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坚守不出
前线由司马无忌统一指挥调度,后方交给诸葛亮等人。另外,刘备为了防止曹魏趁机偷袭,又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以备不时之需。
蜀军接二连三攻下数座城池,势如破竹,来势汹汹,仅凭当地的守军难以抵挡住蜀军步伐。
司马无忌亲率大军前来攻打,又有赵云等将领辅助,使得蜀军接连取得胜利,而东吴却是人心惶惶。
陆逊作为此次作战的大都督,走马上任第一件事不是与蜀军决战,而是召集所有将领制定策略。
“如今形势严峻,蜀军愈来愈近,要是再不部署新的策略,怕是我军将会节节败退不说,就连吴郡危矣。”
陆逊皱着眉头,郑重地说道:“蜀军占据天府之国,可以说占尽地利优势,又有无忌太子率领赵云等人攻打,要是硬碰硬怕是我军遭受严重损失。”
“蜀军最擅长山地作战,此乃我军之弊端,不能与之相比。另外,我军主动攻击,蜀郡也可以居高临下轻易防守我军进攻,实在是不可力敌。”
陆逊说了那么多,重点强调蜀军队地理环境的熟悉,意思就是不能与蜀军硬碰硬,必须打持久战。
“大都督,末将以为持久战,反倒是与我军不利。我军兵力比之蜀军要多出一倍有余,又何需等待时机?”
孙桓诧异道,“若是我军进攻刘备,进入川蜀之地,我等不熟悉,持久战是最好的。”
“现在蜀军进入吴地,我等要是再不反击,怕是会影响军心。另外,我军粮草皆是曹魏供应,时间长了怕是曹魏会有疑心。”
陆逊解释道:“曹魏是否有疑心,暂且不说。纵然有疑虑,我等也不用担心。”
“吴王与刘备交战的意义,相信诸位也有耳闻。无论是真是假,这些都不重要。”
“如果我军与蜀军速战速决,尽快决战,这不是有利于我军,相反有利于蜀军。”
“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势必就可以将蜀军引入我们境内,这样的话,我军才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
“当蜀军进入东吴境内,我等就可以以逸待劳,不必舟车劳顿前往,与我军大大有利。”
潘璋低声道:“蜀军势如破竹之势前来,我军在前方接二连三遭受重创,待蜀军前来后怕是我军士气不足,影响后面的战斗。”
“潘将军不必担心!”陆逊接着说道,“蜀军士气高涨之时,我军避而不战,待他士气大跌在出城迎战即可。”
“现如今我军主动进攻,可眼下情况恰恰相反,蜀军倒是占据主动,我等只需等待即可。”
经过陆逊耐心的解释,成功说服众人放弃与蜀军速战速决的想法,众人统一意见,赞成陆逊避其锋芒的决定。
于是,东吴大军面对前线接连失守,不仅没有采取任何援救手段,反而下令让守军陆续撤回至夷陵,然后再让大军在此地整顿,也就是在夷陵与蜀军对战。
只不过两军的位置有所变化,蜀军成为主攻方,东吴军成为防守方。并且,东吴大军完全退出高山峻岭地带,兵力收在一起。
至于蜀军则驻在数百里长的山地内,根本无法展开,这也大大的限制住蜀军战斗力。
司马无忌亲率大军驻在此地,看着连绵不绝的高山,还有大大小小的丘陵,暗暗的想道:“蜀军为何会战败,怕是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为了避免东吴大军趁机前来,司马无忌立即下令明日出发前往夷陵一带。
如果在这里被吴军偷袭,那他们就真的成为瓮中鳖,难以逃出生天,司马无忌又加上巡逻人员,就连范围也不断扩大。
当蜀军在此地休整一晚,便立即奔赴夷陵地带,分散兵力屯于长江两岸。
徐庶带领五千兵马留守于南岸,以备随时前去接应,司马无忌则率领一万五千兵马直奔夷陵地带。
此时,蜀军已经进入东吴境内二百公里,可以说攻破夷陵便可以直捣黄龙攻打吴郡。
陆逊知道自己责任重大,要是夷陵有失,那吴郡就危险了,他绝不能让蜀军再前进半步。
陆逊坚守不出,司马无忌早已心知肚明,不过好戏已经开罗,他总不能半途而废。
于是,司马无忌命赵云率领八千精兵前往驻守夷道的孙桓,他是孙权的侄子。
当初,司马无忌迎娶孙尚香时,孙桓也曾参加。只不过物是人非,如今二人乃是敌对关系。
赵云率领不足万人大军前来攻打,孙桓不仅没有派遣使者前去救援,反而仅凭手中万人守军坚守此地。
众人深知孙桓受孙权器重,有些将领担心孙桓难以阻挡赵云的进攻,纷纷请求陆逊派兵前去援救。
但是,陆逊没有答应分兵的请求,他坚信以孙桓的兵力足可以抵挡住赵云的进攻。
如果是两军正面交锋,陆逊必会派兵前去救援。只要孙桓坚守不出,就绝不会有任何事。
陆逊的做法在不明白的人眼里是不近人情,在理解他的人眼里,反而十分赞同。
陆逊深知这个时候分兵救援孙桓,那就因小失大。并且,孙桓并没有派人前来要求救援,所以陆逊断定孙桓有这个能力抵挡蜀军攻势。
果然如同陆逊想的一样,孙桓成功地方住赵云的攻势。赵云率领大军前来,观察数日决定进攻,孙桓立即做好准备前去抵挡。
在孙桓迅速做出反应后,赵云的攻势退下来了,没有继续进攻,而是下令大军驻守在三十里外的地方。
“这个陆逊真的不简单!”
司马无忌微微一笑,他本来的打算就是让吴军分兵,这样就可以分散猇亭的兵力,还可以消灭一部分吴军兵力。
陆逊实在是沉得住气,冷静的头脑,不愧是一名统帅。根据历史记载,陆逊之后的成就可以比肩周瑜,可以说陆逊将是日后的阻碍。
司马无忌屡屡派兵前去攻打,想要与吴军速战速决的意思,愈来愈明显。
此时,吴军将领才明白陆逊的才能,要不是他有先见之明,采取防守状态,真的与蜀军决战,那就正中下怀,吴军将领才真正从心里认同陆逊大都督。js3v3
蜀军接二连三攻下数座城池,势如破竹,来势汹汹,仅凭当地的守军难以抵挡住蜀军步伐。
司马无忌亲率大军前来攻打,又有赵云等将领辅助,使得蜀军接连取得胜利,而东吴却是人心惶惶。
陆逊作为此次作战的大都督,走马上任第一件事不是与蜀军决战,而是召集所有将领制定策略。
“如今形势严峻,蜀军愈来愈近,要是再不部署新的策略,怕是我军将会节节败退不说,就连吴郡危矣。”
陆逊皱着眉头,郑重地说道:“蜀军占据天府之国,可以说占尽地利优势,又有无忌太子率领赵云等人攻打,要是硬碰硬怕是我军遭受严重损失。”
“蜀军最擅长山地作战,此乃我军之弊端,不能与之相比。另外,我军主动攻击,蜀郡也可以居高临下轻易防守我军进攻,实在是不可力敌。”
陆逊说了那么多,重点强调蜀军队地理环境的熟悉,意思就是不能与蜀军硬碰硬,必须打持久战。
“大都督,末将以为持久战,反倒是与我军不利。我军兵力比之蜀军要多出一倍有余,又何需等待时机?”
孙桓诧异道,“若是我军进攻刘备,进入川蜀之地,我等不熟悉,持久战是最好的。”
“现在蜀军进入吴地,我等要是再不反击,怕是会影响军心。另外,我军粮草皆是曹魏供应,时间长了怕是曹魏会有疑心。”
陆逊解释道:“曹魏是否有疑心,暂且不说。纵然有疑虑,我等也不用担心。”
“吴王与刘备交战的意义,相信诸位也有耳闻。无论是真是假,这些都不重要。”
“如果我军与蜀军速战速决,尽快决战,这不是有利于我军,相反有利于蜀军。”
“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势必就可以将蜀军引入我们境内,这样的话,我军才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
“当蜀军进入东吴境内,我等就可以以逸待劳,不必舟车劳顿前往,与我军大大有利。”
潘璋低声道:“蜀军势如破竹之势前来,我军在前方接二连三遭受重创,待蜀军前来后怕是我军士气不足,影响后面的战斗。”
“潘将军不必担心!”陆逊接着说道,“蜀军士气高涨之时,我军避而不战,待他士气大跌在出城迎战即可。”
“现如今我军主动进攻,可眼下情况恰恰相反,蜀军倒是占据主动,我等只需等待即可。”
经过陆逊耐心的解释,成功说服众人放弃与蜀军速战速决的想法,众人统一意见,赞成陆逊避其锋芒的决定。
于是,东吴大军面对前线接连失守,不仅没有采取任何援救手段,反而下令让守军陆续撤回至夷陵,然后再让大军在此地整顿,也就是在夷陵与蜀军对战。
只不过两军的位置有所变化,蜀军成为主攻方,东吴军成为防守方。并且,东吴大军完全退出高山峻岭地带,兵力收在一起。
至于蜀军则驻在数百里长的山地内,根本无法展开,这也大大的限制住蜀军战斗力。
司马无忌亲率大军驻在此地,看着连绵不绝的高山,还有大大小小的丘陵,暗暗的想道:“蜀军为何会战败,怕是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为了避免东吴大军趁机前来,司马无忌立即下令明日出发前往夷陵一带。
如果在这里被吴军偷袭,那他们就真的成为瓮中鳖,难以逃出生天,司马无忌又加上巡逻人员,就连范围也不断扩大。
当蜀军在此地休整一晚,便立即奔赴夷陵地带,分散兵力屯于长江两岸。
徐庶带领五千兵马留守于南岸,以备随时前去接应,司马无忌则率领一万五千兵马直奔夷陵地带。
此时,蜀军已经进入东吴境内二百公里,可以说攻破夷陵便可以直捣黄龙攻打吴郡。
陆逊知道自己责任重大,要是夷陵有失,那吴郡就危险了,他绝不能让蜀军再前进半步。
陆逊坚守不出,司马无忌早已心知肚明,不过好戏已经开罗,他总不能半途而废。
于是,司马无忌命赵云率领八千精兵前往驻守夷道的孙桓,他是孙权的侄子。
当初,司马无忌迎娶孙尚香时,孙桓也曾参加。只不过物是人非,如今二人乃是敌对关系。
赵云率领不足万人大军前来攻打,孙桓不仅没有派遣使者前去救援,反而仅凭手中万人守军坚守此地。
众人深知孙桓受孙权器重,有些将领担心孙桓难以阻挡赵云的进攻,纷纷请求陆逊派兵前去援救。
但是,陆逊没有答应分兵的请求,他坚信以孙桓的兵力足可以抵挡住赵云的进攻。
如果是两军正面交锋,陆逊必会派兵前去救援。只要孙桓坚守不出,就绝不会有任何事。
陆逊的做法在不明白的人眼里是不近人情,在理解他的人眼里,反而十分赞同。
陆逊深知这个时候分兵救援孙桓,那就因小失大。并且,孙桓并没有派人前来要求救援,所以陆逊断定孙桓有这个能力抵挡蜀军攻势。
果然如同陆逊想的一样,孙桓成功地方住赵云的攻势。赵云率领大军前来,观察数日决定进攻,孙桓立即做好准备前去抵挡。
在孙桓迅速做出反应后,赵云的攻势退下来了,没有继续进攻,而是下令大军驻守在三十里外的地方。
“这个陆逊真的不简单!”
司马无忌微微一笑,他本来的打算就是让吴军分兵,这样就可以分散猇亭的兵力,还可以消灭一部分吴军兵力。
陆逊实在是沉得住气,冷静的头脑,不愧是一名统帅。根据历史记载,陆逊之后的成就可以比肩周瑜,可以说陆逊将是日后的阻碍。
司马无忌屡屡派兵前去攻打,想要与吴军速战速决的意思,愈来愈明显。
此时,吴军将领才明白陆逊的才能,要不是他有先见之明,采取防守状态,真的与蜀军决战,那就正中下怀,吴军将领才真正从心里认同陆逊大都督。js3v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