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8、母子兄弟
28、母子兄弟
胤禛看着这么温馨的场景,不禁想到那日的风波。
其实,那日他再福晋院子里处罚下人,只是为了给他们一个警醒。他知道,就这院子里,是查不出太多蛛丝马迹的。只是,后院的人是该敲打敲打了。李氏的跋扈,年氏的嚣张,钮钴禄氏看起来的无求无欲,耿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武氏的挑拨离间,张氏的搬弄是非,宋氏的巴结奉承……,这些背地里的事情,他都知道。然而,这些人在他跟前都是以为的讨好卖乖,小意温柔,一个个都仿佛没了骨头的躺在他怀里,就连平日里看起来淡漠的钮钴禄氏照样如此。人前人后两个样,不跟自己的外边的处境一样吗?将心比心,他明白这些女人的算计。就是福晋心里的谋算,他也一清二楚,不外乎做个贤惠大度的管家,求得他的一丝顾念罢了。她们为了博得他的青睐,各显神通,不跟自己和自己的兄弟在皇阿玛跟前一个样儿?
他知道她们会这么做,也默许了她们这么做。皇家的人,不都是如此吗?只是,万不能触犯自己的底线——孩子。他的子嗣真的不多,相比皇阿玛的四五十个子女,他连十个都还没有,真的差得太远。没有子嗣,如何能延续万年江山?进来兄弟们斗的狠了,尤其是他的亲弟弟,十四,明里暗里的都针对他。联合着老八、老九、老十一起针对他。而他身边连个像样的帮手都没有,就连向来跟他相厚的十三,也被圈禁在了养蜂场,他的所有行事,都显得举步维艰。
好在邬先生说得好,不争是争。皇阿玛统治大清,也已五十多个年头。虽说不孝,有时候他还是会细细琢磨皇阿玛这一生的功过是非。斗鳌拜,定三藩,收台湾,平准格尔,设伊犁将军,遏制沙皇俄国的南下,不得不说,皇阿玛在武力上,是十分得力的,功勋卓著。重农治河,兴修水利,对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执政期间,下令编撰了不少典籍,如《康熙字典》,功绩也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开放海禁,废止圈地,不得不说,是稳定国家的良策。尤其是圈地一条,如若大清还是在版图内肆意圈地,那么汉人的反抗,指不定会持续到哪年呢!就是现在,反清复明的贼人也不知多少。哼!也不瞧瞧他们明朝的皇帝,干的都是些什么事儿?哪个皇帝有皇阿玛那么强大的文字武功?更有皇帝几十年不上朝的,哪儿又有皇阿玛的勤政爱民?
只是,皇阿玛近些年来,到走了反路了。单就太子一位来说,二哥的聪慧能力,是公认的,何况,他还是皇阿玛亲自调/教!只是,也不知皇阿玛是怎么想的,老是挑拨这他们这些阿哥去都二哥。大哥、三哥就不说了,早些年,他们二人不知在皇阿玛的放纵下,挑衅了二哥多少回。而老八的崛起,不也是皇阿玛放纵的结果?老八收罗老九、老十、老十四,不是在皇阿玛的眼皮子底下干得事儿?老八的礼贤下士,“贤王”之名,不也是他们倒腾出来的?皇阿玛不早早的压制不说,还让他们跟二哥斗来斗去。这么做,是想干什么?看看二哥能不能应付他们这些兄弟的手段?好瞧瞧二哥的能耐不成?在他看来,是皇阿玛一手挑拨起皇位之争。二哥,是皇阿玛亲手毁掉的。弄到现在,老十四也隐隐有大起之势。皇阿玛啊皇阿玛,难不成你嫌这康熙盛世太过太平了不成?
再有,皇阿玛一直以轻徭薄赋,永不加赋,仁厚爱民自居,觉得自己治下的百姓富足,是为一代盛世。然而,国家安定了,繁荣了,可是人口也激增了。现在都过了几十年了,人口也翻了几番,还是按照各家各户的土地所有来交税,国家财力真真是匮乏啊!他统领户部的时候,国库空虚,难道不是皇阿玛的永不加赋造成的?不管继位者是谁,皇阿玛都准备给他留下一个空空如也的国库,这,让继位者如何决断,如何治国?皇阿玛这是图一时之名,断子孙万代基业啊!
也正是皇阿玛的放纵,使得他这帮子兄弟斗针对自己。大哥、二哥、三哥,都无上位的可能了。老八也被皇阿玛打压,毫无翻身之地。现在,他们又撺掇了老十四起来。而老十四自己,应该也有上位之心。要不然,怎么在知道皇阿玛在立嗣之事上问了李光地几句,就找李光地的门人陈万策上门,还待以高坐,呼以先生,博了个虚贤下士的美名?
而这一次,园子里出的事儿,就是他这好弟弟的手笔呢!里头大抵也有老八、老九的份儿。至于老十,就凭他那点儿脑子,还不够用!
他这雍亲王府,不说如铁桶一般,倒也不是随意就能安插人手进来的。然而,有两个人的人手,他摒弃不了。一个是皇阿玛,一个是他嫡亲额娘。皇阿玛安插的人手,他都好好的待着,给他们个虚位,实权和核心肯定不让他们挨上半点子边。而额娘的人手,他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她们有的还安插的很深很深。是他刚建府的时候就安插进来的,都快十多二十年了也没动用。这一次的事情,应该是老十四的手笔,额娘安插在他府里的人手,估计也都交接给了老十四。不然,老十四也不会那么顺畅的在他府里头行事。在其中,老八跟老九,只怕也有不明心思。
唉!他常常觉得自己这一生,很是失败!刚出生就让佟佳额娘接走了。最开始的时候,佟佳额娘对他还不错,宝贝着呢!然而,随着佟佳额娘的有孕,他的地位直线下降。佟佳额娘因为要护着自己的胎儿,把他放一边不管,而下头的宫人们,见主子这样,也开始怠慢他。他也就是那个时候才知道,自己并不是佟佳额娘亲身,是德额娘的儿子。他悄悄地去看过德额娘,那个时候,德额娘正抱着胤祚,宝贝的哄着,他那个时候才知道亲身与不是亲身的区别。佟佳额娘可从来都没有这么用心地哄过自己。而德额娘,看到他从来都没有半分亲厚的表情。就像不认识他一样,他真的不明白,难道自己不是她亲生的吗?后来佟佳额娘生下的是女儿,那女儿更是没活多久就去了。佟佳额娘这才又专心一意的对待他。然而,那个时候,他已然明白,自己并不是佟佳额娘的儿子,佟佳额娘对自己也是利用罢了。那些日子,他看见佟佳额娘还装装样子,可是,对着之前忤逆他的下人就没那么好兴致了。狠狠地处罚了几个下人,没想到,皇阿玛给了自己一个“喜怒不定”的名头!
他深思着,反省着,慢慢地,才沉淀下性子,渐渐有了冷面王的雏形。后来佟佳额娘去了,把佟佳一族交给了自己,他也拿着。既然自己已经走到今天这份儿上,弄得亲额娘不亲,养额娘不爱的,这点子势力,佟佳额娘既然愿意赌,他拿着又何妨?就是自己当个亲王,也得有些势力不是?况且,自己已然由着半个嫡子的名分。就是自己不拿着,其他人也会把佟佳一族的行事算在自己名下,自己早早收罗在手里用不是更好?
后来回到了嫡亲额娘身边。这时的嫡亲额娘没了胤祚,又有了老十四。自己照样靠边站。而她对自己,也是不冷不热的。算了算了!自己这辈子只怕也没有母子情分,何必去贪图这个呢?
后来的建府,指婚,除了嫡福晋皇阿玛插手而外,其他的女人大多是额娘送来的。只是,看看自己后院的这些个女人。除了嫡福晋跟钮钴禄氏,其他的全是汉女。除了嫡福晋身后有些势力,其他的是半点子也无,就连身为满女的钮钴禄氏,也只是个四品典仪的女儿,更是钮钴禄氏的旁支小族。额娘是不想他坐大,威胁她的十四吧。再看看十四的后院,完颜氏,伊尔根觉罗氏,舒舒觉罗氏,哪个不是满族大姓,而身后的势力更是不小。额娘这幅架势,是在打压他,抬高十四呢!
这一次园子里的事件,他不知道额娘没有有插手,如果真的连她都插手了,那他可真是要寒心透了。查到了老十四,他就没敢再查下去,就怕查出额娘也插了一手,让自己下不来台。他宁愿就像现在,这么不明不白的含糊着,想着,额娘还不至于让他断子绝孙,还顾念着些微的母子情分。他知道这样子有些个掩耳盗铃,可是,他宁愿自己骗骗自己。不然,他还能怎么着?就算查出了额娘也插手了又能如何?他还能对付自己的嫡亲额娘不成?不说有皇阿玛压着,孝字当头也得被天下读书人骂死。他,只有认了,忍了!
不然,再牵扯出弘辉,弘盼他们的死都有额娘的份儿,那他真是不要活了。罢了罢了,佛拉娜跟弘时,弘历,弘昼他们,自己好好护着就是了。
胤禛这厢感伤莫名,胤祯那边,却把书桌上的东西都弄翻了一地。该死,不就是个孕妇吗?居然折损了三五个人还没有成事。现在好了,反而成了打草惊蛇。他一直看不惯胤禛,总是冷着个脸,一副别人都欠了他似的,还老是那么的高高在上。哼!以为自己是半个嫡子就了不起?连自己的亲生额娘都不在意,只做做表面子功夫,每日去请安了事。一点儿都不跟额娘贴心,更不对自己这个嫡亲弟弟亲厚。小时候见到自己就考校自己功课,不好就教训自己。他以为自己是谁啊!又不是皇阿玛,自己的功课,轮得到他来考校?就是对着老十三那个没用的东西,也比对自己好,他当自己是亲弟弟了吗?
嘿,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你考我,训我,我就在额娘那里去告你,让额娘来骂你!一直以来,他可真没少在额娘跟前说他的坏话。不是在上书房挤兑自己,就是以皇后嫡子的身份自居,看不起额娘,回到额娘身边还不情不愿等等,总之,有什么事儿,他都能在额娘跟前说上几句。就他那幅冷脸,也不再额娘跟前说上几句话,每每问安也就是例行公事,不会撒娇,不会卖乖,自己再这么一挑拨,额娘就更不喜欢他了。嘿嘿!每次看到额娘对他冷脸后,他背后伤心的模样,别提有多解气了。
太子下位后,大哥、三哥、八哥、老十三都不成事了。九哥混迹商场,早就毁了自己的名声,十哥又是个笨的,没脑子的东西。而五哥,七哥,十二哥一直以来都没有加入皇位之争。而十五、十六、十七那些个家伙又太小,没什么势力,最多依附他们这些年纪大的阿哥。这样一来,能争大位的,不久老四跟自己了?
于是,他处处跟老四作对,处处跟他较劲。没想到这老四也是个沉得住气的。无论自己怎么挑衅,他都不接棒。轻飘飘的,当做没这回事,只是好好地把皇阿玛交代的事物办完,去皇阿玛跟前博个能干实事的美名。自己更是一副居士模样,仿佛什么都不争不抢。哼!以为他不知道?他这不过是以进为退罢了。
这一次落不下你的孩子,咱们走着瞧,看谁笑到最后!胤祯阴鸷的看向雍亲王府方向。
胤祯的反应,让前来禀报消息的属下,噤若寒蝉!
“你先下去吧。”胤祯冷着脸吩咐,谁说冷脸是冷面王胤禛的专利了?皇家子弟的后背,谁不这样?那位下属赶紧趁这机会消失,不然还待怎样?领赏?得了,没领罚就不错了。
“小李子!”胤祯大声叫着。
“奴才在。”小李子是胤祯身边的得力太监,赶紧在外前应和。
“让人把书房里头打扫干净了。再让人去请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过府议事。”胤祯沉住气吩咐道。
“喳!奴才这就去办。”小李子的脚步声迅速远去。
胤祯也走出书房,去园子里的亭子边坐着等人。书房现在是没法子议事了,好在是初夏天气,阳光出来了,暖洋洋的,照在人身上,特别舒爽。胤祯让人摆了茶点,安心的等着几位哥哥的到来。自己先慢慢欣赏这初夏的阵阵绿意。
胤禛看着这么温馨的场景,不禁想到那日的风波。
其实,那日他再福晋院子里处罚下人,只是为了给他们一个警醒。他知道,就这院子里,是查不出太多蛛丝马迹的。只是,后院的人是该敲打敲打了。李氏的跋扈,年氏的嚣张,钮钴禄氏看起来的无求无欲,耿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武氏的挑拨离间,张氏的搬弄是非,宋氏的巴结奉承……,这些背地里的事情,他都知道。然而,这些人在他跟前都是以为的讨好卖乖,小意温柔,一个个都仿佛没了骨头的躺在他怀里,就连平日里看起来淡漠的钮钴禄氏照样如此。人前人后两个样,不跟自己的外边的处境一样吗?将心比心,他明白这些女人的算计。就是福晋心里的谋算,他也一清二楚,不外乎做个贤惠大度的管家,求得他的一丝顾念罢了。她们为了博得他的青睐,各显神通,不跟自己和自己的兄弟在皇阿玛跟前一个样儿?
他知道她们会这么做,也默许了她们这么做。皇家的人,不都是如此吗?只是,万不能触犯自己的底线——孩子。他的子嗣真的不多,相比皇阿玛的四五十个子女,他连十个都还没有,真的差得太远。没有子嗣,如何能延续万年江山?进来兄弟们斗的狠了,尤其是他的亲弟弟,十四,明里暗里的都针对他。联合着老八、老九、老十一起针对他。而他身边连个像样的帮手都没有,就连向来跟他相厚的十三,也被圈禁在了养蜂场,他的所有行事,都显得举步维艰。
好在邬先生说得好,不争是争。皇阿玛统治大清,也已五十多个年头。虽说不孝,有时候他还是会细细琢磨皇阿玛这一生的功过是非。斗鳌拜,定三藩,收台湾,平准格尔,设伊犁将军,遏制沙皇俄国的南下,不得不说,皇阿玛在武力上,是十分得力的,功勋卓著。重农治河,兴修水利,对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执政期间,下令编撰了不少典籍,如《康熙字典》,功绩也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开放海禁,废止圈地,不得不说,是稳定国家的良策。尤其是圈地一条,如若大清还是在版图内肆意圈地,那么汉人的反抗,指不定会持续到哪年呢!就是现在,反清复明的贼人也不知多少。哼!也不瞧瞧他们明朝的皇帝,干的都是些什么事儿?哪个皇帝有皇阿玛那么强大的文字武功?更有皇帝几十年不上朝的,哪儿又有皇阿玛的勤政爱民?
只是,皇阿玛近些年来,到走了反路了。单就太子一位来说,二哥的聪慧能力,是公认的,何况,他还是皇阿玛亲自调/教!只是,也不知皇阿玛是怎么想的,老是挑拨这他们这些阿哥去都二哥。大哥、三哥就不说了,早些年,他们二人不知在皇阿玛的放纵下,挑衅了二哥多少回。而老八的崛起,不也是皇阿玛放纵的结果?老八收罗老九、老十、老十四,不是在皇阿玛的眼皮子底下干得事儿?老八的礼贤下士,“贤王”之名,不也是他们倒腾出来的?皇阿玛不早早的压制不说,还让他们跟二哥斗来斗去。这么做,是想干什么?看看二哥能不能应付他们这些兄弟的手段?好瞧瞧二哥的能耐不成?在他看来,是皇阿玛一手挑拨起皇位之争。二哥,是皇阿玛亲手毁掉的。弄到现在,老十四也隐隐有大起之势。皇阿玛啊皇阿玛,难不成你嫌这康熙盛世太过太平了不成?
再有,皇阿玛一直以轻徭薄赋,永不加赋,仁厚爱民自居,觉得自己治下的百姓富足,是为一代盛世。然而,国家安定了,繁荣了,可是人口也激增了。现在都过了几十年了,人口也翻了几番,还是按照各家各户的土地所有来交税,国家财力真真是匮乏啊!他统领户部的时候,国库空虚,难道不是皇阿玛的永不加赋造成的?不管继位者是谁,皇阿玛都准备给他留下一个空空如也的国库,这,让继位者如何决断,如何治国?皇阿玛这是图一时之名,断子孙万代基业啊!
也正是皇阿玛的放纵,使得他这帮子兄弟斗针对自己。大哥、二哥、三哥,都无上位的可能了。老八也被皇阿玛打压,毫无翻身之地。现在,他们又撺掇了老十四起来。而老十四自己,应该也有上位之心。要不然,怎么在知道皇阿玛在立嗣之事上问了李光地几句,就找李光地的门人陈万策上门,还待以高坐,呼以先生,博了个虚贤下士的美名?
而这一次,园子里出的事儿,就是他这好弟弟的手笔呢!里头大抵也有老八、老九的份儿。至于老十,就凭他那点儿脑子,还不够用!
他这雍亲王府,不说如铁桶一般,倒也不是随意就能安插人手进来的。然而,有两个人的人手,他摒弃不了。一个是皇阿玛,一个是他嫡亲额娘。皇阿玛安插的人手,他都好好的待着,给他们个虚位,实权和核心肯定不让他们挨上半点子边。而额娘的人手,他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她们有的还安插的很深很深。是他刚建府的时候就安插进来的,都快十多二十年了也没动用。这一次的事情,应该是老十四的手笔,额娘安插在他府里的人手,估计也都交接给了老十四。不然,老十四也不会那么顺畅的在他府里头行事。在其中,老八跟老九,只怕也有不明心思。
唉!他常常觉得自己这一生,很是失败!刚出生就让佟佳额娘接走了。最开始的时候,佟佳额娘对他还不错,宝贝着呢!然而,随着佟佳额娘的有孕,他的地位直线下降。佟佳额娘因为要护着自己的胎儿,把他放一边不管,而下头的宫人们,见主子这样,也开始怠慢他。他也就是那个时候才知道,自己并不是佟佳额娘亲身,是德额娘的儿子。他悄悄地去看过德额娘,那个时候,德额娘正抱着胤祚,宝贝的哄着,他那个时候才知道亲身与不是亲身的区别。佟佳额娘可从来都没有这么用心地哄过自己。而德额娘,看到他从来都没有半分亲厚的表情。就像不认识他一样,他真的不明白,难道自己不是她亲生的吗?后来佟佳额娘生下的是女儿,那女儿更是没活多久就去了。佟佳额娘这才又专心一意的对待他。然而,那个时候,他已然明白,自己并不是佟佳额娘的儿子,佟佳额娘对自己也是利用罢了。那些日子,他看见佟佳额娘还装装样子,可是,对着之前忤逆他的下人就没那么好兴致了。狠狠地处罚了几个下人,没想到,皇阿玛给了自己一个“喜怒不定”的名头!
他深思着,反省着,慢慢地,才沉淀下性子,渐渐有了冷面王的雏形。后来佟佳额娘去了,把佟佳一族交给了自己,他也拿着。既然自己已经走到今天这份儿上,弄得亲额娘不亲,养额娘不爱的,这点子势力,佟佳额娘既然愿意赌,他拿着又何妨?就是自己当个亲王,也得有些势力不是?况且,自己已然由着半个嫡子的名分。就是自己不拿着,其他人也会把佟佳一族的行事算在自己名下,自己早早收罗在手里用不是更好?
后来回到了嫡亲额娘身边。这时的嫡亲额娘没了胤祚,又有了老十四。自己照样靠边站。而她对自己,也是不冷不热的。算了算了!自己这辈子只怕也没有母子情分,何必去贪图这个呢?
后来的建府,指婚,除了嫡福晋皇阿玛插手而外,其他的女人大多是额娘送来的。只是,看看自己后院的这些个女人。除了嫡福晋跟钮钴禄氏,其他的全是汉女。除了嫡福晋身后有些势力,其他的是半点子也无,就连身为满女的钮钴禄氏,也只是个四品典仪的女儿,更是钮钴禄氏的旁支小族。额娘是不想他坐大,威胁她的十四吧。再看看十四的后院,完颜氏,伊尔根觉罗氏,舒舒觉罗氏,哪个不是满族大姓,而身后的势力更是不小。额娘这幅架势,是在打压他,抬高十四呢!
这一次园子里的事件,他不知道额娘没有有插手,如果真的连她都插手了,那他可真是要寒心透了。查到了老十四,他就没敢再查下去,就怕查出额娘也插了一手,让自己下不来台。他宁愿就像现在,这么不明不白的含糊着,想着,额娘还不至于让他断子绝孙,还顾念着些微的母子情分。他知道这样子有些个掩耳盗铃,可是,他宁愿自己骗骗自己。不然,他还能怎么着?就算查出了额娘也插手了又能如何?他还能对付自己的嫡亲额娘不成?不说有皇阿玛压着,孝字当头也得被天下读书人骂死。他,只有认了,忍了!
不然,再牵扯出弘辉,弘盼他们的死都有额娘的份儿,那他真是不要活了。罢了罢了,佛拉娜跟弘时,弘历,弘昼他们,自己好好护着就是了。
胤禛这厢感伤莫名,胤祯那边,却把书桌上的东西都弄翻了一地。该死,不就是个孕妇吗?居然折损了三五个人还没有成事。现在好了,反而成了打草惊蛇。他一直看不惯胤禛,总是冷着个脸,一副别人都欠了他似的,还老是那么的高高在上。哼!以为自己是半个嫡子就了不起?连自己的亲生额娘都不在意,只做做表面子功夫,每日去请安了事。一点儿都不跟额娘贴心,更不对自己这个嫡亲弟弟亲厚。小时候见到自己就考校自己功课,不好就教训自己。他以为自己是谁啊!又不是皇阿玛,自己的功课,轮得到他来考校?就是对着老十三那个没用的东西,也比对自己好,他当自己是亲弟弟了吗?
嘿,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你考我,训我,我就在额娘那里去告你,让额娘来骂你!一直以来,他可真没少在额娘跟前说他的坏话。不是在上书房挤兑自己,就是以皇后嫡子的身份自居,看不起额娘,回到额娘身边还不情不愿等等,总之,有什么事儿,他都能在额娘跟前说上几句。就他那幅冷脸,也不再额娘跟前说上几句话,每每问安也就是例行公事,不会撒娇,不会卖乖,自己再这么一挑拨,额娘就更不喜欢他了。嘿嘿!每次看到额娘对他冷脸后,他背后伤心的模样,别提有多解气了。
太子下位后,大哥、三哥、八哥、老十三都不成事了。九哥混迹商场,早就毁了自己的名声,十哥又是个笨的,没脑子的东西。而五哥,七哥,十二哥一直以来都没有加入皇位之争。而十五、十六、十七那些个家伙又太小,没什么势力,最多依附他们这些年纪大的阿哥。这样一来,能争大位的,不久老四跟自己了?
于是,他处处跟老四作对,处处跟他较劲。没想到这老四也是个沉得住气的。无论自己怎么挑衅,他都不接棒。轻飘飘的,当做没这回事,只是好好地把皇阿玛交代的事物办完,去皇阿玛跟前博个能干实事的美名。自己更是一副居士模样,仿佛什么都不争不抢。哼!以为他不知道?他这不过是以进为退罢了。
这一次落不下你的孩子,咱们走着瞧,看谁笑到最后!胤祯阴鸷的看向雍亲王府方向。
胤祯的反应,让前来禀报消息的属下,噤若寒蝉!
“你先下去吧。”胤祯冷着脸吩咐,谁说冷脸是冷面王胤禛的专利了?皇家子弟的后背,谁不这样?那位下属赶紧趁这机会消失,不然还待怎样?领赏?得了,没领罚就不错了。
“小李子!”胤祯大声叫着。
“奴才在。”小李子是胤祯身边的得力太监,赶紧在外前应和。
“让人把书房里头打扫干净了。再让人去请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过府议事。”胤祯沉住气吩咐道。
“喳!奴才这就去办。”小李子的脚步声迅速远去。
胤祯也走出书房,去园子里的亭子边坐着等人。书房现在是没法子议事了,好在是初夏天气,阳光出来了,暖洋洋的,照在人身上,特别舒爽。胤祯让人摆了茶点,安心的等着几位哥哥的到来。自己先慢慢欣赏这初夏的阵阵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