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蓄力收割机
朱皇帝暂时收手,倒不是找不到借口,而是准备将这帮勋贵一网打尽。
相比于大案,他也更关心今年的秋收,毕竟京师的存粮关系到他计划成败。
好在,今年倒是没有什么大灾,皇庄和北直隶各州县收成都不错,再加上京师本身的存粮以及还在路上的漕粮,足以支撑一段时间。
秋收之后,朱皇帝一下子要从皇庄中抽走五万左右的青壮劳动力,明年皇庄的田地肯定会遇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一度让朱皇帝有些苦恼。
好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的试验,大明第一款蓄力自摇臂收割机终于正式定型。
一众西学爱好者,也受邀参观了这次收割演示。
眼前的人收割黍米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弯腰,更不用挥舞镰刀。有人赶马,有人操控机器,还需要有7个辅助人员去配合打捆,不然,这些黍秸就会影响下次收割行程。九人十小时,便能收割70亩以上的田地,完成以前几十个人一天的工作量。
看到这种古怪的摇臂式收割机快速在田地里穿梭,将黍米轻松收割。一旁围观的一众学者和士绅们,都再次发出了赞叹的声音。
徐光启看着这个他高度关注的新工具,不由欢喜地说道:“有此蓄力收割机,便不怕来年冬麦不及收割,烂在地里。”
这个收割机,虽说这会被用来收割黍米,但主要用途还是夏收时抢收冬小麦。
全程参与研制的机械发明家王徽叹道:“研制过程却是颇为艰难。”
首先,一个加工精度问题,就花了很长时间,最终还用了大量的通止规才解决。这种收割机,大部分构件都是木头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木头都行,木头变形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就让研制小组品尝了很多次的失败。
徐光启对此当然是有所了解的,他笑道:“阅览皇上命人编纂的《技术史》,我等方知,先贤改进各种工具之艰辛。相比远古,这收割机研制其实已是颇为顺利。”
王徽对此,当然也是赞同的,“子先此言极是,铁器先秦便有,可普及在前汉,合用的铁犁却是唐时才出现。期间先民耕种之劳苦,我等却是实难以想象。”
徐光启闻言不由优越感十足地说道:“其实去问一问泰西之人,便可知晓。在下听闻,泰西许多地方,如今都没有合用的铁犁。”
朱皇帝介绍技术发展的书籍《技术史》,如今已经有不少人读过,多少也让大明的士绅对技术不再不屑一顾。最起码的,皇帝在书评中讲过的,没有铁器在汉代的普及,就没有农业的大发展,没有廉价竹纸等纸张的推广,就没有科举制的推行,这些事实,士绅们就无法反驳。
技术史这一书,已经开始让许多士绅们认识到,崇古薄今的思想可能是大有问题的。
此时的机器远不如后世的效率那么高,再加上农田不够平坦,田垄太多机器转弯麻烦,一路上洒了些麦子在田里,这让过惯了苦日子的农民们分外觉得心疼。家里的妇人跟在收割机的后面,将洒在地上的麦粒一点一点的拣起来。
收割完成的黍米,很快被送到了田地边,一个较为复杂的铁制机器上。
将黍米送入后,随着农夫卖力的踩踏,这个脚踏式的脱粒机,也很快转动起来,将黄米从秸秆上脱出,收集到机器旁的空地上。
看着脱粒机顺利地工作,王徽高兴地说道:“如今,这脱粒机,也算是试制成功。此后农夫们便不必担忧收获时来不及脱粒,粮食为雨水淋湿霉变。”
“这机器之用,虽不能提升产量,但节省人力,抢收粮食,都是极好。”
一众围观的士绅们都对这两种工具是赞不绝口,此时的大明,儒生们倒是没有几个会把奇淫巧计挂在嘴边,何况就算是满清时代,也没有几个士绅会认为发展农具技术是不对的。
这一次的演示,很快被登上邸报,完成研制工作的人员,也受到了皇帝的亲自嘉奖。
目前为止,这两种新式农具的制造,对技术的要求还是不低,要真正大范围推广,还需要不少的时日。
另一时空,就算是新中国,于五、六十年代大规模制造这类蓄力机械和收割机,在推广中都是遇到了不少问题。朱皇帝自然不会指望,大明在几年内都用上蓄力收割机。在他看来,到明年夏收,能把皇庄里种植的冬小麦都收割了,就是很大的成功。
除开新工具,美洲棉等新作物的试种,在今年秋收季节也取得了比较喜人的成果。
没有经过西方专家长期育种的美洲棉,产量上并不比亚洲棉花高多少,不过能多一点点,也已经是相当不错。只是,目前种苗基地的棉花产量都不够,大规模推广,显然还需要不少的时日。
这两年勇卫营又补充了一批新的武将。
其中官位最高的,是武进士出身的老将林兆鼎,以副将职领三个营;金山卫世袭指挥同知侯承祖以参将职管三个营;镇番卫世袭指挥使李昌龄以参将职暂管三个营。
这些人都是朱皇帝考察过,忠诚度和能力都没有什么问题。大部分都是世袭卫所军官出身,这个倒也没有什么办法,军校不是那么好办的,他选用武将,暂时也只能从体制内选择。
其中,林兆鼎这个人比较有意思,他稍长负奇气,不喜科举。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如班仲升{班超}、傅介子{西汉勇士},立奇功万里外,安用取效于毛锥间乎?”表现出远大志向。这位在另一时空在奢安之乱中有战功,战术也是火器糊脸,然后一波流,对新军实际学习自英国龙虾兵的打法十分认同。
在沈有容封爵之后,还呆在勇卫营的这几位个个都是红了眼,都不时地请求领兵去辽东。
秋收后,勇卫营会由林兆鼎带着约五个营一万新兵,前往辽东补充进东江新军,同时调回一万东江军老兵与勇卫营进行混编,保证编制扩大,战斗力不会有大幅度的下降。
这一次的调动,朱皇帝会把毛文龙和曹文诏等人调回来,放到身边严管一阵子。这帮人,一和各镇的军头接触,就有点故态复萌,虽还没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但仗着军功行事也多少有些肆无忌惮,实在让朱皇帝感到有些头疼。
目前,朱皇帝唯一比较发愁的,只是新的京营武将缺口会比较大。毕竟大明八万多的世袭武将,他也不可能一个个地去考察,只能翻史书挑出一批考察。
他现在确实是感觉到,发动太早,让自己稍微有些被动。
好在,新的京营,大部分士兵都是皇庄子弟,忠诚度都不会有问题,即便新调入的武将不行,他也不怕。
相比于大案,他也更关心今年的秋收,毕竟京师的存粮关系到他计划成败。
好在,今年倒是没有什么大灾,皇庄和北直隶各州县收成都不错,再加上京师本身的存粮以及还在路上的漕粮,足以支撑一段时间。
秋收之后,朱皇帝一下子要从皇庄中抽走五万左右的青壮劳动力,明年皇庄的田地肯定会遇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一度让朱皇帝有些苦恼。
好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的试验,大明第一款蓄力自摇臂收割机终于正式定型。
一众西学爱好者,也受邀参观了这次收割演示。
眼前的人收割黍米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弯腰,更不用挥舞镰刀。有人赶马,有人操控机器,还需要有7个辅助人员去配合打捆,不然,这些黍秸就会影响下次收割行程。九人十小时,便能收割70亩以上的田地,完成以前几十个人一天的工作量。
看到这种古怪的摇臂式收割机快速在田地里穿梭,将黍米轻松收割。一旁围观的一众学者和士绅们,都再次发出了赞叹的声音。
徐光启看着这个他高度关注的新工具,不由欢喜地说道:“有此蓄力收割机,便不怕来年冬麦不及收割,烂在地里。”
这个收割机,虽说这会被用来收割黍米,但主要用途还是夏收时抢收冬小麦。
全程参与研制的机械发明家王徽叹道:“研制过程却是颇为艰难。”
首先,一个加工精度问题,就花了很长时间,最终还用了大量的通止规才解决。这种收割机,大部分构件都是木头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木头都行,木头变形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就让研制小组品尝了很多次的失败。
徐光启对此当然是有所了解的,他笑道:“阅览皇上命人编纂的《技术史》,我等方知,先贤改进各种工具之艰辛。相比远古,这收割机研制其实已是颇为顺利。”
王徽对此,当然也是赞同的,“子先此言极是,铁器先秦便有,可普及在前汉,合用的铁犁却是唐时才出现。期间先民耕种之劳苦,我等却是实难以想象。”
徐光启闻言不由优越感十足地说道:“其实去问一问泰西之人,便可知晓。在下听闻,泰西许多地方,如今都没有合用的铁犁。”
朱皇帝介绍技术发展的书籍《技术史》,如今已经有不少人读过,多少也让大明的士绅对技术不再不屑一顾。最起码的,皇帝在书评中讲过的,没有铁器在汉代的普及,就没有农业的大发展,没有廉价竹纸等纸张的推广,就没有科举制的推行,这些事实,士绅们就无法反驳。
技术史这一书,已经开始让许多士绅们认识到,崇古薄今的思想可能是大有问题的。
此时的机器远不如后世的效率那么高,再加上农田不够平坦,田垄太多机器转弯麻烦,一路上洒了些麦子在田里,这让过惯了苦日子的农民们分外觉得心疼。家里的妇人跟在收割机的后面,将洒在地上的麦粒一点一点的拣起来。
收割完成的黍米,很快被送到了田地边,一个较为复杂的铁制机器上。
将黍米送入后,随着农夫卖力的踩踏,这个脚踏式的脱粒机,也很快转动起来,将黄米从秸秆上脱出,收集到机器旁的空地上。
看着脱粒机顺利地工作,王徽高兴地说道:“如今,这脱粒机,也算是试制成功。此后农夫们便不必担忧收获时来不及脱粒,粮食为雨水淋湿霉变。”
“这机器之用,虽不能提升产量,但节省人力,抢收粮食,都是极好。”
一众围观的士绅们都对这两种工具是赞不绝口,此时的大明,儒生们倒是没有几个会把奇淫巧计挂在嘴边,何况就算是满清时代,也没有几个士绅会认为发展农具技术是不对的。
这一次的演示,很快被登上邸报,完成研制工作的人员,也受到了皇帝的亲自嘉奖。
目前为止,这两种新式农具的制造,对技术的要求还是不低,要真正大范围推广,还需要不少的时日。
另一时空,就算是新中国,于五、六十年代大规模制造这类蓄力机械和收割机,在推广中都是遇到了不少问题。朱皇帝自然不会指望,大明在几年内都用上蓄力收割机。在他看来,到明年夏收,能把皇庄里种植的冬小麦都收割了,就是很大的成功。
除开新工具,美洲棉等新作物的试种,在今年秋收季节也取得了比较喜人的成果。
没有经过西方专家长期育种的美洲棉,产量上并不比亚洲棉花高多少,不过能多一点点,也已经是相当不错。只是,目前种苗基地的棉花产量都不够,大规模推广,显然还需要不少的时日。
这两年勇卫营又补充了一批新的武将。
其中官位最高的,是武进士出身的老将林兆鼎,以副将职领三个营;金山卫世袭指挥同知侯承祖以参将职管三个营;镇番卫世袭指挥使李昌龄以参将职暂管三个营。
这些人都是朱皇帝考察过,忠诚度和能力都没有什么问题。大部分都是世袭卫所军官出身,这个倒也没有什么办法,军校不是那么好办的,他选用武将,暂时也只能从体制内选择。
其中,林兆鼎这个人比较有意思,他稍长负奇气,不喜科举。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如班仲升{班超}、傅介子{西汉勇士},立奇功万里外,安用取效于毛锥间乎?”表现出远大志向。这位在另一时空在奢安之乱中有战功,战术也是火器糊脸,然后一波流,对新军实际学习自英国龙虾兵的打法十分认同。
在沈有容封爵之后,还呆在勇卫营的这几位个个都是红了眼,都不时地请求领兵去辽东。
秋收后,勇卫营会由林兆鼎带着约五个营一万新兵,前往辽东补充进东江新军,同时调回一万东江军老兵与勇卫营进行混编,保证编制扩大,战斗力不会有大幅度的下降。
这一次的调动,朱皇帝会把毛文龙和曹文诏等人调回来,放到身边严管一阵子。这帮人,一和各镇的军头接触,就有点故态复萌,虽还没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但仗着军功行事也多少有些肆无忌惮,实在让朱皇帝感到有些头疼。
目前,朱皇帝唯一比较发愁的,只是新的京营武将缺口会比较大。毕竟大明八万多的世袭武将,他也不可能一个个地去考察,只能翻史书挑出一批考察。
他现在确实是感觉到,发动太早,让自己稍微有些被动。
好在,新的京营,大部分士兵都是皇庄子弟,忠诚度都不会有问题,即便新调入的武将不行,他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