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大明征途

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出路

    第一百四十章出路

    在大明,要论如今最受热议的是谁,毫无疑问,是以一万兵马并且零伤亡而活捉日本两万大军的大皇子朱常洛野蛮无礼的小日本不尊大明,驱逐大明册封使,狼子野心而妄图吞并大明属国朝鲜,悍然往朝鲜大肆调兵,让大明欲再次出兵援朝如今怎样?战争还没开打,就被皇长子一举活捉对方两万大军,真是痛快之极

    什么?不可能?连戚继光、李成梁、麻贵、李如松等名将都做不到这样的壮举?哈,少见多怪了吧?朝鲜王亲自给皇上上的请功捷报和奏章,你不知道吗大明的将领或许传来的消息有误和不实,但朝鲜王总不会无中生有吧?还有那些去朝鲜的大臣、李家九虎之一的李如梅、锦衣卫、紧邻朝鲜的辽东巡抚李化龙都传来了相同的捷报,这总不会有假吧?

    什么?还不信?刚到朝鲜的总兵董一元也传来了相同的报捷奏疏,另外还有从朝鲜归来的商人亲眼目睹了被押解的两万倭人,也亲眼看到了朝鲜民众正欢呼这个大捷,这总不会有假吧?……

    那些开始持怀疑态度,并且暗叹朱常洛太急躁了些的大臣,此时一个个也不由得接受了现实,就连内阁中不知详情的另三位内阁大学士,接到朝鲜王李昖的奏折,也是目瞪口呆了好一阵子,他们当然知道,在这种事情上,或许大皇子朱常洛会撒谎,但身为朝鲜王的李昖,小事情大概会配合朱常洛演一出戏,可这样的军国大事,是万万不会撒谎的

    随后,那些反应过来的众臣一个个全都上疏恭贺朱翊钧,这都是老规矩了,不论大明是谁取的了了不得的大捷,第一个要恭贺的,当然是大明的主人——当今皇上更何况,朱常洛还是朱翊钧的皇子,儿子立了这么大的战功,更应该恭贺皇上了。

    被这么多大臣恭维,朱翊钧也是暂时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很是兴奋,毕竟不管怎么说,幸运也罢,或者误打误撞也罢,朱常洛毕竟是他的皇子,自己的儿子能在与日本开战前,立下如此大功,让他也是脸面有光

    当然,朱翊钧之所以这么兴奋,不仅仅是因为大臣的恭维和朱常洛活捉了两万日军,他考虑的更多了一点。想想吧,日本往朝鲜不断增兵,可不是来旅游的,他们可是准备大干一场的既然战争早就注定了无法避免,那么在大战一触即发之计,以几乎零伤亡俘虏对方两万多大军,还是他们最著名的智将小早川隆景亲自率领的,可以想象,对于日军的士气的打击,是如何的大啊这对于还没上战场的明军的士气鼓舞,又是多大啊

    此消彼长之下,这场战争,就更容易打了另外,这场大捷,更是适时的提高的战争的积极性,打消了之前那些大臣们让朱翊钧头疼严重反战情绪,岂能不让朱翊钧兴奋。

    不过,朱翊钧的这种兴奋,也就持续了一天的时间。不知是谁先私底下提起的,反正就是第二天朱翊钧看到了不次于昨天那么多的奏疏,他开始也没有在意,但是等他一个个翻阅之后,尽管有心理准备,可脸色还是越来越难看

    这些奏折大部分都是一个意思,皇长子能够不畏险阻去朝鲜进行战后安抚,此为大仁;能够不顾自身安危冒着被倭人伏击的危险,去忠清道、全罗道等朝鲜南部进行战前动员,此为大义;能够在得知倭人设伏后从容应对,以不变用万变,将计就计,零伤亡的情况下一举生擒日本两万大军,此为智勇双全如此大仁大义、智勇双全的皇子,还是最应该继承皇位的人,虽然目前不在京城,但不应该马上召回而册封为太子吗?

    看着这又一波规模宏大的册立风波,朱翊钧脸都黑了他在刚接到朱常洛的大捷奏报时,心中还在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趁机剥夺了这个如此幼稚可笑、急功近利的儿子的皇位继承权呢?而在不多久后便又接到了派往朝鲜的绝声卫送来的密折,让他庆幸自己幸好也就是仅仅考虑了一下废掉那个大儿子皇位继承权的可能性,而没有传下相关的圣旨,不然可就麻烦大了

    然而,这个庆幸的念头还没结束,他便考虑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凭借这场史无前例的对倭大胜,自己的那个大儿子肯定是威望大增,会不会…会不会让那些大臣趁机而要求自己册立储君呢?

    朱翊钧发现,他之前的顾虑成真了,那些大臣果然要借机要求行册立之事了

    看到龙案上那堆积的高高的奏疏,朱翊钧烦躁的挥了挥手:“撤下去,撤下去难道就不能让朕高兴几天,轻松几天吗?本来好好的心情,全被破坏的一干二净”

    站在下首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听了朱翊钧的话,赶紧冲几个太监摆了摆手,示意他们把这些奏折拿下去,这种请求立太子的奏折,按照惯例,都是要留中不发的。

    朱翊钧皱着眉头,他很清楚,幸好自己的那个大儿子目前还在朝鲜,不然若是在京城的话,指不定那些大臣会做出什么举动呢或许又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逼宫”也说不定。

    想了一阵子,朱翊钧心中让朱常洛在朝鲜多停留一段时日的想法更迫切了,至少也要等这股因为大捷而刮起来的“风暴”平息了才行,不然在这风头浪尖上召回大皇子,用屁股想也知道那些大臣会干什么——他们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的一次机会?

    “田义,拟旨内阁,如今正值抗倭之际,皇长子在朝鲜威望大增,若冒然召回,定让朝鲜军民失望,对士气的打击更甚立储之事,易等皇子归来之日再议为好,不然名分确立,怎能让太子流于海外?岂不是不和祖宗规矩?故唯有等驱逐日本国之日,皇子归来之时,才是议储最佳”朱翊钧踱步走了两个来回,他知道若是就这样干巴巴的圣旨,定会让大臣不满。

    皱着眉头想了想,拿起朱常洛上的大捷奏疏,看了看上面的请功名单,又说道:“另让内阁拟旨,百户冷漠,及时发现倭人行踪,大功一件,升为锦衣卫千户;参将廖仲艾,擒贼有功,加封为指挥同知;总兵李如梅,指挥得当,升为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又走了两步,他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加封朱常洛了,不赏又不行,若只是赏银什么的,还不被别人笑死但若是加封亲王什么的,那些大臣还不闹死可若是直接立储倒是让那些大臣高兴了,只是却不是自己所愿。

    沉思了好久,他是既想让朱常洛在朝鲜多驻留一段时间,而大臣又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可因为俘虏了日本两万大军,估计离开战也没多久了,没有合适的理由,那些大臣肯定不会让朱常洛留在朝鲜皱着眉头,他最后说道:“皇长子朱常洛,宅心仁厚、仁义双全,临敌冷静果敢、临危不乱……特许参赞朝鲜事务”

    叹了口气,够了,有这一句就够了参赞朝鲜事务,在那些大臣看来,这应该是想要立储的前奏吧,毕竟参赞朝鲜事务,就等于是学习政务和军务了,这是只有太子才有资格涉及的。

    “至于其他人和朝鲜人的封赏,让内阁斟酌着办就行了。”朱翊钧摆了摆手,有些疲惫的坐在了龙椅上,或许对皇长子的封赏,就代表已经开始对大臣让步了吧

    远在朝鲜南端的朱常洛,当然还不知道京城中发生的事,更不知道朱翊钧已经开口,让他参赞朝鲜事务了若是知道了,恐怕他也不会以追逐“逃掉”的小早川隆景为理由,为了逃避董一元带来的让他去平安道和咸镜道的圣旨,一路翻山越岭,仅带领六千骑兵就去了庆尚道。

    参赞朝鲜事务,这听起来是一个参谋之类的虚衔,但是这要看对谁来说。对于普通的文官来说,参赞一职,属于副职,可以出谋划策,可以指手画脚,但却没有兵权;对于太监来说,参赞一职,等同于监军,不仅可以出谋划策,可以指手画脚,更有监督之责。

    对于朱常洛来说,这个参赞之名,那可就可大可小了往小了说,他是皇子,这参赞朝鲜事务之名,也就是让他跟随着熟悉政务和军务罢了,估计朱翊钧也就是这个意思;但往大了说,还是因为他是皇子,并且是大皇子,若真的对军务或者政务指手画脚的话,即便是朝鲜王李昖和将来入朝的督师邢玠与朝鲜经略杨镐,都会斟酌再斟酌的

    当然,这些事情,此时已经偷偷潜行到了庆尚道的朱常洛毫无所知,就算是那些从大明赶来给他报讯的暗卫,想要找到他,也要费一番周折。因为此时的朱常洛,仅带了一千骑兵和八百多锦衣卫以及不到二百朝鲜兵马中老家是庆尚道的人,化装成朝鲜民间的反抗日本的武装力量,潜行到了庆尚道的蔚山离日本驻地釜山也就一百来里的蔚山

    整个朝鲜东部海域,如今全是日本的势力范围,朝鲜的海军相对于他的陆军来说,虽然算是极其强盛的了,并且在上一次壬辰倭乱中立下了不少战功,但与日本的海军对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朝鲜的海军只是被动的防守在朝鲜半岛的西部海域。

    蔚山东临大海,隔海相望于日本,如此重要的位置,虽然没有被日本占领,但此时的蔚山,几乎算是空城了,年轻人几乎全都逃命了,只留下老弱病残和妇孺,还有那些民间抵抗力量。以如今日本囤积在釜山的兵力,可以预见,只要战争一起,整个釜山附近,像蔚山、东莱、昌源、泗州、金海、密阳、宜宁等地,绝对会被日本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

    虽然表面上看来,整个偌大的庆尚道除了釜山之外还是朝鲜的,可实际上,随着日本在釜山越来越多的屯兵,整个庆尚道的朝鲜官员,已经大部分都撤离了。这也许就是朝鲜在大明的援军还没有到来之前,准备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策略吧。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的两万多大军,可以那么轻松的进入距离庆尚道没多远的锦山伏击朱常洛。

    朱常洛站在蔚山靠近大海的一处高地上,往东眺望了一阵大海,虽然看不到海上有日本的战船,但他从情报中得知,这附近海域,原来不时有日本的战船在游弋,只是由于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加快了运兵的步伐,不但运兵船,就连战船也加入了运兵的行列。

    “殿下,这里太危险了,随时都有可能被倭人发现,还是赶紧离开这里吧”李如梅走过来,轻声说道。

    朱常洛摆了摆手,轻声笑着说道:“无妨,既然到这里来了,就不怕被倭人发现,再说,我们来这里,本来就是想让他们发现的,不然,干嘛跑到这里来。”

    李如梅摇了摇头,“殿下,臣早就说过了,这种冒险的事情,您怎能亲自过来?臣带着一些人马,过来不是一样吗?”他十分不解,虽然勇敢无畏是好事,但是像这种无谓的冒险,却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就算是想要yin*敌人,完全可以派个游击将军过来,甚至派个百户过来都是可以的。

    朱常洛笑了笑,隔海远眺向对岸的日本,虽然除了茫茫大海之外看不到任何陆地,更是看不到并没有多远的日本,但他还是喃喃的说道:“还真是不一样”

    李如梅茫然的皱了下眉头,他猜不透朱常洛的这个“不一样”是什么意思,难道殿下不相信其他人能够完成?

    看到李如梅迷惑的样子,朱常洛再次轻轻摆了摆手,笑着说道:“算了,你不用胡思乱想,我说的话,你不明白的。”然后用手指了指东方:“李将军,你知道吗?从这里出海,顺风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是日本了。本皇子在想,若是在日本与我大明战斗正酣之际,趁他国内空虚,若是派大军过去,会是什么情景?”

    李如梅一愣,他有点跟不上朱常洛的思维,想了想还是说道:“臣没有去过日本,但也听说之前日本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国力损耗挺大,但也因此而练出了不少的精兵强将只是,日本国小民弱,所谓的精锐并没有多少,再加上上次壬辰倭乱,被我大明消灭了不少精锐,他们这次一直从国内运兵过来,小早川隆景不是也说,这次的兵马,有很多都是被强征的新兵,如此想来,他们国内已经没有多少可用之兵,没有多少会打仗的人了”

    “分析的很好”朱常洛夸赞了一句,想了想,接着用尽量能让他懂得的语气试探着说道:“李将军,若是…嗯,若是我们出兵日本,将这个野性难训的小国家征服如何?那不就会少了很多沿海倭乱吗?”

    李如梅沉默了一下,支吾道:“这个……”

    “李将军,但说无妨,我们只是随便聊聊,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说出你真实的想法,本皇子很想知道,这对我非常有用。”朱常洛看李如梅似乎想说又不好开口的样子,便笑着随意的说道。

    李如梅抿了下嘴唇,接着抱拳轻声说道:“殿下的想法很好老实说,作为将军,谁都想建功立业,封侯拜将,名垂青史。臣也知道,作为英主明君,更是想国富民强、开疆扩土,只是…只是,殿下,想我泱泱中国,地大物博,无论是人口还是物产,都是万国之最,能够把如此大的国家治理好已是不易,为何……”

    “就算是开疆扩土,以臣愚见,也要选择那些物产丰富的地方,但纵观寰宇,西部西域是沙漠不毛之地,北部一望无垠的草原更是对我汉人无用,东部面临大海,隔海相望的朝鲜更是我大明属国,以我大明马首是瞻,不敢有丝毫违背忤逆,南部安南、暹罗、缅甸等国,即便是有时稍有不恭,但也是个人行为,他们也还是我大明藩属……可以说全天下最好的土地,都在我大明手中,却为何还要远渡重洋,费尽国力,征服日本那蛮夷之地呢?”

    “还请殿下不要见怪,这是臣作为一名朝廷官员所说的话,但是作为大明的武将,臣倒是真想多征服一些地方,为我大明开脱疆土当然,若是要远征,臣还是以为,即便是去远征那些野人遍布的南洋诸岛,也比征服东方的日本强些。”

    朱常洛沉默了起来,他想过这个时代的人不懂得航海的重要性,也不懂的殖民的好处,但还是没有想到,即便是作为名将的李如梅,看到的,也只是眼前一点。当然,朱常洛也明白,不应该责怪这个时代的大明人,毕竟大明不向日本又或者是欧洲的西班牙、英国等,由地缘政治所决定了他们这些国家要想发展,唯有走出去才行

    再次眺望着一望无垠的大海,朱常洛知道,要想改变国民的观点,让国民知道海洋的重要性,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或许,只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让他们觉醒吧。.。

    更多到,地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