲜人数百年的供奉

    对杨镐笑了笑,朱常洛开口道:“杨大人,这些话可不能乱说,立储之事,父皇心中自有计较,不是我们能妄议的。”

    “是、是,殿下说的是,是臣失言了,失言了。”杨镐表面上一副诚恐的样子,可却并没有放在心上,朱常洛的话,让他饶是早有准备,此刻还是隐隐有些jī动,他十分的清楚,虽然朱常洛并没有说什么接纳他的话,当然,若是朱常洛真说了什么接纳的话,反而会让他斟酌今后的立场,可朱常洛一句“我们”,无形中不仅拉近了彼此的关系,更是表明了一切。

    朱常洛笑着看了下眼前的二人,心中不由得想的有些远了。在议定要再次出兵朝鲜后,朱翊钧立刻委派郉玠、杨鎬、麻贵三人筹备援朝事宜,从这次的人事安排上,可见朱翊钧真是煞费苦心。上次援朝明军的负责大臣分别是宋应昌与李如松,这两人一文一武,等级差不多,却也造成了谁也不服谁,更是出现了相互拆台的情况

    当时宋应昌是朝鲜经略,李如松是备倭总兵官,也就是提督衔。从官衔上来看,大明并没有什么明文规定经略地位比提督高,但是从惯例上和大明刻意压制武将来看,文官的经略当然要比武官的提督地位高。李如松虽然是提督,按理要听经略宋应昌的,可凡事总有例外。李如松是谁?那是皇上的心腹爱将,备受恩宠因此,他这个提督的含金量,却也并不会比经略低,至少李如松并不认为自己比经略地位低其结果就是,二人谁也管不了谁,搞得文武互相斗法,乌烟瘴气,险些误了大事。

    从这次的任命看来,朱翊钧显然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在经略和提督上头增设了总督,并且总督还挂兵部尚衔,也就因此总督变成了督师,这是绝对要比经略和提督显赫许多。按照朱常洛得到的消息,朱翊钧原本是打算让经略负责后勤统筹,提督负责前方作战,总督(若是总督是由挂兵部尚衔或内阁大学士的大臣担任,那么习惯上总督便会自动升格,被称为督师。)负责管着经略和提督,统筹一切相关事宜,以便更好的防治经略和提督意见不一致而闹矛盾。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总督之位虽然看起来显赫无比,绝对能够管到提督,可总督与经略比起来,可就不定谁大谁小了这个很难判别。在大明的过往中,有时总督要比经略显赫,有时经略却又比总督更为显赫,这要看任这两个职位的人是谁。显然,朱翊钧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便让总督郉玠挂兵部尚衔,这样一来,总督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

    不过,事实上真的能够如此吗?朱常洛无声的笑了起来。若是真是如此的话,杨镐也不会被人弹劾而抓住不是把柄的把柄逼走了。

    “殿下,不知这次传末将过来,所为何事?”在朱常洛想的出神之际,麻贵却直接开口问道。

    朱常洛微皱了下眉头,不由得叹了口气,他从麻贵恭敬但却疏远的口气中可以预见,想要收服麻贵,却是有些难度,至少要花费不小的心思才行。暂时放下这个顾虑,笑着指了指下的两个椅子,开口道:“两位大人先坐下叙话,本皇子让两位大人过来,确实有事相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