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备战
往后的半个多月间,朱琳渼便这么穿梭于长春宫和翊坤宫之间,“没羞没臊”地尽享着齐人之福。
当然,侵入南直隶的建虏还未完全肃清,湖广王进才叛军也不消停,受兵灾的难民需要安置,朝政也是颇为繁忙。
同时,挥师北伐,抵定北京乃是既定国策,更是时间紧任务重。
是以,即便朱琳渼在去视察龙江船厂的路上也一刻都不得闲暇,御辇之中坐着数位兵部大员,外面还有其他朝臣正在等着。
他翻看着刚递上来的奏章。第一份是内阁禀奏唐王及唐太王妃离京就藩之事——数日前曾太后已正式请去太后封号,随儿子就太王妃。为朱琳源送行的官员极少,不过兵部专门调了一千破虏营沿途护送,安全当是无虞。
后下一份是黄道周所递的辞表,仍是说自己年事已高,要回乡养老。朱琳渼回忆了一下,这已是黄阁老第五次请辞,之前四次都予以驳回,说来该给的面子已算是给足了。
朱琳渼遂提笔批示,准黄道周告老还乡,升杨廷麟为内阁首辅,兼任吏部尚书,另调张沧海暂理户部尚书一职。
那户部右侍郎之位由谁担任合适呢?他正思索着,却听到对面的张家玉轻咳了一声,这才想起车中的几个人来,于是收起了奏章,微笑抬头道:“啊,元子方才是要说北伐备战之事吧?”
张家玉恭敬揖道:“回皇上,昨晚余将军使人从建安送回消息,步军学堂一千七百名新兵臻选已毕,即日便可开赴南直。”
朱琳渼点头道:“加上前几日已动身的三千龙南新兵,补充郗明山一战的减员足以。”
虽然说是建安和龙南的新兵,但其实兵源是来自五湖四海的。
龙卫军和破虏营经由一系列大捷打出了赫赫威名,加上宣部的不懈宣传,明军在百姓心目中地位已空前提高。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大量云集龙南、建昌两地,投报军校。
现在军校的入学标准比以前已严格了数倍,两所军校按计划每半年只招收五千人,不过由于群情激昂,实际入校的人数每每超过六千。
数日前,朱琳渼已根据这种情况,将大明野战军的服役时间缩短到三年半——新兵充足,自然要多体恤为国立功的老兵才是。当然,自愿继续服役的优秀士兵也会提高待遇继续留用。
张家玉接道:“陛下,另还有大批未被选中的军校生员连署进书兵部,请求提前投军,以全驱虏大志。”
朱琳渼问道:“他们应当还有一年才毕业吧?”
“回皇上,快则半年,慢则一年还多。”张家玉顿了顿,又道,“不过依余将军所言来看,这些新兵大多已完成全部操练内容,可堪一用。”
朱琳渼是不知道,龙卫军和破虏营在这些军校生心中简直如天兵天将一般。他们为了能穿上那一身英武的军装,无不玩命训练,两年的训练科目谁要是一年还没练完,简直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他斟酌片刻,吩咐道:“既然如此,那便逐步扩充野战军名额。每月增招一千五百新兵入伍。直到野战军三个营各增加四千人为止。”
野战军一营、二营便是龙卫军和破虏营,如此扩军之后将合计达到四万人的规模。而三营,也就是白杆军,会扩充至一万三千人。整体作战能力将大为提高。
其实如果仅是北伐收复北京,甚至扫平辽东,现在的野战军规模就基本够用了,毕竟还有大量的各地驻军可以调用。
不过朱琳渼的目光早已投向了广饶的蒙古草原甚至西伯利亚等地。不取下这些地方,往后皆会成为大明的心腹之患。
他继续道:“扩军之事不要心急,兵员质量定要严控,宁缺毋滥。”
“是,末将谨记。”
张家玉言罢,一旁的后勤司督管应天祥拱手道:“陛下,北伐所需粮草有九成已从各地发出,预计一个月内均能运抵镇江大仓。”
朱琳渼知道,这批粮草是为后续作战预备的,先前南京屯粮还有近八万石未用,足够北伐前期耗用。
他要求后勤司必须提前备足四个月以上的粮草用量。
“花了多少银子,购粮是否困难?”
应天祥忙道:“回皇上,共支库银二十七万两。后勤司已派了专人进驻负责输送粮草的三家商户进行监督,就他们呈报来看,地方上粮食充足,米价多在二两银以下,土豆、番薯更只要四钱银子。”
朱琳渼暗自点头,这和皇庄报上来的情况基本吻合。
由于皇庄承包制度的推广,以及土豆、番薯的大面积种植,去年秋收之后大明的粮食产量便有显著提高,支撑六七万明军作战轻而易举。
可以预见,等湖广、南直隶等地也铺开种植土豆、番薯之后,粮食比往年能增产至少一倍!而且随着粮食增产,势必还会带来一拨强劲的人口爆炸。在眼下这个时代,人口数量可是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天祥继续道:“陛下,此外后勤司自己的补给车队业已组建完毕,配备百余辆四轮云车,收粮、运送方式皆师从其他几家商户。三日后便要赴广信、处州等地采买第一批粮米。”
“好,后勤司行事倒是雷厉风行。”朱琳渼赞道。他去年底跟应天祥提过“后勤商户化改革”,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眉目。
所谓“商户化改革”实际就是后世的“后勤社会化”,他结合大明的情况修改了一下就拿给了应天祥。后勤司开始组建车队,按照商业化经营,在没有军事任务时,他们甚至可以在民间做生意。如此不但能极大提高后勤效率、节省支出,甚至能后勤司自己就能盈利。这可是后世现代化军队的重要改革举措之一。
“皇上谬赞了。”
应天祥正说着,御辇已停了下来。石霖在车外禀道:“陛下,龙江船厂到了。”
朱琳渼下了马车,抬眼望去,便见北面一处方圆数十里的巨型船厂,厂中日月同辉旗帜到处飘扬,工匠们如忙碌的蚂蚁般来回穿梭,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当然,侵入南直隶的建虏还未完全肃清,湖广王进才叛军也不消停,受兵灾的难民需要安置,朝政也是颇为繁忙。
同时,挥师北伐,抵定北京乃是既定国策,更是时间紧任务重。
是以,即便朱琳渼在去视察龙江船厂的路上也一刻都不得闲暇,御辇之中坐着数位兵部大员,外面还有其他朝臣正在等着。
他翻看着刚递上来的奏章。第一份是内阁禀奏唐王及唐太王妃离京就藩之事——数日前曾太后已正式请去太后封号,随儿子就太王妃。为朱琳源送行的官员极少,不过兵部专门调了一千破虏营沿途护送,安全当是无虞。
后下一份是黄道周所递的辞表,仍是说自己年事已高,要回乡养老。朱琳渼回忆了一下,这已是黄阁老第五次请辞,之前四次都予以驳回,说来该给的面子已算是给足了。
朱琳渼遂提笔批示,准黄道周告老还乡,升杨廷麟为内阁首辅,兼任吏部尚书,另调张沧海暂理户部尚书一职。
那户部右侍郎之位由谁担任合适呢?他正思索着,却听到对面的张家玉轻咳了一声,这才想起车中的几个人来,于是收起了奏章,微笑抬头道:“啊,元子方才是要说北伐备战之事吧?”
张家玉恭敬揖道:“回皇上,昨晚余将军使人从建安送回消息,步军学堂一千七百名新兵臻选已毕,即日便可开赴南直。”
朱琳渼点头道:“加上前几日已动身的三千龙南新兵,补充郗明山一战的减员足以。”
虽然说是建安和龙南的新兵,但其实兵源是来自五湖四海的。
龙卫军和破虏营经由一系列大捷打出了赫赫威名,加上宣部的不懈宣传,明军在百姓心目中地位已空前提高。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大量云集龙南、建昌两地,投报军校。
现在军校的入学标准比以前已严格了数倍,两所军校按计划每半年只招收五千人,不过由于群情激昂,实际入校的人数每每超过六千。
数日前,朱琳渼已根据这种情况,将大明野战军的服役时间缩短到三年半——新兵充足,自然要多体恤为国立功的老兵才是。当然,自愿继续服役的优秀士兵也会提高待遇继续留用。
张家玉接道:“陛下,另还有大批未被选中的军校生员连署进书兵部,请求提前投军,以全驱虏大志。”
朱琳渼问道:“他们应当还有一年才毕业吧?”
“回皇上,快则半年,慢则一年还多。”张家玉顿了顿,又道,“不过依余将军所言来看,这些新兵大多已完成全部操练内容,可堪一用。”
朱琳渼是不知道,龙卫军和破虏营在这些军校生心中简直如天兵天将一般。他们为了能穿上那一身英武的军装,无不玩命训练,两年的训练科目谁要是一年还没练完,简直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他斟酌片刻,吩咐道:“既然如此,那便逐步扩充野战军名额。每月增招一千五百新兵入伍。直到野战军三个营各增加四千人为止。”
野战军一营、二营便是龙卫军和破虏营,如此扩军之后将合计达到四万人的规模。而三营,也就是白杆军,会扩充至一万三千人。整体作战能力将大为提高。
其实如果仅是北伐收复北京,甚至扫平辽东,现在的野战军规模就基本够用了,毕竟还有大量的各地驻军可以调用。
不过朱琳渼的目光早已投向了广饶的蒙古草原甚至西伯利亚等地。不取下这些地方,往后皆会成为大明的心腹之患。
他继续道:“扩军之事不要心急,兵员质量定要严控,宁缺毋滥。”
“是,末将谨记。”
张家玉言罢,一旁的后勤司督管应天祥拱手道:“陛下,北伐所需粮草有九成已从各地发出,预计一个月内均能运抵镇江大仓。”
朱琳渼知道,这批粮草是为后续作战预备的,先前南京屯粮还有近八万石未用,足够北伐前期耗用。
他要求后勤司必须提前备足四个月以上的粮草用量。
“花了多少银子,购粮是否困难?”
应天祥忙道:“回皇上,共支库银二十七万两。后勤司已派了专人进驻负责输送粮草的三家商户进行监督,就他们呈报来看,地方上粮食充足,米价多在二两银以下,土豆、番薯更只要四钱银子。”
朱琳渼暗自点头,这和皇庄报上来的情况基本吻合。
由于皇庄承包制度的推广,以及土豆、番薯的大面积种植,去年秋收之后大明的粮食产量便有显著提高,支撑六七万明军作战轻而易举。
可以预见,等湖广、南直隶等地也铺开种植土豆、番薯之后,粮食比往年能增产至少一倍!而且随着粮食增产,势必还会带来一拨强劲的人口爆炸。在眼下这个时代,人口数量可是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天祥继续道:“陛下,此外后勤司自己的补给车队业已组建完毕,配备百余辆四轮云车,收粮、运送方式皆师从其他几家商户。三日后便要赴广信、处州等地采买第一批粮米。”
“好,后勤司行事倒是雷厉风行。”朱琳渼赞道。他去年底跟应天祥提过“后勤商户化改革”,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眉目。
所谓“商户化改革”实际就是后世的“后勤社会化”,他结合大明的情况修改了一下就拿给了应天祥。后勤司开始组建车队,按照商业化经营,在没有军事任务时,他们甚至可以在民间做生意。如此不但能极大提高后勤效率、节省支出,甚至能后勤司自己就能盈利。这可是后世现代化军队的重要改革举措之一。
“皇上谬赞了。”
应天祥正说着,御辇已停了下来。石霖在车外禀道:“陛下,龙江船厂到了。”
朱琳渼下了马车,抬眼望去,便见北面一处方圆数十里的巨型船厂,厂中日月同辉旗帜到处飘扬,工匠们如忙碌的蚂蚁般来回穿梭,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