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崛起1646

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婚

    朱琳渼到了咸福宫外,却先看到路振飞远远朝自己行礼,似乎刚从里面出来。

    他怎么到这儿来了?朱琳渼倒也没多想,只跟着太监进了暖阁,见到太后便上前问安。

    后者有数日没见儿子,微笑着上下打量,嘴里已絮叨开了,“旁的新君继位,无不紧着在京稳定朝局,你倒好,刚登基便往外跑,还一连几天都找不着人……”

    朱琳渼无奈一笑,说实话,他还真不担心朝局。他先前做辅政王多时,早已把朝政理顺,便是自己不在南京也无碍,又有甄真带兵镇着,哪能有什么事儿。

    “不知娘找我何事?”

    “还真有一桩大事儿。”太后甚为严肃道,“你确是临危受命,继承的大统,但一国之君连皇后都没有却也不妥。

    “近来路阁部与朝中众臣上表数次,催促皇帝大婚,册立皇后。今儿,路阁部还来了我这里一趟,专议此事。”

    朱琳渼这才知道,敢情路振飞是来做月老的。原来路振飞先前没赶上劝进,眼见杨廷麟此时如日中天,心中也是懊悔不已。

    那日他迎圣上返京,看到一年轻人上了御辇,后来才晓得,那人很可能就是未来的皇后。他立刻机智地抓住机会,率众上表“催婚”,以图能在天子面前刷一把存在感。

    太后接道:“原本你于木氏定下的婚期是明年三月初六,确是难得的吉日。然路阁部表谏,为安万民之心,为后宫祥泰,皇帝应提早大婚。

    “我问过钦天监了,二月初二龙抬头,与你二人的八字也极合,虽然不如三月初六的日子好,但为君者当以社稷为重,不知你意下如何?”

    “好啊!”朱琳渼几乎脱口而出,忙又低头干咳了一声,“咳,那个……我是说,全凭母亲做主。”

    太后也是欢喜,“既然你也同意,那便这么定下了。”她又有些遗憾道,“其实正月初十最是吉日,可惜木家远在云南,如此短的时间却赶不及入京了。”

    朱琳渼顿时眼前一亮,急道:“那个,赶得及,赶得及!正月初十更好!”

    “皇帝莫要打趣,滇地据此三千多里,不足一个月如何能到?”

    “这……”朱琳渼心道,总不能说你儿媳妇人早就到南京了吧,只得含糊一句,“总之儿子有办法便是。”随即,握拳昂头,作大义凛然状,“为了大明社稷,为了民心稳定,我必须尽早册立皇后!就下月初十大婚!”

    太后摆手道:“可莫要让木丫头因着赶路吃苦啊。”

    “不会不会。”朱琳渼挤了挤眼睛,“她甘之若饴。”

    “啊?”太后也没多计较他用词,又道,“那我便吩咐礼部、太常寺和内廷准备了。”

    “多谢母亲费心!”

    朱琳渼兴高采烈地出了咸福宫,忽而想起正月初十可能恰赶上张口袋收拾多铎大军的日子,不禁暗自皱眉,自己忙着结婚,恐怕不便于指挥作战了。

    他旋即又是一笑,如此也好,我这里办喜事儿,多铎更会放松警惕,我就当他送了几万大军作贺礼吧!

    定下大婚之事,朱琳渼却还得忙公务。他让石霖备了辆普通云车,令随行御营着便装,轻车简从赶往南京军器局而去。

    宋应星已在门外恭候多时,行了礼,抬头见皇帝满脸挡不住的喜色,却也不好多问,遂带朱琳渼走进一间工坊。

    “陛下,就是这两种铳。”他指着木架上的十多支铳,“改良的二型猎兵铳与您图样一般无二,而至于这长铳,鲁宁认为工艺有余力,便比图样上的铳管加长了一寸半。”

    朱琳渼拿起不同的两种火铳细看,不禁满意点头。经过这大半年的工艺标准化,工匠们的制器精细程度已有极大提高,给人以艺术品般的观感。

    稍短些的那支是二型猎兵铳的改型,根据之前士兵实际使用的反馈,增加了保险机构,调整了照门,改良了击锤形状。此外,最重要的是,整铳减重半斤多,使用起来更为舒适。

    而更长的那支则是全新打造专用狙击枪。铳管比前者长出一扎还多,铳托、护木、准星的形状也都不同,不但射程更远,而且铳管全都是精挑出来的,弹道稳定性非常好。不足之处便是分量更重,但这对于不重视射速的猎兵来说影响不大。

    朱琳渼又到靶场试射了一阵,两支铳都没有任何问题,射击稳定性和易用性都有不小提升。

    他问宋应星道:“眼下这两种铳每月能制出多少?”

    “回陛下,改型猎兵铳南京加福京两处军器局,每月可出三千四五百支。长铳工艺复杂,每月只能制不到三百支。”

    以这两种火铳制作之精良,这个数字已经极为客观了。尤其是那支狙击铳,那么长的铳管,要保证不炸膛,对加工能力要求极高。

    “好,那便尽快出产吧。这改型猎兵铳至少需要三万支,长铳七百支以上。”朱琳渼说着便觉这两种铳没个名字极为别扭,他先拿起稍短的火铳,“这铳便取名为一型步兵铳。”又指向长些的,“那支取名三型猎兵铳吧。”

    “是。”

    随后朱琳渼又去看了新制成的水里冲压机。这东西看似简单,却对精加工和炼钢技术要求极高,实际已经略超出了大明时下的加工能力。宋应星是亲自带工匠试制了十多部,仅有这两部可用。

    朱琳渼看着江水推动水轮,将动力传至机器前端。一名工匠将铜坯伸入冲槽内,冲压机模柄被齿轮抬至一人多高,而后猛然落下,准确地砸在下底板上。

    工匠迅速将成品取出,刚才的铜坯已经变成了一颗米尼弹弹头。

    朱琳渼接过弹头,又拿起一只游标卡尺测量,就见弹头尺寸一丝不差,边缘基本光滑,略做打磨就能使用。

    整个加工过程不过三四秒钟,比之以前提高了百倍以上。

    他不禁轻叹一声,“这铳弹的产量再也不是问题了。”

    宋应星在一旁接道:“陛下,有了这新机器,铳弹的价钱也大为降低。如今除去铜料的钱,造千枚也就用五钱银。”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