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备战广宁(2)
由于对或火器时代战争不够熟悉,大明的官员们根本不会去考虑实际作战需要,对火炮使用的概念,完全就秉承的是大即是好,口径才是正义的观念,熊廷弼也是其中的一员,对这种14斤炮尤为推崇,辽东方面的官员们,就一直在埋怨皇帝把这种巨炮造少了。
朱皇帝当然不会认同他们的观念,后金手里除了点射程很近的粗糙弗朗机火炮,就是几门做工极为粗糙吕宋铜炮,那玩意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炸膛,对广宁的城墙构不成什么威胁,广宁的城防炮不需要怎么考虑对方的炮兵,主要考虑攻击敌方攻城部队就够。
大口径的火炮在广宁这样高的城墙加成下,射程有些溢出,在离城近的地方会有很大的射击盲区。面对后金这种基本没有什么火炮的敌人,小口径的火炮才是广宁城最需要的。
再则,14斤炮这样的大炮,安装也不是像他们理解的,直接固定在城墙上。这种要塞炮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打击敌方的攻城火炮阵地,布置在合理的位置,让其火力能覆盖到进攻方可能布置的炮兵阵地上才是最好。
尽管大口径火炮实际用处并不是很大,朱皇帝也不会完全排斥大口径的火炮,因为口径大的火炮开火的时候,那个惊天动地的效果,在这个时代很吓人,对本方士兵也是个极大的心理安慰,对没什么见识的鞑子也是一种震慑。
无论何时士气都是很重要的,能给士兵们带来安全感,就算实际杀伤作用不大,造几门放在城头上也是十分值得的,他就造了六门14斤炮放在城墙上,保证城墙上的士兵们都能在一千米范围内看到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
“有此利器,广宁城无忧矣。”
看了会14斤炮的安装,感到心里踏实了不少之后,熊廷弼随即开始巡视城墙,观看火炮炮手们的日常训练工作。
广宁的这个城防火炮体系,是皇帝本人亲自规划的。
从六月起,一批批口径不一的火炮就陆续运抵广宁,被安装在城头。
这些火炮都是清一色的铸铁制造,大口径的不多,最让熊廷弼赞叹的是,这些火炮的炮架设计,炮架都是能调整射击角度和炮口方向的。这些炮架都不是什么量产货,完全是工匠们手工敲出来的。
使用这些火炮的炮手,都是从各处紧急征调的,这些人的数学水平不足以支持他们准确测距,计算弹道使用火炮,再加上这些火炮本身的做工也不怎么样,所以精准打击是办不到的。好在这些火炮是为打防御战准备的,使用地点是纯粹的预设战场,并不需要实时计算,在战场上做好标记,让炮手记住就够。
这些火炮的射击角度也都是预设的,每门火炮的位置,都是朱皇帝事先设计好的,一些火炮的炮口干脆是安放在垛口处,炮口正对着城墙下,完全能覆盖广宁城墙几百米范围内任何一处地方,不管努尔哈赤带来的部队使用怎样的攻城器械,这些火炮都能给予猛烈的回击。
这些标记,很多都和城外的壕沟重合。
此时,一队队炮手,正在按照指挥射击的小校的命令,在朝着城外已经被清场的预设目标发射炮弹,以求更加熟练地掌握火炮使用,双方都在进一步的磨合中,方便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能稍微打得准些。指望这些火炮有很多高的命中率并不现实,因为它们做工实在太过粗糙,即便是对着预设标记射击,也不可能保证能有多高的准头。
看完了炮手的训练,熊廷弼很快又去看了看负责投掷手榴弹的士兵们的训练。
内廷的作坊,这几个月也在源源不断地生产本来是为掷弹兵准备的手榴弹,已经有六千多个被送达了广宁,五千多个被送到了邻近广宁的几个大据点。
这些手榴弹不是另一时空后世那种小个头的,都是看着和炮弹差不多的大块头手榴弹,也是掷弹兵这个兵种,以及铅球运动诞生的原因,这种手榴弹太过巨大沉重,必须要人高马大力气足的士兵才能投掷。
前阵子沈有容在京师看到的演练,掷弹兵没有出场,也是因为投掷这种巨大的手榴弹需要训练很长时间,现在就让他们出场拿实弹去演练的话,容易出事。
现在在城头上的这些士兵们,训练时使用的也不是实弹,而是重量差不多的铁球。
他们正在模拟点火,然后把手榴弹扔下去和扔得更远这几项训练内容。
对于这个手榴弹,熊廷弼和广宁满城的文武还是很满意的,其爆炸杀伤力不错,对敌人能起到巨大的震慑作用,作为守城用武器尤其好。
下了城墙之后,熊廷弼很快来到了城内新整理出来的火器训练场地。
连绵不断的枪声响彻广宁城内,训练场上烟雾升腾,看上去热闹极了,三千名士兵们正在紧张地训练。
不时有军官在用皮鞭和军棍抽打动作慢了,或者做错了的士兵。
进入六月份时候,熊廷弼就陆续收到了一些火枪,到八月所有火枪就差不多到位,总计四千五百只,其中有刚从勇卫营淘汰下来的有三千只火绳枪,另外一千五百之是皇帝找葡萄牙人买的,他从各营抽调了一些家丁不多的千总,组建了一只纯火器的经略标营部队,接手了这批武器。
广宁城中分配到了两千五百条火绳枪,训练时多出的五百人是作为预备队,在火绳枪手死亡的时候作为替补填上去。
另外两千名火枪手,则分别被布置在广宁外围的两处营垒中。
一开始的时候,士兵们对这些火器都十分恐惧,不过在教官们亲自试用了多次过后,他们都认识到,这些火器不是朝廷做出来的样子货,并没有炸膛的危险,才彻底放心。
辽东总兵刘渠跟着前来巡视的熊廷弼,不无感慨地说道:“内廷做出来的东西,还真是好用。”
熊廷弼点了点头,有些不满地说道:“可惜那遂发火枪暂且只有勇卫营有。”
“皇上若是能把勇卫营调来便好了,这广宁就万无一失了。这火器浪战未必好使,不过守城却是一大利器。”
作为一个在军中打熬多年的武将,刘渠见识并不差,他很清楚这火铳守城比起弓箭来说优势是很大的,弓箭手会累,这火铳手却是不会,只要补给不出问题,就能源源不断地输出火力,而广宁城现在就是不缺火药和铅弹。
熊廷弼闻言后却是再次陷入沉思,他在想皇帝会把手上的那只宝贝疙瘩送去哪里。
朱皇帝当然不会认同他们的观念,后金手里除了点射程很近的粗糙弗朗机火炮,就是几门做工极为粗糙吕宋铜炮,那玩意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炸膛,对广宁的城墙构不成什么威胁,广宁的城防炮不需要怎么考虑对方的炮兵,主要考虑攻击敌方攻城部队就够。
大口径的火炮在广宁这样高的城墙加成下,射程有些溢出,在离城近的地方会有很大的射击盲区。面对后金这种基本没有什么火炮的敌人,小口径的火炮才是广宁城最需要的。
再则,14斤炮这样的大炮,安装也不是像他们理解的,直接固定在城墙上。这种要塞炮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打击敌方的攻城火炮阵地,布置在合理的位置,让其火力能覆盖到进攻方可能布置的炮兵阵地上才是最好。
尽管大口径火炮实际用处并不是很大,朱皇帝也不会完全排斥大口径的火炮,因为口径大的火炮开火的时候,那个惊天动地的效果,在这个时代很吓人,对本方士兵也是个极大的心理安慰,对没什么见识的鞑子也是一种震慑。
无论何时士气都是很重要的,能给士兵们带来安全感,就算实际杀伤作用不大,造几门放在城头上也是十分值得的,他就造了六门14斤炮放在城墙上,保证城墙上的士兵们都能在一千米范围内看到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
“有此利器,广宁城无忧矣。”
看了会14斤炮的安装,感到心里踏实了不少之后,熊廷弼随即开始巡视城墙,观看火炮炮手们的日常训练工作。
广宁的这个城防火炮体系,是皇帝本人亲自规划的。
从六月起,一批批口径不一的火炮就陆续运抵广宁,被安装在城头。
这些火炮都是清一色的铸铁制造,大口径的不多,最让熊廷弼赞叹的是,这些火炮的炮架设计,炮架都是能调整射击角度和炮口方向的。这些炮架都不是什么量产货,完全是工匠们手工敲出来的。
使用这些火炮的炮手,都是从各处紧急征调的,这些人的数学水平不足以支持他们准确测距,计算弹道使用火炮,再加上这些火炮本身的做工也不怎么样,所以精准打击是办不到的。好在这些火炮是为打防御战准备的,使用地点是纯粹的预设战场,并不需要实时计算,在战场上做好标记,让炮手记住就够。
这些火炮的射击角度也都是预设的,每门火炮的位置,都是朱皇帝事先设计好的,一些火炮的炮口干脆是安放在垛口处,炮口正对着城墙下,完全能覆盖广宁城墙几百米范围内任何一处地方,不管努尔哈赤带来的部队使用怎样的攻城器械,这些火炮都能给予猛烈的回击。
这些标记,很多都和城外的壕沟重合。
此时,一队队炮手,正在按照指挥射击的小校的命令,在朝着城外已经被清场的预设目标发射炮弹,以求更加熟练地掌握火炮使用,双方都在进一步的磨合中,方便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能稍微打得准些。指望这些火炮有很多高的命中率并不现实,因为它们做工实在太过粗糙,即便是对着预设标记射击,也不可能保证能有多高的准头。
看完了炮手的训练,熊廷弼很快又去看了看负责投掷手榴弹的士兵们的训练。
内廷的作坊,这几个月也在源源不断地生产本来是为掷弹兵准备的手榴弹,已经有六千多个被送达了广宁,五千多个被送到了邻近广宁的几个大据点。
这些手榴弹不是另一时空后世那种小个头的,都是看着和炮弹差不多的大块头手榴弹,也是掷弹兵这个兵种,以及铅球运动诞生的原因,这种手榴弹太过巨大沉重,必须要人高马大力气足的士兵才能投掷。
前阵子沈有容在京师看到的演练,掷弹兵没有出场,也是因为投掷这种巨大的手榴弹需要训练很长时间,现在就让他们出场拿实弹去演练的话,容易出事。
现在在城头上的这些士兵们,训练时使用的也不是实弹,而是重量差不多的铁球。
他们正在模拟点火,然后把手榴弹扔下去和扔得更远这几项训练内容。
对于这个手榴弹,熊廷弼和广宁满城的文武还是很满意的,其爆炸杀伤力不错,对敌人能起到巨大的震慑作用,作为守城用武器尤其好。
下了城墙之后,熊廷弼很快来到了城内新整理出来的火器训练场地。
连绵不断的枪声响彻广宁城内,训练场上烟雾升腾,看上去热闹极了,三千名士兵们正在紧张地训练。
不时有军官在用皮鞭和军棍抽打动作慢了,或者做错了的士兵。
进入六月份时候,熊廷弼就陆续收到了一些火枪,到八月所有火枪就差不多到位,总计四千五百只,其中有刚从勇卫营淘汰下来的有三千只火绳枪,另外一千五百之是皇帝找葡萄牙人买的,他从各营抽调了一些家丁不多的千总,组建了一只纯火器的经略标营部队,接手了这批武器。
广宁城中分配到了两千五百条火绳枪,训练时多出的五百人是作为预备队,在火绳枪手死亡的时候作为替补填上去。
另外两千名火枪手,则分别被布置在广宁外围的两处营垒中。
一开始的时候,士兵们对这些火器都十分恐惧,不过在教官们亲自试用了多次过后,他们都认识到,这些火器不是朝廷做出来的样子货,并没有炸膛的危险,才彻底放心。
辽东总兵刘渠跟着前来巡视的熊廷弼,不无感慨地说道:“内廷做出来的东西,还真是好用。”
熊廷弼点了点头,有些不满地说道:“可惜那遂发火枪暂且只有勇卫营有。”
“皇上若是能把勇卫营调来便好了,这广宁就万无一失了。这火器浪战未必好使,不过守城却是一大利器。”
作为一个在军中打熬多年的武将,刘渠见识并不差,他很清楚这火铳守城比起弓箭来说优势是很大的,弓箭手会累,这火铳手却是不会,只要补给不出问题,就能源源不断地输出火力,而广宁城现在就是不缺火药和铅弹。
熊廷弼闻言后却是再次陷入沉思,他在想皇帝会把手上的那只宝贝疙瘩送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