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长安保卫战(2)
那天姜盛去劝献帝撤离遭到拒绝之后,就着手组织长安城的防守,城中百姓组织起了五千人的义勇军。姜盛以留守的三千北军为基础,按着后世的特训方法进行基础战术技能的训练,那些北军见训练方法新颖,都是大为好奇,也就带着兴趣积极参与到训练中去。
姜盛亲自带着五千多人出城跑步,长安百姓们都大开眼界,也有好事者自发参与到跑步训练中去,经过近半个月的训练,义勇军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作战技能,现在西凉军兵临城下,正好派上用场了。
在守军开展强化训练的同时,长安周边的木匠铁匠铺也是加班加点。姜盛把守城弩、投石机的图纸绘制出来,然后把各个配件分别交给不同的地点加工,防止有人偷学了技术。
现在收集到城中的配件虽然不多,但也可以组装几十架守城弩和上百台投石机,聊胜于无。
姜盛亲临长安西城楼指挥防御作战,守城弩和投石机也都搬上了城头,城中百姓主动出力把大批的弩箭和石弹搬上了城头。
姜盛对百姓的宣传起到了很大作用,百姓也都么明白,若是西凉军攻破长安,遭殃的还是百姓,所以就积极动员起来,协助守城。
西凉军分作四路,从长安东、西、南、北四门同时发起进攻,万千的将士蜂拥而来,数百架云梯架上了城头,青壮百姓们操作守城弩和投石机射杀敌军中后阵,而北军和义勇军则负责格杀强行登城的西凉兵卒。
长安城的战斗空前激烈,西凉军悍不畏死,踏着同袍的尸体和鲜血前仆后继地往城头攻去,守军把烧热的桐油从城头泼下,刚刚攻到城头的士卒就被热油烫的烂熟,肌肤燃烧的气味搬着肉香充斥在城头。
中军的西凉军主力迎来了漫天的箭雨,粗大的弩箭破坏力巨大,把千余西凉兵将的尸体钉在了地上,场面惨不忍睹,侥幸躲过弩箭的将士又被从天而降的石弹砸得血肉模糊。
西门的李傕见损失惨重,首先鸣金收兵,东门的樊稠军接着退却袭来,郭汜和张济两军还在死命猛攻,姜盛亲临北门,指挥反击郭汜军。
郭汜军兵力相对少一些,攻势并没有那么猛烈,姜盛即令守军听着发射弩箭和石弹,而是手持朴刀伏在垛口下面,待敌军攻上城头的时候,突然而起,一起砍杀。
这种整齐划一的打法颇具奇效,数百人在几秒钟之内就被砍杀,攻了两次之后,郭汜感到不妙,上去的是人,下来的人头和无头躯干,只是这种屠宰场一样的惨状就已经不寒而栗了,士气可想而知,于是也撤兵了。
张济听得动静,三门的战斗都已停歇,他也不充胖子了,也是鸣金收兵。
西凉军的第一次全面攻城以失败而告终,而长安守军也付出了伤亡近两千人的代价,好在大部分是义勇军,没有伤到北军的根本。
战斗一停歇,姜盛就安排作战人员轮流休息,他不知道攻城的频率是怎样的,所以必须珍惜一切时间保证将士们的休息,而百姓们则趁着休战的机会,往城头转运物资。
王允到城中查看守城情况,也是大为震撼,全城百姓都动员起来协助守城,街道上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百姓,身上带着都是箭矢、石弹、干粮等物资,不是抬着就是扛着,连妇女们都动了起来。
王允把此事向献帝做了禀报,献帝也是深受感动,于是让王允召集朝中公卿,动员他们抽调家丁部曲参与守城。
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还是懂的,于是王允带头派出了一百六十人,其余家住城中的官员们也都派出了十人到二百人不等的家丁助阵。
很快,西凉军的第二轮攻击又上来了,这次与首次攻击不同,这次是集中一处猛攻,西门是贾诩选定的攻击点,攻城的部队并不像之前密集的冲锋,而是分作了几十路,一起攻打长安西城墙。
投石机的杀伤力顿时弱了许多,弩箭的效果也很不理想,姜盛见状,觉得不必浪费资源,于是令守军各持朴刀准备,其余三面城墙的守军也都分出半数填补到西城墙。
郭汜见城头的弩箭和石弹不再发射,于是说道:“守军必定埋伏在垛口后面,我部已深受其害!”
贾诩道:“除此之外并无他法,只能让后面的快点跟上,让守军砍杀不及!”
李傕令人击鼓进军,并传令各部分散进攻、密集登城。
长安城中的桐油和滚石擂木都已不足,在支撑了两刻钟之后已经告罄,西凉军付出了两万多人的死伤之后依然没能攻上城头,而全城的北军也只剩了不足千人,义勇军更是损失过半。
两军都是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李傕军只要再加把劲,就可以拿下西城墙了,但磨练意志的时候到了,西凉军抵受不住,又一次退回。
姜盛见守城无望了,于是派人去请献帝出城躲避,王允打算等天黑之后再悄悄出城,姜盛想了想,也就没再强求,心中盼着西凉军暂时不要再进攻了。
西凉军两次攻城损失近四万人,长安城下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有些被桐油浇灌的尸体还在燃烧着,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往城头送物资的百姓见姜盛满身血污,披头散发,以太尉之高位仍然亲临一线杀敌,大受震动,回去一传十、十传百,百姓们都称颂姜盛的功德,更多的百姓陆续加入到守城队伍中,其中也有不少妇女,原来是貂蝉在城中作动员,那些身强力壮的女子备受鼓舞,参与到守城的工作中。
终于熬到了夜幕降临,姜盛仍然在城头穿梭着,将士们都轮番休息了,姜盛还在操劳,城中百姓送上去饮食,姜盛让将士们先吃,而自己却只拿了两个窝头就着凉水吃了下去。
这么一来,守军将士都被感动着,城中百姓也被感动着,全城都被动员起来,有的百姓拆毁了自己的房屋,把砖石木料送到了城头,充作礌石滚木。
姜盛也被百姓们感动着,城中真的是军民一心,同仇敌忾,但历史不是那么轻易改变的,虽然人不一样,但事还是按着历史的脚步发生着。
姜盛亲自带着五千多人出城跑步,长安百姓们都大开眼界,也有好事者自发参与到跑步训练中去,经过近半个月的训练,义勇军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作战技能,现在西凉军兵临城下,正好派上用场了。
在守军开展强化训练的同时,长安周边的木匠铁匠铺也是加班加点。姜盛把守城弩、投石机的图纸绘制出来,然后把各个配件分别交给不同的地点加工,防止有人偷学了技术。
现在收集到城中的配件虽然不多,但也可以组装几十架守城弩和上百台投石机,聊胜于无。
姜盛亲临长安西城楼指挥防御作战,守城弩和投石机也都搬上了城头,城中百姓主动出力把大批的弩箭和石弹搬上了城头。
姜盛对百姓的宣传起到了很大作用,百姓也都么明白,若是西凉军攻破长安,遭殃的还是百姓,所以就积极动员起来,协助守城。
西凉军分作四路,从长安东、西、南、北四门同时发起进攻,万千的将士蜂拥而来,数百架云梯架上了城头,青壮百姓们操作守城弩和投石机射杀敌军中后阵,而北军和义勇军则负责格杀强行登城的西凉兵卒。
长安城的战斗空前激烈,西凉军悍不畏死,踏着同袍的尸体和鲜血前仆后继地往城头攻去,守军把烧热的桐油从城头泼下,刚刚攻到城头的士卒就被热油烫的烂熟,肌肤燃烧的气味搬着肉香充斥在城头。
中军的西凉军主力迎来了漫天的箭雨,粗大的弩箭破坏力巨大,把千余西凉兵将的尸体钉在了地上,场面惨不忍睹,侥幸躲过弩箭的将士又被从天而降的石弹砸得血肉模糊。
西门的李傕见损失惨重,首先鸣金收兵,东门的樊稠军接着退却袭来,郭汜和张济两军还在死命猛攻,姜盛亲临北门,指挥反击郭汜军。
郭汜军兵力相对少一些,攻势并没有那么猛烈,姜盛即令守军听着发射弩箭和石弹,而是手持朴刀伏在垛口下面,待敌军攻上城头的时候,突然而起,一起砍杀。
这种整齐划一的打法颇具奇效,数百人在几秒钟之内就被砍杀,攻了两次之后,郭汜感到不妙,上去的是人,下来的人头和无头躯干,只是这种屠宰场一样的惨状就已经不寒而栗了,士气可想而知,于是也撤兵了。
张济听得动静,三门的战斗都已停歇,他也不充胖子了,也是鸣金收兵。
西凉军的第一次全面攻城以失败而告终,而长安守军也付出了伤亡近两千人的代价,好在大部分是义勇军,没有伤到北军的根本。
战斗一停歇,姜盛就安排作战人员轮流休息,他不知道攻城的频率是怎样的,所以必须珍惜一切时间保证将士们的休息,而百姓们则趁着休战的机会,往城头转运物资。
王允到城中查看守城情况,也是大为震撼,全城百姓都动员起来协助守城,街道上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百姓,身上带着都是箭矢、石弹、干粮等物资,不是抬着就是扛着,连妇女们都动了起来。
王允把此事向献帝做了禀报,献帝也是深受感动,于是让王允召集朝中公卿,动员他们抽调家丁部曲参与守城。
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还是懂的,于是王允带头派出了一百六十人,其余家住城中的官员们也都派出了十人到二百人不等的家丁助阵。
很快,西凉军的第二轮攻击又上来了,这次与首次攻击不同,这次是集中一处猛攻,西门是贾诩选定的攻击点,攻城的部队并不像之前密集的冲锋,而是分作了几十路,一起攻打长安西城墙。
投石机的杀伤力顿时弱了许多,弩箭的效果也很不理想,姜盛见状,觉得不必浪费资源,于是令守军各持朴刀准备,其余三面城墙的守军也都分出半数填补到西城墙。
郭汜见城头的弩箭和石弹不再发射,于是说道:“守军必定埋伏在垛口后面,我部已深受其害!”
贾诩道:“除此之外并无他法,只能让后面的快点跟上,让守军砍杀不及!”
李傕令人击鼓进军,并传令各部分散进攻、密集登城。
长安城中的桐油和滚石擂木都已不足,在支撑了两刻钟之后已经告罄,西凉军付出了两万多人的死伤之后依然没能攻上城头,而全城的北军也只剩了不足千人,义勇军更是损失过半。
两军都是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李傕军只要再加把劲,就可以拿下西城墙了,但磨练意志的时候到了,西凉军抵受不住,又一次退回。
姜盛见守城无望了,于是派人去请献帝出城躲避,王允打算等天黑之后再悄悄出城,姜盛想了想,也就没再强求,心中盼着西凉军暂时不要再进攻了。
西凉军两次攻城损失近四万人,长安城下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有些被桐油浇灌的尸体还在燃烧着,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往城头送物资的百姓见姜盛满身血污,披头散发,以太尉之高位仍然亲临一线杀敌,大受震动,回去一传十、十传百,百姓们都称颂姜盛的功德,更多的百姓陆续加入到守城队伍中,其中也有不少妇女,原来是貂蝉在城中作动员,那些身强力壮的女子备受鼓舞,参与到守城的工作中。
终于熬到了夜幕降临,姜盛仍然在城头穿梭着,将士们都轮番休息了,姜盛还在操劳,城中百姓送上去饮食,姜盛让将士们先吃,而自己却只拿了两个窝头就着凉水吃了下去。
这么一来,守军将士都被感动着,城中百姓也被感动着,全城都被动员起来,有的百姓拆毁了自己的房屋,把砖石木料送到了城头,充作礌石滚木。
姜盛也被百姓们感动着,城中真的是军民一心,同仇敌忾,但历史不是那么轻易改变的,虽然人不一样,但事还是按着历史的脚步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