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马连道
吃完饭又喝了会儿茶,十几个人从饭店出来。
外面已经黑天了,老陈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晚上这风还是挺凉啊。”
陈辉说:“感觉这边风比前海还大似的。”
老陈说:“要大些,那边房子多,风走不起来,这边要开阔不少。以前这边就是城边子了。”
大家上了车,澎澎澎一溜车门声,四台车调了个头往回走。
路灯把大街照的挺亮,没什么行人,更没什么车,全民夜生活的时代还没到来,这会儿还集中在城中心后海和三里屯,基本上就是酒吧和歌舞厅。
……
一栋栋老楼,破败的道路和水泥广场。
广场上聚着一些中年人老年人跟着录音机的歌声跳着交谊舞。也有年青人混在中间,不多。
陈辉说:“从羊坊店到这边,外来人口都比较集中,在这跳舞的那些年青点的全是外地人,平时没事做,和本地年青人也玩不到一起,就只能跑这和中老人混。”
小伟问:“他们都住在地下?”
陈辉点点头:“上面住不起,别看这么偏了,也别看楼这么老,租金也不是这些外地年青人能承受得起的。地下室便宜,一个月二三百块,三四百块。”
小伟说:“也不是所有外地人都只能住地下吧?”
陈辉说:“那肯定啊,咱俩还是外来的呢,真能挣着钱的肯定不住,那是少数。除了像饭店那种管吃住的,大部分外来务工的都在地下。
也许将来有一天这里边有些人就挣着钱了换个好地方,有些人受不了回老家,大部分都还是挺稳定的。
在京都平时生活能好一点的,要么就是来做生意的,开个小饭馆,开个小卖部或者小旅店这些,吃住一起就解决了,要么就是做到管理,工资上去了,剩下的都是对付着活。”
两个人这会儿在马连道,陈辉带着小伟来看外地进京人口的生活。其实是小伟对传说中的地下室有兴趣。
顺着坑包不平路面损毁严重的水泥路,延着河边绕过去,走进居民楼。这片儿都是三四层的老楼。
在居民搂中间,小伟看到了地下室的大门。
地面上是一间不起眼的水泥房,一间半大小,两扇大铁门敞开着,不时的有年轻的男男女女进出。
水泥房的周边拉着很多铁丝,上面晾晒着被褥。很多。
两个人在边上站了一会儿,就看见有几个年轻人从外面回来,先过去抱了被子然后下去。
“下面特别潮,有点像老浴池更衣室那种,被褥要是一天不晒就湿透没法用了。晒干了下班抱下去,盖一晚上早上起来又是湿的。
只能这么天天晒着。赶上下雨要是回不来就没被盖了,要么就是让这里的熟人帮着收一下,一般都没用,这里住着的都忙,有的上下班要跑出去老远。”
小伟看了看陈辉:“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陈辉说:“问呗,这不是领导想知道嘛,咱们就得想办法打听仔细呀。”
小伟笑着搂了搂陈辉的肩膀:“随便进哪?”
陈辉说:“随便进,没人管,你觉得这地方还能给你设个保安门卫呀?偷抢强啥的,在这都不叫事儿。”
两个人进了大门,顺着一路向下的阶梯走下去,下面又是两扇更大的铁门,有点像电影里那种保密单位的大门,是向两边滑开的,不过这会儿都是敞开着。
走到这就能感觉到一股潮湿了,墙壁上都是水痕,电缆线就在头上拉着,灯泡发散着惨白的光。
进了大铁门就是几条走廊,没有引导牌,有两米多宽,伸向四个方向。走廊不是直的,左右两边都向后面拐过去。门边上有一间登记室,没人,窗口上写着电话号和传呼号。
随便选了个方向顺着走廊往里走,里面被隔成了一间一间密密麻麻的居室,用红油在门上写着编号。
有人在屋里做饭,油烟味儿就滞留在走廊里,混杂着走廊里的潮气,让人感觉弊闷。
小伟到一间房门上摸了一把,手上全是水。
“这也能住?这时间长了不得得病?”小伟问陈辉。
陈辉笑了笑说:“那你让他们住哪?好赖这也是个窝,睡大街上啊?”
小伟说:“不都是工作吗?单位不能管管?”
陈辉斜了小伟一眼:“单位都恨不得不发工资呢,还管吃住?在京都开公司成本有点高,办公室租金,各种费用就是一大块,好一点儿的单位能给补点交通费,少数中午有餐费,那都是能挣钱的公司了。”
小伟问:“他们住这的,一般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陈辉说:“这就不太知道了,估计也就是一千两千块钱呗,顶多。吃饭,住,坐车,哪不得钱?”
前面有间屋子房门开着,小伟走了过去。
是个女孩,有二十来岁,正在铺床。屋里有八九个平方的样子,一张床,一把椅子,一张旧办公桌上摆着台旧电视正放着,看样信号不太好,哗哗的杂音。
没有衣柜,墙角放着个行李箱,衣服都堆在里面,鞋就是顺墙摆着。
小伟伸手在墙面上摸了一下,没有水但很潮。
屋里是没有窗的,这里在地下十多米接近二十米,也没有什么通风装置,或者有没开,就靠走廊和开着的大门同地面上交换空气。
“你们谁呀?干什么?”女孩停下铺床的动作看着莫名其妙进来的两个男人。
“没事儿,你铺你的,我们就看看。”小伟看了她一眼。
“看什么呀?你们哪的?这是我屋。”
“我没来过这种地下室,就过来看看。你这一间住一个月要多少钱?就你这个这样的。”
“你去问老板吧,门口有他电话。”女孩相当的戒备,抱着被子盯着两个人。
小伟笑着说:“我俩不是坏人,坏人有这么明晃晃的吗?”
陈辉看了看屋里说:“这是刚下班回来,还没吃饭吧?要不我俩请你吃饭吧?你再叫几个人,省着你不放心。”
外面已经黑天了,老陈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晚上这风还是挺凉啊。”
陈辉说:“感觉这边风比前海还大似的。”
老陈说:“要大些,那边房子多,风走不起来,这边要开阔不少。以前这边就是城边子了。”
大家上了车,澎澎澎一溜车门声,四台车调了个头往回走。
路灯把大街照的挺亮,没什么行人,更没什么车,全民夜生活的时代还没到来,这会儿还集中在城中心后海和三里屯,基本上就是酒吧和歌舞厅。
……
一栋栋老楼,破败的道路和水泥广场。
广场上聚着一些中年人老年人跟着录音机的歌声跳着交谊舞。也有年青人混在中间,不多。
陈辉说:“从羊坊店到这边,外来人口都比较集中,在这跳舞的那些年青点的全是外地人,平时没事做,和本地年青人也玩不到一起,就只能跑这和中老人混。”
小伟问:“他们都住在地下?”
陈辉点点头:“上面住不起,别看这么偏了,也别看楼这么老,租金也不是这些外地年青人能承受得起的。地下室便宜,一个月二三百块,三四百块。”
小伟说:“也不是所有外地人都只能住地下吧?”
陈辉说:“那肯定啊,咱俩还是外来的呢,真能挣着钱的肯定不住,那是少数。除了像饭店那种管吃住的,大部分外来务工的都在地下。
也许将来有一天这里边有些人就挣着钱了换个好地方,有些人受不了回老家,大部分都还是挺稳定的。
在京都平时生活能好一点的,要么就是来做生意的,开个小饭馆,开个小卖部或者小旅店这些,吃住一起就解决了,要么就是做到管理,工资上去了,剩下的都是对付着活。”
两个人这会儿在马连道,陈辉带着小伟来看外地进京人口的生活。其实是小伟对传说中的地下室有兴趣。
顺着坑包不平路面损毁严重的水泥路,延着河边绕过去,走进居民楼。这片儿都是三四层的老楼。
在居民搂中间,小伟看到了地下室的大门。
地面上是一间不起眼的水泥房,一间半大小,两扇大铁门敞开着,不时的有年轻的男男女女进出。
水泥房的周边拉着很多铁丝,上面晾晒着被褥。很多。
两个人在边上站了一会儿,就看见有几个年轻人从外面回来,先过去抱了被子然后下去。
“下面特别潮,有点像老浴池更衣室那种,被褥要是一天不晒就湿透没法用了。晒干了下班抱下去,盖一晚上早上起来又是湿的。
只能这么天天晒着。赶上下雨要是回不来就没被盖了,要么就是让这里的熟人帮着收一下,一般都没用,这里住着的都忙,有的上下班要跑出去老远。”
小伟看了看陈辉:“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陈辉说:“问呗,这不是领导想知道嘛,咱们就得想办法打听仔细呀。”
小伟笑着搂了搂陈辉的肩膀:“随便进哪?”
陈辉说:“随便进,没人管,你觉得这地方还能给你设个保安门卫呀?偷抢强啥的,在这都不叫事儿。”
两个人进了大门,顺着一路向下的阶梯走下去,下面又是两扇更大的铁门,有点像电影里那种保密单位的大门,是向两边滑开的,不过这会儿都是敞开着。
走到这就能感觉到一股潮湿了,墙壁上都是水痕,电缆线就在头上拉着,灯泡发散着惨白的光。
进了大铁门就是几条走廊,没有引导牌,有两米多宽,伸向四个方向。走廊不是直的,左右两边都向后面拐过去。门边上有一间登记室,没人,窗口上写着电话号和传呼号。
随便选了个方向顺着走廊往里走,里面被隔成了一间一间密密麻麻的居室,用红油在门上写着编号。
有人在屋里做饭,油烟味儿就滞留在走廊里,混杂着走廊里的潮气,让人感觉弊闷。
小伟到一间房门上摸了一把,手上全是水。
“这也能住?这时间长了不得得病?”小伟问陈辉。
陈辉笑了笑说:“那你让他们住哪?好赖这也是个窝,睡大街上啊?”
小伟说:“不都是工作吗?单位不能管管?”
陈辉斜了小伟一眼:“单位都恨不得不发工资呢,还管吃住?在京都开公司成本有点高,办公室租金,各种费用就是一大块,好一点儿的单位能给补点交通费,少数中午有餐费,那都是能挣钱的公司了。”
小伟问:“他们住这的,一般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陈辉说:“这就不太知道了,估计也就是一千两千块钱呗,顶多。吃饭,住,坐车,哪不得钱?”
前面有间屋子房门开着,小伟走了过去。
是个女孩,有二十来岁,正在铺床。屋里有八九个平方的样子,一张床,一把椅子,一张旧办公桌上摆着台旧电视正放着,看样信号不太好,哗哗的杂音。
没有衣柜,墙角放着个行李箱,衣服都堆在里面,鞋就是顺墙摆着。
小伟伸手在墙面上摸了一下,没有水但很潮。
屋里是没有窗的,这里在地下十多米接近二十米,也没有什么通风装置,或者有没开,就靠走廊和开着的大门同地面上交换空气。
“你们谁呀?干什么?”女孩停下铺床的动作看着莫名其妙进来的两个男人。
“没事儿,你铺你的,我们就看看。”小伟看了她一眼。
“看什么呀?你们哪的?这是我屋。”
“我没来过这种地下室,就过来看看。你这一间住一个月要多少钱?就你这个这样的。”
“你去问老板吧,门口有他电话。”女孩相当的戒备,抱着被子盯着两个人。
小伟笑着说:“我俩不是坏人,坏人有这么明晃晃的吗?”
陈辉看了看屋里说:“这是刚下班回来,还没吃饭吧?要不我俩请你吃饭吧?你再叫几个人,省着你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