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军功难赚
倭军一至四营的指挥李业志充作通译,对几名日本人道:“这东西名叫硝化棉,威力很大,搬运的时候要小心别用力磕着。”
他一指远处山坡上的棱堡,“只要把几箱硝化棉抬到那儿,点着,就算成了。”
他与身旁的明军将领对视一眼,又转问日本和朝鲜军官,“事情不难,你们谁愿意率部去一趟?”
朴泰信和闵承孝闻言立刻想起在南直隶时,马德也曾对他们说过,“事情很简单,随便撑个三五天就行了。”结果他们被建虏一路追杀,几乎全军覆没。
二人毫不犹豫地低头向后缩了缩。
上杉军的副将东乡利重不屑地瞥了他们一眼,小声嘀咕道:“朝鲜兵果然都是懦夫。”
李业志闻言向他一指,“你既说别人懦夫,何不率部上去炸了虏贼棱堡,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勇气。”
“这……”
李业志见他还在犹豫,又道:“对了,圣上有言,谁炸开了棱堡,里面的虏贼不论多少,战功就全都算在此人头上。”
桦山久守心思转动,依照先前所见明军的战斗力,若是与敌正面交锋,自己哪儿还有插得上手的机会,战功就更别想了。
此时不过是去攻城而已,那山腰上的“小城”看起来比鹿儿岛的天守阁差远了,而且只需将那什么硝化棉带上去点燃即可,连入城都不用,能有多大风险?
家督大人为得大明宗主支持,令我此行尽可能多取战功,眼下恐怕是最好的机会了。
他打定主意,正要上前应下这差事,却不料东乡利重也是同样想法,动作却比他快了一分,“好!末将愿做先锋,去攻此城!”
桦山久守后悔不已,忙道:“攻城之事我有经验,我愿率部前去!”
丰臣军的军官也上前争抢,“末将也愿去!”
“桦山大人,石川大人,凡事有个先来后到。”
“这得看李大人如何安排了。”
“对,能者居之……”
李业志微笑拍了拍东乡利重的肩膀,“既是你先请缨,那便由你做前锋。去准备一下,今晚就动手。”
“嗨!”后者立刻兴奋离去。
李业志又对桦山久守道:“你也去整军待命,作为后补,若东乡没得手,你便立刻率部攻打。”
桦山久守忙躬身道:“多谢李大人,末将定不会令您失望!”
“石川久次,你也准备着。”
“嗨!”
时近黄昏。
一绿两红的三颗信号弹升空,白台山下顿时军鼓大作。
张家玉遥望山坡,有些不太确定地向身旁余新道:“虏贼修筑棱堡处颇为险峻,不知倭兵是否可堪一用?”
朱琳渼放下手中望远镜,微笑道:“元子大可放心,倭人打仗自有股不要命的狠劲,最是适合做炮灰之用。”
炮灰?张家玉没听过这词,旋即望文思义,却觉得甚为贴切。
朱琳渼又道:“即便几千倭兵都拼光,却仍未能夺下那棱堡,至少也可助我熟悉山间道路,耗费虏贼弹药。到那时再派我军攻之,伤亡势必大为降低。”
他说话间,朝军三千人马先从白台山西侧发起佯攻。朴泰信和闵承孝躲了一整,却未能躲过去,不过好歹分了个危险较低的差事。
朝军的“演技”一如既往地逼真,刚冲了不到二百步,便哭爹喊娘地抱头逃下山去,不过他们闹出的动静却吸引了建虏大部分的注意力。
棱堡上建虏军官借夕阳余晖,望见山坡上四处滚落的“明军”尸体,不禁抚掌大笑,“监国大人所建这碉楼果然了得,铳炮倾泻如雨,任蛮子有千军万马也休想冲得上来。”
忽然间,棱堡东侧传出示警哨声。
那虏将慌忙奔过去查看,却见不知何时,千余明军已爬到了半山腰。这些人身着黑衣,皆是寂静无声,身形如猿一般移动极快,正是邓山所率的破虏营突袭队。
没等棱堡上的大炮转过炮口,邓山所部却先行发出数轮齐射。纵是线膛铳射程再远,此时也难以伤及棱堡上的敌兵,不过建虏布置在棱堡外围的暗哨、工事却伤亡惨重,这才是邓山真正的目标。
待清扫了山坡上的虏兵,邓山也不恋战,立刻率部退下山去。
随后,东乡利重带着手下一千倭兵,分为十队,分从不同方向狂奔上来。
这十队倭兵当中,仅有两队真的带了硝化棉,分成数份,用包铁的筐子背在身后。之所以如此,皆是因为硝化棉威力实在太大,若十个小队都带着冲锋,炸药间距太小,很可能引起连锁爆炸从而全军报销。
在他们身后百步外,黄奇寿率一千龙卫军步兵,配合五百猎兵向棱堡方向发铳压制。虽说铳弹不大可能射上棱堡,但火光和声势对震慑虏兵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棱堡上面,建虏好半天才将人马调至东侧,东乡利重的人已经跑到了半山腰。
建虏军官拼命高喊,指挥手下射击“明军”,刹那间,十多门大炮和七八百支火铳不断朝倭兵开火,另有不少滚木礌石沿山坡轰然砸下。
东乡利重手持武士刀冲在最前面,不断激励身旁的旗本兵,后者则带动更多的普通士卒,顶着铳炮带来的惨重伤亡,仍是不断向棱堡接近。
山下,桦山久守看着不断喷吐烈焰的棱堡,以及被上杉军的鲜血染红的山坡,不禁眼皮猛跳,这个看似不大的“天守阁”火力竟如此惊人。此刻,他宁愿去攻打江户城,也不想冲向白台山上那个死亡之地。
眼看冲在最前面的一队上杉军距离棱堡仅剩下四五十步,山下观战的众军官已经准备挥臂欢呼之际,却骤见白台山上闪出一个三丈多高的火球,如同一轮红日,将昏暗夜色下的棱堡以及山石树木映得分毫毕现。
紧接着,从那火球处传来炸雷般的巨响,令山下所有人不由自主地抬手掩耳。
片刻,一切归于寂静,白台山上的倭兵当中兀然出现一个漆黑的巨大圆圈,原本站在那个圈里的倭兵如同蒸发了一般,全都没了踪影。
他一指远处山坡上的棱堡,“只要把几箱硝化棉抬到那儿,点着,就算成了。”
他与身旁的明军将领对视一眼,又转问日本和朝鲜军官,“事情不难,你们谁愿意率部去一趟?”
朴泰信和闵承孝闻言立刻想起在南直隶时,马德也曾对他们说过,“事情很简单,随便撑个三五天就行了。”结果他们被建虏一路追杀,几乎全军覆没。
二人毫不犹豫地低头向后缩了缩。
上杉军的副将东乡利重不屑地瞥了他们一眼,小声嘀咕道:“朝鲜兵果然都是懦夫。”
李业志闻言向他一指,“你既说别人懦夫,何不率部上去炸了虏贼棱堡,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勇气。”
“这……”
李业志见他还在犹豫,又道:“对了,圣上有言,谁炸开了棱堡,里面的虏贼不论多少,战功就全都算在此人头上。”
桦山久守心思转动,依照先前所见明军的战斗力,若是与敌正面交锋,自己哪儿还有插得上手的机会,战功就更别想了。
此时不过是去攻城而已,那山腰上的“小城”看起来比鹿儿岛的天守阁差远了,而且只需将那什么硝化棉带上去点燃即可,连入城都不用,能有多大风险?
家督大人为得大明宗主支持,令我此行尽可能多取战功,眼下恐怕是最好的机会了。
他打定主意,正要上前应下这差事,却不料东乡利重也是同样想法,动作却比他快了一分,“好!末将愿做先锋,去攻此城!”
桦山久守后悔不已,忙道:“攻城之事我有经验,我愿率部前去!”
丰臣军的军官也上前争抢,“末将也愿去!”
“桦山大人,石川大人,凡事有个先来后到。”
“这得看李大人如何安排了。”
“对,能者居之……”
李业志微笑拍了拍东乡利重的肩膀,“既是你先请缨,那便由你做前锋。去准备一下,今晚就动手。”
“嗨!”后者立刻兴奋离去。
李业志又对桦山久守道:“你也去整军待命,作为后补,若东乡没得手,你便立刻率部攻打。”
桦山久守忙躬身道:“多谢李大人,末将定不会令您失望!”
“石川久次,你也准备着。”
“嗨!”
时近黄昏。
一绿两红的三颗信号弹升空,白台山下顿时军鼓大作。
张家玉遥望山坡,有些不太确定地向身旁余新道:“虏贼修筑棱堡处颇为险峻,不知倭兵是否可堪一用?”
朱琳渼放下手中望远镜,微笑道:“元子大可放心,倭人打仗自有股不要命的狠劲,最是适合做炮灰之用。”
炮灰?张家玉没听过这词,旋即望文思义,却觉得甚为贴切。
朱琳渼又道:“即便几千倭兵都拼光,却仍未能夺下那棱堡,至少也可助我熟悉山间道路,耗费虏贼弹药。到那时再派我军攻之,伤亡势必大为降低。”
他说话间,朝军三千人马先从白台山西侧发起佯攻。朴泰信和闵承孝躲了一整,却未能躲过去,不过好歹分了个危险较低的差事。
朝军的“演技”一如既往地逼真,刚冲了不到二百步,便哭爹喊娘地抱头逃下山去,不过他们闹出的动静却吸引了建虏大部分的注意力。
棱堡上建虏军官借夕阳余晖,望见山坡上四处滚落的“明军”尸体,不禁抚掌大笑,“监国大人所建这碉楼果然了得,铳炮倾泻如雨,任蛮子有千军万马也休想冲得上来。”
忽然间,棱堡东侧传出示警哨声。
那虏将慌忙奔过去查看,却见不知何时,千余明军已爬到了半山腰。这些人身着黑衣,皆是寂静无声,身形如猿一般移动极快,正是邓山所率的破虏营突袭队。
没等棱堡上的大炮转过炮口,邓山所部却先行发出数轮齐射。纵是线膛铳射程再远,此时也难以伤及棱堡上的敌兵,不过建虏布置在棱堡外围的暗哨、工事却伤亡惨重,这才是邓山真正的目标。
待清扫了山坡上的虏兵,邓山也不恋战,立刻率部退下山去。
随后,东乡利重带着手下一千倭兵,分为十队,分从不同方向狂奔上来。
这十队倭兵当中,仅有两队真的带了硝化棉,分成数份,用包铁的筐子背在身后。之所以如此,皆是因为硝化棉威力实在太大,若十个小队都带着冲锋,炸药间距太小,很可能引起连锁爆炸从而全军报销。
在他们身后百步外,黄奇寿率一千龙卫军步兵,配合五百猎兵向棱堡方向发铳压制。虽说铳弹不大可能射上棱堡,但火光和声势对震慑虏兵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棱堡上面,建虏好半天才将人马调至东侧,东乡利重的人已经跑到了半山腰。
建虏军官拼命高喊,指挥手下射击“明军”,刹那间,十多门大炮和七八百支火铳不断朝倭兵开火,另有不少滚木礌石沿山坡轰然砸下。
东乡利重手持武士刀冲在最前面,不断激励身旁的旗本兵,后者则带动更多的普通士卒,顶着铳炮带来的惨重伤亡,仍是不断向棱堡接近。
山下,桦山久守看着不断喷吐烈焰的棱堡,以及被上杉军的鲜血染红的山坡,不禁眼皮猛跳,这个看似不大的“天守阁”火力竟如此惊人。此刻,他宁愿去攻打江户城,也不想冲向白台山上那个死亡之地。
眼看冲在最前面的一队上杉军距离棱堡仅剩下四五十步,山下观战的众军官已经准备挥臂欢呼之际,却骤见白台山上闪出一个三丈多高的火球,如同一轮红日,将昏暗夜色下的棱堡以及山石树木映得分毫毕现。
紧接着,从那火球处传来炸雷般的巨响,令山下所有人不由自主地抬手掩耳。
片刻,一切归于寂静,白台山上的倭兵当中兀然出现一个漆黑的巨大圆圈,原本站在那个圈里的倭兵如同蒸发了一般,全都没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