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和平诚意(十四)
文天祥出现的地方练赵谦都很谨慎,文天祥并不在意,他上来就铿锵有力的讲道“太子,未来十年大宋全力以赴的只有铁路和教育两件事。其他的都可以顺其自然。”
说完这话,文天祥不吭声了。陪同的官员拿着小本认真记录,没想到文天祥就这么几句话,拿着笔等了一会儿,只能看向赵谦。赵谦只能问道“丞相只有这些想法?”
“别的事情我得找各部去讲,和太子无关。”文天祥还是一贯的光明磊落。
赵谦心中非常佩服,太多人找他各种告状,各种送告密信。如同文天祥这种‘我自己去怼他们’的真心是凤毛麟角,甚至是绝无仅有。原本赵谦不想节外生枝,此时忍不住问道“丞相,我也以为铁路和教育很重要,却不知丞相具体怎么看。”
“我听闻现在每年能修一万公里铁路……”
一听文天祥这数据,赵谦连忙摆手,“可是没有那么多,丞相。”
“请太子详细讲讲。”文天祥连忙提出要求。
赵谦不得不挑重点来讲。挖路基的劳工只用携带一部分轻便装备,很容易通过各种地形,可以在很多路段同时开工。运送枕木受到的限制就大了很多。一根钢轨动辄几千斤,运输安防需要专用设备,铺设受到的限制更大。
修建海州(连云港)到徐州的铁路,因为两地都有运河,中间还有些小的河流提供一定运输。很多路段同时开工,进展速度比较快。很多铁路并不存在这样的条件,特别是北方的铁路。就得单方向铺设,铺设下一段的前提是当前一段铺设好。这种路段越来越多,铺设速度反倒降低了。解释完,赵谦说道“现在一年新建铁路3000公里,过几年之在长江以南全面铺设铁路,应该会快点。”
“还是太慢。”文天祥叹道“我知道自己未免求全责备。云南、贵州失陷几百年,广南东路已经是各种蛮子,更不用说广南西路。现在朝廷南方州府已经开始真正管理地方。只是官员从开封到地方上任还得半个月到两个月……唉……这比以前是好了很多。若是能一周六天就能到地方,那就好了。考核官员就不用那么依赖个人操守,培训官员也容易的多。各地百姓都能上学,官员也没机会那么跋扈。”
赵谦不敢接这个茬。文天祥的身份让他有资格这么讲,赵谦虽然不怕官员,却不适合现在就对整个官僚体系动手。登基之后赵谦想怎么做是赵谦的权力,现在他若是有轻举妄动只会引发整体反扑。
文天祥也没说太多,表达了两条观点就结束了与赵谦的会谈。赵谦也不敢这时候跑去老爹那边晃悠,文天祥明摆了要和老爹说些颇具震动性的话。现在被人看到自己与文天祥在官方会面之外见到没啥好处。正在此时,工业部请赵谦过去,赵谦高高兴兴出席了这个不会引发猜想的会面。
“太子,最近倭国对咱们的出口大增。不少州府怨声载道。”
“为什么会这样?”
等结束了会议,赵谦前往了商务部。部长不在,副部长接待了赵谦。等赵谦说明了来意,副部长让秘书拿东西来。东西放在桌上,赵谦从纸盒里拿出不同的折扇对比着看了,又取出漆器对比看过。这才问道“不知哪些是倭国来的?”
副部长问赵谦,“以太子的感觉,觉得哪些更好。”
赵谦指了指自己比较认可的折扇与漆器,看着副部长的脸色,赵谦慢悠悠的问道“难道这些都是倭国货?”
“是。”副部长应道。
赵谦指了指贝壳制作的精美小盒子,“不用说,这肯定是倭国货了。”
“是的。”副部长表示认同,“太子,这些最初都是倭国劳工夹带进来的,现在商务部已经决定放开,由大宋在倭国的商铺直接在倭国订货以及收购,直接从倭国本地往大宋运。”
说完,副部长加重语气说道“我们已经问过官家,官家告诉我们,得有竞争,得让全世界最好的商品都来和大宋竞争。这样才能提高大宋的眼界,也能让许多不思进取的工厂关门。”
“官家真的这么讲?”赵谦很是讶异,最后这段话可是有点不太像赵嘉仁一贯的感觉。
“太子,官家说了,谁不信可以自己去问他。”
赵谦心里面不解,就再次拿起漆器来。两边制作胚子的时候都挺圆润,大宋这边应该用了机械,弧度什么的稍显生硬。区别就在于漆的厚度,入手分量上大宋漆器比较沉重,想来是漆料用的很足。倭国的漆器就更加轻盈些。至于漆面烤制,手工绘画。倭国更加细腻。一个两个细节都不至于决定出高下,在各个细节上都胜过大宋的漆器,最终的选择就自然而然。
放下倭国漆器,赵谦问副部长,“倭国漆器到底比咱们的好在哪里?”
“好就好在倭国漆器每一个环节的人工比咱们多。倭国做一个漆器的人工是大宋做一个漆器人工的三到五倍。价格却差不多。官家已经下令我们向倭国优秀的漆器作坊提供更多加工工具,以提高他们的劳动效率。”
赵谦更加搞不明白老爹想法,他问副部长,“商务部觉得这么做对么?”
“我们……觉得国内不少工厂实在是很不成器。”商务部长给了一个含蓄又直白的说法。
赵谦没有回答,拿起大宋产与倭国产的漆器再次对比。之后他问道“这是倭国最好的漆器么?”
“不是。”商务部长回答之后就命秘书出去拿最好的漆器过来,没多久秘书又捧了几个盒子进来分别打开,赵谦看到之后就忍不住微微叹气。只是几眼,这些漆器扭转了他对倭国的少许印象。虽然赵谦自己从来没去过倭国,却从各种报告中得知倭国比大宋穷,与现在的大宋相比更是不算什么。只是看到这些精美的漆器就不得不对倭国生出些敬意。这是文明国家才能制作出来的物件,那些花纹与构图并非由某个天才一朝一夕创造出来,而是由许多人千锤百炼积累起来的东西。
最后也找不出什么话,赵谦只能说道“这些东西想来能让倭国赚到不少。”
“还是咱们赚。”关乎到自己的专业,副部长回答的非常果断。大宋现在与倭国的贸易开始进入纸币阶段,倭国人不得不接受大宋的纸币并不等于他们就觉得这些纸票票真的让他们放心。所以倭国想方设法把纸币购买成他们所需要的商品。倭国的漆器行业同样如此。大量购买优质工具花不光赚到的钱,他们开始购买大宋林场的优质木料。“贸易就是如此,只要贸易量加大,两边日子其实都好过。太子,只是赔钱的单位出来喊,那些赚钱的单位默不作声。这才显得好像咱们吃了大亏。”
“福建那边的厂子为啥会喊得这么厉害?”赵谦问。
“嗯……福建那边的人几乎走光了,剩下的人多数在港口,茶园,林场工作。做漆器的工厂里头剩不下什么优秀的人。”
“哦。”赵谦应了一声就起身告辞。从这角度看问题,很多事情的确看的透彻。没有人口就意味着没了人才,肯辛辛苦苦的拼死拼活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心喜欢,一种是被迫无奈。在充满了机会的大宋大家有各种选择,既然如此,不妨等等看。
搞清楚了这件事,赵谦忍不住又去了好久没去的铁道部。部里面主要人员都不在,留下看家的人也都在忙。接待的只是个副厅长,见到赵谦之后就问“太子是为了黄河大桥来的么?”
“黄河铁路桥要修通了?”赵谦连忙问。
“桥墩已经扎下去一半了。”副厅长赶紧汇报最新情况。
赵谦却不是来问这个的,他就问起有没有向云贵一带修建铁路的计划。副厅长一愣,问道“太子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我什么都没听说,只是有不少云贵那边的官员十分期待通到那边的铁路。”
“我们有这方面的规划,只是现在占优势的计划不是走湖广两路,而是走四川。”
赵谦登时被这计划给弄到无言以对。四川本就多山,修建到四川的铁路非常不容易,再从四川把铁路修到云贵,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从铁道部回来,赵谦心情不太好。还没等他理顺心情,农业部送来一份文件,赵谦看了之后决定立刻回家。这都晚上七点了,就算赶不上晚饭,至少可以好好的睡一觉。就如农业部的文件里所说的那样,希望倭国人能够投入到农村水利建设中来。是啊,倭国人的确便宜,劳动价格只有大宋劳工的四成。但是这么干,大宋的劳动力就可以懒洋洋的什么都不干么?
之后几天,赵谦到工业部了解了许多情况。工业部的抱怨非常多,都是各个工厂管理出篓子。譬如铁道部因为质量问题一气退了六千吨的钢轨,冶金厅和铁道部开始打起了官司。譬如纺织企业各种质量问题,引发了供销社体系的全面反弹。供销社自己要草拟一个名单,工业部好说歹说才稳住。
这都是比较大的事情,小事更多。赵谦本以为工业部自己内部铁板一块,没想到工业部一位厅长趁着没人的时候给赵谦讲了个‘笑话’。他前一段听老婆说有个市场的鞋卖的很便宜,就去看看,果然便宜,就买了一双。穿了几天之后鞋底烂了。检查之后发现鞋底并非是所说的皮革制成,而是皮子里面衬了纸板。一吸水都烂了。
说的人哈哈笑,正好有人来了,这位就走了。赵谦本来也觉得好笑,却不知怎么的笑不出来。赵谦甚至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笑,他自己也遇到过一些不爽的事情,花的钱不算什么,但是对心情的影响可很糟糕。当这些事情都指向大宋工业生产的时候,除了气愤之外,赵谦开始感觉到一种不安。要是大宋的商品都这个尿性,或者向着这个方向在走,积少成多,一定会出乱子。
有过几天,一个消息开始在朝廷里流传起来。这消息与商品质量无关,大家纷纷说起文天祥文丞相从县里回来,提出了落实‘路’这个单位的建议。随后传来了更多消息,说是到了地方上的各部长都支持文丞相的看法,甚至提出了直接建立行省的建议。
华夏从祖龙时代就建立起了郡县制,朝廷之下是州府,州府管理各个县。这帮位高权重的大臣最后一任到了地方县里,居然都认为要在州府之上建立行省这么一个实权单位。大宋理论上也有类似的划分,‘路’这个行政单位名义上管理下面的各州府。只是这个单位并没有实际作为州府的上级单位,而是更接近巡视单位的性质。譬如赵官家就做过福建路提点刑狱,这个职位并没有真正管理福建路同性质部门的权力,只是一个可以到处发话,至于下面的听不听,那就得看天意。
大宋采取的是大小相制的‘祖训’,建立这些单位的目的就是让权力不能独大。若是各路真的变成了实权行省,就意味着每一个省的首官,都会是真正大权在握的封疆大吏。且不说这已经深刻改变了大宋的朝廷与官府的体系,赵官家这样一直大权在握的官家会答应么?
朝廷内正议论纷纷之时,最新消息震动了大家。文天祥联合了一众官员正式上了奏折。请求朝廷建立省、州府、县,三级行政单位。这个消息让大宋采取的是大小相制的‘祖训’,建立这些单位的目的就是让权力不能独大。若是各路真的变成了实权行省,就意味着每一个省的首官,都会是真正大权在握的封疆大吏。且不说这已经深刻改变了大宋的朝廷与官府的体系,赵官家这样一直大权在握的官家会答应么?
。
说完这话,文天祥不吭声了。陪同的官员拿着小本认真记录,没想到文天祥就这么几句话,拿着笔等了一会儿,只能看向赵谦。赵谦只能问道“丞相只有这些想法?”
“别的事情我得找各部去讲,和太子无关。”文天祥还是一贯的光明磊落。
赵谦心中非常佩服,太多人找他各种告状,各种送告密信。如同文天祥这种‘我自己去怼他们’的真心是凤毛麟角,甚至是绝无仅有。原本赵谦不想节外生枝,此时忍不住问道“丞相,我也以为铁路和教育很重要,却不知丞相具体怎么看。”
“我听闻现在每年能修一万公里铁路……”
一听文天祥这数据,赵谦连忙摆手,“可是没有那么多,丞相。”
“请太子详细讲讲。”文天祥连忙提出要求。
赵谦不得不挑重点来讲。挖路基的劳工只用携带一部分轻便装备,很容易通过各种地形,可以在很多路段同时开工。运送枕木受到的限制就大了很多。一根钢轨动辄几千斤,运输安防需要专用设备,铺设受到的限制更大。
修建海州(连云港)到徐州的铁路,因为两地都有运河,中间还有些小的河流提供一定运输。很多路段同时开工,进展速度比较快。很多铁路并不存在这样的条件,特别是北方的铁路。就得单方向铺设,铺设下一段的前提是当前一段铺设好。这种路段越来越多,铺设速度反倒降低了。解释完,赵谦说道“现在一年新建铁路3000公里,过几年之在长江以南全面铺设铁路,应该会快点。”
“还是太慢。”文天祥叹道“我知道自己未免求全责备。云南、贵州失陷几百年,广南东路已经是各种蛮子,更不用说广南西路。现在朝廷南方州府已经开始真正管理地方。只是官员从开封到地方上任还得半个月到两个月……唉……这比以前是好了很多。若是能一周六天就能到地方,那就好了。考核官员就不用那么依赖个人操守,培训官员也容易的多。各地百姓都能上学,官员也没机会那么跋扈。”
赵谦不敢接这个茬。文天祥的身份让他有资格这么讲,赵谦虽然不怕官员,却不适合现在就对整个官僚体系动手。登基之后赵谦想怎么做是赵谦的权力,现在他若是有轻举妄动只会引发整体反扑。
文天祥也没说太多,表达了两条观点就结束了与赵谦的会谈。赵谦也不敢这时候跑去老爹那边晃悠,文天祥明摆了要和老爹说些颇具震动性的话。现在被人看到自己与文天祥在官方会面之外见到没啥好处。正在此时,工业部请赵谦过去,赵谦高高兴兴出席了这个不会引发猜想的会面。
“太子,最近倭国对咱们的出口大增。不少州府怨声载道。”
“为什么会这样?”
等结束了会议,赵谦前往了商务部。部长不在,副部长接待了赵谦。等赵谦说明了来意,副部长让秘书拿东西来。东西放在桌上,赵谦从纸盒里拿出不同的折扇对比着看了,又取出漆器对比看过。这才问道“不知哪些是倭国来的?”
副部长问赵谦,“以太子的感觉,觉得哪些更好。”
赵谦指了指自己比较认可的折扇与漆器,看着副部长的脸色,赵谦慢悠悠的问道“难道这些都是倭国货?”
“是。”副部长应道。
赵谦指了指贝壳制作的精美小盒子,“不用说,这肯定是倭国货了。”
“是的。”副部长表示认同,“太子,这些最初都是倭国劳工夹带进来的,现在商务部已经决定放开,由大宋在倭国的商铺直接在倭国订货以及收购,直接从倭国本地往大宋运。”
说完,副部长加重语气说道“我们已经问过官家,官家告诉我们,得有竞争,得让全世界最好的商品都来和大宋竞争。这样才能提高大宋的眼界,也能让许多不思进取的工厂关门。”
“官家真的这么讲?”赵谦很是讶异,最后这段话可是有点不太像赵嘉仁一贯的感觉。
“太子,官家说了,谁不信可以自己去问他。”
赵谦心里面不解,就再次拿起漆器来。两边制作胚子的时候都挺圆润,大宋这边应该用了机械,弧度什么的稍显生硬。区别就在于漆的厚度,入手分量上大宋漆器比较沉重,想来是漆料用的很足。倭国的漆器就更加轻盈些。至于漆面烤制,手工绘画。倭国更加细腻。一个两个细节都不至于决定出高下,在各个细节上都胜过大宋的漆器,最终的选择就自然而然。
放下倭国漆器,赵谦问副部长,“倭国漆器到底比咱们的好在哪里?”
“好就好在倭国漆器每一个环节的人工比咱们多。倭国做一个漆器的人工是大宋做一个漆器人工的三到五倍。价格却差不多。官家已经下令我们向倭国优秀的漆器作坊提供更多加工工具,以提高他们的劳动效率。”
赵谦更加搞不明白老爹想法,他问副部长,“商务部觉得这么做对么?”
“我们……觉得国内不少工厂实在是很不成器。”商务部长给了一个含蓄又直白的说法。
赵谦没有回答,拿起大宋产与倭国产的漆器再次对比。之后他问道“这是倭国最好的漆器么?”
“不是。”商务部长回答之后就命秘书出去拿最好的漆器过来,没多久秘书又捧了几个盒子进来分别打开,赵谦看到之后就忍不住微微叹气。只是几眼,这些漆器扭转了他对倭国的少许印象。虽然赵谦自己从来没去过倭国,却从各种报告中得知倭国比大宋穷,与现在的大宋相比更是不算什么。只是看到这些精美的漆器就不得不对倭国生出些敬意。这是文明国家才能制作出来的物件,那些花纹与构图并非由某个天才一朝一夕创造出来,而是由许多人千锤百炼积累起来的东西。
最后也找不出什么话,赵谦只能说道“这些东西想来能让倭国赚到不少。”
“还是咱们赚。”关乎到自己的专业,副部长回答的非常果断。大宋现在与倭国的贸易开始进入纸币阶段,倭国人不得不接受大宋的纸币并不等于他们就觉得这些纸票票真的让他们放心。所以倭国想方设法把纸币购买成他们所需要的商品。倭国的漆器行业同样如此。大量购买优质工具花不光赚到的钱,他们开始购买大宋林场的优质木料。“贸易就是如此,只要贸易量加大,两边日子其实都好过。太子,只是赔钱的单位出来喊,那些赚钱的单位默不作声。这才显得好像咱们吃了大亏。”
“福建那边的厂子为啥会喊得这么厉害?”赵谦问。
“嗯……福建那边的人几乎走光了,剩下的人多数在港口,茶园,林场工作。做漆器的工厂里头剩不下什么优秀的人。”
“哦。”赵谦应了一声就起身告辞。从这角度看问题,很多事情的确看的透彻。没有人口就意味着没了人才,肯辛辛苦苦的拼死拼活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心喜欢,一种是被迫无奈。在充满了机会的大宋大家有各种选择,既然如此,不妨等等看。
搞清楚了这件事,赵谦忍不住又去了好久没去的铁道部。部里面主要人员都不在,留下看家的人也都在忙。接待的只是个副厅长,见到赵谦之后就问“太子是为了黄河大桥来的么?”
“黄河铁路桥要修通了?”赵谦连忙问。
“桥墩已经扎下去一半了。”副厅长赶紧汇报最新情况。
赵谦却不是来问这个的,他就问起有没有向云贵一带修建铁路的计划。副厅长一愣,问道“太子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我什么都没听说,只是有不少云贵那边的官员十分期待通到那边的铁路。”
“我们有这方面的规划,只是现在占优势的计划不是走湖广两路,而是走四川。”
赵谦登时被这计划给弄到无言以对。四川本就多山,修建到四川的铁路非常不容易,再从四川把铁路修到云贵,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从铁道部回来,赵谦心情不太好。还没等他理顺心情,农业部送来一份文件,赵谦看了之后决定立刻回家。这都晚上七点了,就算赶不上晚饭,至少可以好好的睡一觉。就如农业部的文件里所说的那样,希望倭国人能够投入到农村水利建设中来。是啊,倭国人的确便宜,劳动价格只有大宋劳工的四成。但是这么干,大宋的劳动力就可以懒洋洋的什么都不干么?
之后几天,赵谦到工业部了解了许多情况。工业部的抱怨非常多,都是各个工厂管理出篓子。譬如铁道部因为质量问题一气退了六千吨的钢轨,冶金厅和铁道部开始打起了官司。譬如纺织企业各种质量问题,引发了供销社体系的全面反弹。供销社自己要草拟一个名单,工业部好说歹说才稳住。
这都是比较大的事情,小事更多。赵谦本以为工业部自己内部铁板一块,没想到工业部一位厅长趁着没人的时候给赵谦讲了个‘笑话’。他前一段听老婆说有个市场的鞋卖的很便宜,就去看看,果然便宜,就买了一双。穿了几天之后鞋底烂了。检查之后发现鞋底并非是所说的皮革制成,而是皮子里面衬了纸板。一吸水都烂了。
说的人哈哈笑,正好有人来了,这位就走了。赵谦本来也觉得好笑,却不知怎么的笑不出来。赵谦甚至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笑,他自己也遇到过一些不爽的事情,花的钱不算什么,但是对心情的影响可很糟糕。当这些事情都指向大宋工业生产的时候,除了气愤之外,赵谦开始感觉到一种不安。要是大宋的商品都这个尿性,或者向着这个方向在走,积少成多,一定会出乱子。
有过几天,一个消息开始在朝廷里流传起来。这消息与商品质量无关,大家纷纷说起文天祥文丞相从县里回来,提出了落实‘路’这个单位的建议。随后传来了更多消息,说是到了地方上的各部长都支持文丞相的看法,甚至提出了直接建立行省的建议。
华夏从祖龙时代就建立起了郡县制,朝廷之下是州府,州府管理各个县。这帮位高权重的大臣最后一任到了地方县里,居然都认为要在州府之上建立行省这么一个实权单位。大宋理论上也有类似的划分,‘路’这个行政单位名义上管理下面的各州府。只是这个单位并没有实际作为州府的上级单位,而是更接近巡视单位的性质。譬如赵官家就做过福建路提点刑狱,这个职位并没有真正管理福建路同性质部门的权力,只是一个可以到处发话,至于下面的听不听,那就得看天意。
大宋采取的是大小相制的‘祖训’,建立这些单位的目的就是让权力不能独大。若是各路真的变成了实权行省,就意味着每一个省的首官,都会是真正大权在握的封疆大吏。且不说这已经深刻改变了大宋的朝廷与官府的体系,赵官家这样一直大权在握的官家会答应么?
朝廷内正议论纷纷之时,最新消息震动了大家。文天祥联合了一众官员正式上了奏折。请求朝廷建立省、州府、县,三级行政单位。这个消息让大宋采取的是大小相制的‘祖训’,建立这些单位的目的就是让权力不能独大。若是各路真的变成了实权行省,就意味着每一个省的首官,都会是真正大权在握的封疆大吏。且不说这已经深刻改变了大宋的朝廷与官府的体系,赵官家这样一直大权在握的官家会答应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