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硬石头
贴着耳朵细听着,也能听清里面的吵嚷声。
说来也巧,昨天宫闱之事,惊动了众臣,此时殿中正在讨论关于路遥的事情。
正有一大臣道:“陛下如此纵容那怀彰公主,只怕深有不妥,此女是如贵妃所诞下的前太子的遗腹子,公然放在宫中,便是皇室丑闻,如今更是传到坊间,传的不堪入耳,还请陛下将她赶出宫中,以免污了宫中华贵之地。”
“臣附议,臣以为,此女该杀,陛下宠幸如贵妃,已让百姓与天下哗然,如若再对此女宠爱有加,如何面对天下悠悠之口?!更何况,南朝廷更以此为一借口,屯兵江边,欲以此对我廷用兵,陛下,还请陛下三思,杀此女,平民议!”
……
顿时附议声阵阵,仿佛一夜间,所有人都与路遥有仇了似的,非杀她不可。
路遥听的不言语,嘴角带了些讽刺。
如果她不是个公主,是个皇子,连有命能进宫的机会都没。而现在,真是连她这个公主也不放过啊。
什么仇什么怨,难道她真是天怒人怨,非要她死不可?!
一片臣附议之中,忽然听到一人为己辩解,倒有几分亲切的感觉。
这声音是如此的悲切,而急躁,道:“陛下,怀彰公公万万不可杀。”
“齐尚书,此事轮到你说什么话?!”有声音大怒道。
“是啊,齐尚书,当年前太子南渡,你没有跟着走,若是跟着走了,也许现在能做南朝廷的国相也不一定呢?!”讽刺声十分刺耳。
齐尚书全不在意,只是看着路显荣道:“为南北安定,怀彰公主万万不可杀,还望陛下明察!”
“明察?!”路显荣没有发声,就有大臣开始围攻齐尚书,冷笑道:“尚书大人可真是为南朝廷着想,处处维护着安北安定,处处维护着南朝廷,可真是忠心呐,也不知道这忠心究竟是对着谁的……”
“当初陛下没杀你,你却不知感激,还心心念念着南朝廷,莫非,尚书大人真要做三姓家奴不成?!”
一片攻击声。
而坐在御座上的路显荣,始终没有发话。
齐尚书的确是老了,以往能舌战群臣,可是如今却显得有些有心无力,耳边咶噪连连,他却再没有多少力气能开始反击回去,只是,见首座上的人,一直不发声,心也不住的往下沉,他不知道这其中究竟有多少失望,或者说……是无奈。
“陛下……”有大臣中气十足的道:“此逆臣一心只想着南朝廷,前主子,还望陛下千万不要听他的,其贼心,深不可测,诛心灭祖之论,陛下千万不要中了他的策。陛下当年惜他之才,可他也并没有管子之能,看看这朝堂,看看这天下,哪里安定了?!他一心只要安定,却不知陛下之志是收复失地,整治河山,若听他之论,陛下之志向,何时才能真正完成?!还望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
山呼之声,都跪了下去,只余一个齐尚书白着脸站在殿中间,有些摇摇欲坠。
如此寂寞,如此凄凉,仿佛,被所有的世界全部孤立。
齐尚书有点呆怔。
怀彰公主是引子,排斥他,才是根本。
而他一直相信的人,却一直在首座帝位上,一言不发,狠狠的昭示了天威不可测的含义。
路显荣终于开口了,却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好了,一点后宫小事,也值得讨论半天?!此事谁也不准扩大,与其讨论朕之后宫,不如想法子压制南廷的增兵,谁有良策,快快献上来……”
齐尚书耳朵里嗡嗡的,仿佛刚刚的事不值一提,而路显荣的态度,根本叫人摸不清。
齐尚书闭了闭眼睛,自觉已经老了,竟然对朝事更加力不从心了。
他再没有开口,只是等着下朝,默默的退了出来。
这个朝上,再也没有他说话的余地了。
因为年迈,再加上失了保养,他落在了最后,前方是一众的背影,分阶是如此明显。
齐尚书怔了怔,慢吞吞的往宫门走去,落后的自己,显得如此的格格不入。
僻静之处,终于忍不住坐下来休息,也不顾形象,只是坐到了阶上,拍了拍腿,眼神里略有些怔忡,以及对苍老的无奈。
在只顾争权夺利的朝堂之中,他,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而以往的事,又被拿出来说,仿佛是他洗不掉的污点,尽管他从不认为,那是污点。
正在发怔时,突然背后有一双小手在他肩上一拍,他微微怔了一下,回头正好看到一个黑黑瘦瘦的丫头,身上的衣物有点宽松,穿在身上不伦不类的,穿着像个女装,然而头发却只用一根发带绑住,比小男生还不讲究,一双眼睛却像镶在她身上似的,圆溜溜的,看人的时候,十分有活力,而且十分专注。
“你是……莫非是小公主?!”齐尚书一说话,声音便有点抖,似乎有点激动。
可见他也是有几分眼力见的,路遥身上的衣服华贵,但是装束却不伦不类,宫中没有哪一个能对得上的,唯一能对得上的便是从民间回来的怀彰公主了。
“你是硬石头?!”路遥笑道。
“真是公主?!”齐尚书似乎想行礼,却被路遥压住了手,道:“都是半斤八两的处境不妙,就不必分什么尊卑了。”
齐尚书一听这话,顿时哭笑不得,道:“殿下竟知老臣的浑号?!”
“当然知道,这朝中啊,你的名号,可是响当当的……”路遥笑着道:“怎么就混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说来惭愧,”齐尚书忍俊不禁,无奈的道:“……当年的事,说了公主也听不懂,哎,不提也罢……”
“就说说看啊,我又不会说出去,”路遥道:“我在这宫中可没有能说话的人,想必你这硬石头也是一样……”
齐尚书一听这话,就好笑,便斟酌着道:“前太子南渡以后,臣留了下来,陛下起了爱才之心,就让臣做了户部尚书,如今,陛下没了整治民力民生的精力,自然用不上老臣了……”
说来也巧,昨天宫闱之事,惊动了众臣,此时殿中正在讨论关于路遥的事情。
正有一大臣道:“陛下如此纵容那怀彰公主,只怕深有不妥,此女是如贵妃所诞下的前太子的遗腹子,公然放在宫中,便是皇室丑闻,如今更是传到坊间,传的不堪入耳,还请陛下将她赶出宫中,以免污了宫中华贵之地。”
“臣附议,臣以为,此女该杀,陛下宠幸如贵妃,已让百姓与天下哗然,如若再对此女宠爱有加,如何面对天下悠悠之口?!更何况,南朝廷更以此为一借口,屯兵江边,欲以此对我廷用兵,陛下,还请陛下三思,杀此女,平民议!”
……
顿时附议声阵阵,仿佛一夜间,所有人都与路遥有仇了似的,非杀她不可。
路遥听的不言语,嘴角带了些讽刺。
如果她不是个公主,是个皇子,连有命能进宫的机会都没。而现在,真是连她这个公主也不放过啊。
什么仇什么怨,难道她真是天怒人怨,非要她死不可?!
一片臣附议之中,忽然听到一人为己辩解,倒有几分亲切的感觉。
这声音是如此的悲切,而急躁,道:“陛下,怀彰公公万万不可杀。”
“齐尚书,此事轮到你说什么话?!”有声音大怒道。
“是啊,齐尚书,当年前太子南渡,你没有跟着走,若是跟着走了,也许现在能做南朝廷的国相也不一定呢?!”讽刺声十分刺耳。
齐尚书全不在意,只是看着路显荣道:“为南北安定,怀彰公主万万不可杀,还望陛下明察!”
“明察?!”路显荣没有发声,就有大臣开始围攻齐尚书,冷笑道:“尚书大人可真是为南朝廷着想,处处维护着安北安定,处处维护着南朝廷,可真是忠心呐,也不知道这忠心究竟是对着谁的……”
“当初陛下没杀你,你却不知感激,还心心念念着南朝廷,莫非,尚书大人真要做三姓家奴不成?!”
一片攻击声。
而坐在御座上的路显荣,始终没有发话。
齐尚书的确是老了,以往能舌战群臣,可是如今却显得有些有心无力,耳边咶噪连连,他却再没有多少力气能开始反击回去,只是,见首座上的人,一直不发声,心也不住的往下沉,他不知道这其中究竟有多少失望,或者说……是无奈。
“陛下……”有大臣中气十足的道:“此逆臣一心只想着南朝廷,前主子,还望陛下千万不要听他的,其贼心,深不可测,诛心灭祖之论,陛下千万不要中了他的策。陛下当年惜他之才,可他也并没有管子之能,看看这朝堂,看看这天下,哪里安定了?!他一心只要安定,却不知陛下之志是收复失地,整治河山,若听他之论,陛下之志向,何时才能真正完成?!还望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
山呼之声,都跪了下去,只余一个齐尚书白着脸站在殿中间,有些摇摇欲坠。
如此寂寞,如此凄凉,仿佛,被所有的世界全部孤立。
齐尚书有点呆怔。
怀彰公主是引子,排斥他,才是根本。
而他一直相信的人,却一直在首座帝位上,一言不发,狠狠的昭示了天威不可测的含义。
路显荣终于开口了,却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好了,一点后宫小事,也值得讨论半天?!此事谁也不准扩大,与其讨论朕之后宫,不如想法子压制南廷的增兵,谁有良策,快快献上来……”
齐尚书耳朵里嗡嗡的,仿佛刚刚的事不值一提,而路显荣的态度,根本叫人摸不清。
齐尚书闭了闭眼睛,自觉已经老了,竟然对朝事更加力不从心了。
他再没有开口,只是等着下朝,默默的退了出来。
这个朝上,再也没有他说话的余地了。
因为年迈,再加上失了保养,他落在了最后,前方是一众的背影,分阶是如此明显。
齐尚书怔了怔,慢吞吞的往宫门走去,落后的自己,显得如此的格格不入。
僻静之处,终于忍不住坐下来休息,也不顾形象,只是坐到了阶上,拍了拍腿,眼神里略有些怔忡,以及对苍老的无奈。
在只顾争权夺利的朝堂之中,他,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而以往的事,又被拿出来说,仿佛是他洗不掉的污点,尽管他从不认为,那是污点。
正在发怔时,突然背后有一双小手在他肩上一拍,他微微怔了一下,回头正好看到一个黑黑瘦瘦的丫头,身上的衣物有点宽松,穿在身上不伦不类的,穿着像个女装,然而头发却只用一根发带绑住,比小男生还不讲究,一双眼睛却像镶在她身上似的,圆溜溜的,看人的时候,十分有活力,而且十分专注。
“你是……莫非是小公主?!”齐尚书一说话,声音便有点抖,似乎有点激动。
可见他也是有几分眼力见的,路遥身上的衣服华贵,但是装束却不伦不类,宫中没有哪一个能对得上的,唯一能对得上的便是从民间回来的怀彰公主了。
“你是硬石头?!”路遥笑道。
“真是公主?!”齐尚书似乎想行礼,却被路遥压住了手,道:“都是半斤八两的处境不妙,就不必分什么尊卑了。”
齐尚书一听这话,顿时哭笑不得,道:“殿下竟知老臣的浑号?!”
“当然知道,这朝中啊,你的名号,可是响当当的……”路遥笑着道:“怎么就混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说来惭愧,”齐尚书忍俊不禁,无奈的道:“……当年的事,说了公主也听不懂,哎,不提也罢……”
“就说说看啊,我又不会说出去,”路遥道:“我在这宫中可没有能说话的人,想必你这硬石头也是一样……”
齐尚书一听这话,就好笑,便斟酌着道:“前太子南渡以后,臣留了下来,陛下起了爱才之心,就让臣做了户部尚书,如今,陛下没了整治民力民生的精力,自然用不上老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