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上梁
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今天就是沈阳光家里新房落成“上梁”的日子。
杨凌那里也早已经准备妥当,早在昨天下午,他就带着几个人来到沈阳光家里开始布置,将六个硕大的炉灶在院子里一字排开,里面生了炭火,把一些需要提前熬制的菜品煮了一番,然后用黄泥把炉灶的通风口都给封死,确保里面的煤炭不会过早的燃烧完,恰好可以用到第二天中午。
只不过他还在每个炉灶上的黄泥封口处留下一个小孔,来提供微弱的氧气,确保里面的炉火不会熄灭。
至于五十桌的桌椅,除了屋里大厅摆上几桌之外,大部分都在西边的空地上摆放,要不是沈阳光家里的西边很是空旷,如何摆下这些桌椅倒也是个难题。
这些桌椅的上空都是用凉棚并排放在一起搭建起来的,可以遮挡烈日,防止刮风带起的尘土飘到饭桌上,此外还能挡雨,不过这几天都是好天气,用不着挡雨。
今天一大早,杨凌又带着几个人来到院子里,拉来了一车新鲜的蔬菜以及肉品,去掉炉灶封口的黄泥开始准备做菜。
由于今天邀请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果园的员工,此时员工们还在果园里工作,只有等到中午的时候才会过来,因此这些空旷的桌椅更加显得这次酒席规模的庞大。
时近中午,五百多人几乎同时到来,将沈阳光家里院子内外挤个水泄不通。
早在前天的时候,沈阳光就已经通知这些人来自己家吃酒宴,考虑到本地的一些习俗,沈阳光还特意嘱咐个人不要带红包了,只是单纯的来吃个饭。
只不过当这些人都来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准备了红包,特别是后勤部,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样,每个人都带来了红包。
看到沈阳光连连拒绝,后勤部主管牛能说道:“新房落成请客吃饭哪有不收礼钱的,我以前就是干建筑的,从来没听说过谁家不收的。”
沈阳光随便指着附近的人群说道:“我都提前跟你们说了不要礼金,你随意问问其他人,看看有没有人带?这四五百人都不用出礼钱,就你们后勤部厉害是吧?”
牛能一听顿时有些尴尬,看到其余的人确实也都没有带礼金,这才作罢。
眼看吉时就要到了,被沈阳光喊来帮忙经验丰富的村长魏良平便算好时间让沈阳光开始燃放鞭炮。
魏良平做了二十多年的村长,不仅对村里的家家户户都熟悉无比,对于村里的各种习俗也是了然于心,沈阳光喊他来主持此事正合适。
在金泉村这里,无论是过年还是其他比如结婚生子上学盖房等一些重要的事情都会庆祝,并且都会燃放鞭炮,因此,鞭炮声一响起,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
紧接着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撒花生”。
在沈阳光小时候,他也看过几户人家上梁,撒落的确实就是花生,里面还夹杂着几块糖果以及一分钱五分钱,每当这个时候,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都会过来“抢花生”。
沈阳光准备的“花生”也与大家都差不多,只不过里面的搭配变了,只有少量的花生,大部分都是一些核桃等干果和价格较贵的品牌糖果,这种花费要是放在普通人家估计会舍不得,但是对于沈阳光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除此以外,沈阳光也将里面的一分钱五分钱换成了一元硬币以及五元十元纸币等等还有几张百元大钞,在这个年代上哪去找一分钱五分钱?要是其余人家一般都会换成五角或者一元的硬币,但是沈阳光不差钱啊!
做为沈阳光的好基友,郑昊当仁不让的接过这个重任,早早的就抱着一个装满干果糖果的大筐爬到了二楼,在楼下鞭炮燃起的时候,郑昊接到信号,站在楼里的窗户边将大框里的“花生”都撒了下去。
“撒花生”“抢花生”这个环节是最受大家喜欢的,不仅可以抢到各种好吃的,还可以抢到钞票,因此早就有人盯着窗户边的郑昊的一举一动,在他刚一挥手时,就有无数人蜂拥而上争抢起来。
在这个环节之中,并不是只有邀请来的客人才能参加,而是乡里乡亲的过来看热闹的人都可以参加,人越多越好,所以沈阳光准备的“花生”也多得很。
这个环节一般都是小孩子参加的最多,大人们因为不像小孩子那样喜欢吃零时,也不在乎五毛一块的零钱,所以基本上都是笑呵呵的看着。
但是今天的情况明显不同,当几张钞票特别是其中夹杂的着的鲜红色的百元大钞随着“花生”一起飘落下来,站在旁边的大人们也按耐不住了,几个眼疾手快之人纷纷加入孩子的战团。
只不过孩子们早就占据了有利位置,大人们发现的又比较晚,因此只有几个人抢到了钞票乐呵呵的走开了,其余的钞票以及零食则都被孩子们抢先捡到手。
接下来就是开席了,因为人数太多,沈阳光担心现场会有些慌乱,所以早早的就给各人安排好了做为,五百多人顺着一排排的桌椅一路做下去,现场倒也是井然有序。
很快,主厨的杨凌就闪亮登场了,他带着几个厨师一起并排站在院子里的六口大锅前面,手中大勺翻飞,不停的将一份份的热菜炒制出来。
站在一旁负责传菜的人也都已经划分好各自的区域,接过菜品之后就快速的端上桌,让来客们享用。
这些菜色都是农家菜,但是杨凌等人做了几十年大厨,炒出来的菜品自然不错,无论是味道还是样式,比起饭馆里几乎不差分毫,而且份量更足。
当然了,要是与一些星级酒店比起来那就没法比了,农家菜讲究的是美味又实惠,而那些大酒店里的菜简直就是当做艺术品去做的,杨凌没有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时间。
再说了,这些乡亲们显然更喜欢这些样式普通的农家菜,要是给他们端上来一些像是艺术品一般的高档菜品,估计他们还不愿意吃了。
杨凌那里也早已经准备妥当,早在昨天下午,他就带着几个人来到沈阳光家里开始布置,将六个硕大的炉灶在院子里一字排开,里面生了炭火,把一些需要提前熬制的菜品煮了一番,然后用黄泥把炉灶的通风口都给封死,确保里面的煤炭不会过早的燃烧完,恰好可以用到第二天中午。
只不过他还在每个炉灶上的黄泥封口处留下一个小孔,来提供微弱的氧气,确保里面的炉火不会熄灭。
至于五十桌的桌椅,除了屋里大厅摆上几桌之外,大部分都在西边的空地上摆放,要不是沈阳光家里的西边很是空旷,如何摆下这些桌椅倒也是个难题。
这些桌椅的上空都是用凉棚并排放在一起搭建起来的,可以遮挡烈日,防止刮风带起的尘土飘到饭桌上,此外还能挡雨,不过这几天都是好天气,用不着挡雨。
今天一大早,杨凌又带着几个人来到院子里,拉来了一车新鲜的蔬菜以及肉品,去掉炉灶封口的黄泥开始准备做菜。
由于今天邀请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果园的员工,此时员工们还在果园里工作,只有等到中午的时候才会过来,因此这些空旷的桌椅更加显得这次酒席规模的庞大。
时近中午,五百多人几乎同时到来,将沈阳光家里院子内外挤个水泄不通。
早在前天的时候,沈阳光就已经通知这些人来自己家吃酒宴,考虑到本地的一些习俗,沈阳光还特意嘱咐个人不要带红包了,只是单纯的来吃个饭。
只不过当这些人都来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准备了红包,特别是后勤部,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样,每个人都带来了红包。
看到沈阳光连连拒绝,后勤部主管牛能说道:“新房落成请客吃饭哪有不收礼钱的,我以前就是干建筑的,从来没听说过谁家不收的。”
沈阳光随便指着附近的人群说道:“我都提前跟你们说了不要礼金,你随意问问其他人,看看有没有人带?这四五百人都不用出礼钱,就你们后勤部厉害是吧?”
牛能一听顿时有些尴尬,看到其余的人确实也都没有带礼金,这才作罢。
眼看吉时就要到了,被沈阳光喊来帮忙经验丰富的村长魏良平便算好时间让沈阳光开始燃放鞭炮。
魏良平做了二十多年的村长,不仅对村里的家家户户都熟悉无比,对于村里的各种习俗也是了然于心,沈阳光喊他来主持此事正合适。
在金泉村这里,无论是过年还是其他比如结婚生子上学盖房等一些重要的事情都会庆祝,并且都会燃放鞭炮,因此,鞭炮声一响起,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
紧接着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撒花生”。
在沈阳光小时候,他也看过几户人家上梁,撒落的确实就是花生,里面还夹杂着几块糖果以及一分钱五分钱,每当这个时候,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都会过来“抢花生”。
沈阳光准备的“花生”也与大家都差不多,只不过里面的搭配变了,只有少量的花生,大部分都是一些核桃等干果和价格较贵的品牌糖果,这种花费要是放在普通人家估计会舍不得,但是对于沈阳光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除此以外,沈阳光也将里面的一分钱五分钱换成了一元硬币以及五元十元纸币等等还有几张百元大钞,在这个年代上哪去找一分钱五分钱?要是其余人家一般都会换成五角或者一元的硬币,但是沈阳光不差钱啊!
做为沈阳光的好基友,郑昊当仁不让的接过这个重任,早早的就抱着一个装满干果糖果的大筐爬到了二楼,在楼下鞭炮燃起的时候,郑昊接到信号,站在楼里的窗户边将大框里的“花生”都撒了下去。
“撒花生”“抢花生”这个环节是最受大家喜欢的,不仅可以抢到各种好吃的,还可以抢到钞票,因此早就有人盯着窗户边的郑昊的一举一动,在他刚一挥手时,就有无数人蜂拥而上争抢起来。
在这个环节之中,并不是只有邀请来的客人才能参加,而是乡里乡亲的过来看热闹的人都可以参加,人越多越好,所以沈阳光准备的“花生”也多得很。
这个环节一般都是小孩子参加的最多,大人们因为不像小孩子那样喜欢吃零时,也不在乎五毛一块的零钱,所以基本上都是笑呵呵的看着。
但是今天的情况明显不同,当几张钞票特别是其中夹杂的着的鲜红色的百元大钞随着“花生”一起飘落下来,站在旁边的大人们也按耐不住了,几个眼疾手快之人纷纷加入孩子的战团。
只不过孩子们早就占据了有利位置,大人们发现的又比较晚,因此只有几个人抢到了钞票乐呵呵的走开了,其余的钞票以及零食则都被孩子们抢先捡到手。
接下来就是开席了,因为人数太多,沈阳光担心现场会有些慌乱,所以早早的就给各人安排好了做为,五百多人顺着一排排的桌椅一路做下去,现场倒也是井然有序。
很快,主厨的杨凌就闪亮登场了,他带着几个厨师一起并排站在院子里的六口大锅前面,手中大勺翻飞,不停的将一份份的热菜炒制出来。
站在一旁负责传菜的人也都已经划分好各自的区域,接过菜品之后就快速的端上桌,让来客们享用。
这些菜色都是农家菜,但是杨凌等人做了几十年大厨,炒出来的菜品自然不错,无论是味道还是样式,比起饭馆里几乎不差分毫,而且份量更足。
当然了,要是与一些星级酒店比起来那就没法比了,农家菜讲究的是美味又实惠,而那些大酒店里的菜简直就是当做艺术品去做的,杨凌没有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时间。
再说了,这些乡亲们显然更喜欢这些样式普通的农家菜,要是给他们端上来一些像是艺术品一般的高档菜品,估计他们还不愿意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