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一章 春至
冬天来了,春田还会远吗?但有些时候春天的脚步却会姗姗来迟,有人期待着春天的到来,似乎已形成一个惯例,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刻,也是战争打响的那一刻。有人希望春天来的越晚越好。这样自己的生活也会安定的更加久一点。但乱世之中谁忍你安家?不平乱世,何来太平之说?
立春之日,似是所有人都心有灵犀一般,都在这一天心照不宣的召集所有武将来会,准备发动战争。为自己的宏图霸业筹谋一切。
“诸位,今日已是立春之时。严冬离去,万物复苏,尔等有何想法,尽可一一道来。”凌宇也是不例外的召集所有武将谋臣,来商议如何对阵袁崇焕。
“主公,嘉更担心的不是我等,而且韩歆一方。”郭嘉忧心忡忡的说道。在前些日子,他也得到了一份情报,上面说了魏郡已经攻陷的消息。但是新城初下,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整顿以及收编军队。显然,一个冬天远远不够来做这些事情。
“主公,末将有一言不知道可不可说。”孟宗政站来出来,抱拳说道。
“但说无妨。”凌宇有点诧异,因为他很少能看到武将自己有什么主意,所以一般议会都是让郭嘉,田丰等谋士出谋划策,让武将去一一实行。所以凌宇也很想知道孟宗政有什么好的建议。
“主公,各位同僚。末将认为我等重心更该放在邺城上。大家都清楚,邺城是整个冀州最雄伟,最坚固的城池,开发的余地很大。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洛阳,长安。拥有这座城,就更多了一份力量。我们和袁军交战这么久,双方各有伤亡,所以他们一个月也难以恢复,可以说他们的进攻力度应该不会很大。再加上巨鹿城墙高厚,还有护城河这一道防线,想守住一两个月完全没问题。一旦白起将军或韩歆将军有一方胜利,袁崇焕定然撤退。故末将认为守乃上上之策。”孟宗政侃侃而谈,分析了一番。
“继续说。”凌宇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
孟宗政脸上一喜,知道自己的建议有一定的作用,于是接着说道:“行军打仗,从古至今都讲究要天时地利人和。春天即将到来,而春天不但是万物复苏之季,亦是多雨之季,我军在城内,可攻可守,敌军在外,难以长期驻扎。此乃天时,对我等有利。巨鹿城地势处于高地,本就高大,又有护城河,加上城外不是一马平川,山丘木林,坑洼处多不胜数,一旦春雨绵绵,形成积水,袁崇焕定然需要退出几里,或者我们还可以提前在附近埋伏。此乃地利,对我等亦有利。主公与在座诸位同僚素来爱民,深受百姓拥戴,若真到生死存亡之际,城内百姓定然会全力相助,此乃人和,对我等还是有利。天时,地利,人和三样俱全,均对我方有利,有何不守之理?袁军必退。”
“好,说的好。好一番攻守之论,好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管仲称赞到。
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和称赞。
“主公,我也认同德夫所说的。”郭嘉说道。
“我等都同意。”在场的所有人都认为孟宗政说的太好了。
“多谢各位认可,此之想法不只是我一人想出的。起初我也是想出城给袁崇焕一个迎头痛击。”孟宗政不好意思的说道。
“哦?还有谁啊?”“还有此等人才?”
“可是你儿孟珙?”凌宇猜到。这一问让周围人都笑了,孟珙今年不过十岁,怎么可能想的出这么高深的攻守之道。
“正是吾儿。”孟宗政骄傲的说道。当自己的儿子缠着自己要求告诉他当前的形式,让他来分析时,起初孟宗政是拒绝的,觉得小孩不应该这么早就接触军事,但还是不忍打击他的积极性。于是那天和自己的儿子聊到深夜。才有了今日的一番天时地利人和论。
“孟珙竟如此出色?”“若真是如此,未来主公将又多出一员大将。”“主公当日所言果然不虚。”有人想起了当初凌宇第一天听到孟珙,说孟珙乃是一不世人杰,当初都觉得有点夸大的嫌疑,如今一看,名副其实。
“哈哈哈,得之我幸,得之我幸啊。从今日起,孟珙也能参加议事,与在座的诸位一样,他所说的都能作为借鉴。但上战场这事还是再晚个几年吧。”凌宇说道。
“主公,万万不可,小儿今年方才十岁,有时童言无忌,怕是胡说八道啊。”孟宗政心里开心,自己的儿子得到了主公的认可,儿子光荣老子脸上也有光。但嘴上还是推辞道。
“德夫啊,孟珙是一块璞玉,需要用心雕刻,经常来议事厅,可是让他学习到很多东西,对他的未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且孟珙年少才智过人,想必也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不会捣乱。卫旬,你等三人记得,今后叫各位来参加议会,必须要去请孟珙。一视同仁,不得有误!”凌宇语重心长的对孟宗政说,言语中全是坚决,最后一句话说对坐在后面的卫旬三人说道,卫旬三人也是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末将回去便告诉犬子,恐怕会把他高兴坏了。”孟宗政说道。
“诸位也可以发现身边的人才,不论男女老少,在我眼中尽皆平等。”凌宇说道。
“诺。”
“既然如此,我等休养生息,静候袁崇焕的到来。”凌宇说道。
“主公。”陈汤和陈庆之站了出来。
“嗯?你二人有何事?”凌宇问到。
“我等愿携部队前往邺城,协助韩歆。”陈汤说道。
“没错主公,既然已经决定守城,那么我等都是骑兵也很难发挥很大的作用。韩歆那边都是新招募的士兵,我们过去应该能帮的上忙。”陈庆之说道。
“嗯。。。这样也好,你们就速速前去。”凌宇一下没忽略了韩信那边的压力,听到二陈愿意亲自前往。倒也是立刻同意,然后补充了一句:“去后万万不可自己单独行事,一定要听从韩歆的军令,不然等你们回来我定然重罚你等。”
“诺。”
立春之日,似是所有人都心有灵犀一般,都在这一天心照不宣的召集所有武将来会,准备发动战争。为自己的宏图霸业筹谋一切。
“诸位,今日已是立春之时。严冬离去,万物复苏,尔等有何想法,尽可一一道来。”凌宇也是不例外的召集所有武将谋臣,来商议如何对阵袁崇焕。
“主公,嘉更担心的不是我等,而且韩歆一方。”郭嘉忧心忡忡的说道。在前些日子,他也得到了一份情报,上面说了魏郡已经攻陷的消息。但是新城初下,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整顿以及收编军队。显然,一个冬天远远不够来做这些事情。
“主公,末将有一言不知道可不可说。”孟宗政站来出来,抱拳说道。
“但说无妨。”凌宇有点诧异,因为他很少能看到武将自己有什么主意,所以一般议会都是让郭嘉,田丰等谋士出谋划策,让武将去一一实行。所以凌宇也很想知道孟宗政有什么好的建议。
“主公,各位同僚。末将认为我等重心更该放在邺城上。大家都清楚,邺城是整个冀州最雄伟,最坚固的城池,开发的余地很大。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洛阳,长安。拥有这座城,就更多了一份力量。我们和袁军交战这么久,双方各有伤亡,所以他们一个月也难以恢复,可以说他们的进攻力度应该不会很大。再加上巨鹿城墙高厚,还有护城河这一道防线,想守住一两个月完全没问题。一旦白起将军或韩歆将军有一方胜利,袁崇焕定然撤退。故末将认为守乃上上之策。”孟宗政侃侃而谈,分析了一番。
“继续说。”凌宇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
孟宗政脸上一喜,知道自己的建议有一定的作用,于是接着说道:“行军打仗,从古至今都讲究要天时地利人和。春天即将到来,而春天不但是万物复苏之季,亦是多雨之季,我军在城内,可攻可守,敌军在外,难以长期驻扎。此乃天时,对我等有利。巨鹿城地势处于高地,本就高大,又有护城河,加上城外不是一马平川,山丘木林,坑洼处多不胜数,一旦春雨绵绵,形成积水,袁崇焕定然需要退出几里,或者我们还可以提前在附近埋伏。此乃地利,对我等亦有利。主公与在座诸位同僚素来爱民,深受百姓拥戴,若真到生死存亡之际,城内百姓定然会全力相助,此乃人和,对我等还是有利。天时,地利,人和三样俱全,均对我方有利,有何不守之理?袁军必退。”
“好,说的好。好一番攻守之论,好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管仲称赞到。
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和称赞。
“主公,我也认同德夫所说的。”郭嘉说道。
“我等都同意。”在场的所有人都认为孟宗政说的太好了。
“多谢各位认可,此之想法不只是我一人想出的。起初我也是想出城给袁崇焕一个迎头痛击。”孟宗政不好意思的说道。
“哦?还有谁啊?”“还有此等人才?”
“可是你儿孟珙?”凌宇猜到。这一问让周围人都笑了,孟珙今年不过十岁,怎么可能想的出这么高深的攻守之道。
“正是吾儿。”孟宗政骄傲的说道。当自己的儿子缠着自己要求告诉他当前的形式,让他来分析时,起初孟宗政是拒绝的,觉得小孩不应该这么早就接触军事,但还是不忍打击他的积极性。于是那天和自己的儿子聊到深夜。才有了今日的一番天时地利人和论。
“孟珙竟如此出色?”“若真是如此,未来主公将又多出一员大将。”“主公当日所言果然不虚。”有人想起了当初凌宇第一天听到孟珙,说孟珙乃是一不世人杰,当初都觉得有点夸大的嫌疑,如今一看,名副其实。
“哈哈哈,得之我幸,得之我幸啊。从今日起,孟珙也能参加议事,与在座的诸位一样,他所说的都能作为借鉴。但上战场这事还是再晚个几年吧。”凌宇说道。
“主公,万万不可,小儿今年方才十岁,有时童言无忌,怕是胡说八道啊。”孟宗政心里开心,自己的儿子得到了主公的认可,儿子光荣老子脸上也有光。但嘴上还是推辞道。
“德夫啊,孟珙是一块璞玉,需要用心雕刻,经常来议事厅,可是让他学习到很多东西,对他的未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且孟珙年少才智过人,想必也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不会捣乱。卫旬,你等三人记得,今后叫各位来参加议会,必须要去请孟珙。一视同仁,不得有误!”凌宇语重心长的对孟宗政说,言语中全是坚决,最后一句话说对坐在后面的卫旬三人说道,卫旬三人也是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末将回去便告诉犬子,恐怕会把他高兴坏了。”孟宗政说道。
“诸位也可以发现身边的人才,不论男女老少,在我眼中尽皆平等。”凌宇说道。
“诺。”
“既然如此,我等休养生息,静候袁崇焕的到来。”凌宇说道。
“主公。”陈汤和陈庆之站了出来。
“嗯?你二人有何事?”凌宇问到。
“我等愿携部队前往邺城,协助韩歆。”陈汤说道。
“没错主公,既然已经决定守城,那么我等都是骑兵也很难发挥很大的作用。韩歆那边都是新招募的士兵,我们过去应该能帮的上忙。”陈庆之说道。
“嗯。。。这样也好,你们就速速前去。”凌宇一下没忽略了韩信那边的压力,听到二陈愿意亲自前往。倒也是立刻同意,然后补充了一句:“去后万万不可自己单独行事,一定要听从韩歆的军令,不然等你们回来我定然重罚你等。”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