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重来1976

第二百三十八章 狗王

    认识老阚这么多年,白客知道他是个稳重诚实的人,不会夸大其词。

    而且仔细想想,这也不难理解。

    有马语者自然也有狗语者了。

    肯定有人就有办法与狗交流。

    甚至有可能被狗当做首领。

    再凶悍的大黑背也是群居动物。

    “我以前就听人说过咱县城有这么个家伙,任何狗碰到他都俯首帖耳。”

    “那说不定我这狗也跟他有关啊,您认识他吗?”

    老阚摇摇头:“俺平时住在乡下,哪了解你们县城里的事儿啊。”

    见白客有些失望,老阚又说:“这种事儿江涛肯定比较熟悉。”

    也是啊,江涛是社会人,他肯定知道很多社会表层下面的神秘人物。

    正好白客这段时间还想了解一下江涛饭店的情况。

    江涛一般都习惯待在他最早干的那家饭店里。

    第二天,白客下午两三点钟过来时,江涛正在空荡荡的大厅里独自喝茶。

    “老哥好啊!”

    白客打招呼。

    其实江涛跟老阚年龄仿佛。

    只不过他是社会人,白客已经习惯跟他称兄道弟了。

    “来,来,陪我喝两口。”

    当下,功夫茶还没从南方流传到北方。

    不太讲究的北方人一般都用大茶缸沏茶喝,而且喝的多是茉莉花茶。

    江涛属于比较讲究的人。

    喝茶都是用茶具的。

    茶壶茶杯慢慢喝。

    喝的也多是红茶。

    白客不是讲究的人。

    花茶、红茶、绿茶,管它什么茶都能乱喝一起。

    “怎么样?涛哥,这段时间生意不太好吧?”

    “是啊。”

    “估计这种情形得持续一年呢。”

    “差不多。得亏你事先提醒我,我在东山冷库囤了好些东西。不然这成本海了去了。”

    白客叹口气:“是啊,动不动就来个小道消息,大家一窝蜂地抢购。”

    “老阚说你是半仙儿,看来真没说错。每次事先要发生什么事,你都能未卜先知。”

    “哪有那么神,就是多读书多看报而已。”

    “可俺读书看报也看不出啥来啊。”

    “各习一精嘛。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您就属于人情练达!”

    “不亏是秀才!哈哈!”

    “问您点事儿,涛哥。”

    “啥事儿?”

    “能不能帮我找狗啊?”

    “找狗?”

    “就是我们商行那条大黑背你不是见过吗?”

    “对啊,老黑不错啊,怎么了?”

    “丢了,就在家里被人顺走了。”

    江涛皱着眉头想了一下:“一定是老窦头的徒弟干的。”

    “老窦头?”

    “是啊。老窦头是国棉的一个退休工人,他特别会调理狗,大家都叫他狗王。”

    “我去,这也能成王。”

    “那当然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像你们家那样的大黑背,也就老窦头和他的徒弟能牵走。”

    “太好了,涛哥果然人情练达,啥都知道啊。”

    “哈哈,咱县城这么大点儿地儿,这种奇人怪咖当然好找了。这事儿交给我吧,我这几天帮你打听打听。”

    “太谢谢你了,涛哥!”

    晚上,袁宪洲跟白宁回家吃饭的时候。

    秦咏梅还问起:“那只狗怎么样了?是被人偷走了,还是被人毒死了?”

    袁宪洲摇摇头:“查不出来啊。”

    “被人偷了。”白客低头说。

    秦咏梅皱着眉头:“那你还不赶紧报案。”

    白客叹口气:“算了,又不是什么大事儿。”

    “怎么不是大事?偷鸡摸狗这不是小偷的行为吗?”

    “嘿嘿,民不举官不究嘛。”

    “亏你还是读书人,这种陈腐的观念也说得出口。”

    “可人家是牵狗嘛,这是种技术……”

    “我呸!还技术,照你那么说掏包也是技术。我看你现在整天跟社会上的人在一块儿混,越来越江湖气了。”

    袁宪洲和白宁在一旁偷笑。

    白客不仅不能报官抓这偷狗贼,还得带点礼物上门

    虽然江涛没提这茬儿,但总是有备无患嘛。

    果然,几天后,白客来找江涛时,他已经买好东西了。

    白客笑了:“哪能让您破费啊。”

    “谁拿不一样。”

    最后争执半天,两人挑点好东西拿着了,剩下的就放在江涛饭店里了。

    国棉是个有五六千名员工的大厂。

    当初,大嫂鲁亚楠就在这里上班儿。

    当然,那些江湖人士她是不可能知道的。

    这国棉在东郊。

    出了县城还经过两个近郊的农村。

    在一片叫做十里岗的地方。

    也就是说它离县城有十里地,比近郊的农村还远。

    但这十里岗周围除了国棉纺织厂,还有一家重型机械厂,规模跟国棉也差不多大。

    另外还有一个部队大院,是个通讯营。

    以及其它几个小厂子。

    加上外来流动人口,这一带眼下已经有三万多人了(纺织厂和重机厂一般都是全家人在一个单位)。

    而且纺织厂和重机厂都有自己的医院、图书馆、学校、派出所等设施。

    就相当于于县城外的一个卫星小镇了。

    跟县城里的人比起来,这里的人更野更凶悍。

    纺织厂和重机厂的子弟互相之间经常干架。

    可一旦县城里的人惹到他们了,他们又会联起手来。

    所以,县城里的人都挺忌惮这些王八蛋的。

    当然,他们也比较讲规矩。

    只要你按规矩办事,他们也会以礼相待。

    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纺织厂和重机厂的子弟都很拽的。

    当初南方人形容生活有句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说得就是这些大厂的子弟。

    他们工资待遇好,住在楼房里。

    冬天免费供暖,屋子里热得只能穿裤衩背心儿。

    夏天还有各种高温补助。

    可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推进。

    他们的生活却每况愈下了。

    到了八十年代末简直就成了贫民聚集区了。

    等九十年代初,他们更惨。

    整个十里岗的工人子弟们大范围下岗。

    这里便成了治安犯罪的重灾区。

    眼下,十里岗也正在向纽约的布鲁克林挺进了。

    老窦头虽然自称是纺织厂的职工。

    但其实是个远郊区的农民。

    曾经是个车把式。

    四十来岁的时候,经常赶着骡车来给纺织厂拉货。

    后来,纺织厂有个二愣子司机,开着车不小心剐蹭到老窦头了。

    老窦头腿受了点伤,就趁机赖到纺织厂了。

    纺织厂只好把他安排到总厂下面的一个小集体厂子里。

    这小厂的待遇自然不如总厂。

    老窦头干了一辈子也没能分到楼房。

    只分了一块儿地,给点补助,让他自己盖了六间大瓦房。

    哪知道人老窦头因祸得福。

    楼房的面积哪跟的上这平房啊。

    而且老窦头是农村出身,更喜欢住平房。

    他以前是赶牲口出身,会调理牲口。

    被纺织厂招工以后,不能养牲口了。

    就开始调理狗了。

    一窍通百窍通。

    任何狗到了他手里都能被他调理的服服帖帖。

    七十年代流行养鸽子。

    八十年代流行养狗。

    老窦头就因为养狗成了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被大家伙称作狗王。

    白客跟着江涛刚走近老窦头家的院子前时。

    就听到一阵狗吠声。

    听那声音,院子里起码有十几条狗。

    这令白客不由得头皮发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