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他改变了大明

59.毛文龙

    农历五月下旬,辽东经略熊廷弼这一次没有在路上磨蹭,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广宁上任。

    这个时候,辽东巡抚薛国用大概是前段时间被气得不轻,又因为忧劳成疾,在熊廷弼赶到前,就一病不起。事情上报到朝廷那,都还没处理。

    对于广宁各员,熊廷弼是很熟悉的,不过里面显然没有适合当巡抚的,这让他不由有些犯难,他本意当然是暂时不要设巡抚分权,以免干扰他的工作,不过,作为臣子,直接开口要权是有点犯忌讳的,这个事显然不适合由他来说。他正琢磨着暗示下下边的官,让他们上个折子,建议朝廷暂时先不设巡抚。

    只不过,他这新经略上任事情繁多,暂时也还没有人领会他的意思。

    第三天,熊经略处理完大事,即召见了已经逃到广宁有一阵子的毛文龙。

    对于毛文龙这样手下只有几十家丁的小卒子,熊廷弼本来是懒得理会的,不是皇帝点名的,他都不愿意见上一面。

    作为一个经略要查手下一个督司,自然是不难的,很快熊廷弼就把毛文龙这人的深浅摸透。对毛文龙家里那点关系,熊廷弼还真看不上,别说毛文龙这个小卒子,就是毛文龙那个当着鲁省左布政使的舅舅,也只是一个和他没交情的地方大员而已,就算不知怎么和皇帝说上了话,他这个带着兵部尚书和右都御史加衔的经略,哪里还需要正眼看待一个左布政使。

    毛文龙看着差不多四十余岁年纪,身形还算高大,面容俊朗皮肤微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下颔留着几缕美须,由于来得比较急,所以身上的盔甲都没卸掉,熊廷弼也知晓此人虽读过点书,却不似别的武官喜着袍服,没有为了靠拢文官刻意摆出一副附庸风雅的酸腐样子来。

    见了面之后,熊廷弼不由点了点头,这个毛文龙给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起码看起来算是有一个武夫当有的样子。毛文龙长得不错其实也是加分项,此时大明官员都是颜控,长得丑的人是没人权的。

    毛文龙进了房门之后,就很识趣地跪地磕头见礼。

    晚明武官地位卑贱,毛文龙的差遣是练兵督司,这个实职是没有品级的,此时营兵系统的武官职位都没有固定品级,所有武官的品级都是由卫所系统的官职决定,毛文龙职位是都指挥佥事,属于正三品的中级武官。

    在品级高达正二品,还是统管辽东津门登莱等处军务的顶级文官大佬熊廷弼面前,他还远没有不跪的资本,别说正二品的熊经略,见了一些能管他到头上的七品文官,他都得下跪。

    “本经略听王参议说,你为将胸中有韬略,愿推荐你自海路去辽南收拢溃兵,拉拢东山矿徒等豪杰。你可愿意前往?”

    “经略若有命,末将万死不辞。”

    “好,本经略给你授个游击职位,你在军中挑选一百多精壮,以能上船者为上,凑足两百之数,再去挑四艘大船,三日后便出发,不得拖延。”

    毛文龙闻言不由大喜,连忙磕头谢恩,一双大眼睛中也燃起了火焰。正当他还想说些什么,向经略献上具体的方略的时候,却是看见熊经略大人已经摆出了送客的架势。不由眼神一黯,识趣地退下了。

    很快的,毛文龙的任命文书和印信都下发了,连带着由他挑的一百多号兵也选好了。至于熊廷弼说的大船,辽东这块的大船也大不到哪里去,最大的也不过是两百料左右的沙船,排水量不到100吨。

    熊廷弼再次召见了毛文龙,直接甩给了他一叠没有填写姓名的空白手札,上面都写着职位,盖着经略的大印,填上名字这份任命就等同于得到了熊经略认可。

    “辽南形势复杂,事急从权,本官许你便宜行事之权,拥众千人投军者,可授予千总职。”

    这便宜行事之权,千总和以下职位的直接任命权,这权力说起来可是大得不像话,毛文龙这会已经将前番受到打击的心情全忘了,连忙磕头谢恩。

    熊廷弼又吩咐了下毛文龙,让他以收拢人马为先,尽量不要与后金接战,收拢人马以靠近三韩的区域为重点。

    说着,熊廷弼记起了皇帝吩咐过的最后一件事,“本经略不日将派出使者前往三韩,归途中可能会有差事交给你,要记好此事。”

    说完他就把毛文龙打发走。

    尽管熊廷弼给的资源很少,就四条不大的沙船,算上毛文龙自己的家丁才两百来号人,外加一千两银子,这位还是踌躇满志地踏上了前往辽南之旅。

    对于辽东巡抚薛国用病重不能理事的处理,朝堂上其实也没有什么统一的意见,按朱皇帝的想法,那当然也是和熊廷弼一样,干脆不设巡抚,有老熊这个经略常驻,还弄个巡抚去分权,那是对老熊完全不信任的表现。

    在毛文龙出发后不久,朱皇帝的圣旨也到了广宁,皇帝命令薛国用调养好身体后就先回乡养病,同时赐下了些象征意义大过实际的物品算是安抚,并宣布暂时不设辽东巡抚职位。

    熊廷弼一到广宁之后,立刻就检查了战备情况,并再次强调了纪律,同时下达了坚壁清野的命令,开始将各个小据点的军户清空,将人马集中到广宁或者干脆后撤到锦州。

    他这样一搞,自然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不过在辽东这地界上,谁也没敢弹劾他,只是开始写信联络京中的言官们。

    朱皇帝并不担心失去对毛文龙的控制,讲实话,辽南那些溃兵和东山矿徒的残部,实力是有一点,不过没有补给,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另一时空的东江镇,其实也不是毛文龙白手起家搞起来的,朝廷在天启二年东江开镇时,就从闽省、浙省和南直隶等多个地区,一共调动了一万四千兵力补充进东江镇,只不过这个一万四千水分很大,其中只有三千闽省水师比较完整地到达了东江。当然了,《熹宗实录》上很多官员的上疏都讲明了这一部分援辽兵大多都在路上就逃散了,真正到达东江的不会超过四千人,也多是些不堪用的。而东江镇真正开始有点实力,也是东江正式开镇之后,朝廷粮饷增多,南逃的辽人听闻有粮饷供应之后的事。

    派出毛文龙只是一着虚招,朱皇帝老早就确定了,他的主要目的是东江镇这个编制。

    在毛文龙出发后不久,朱皇帝同意了熊廷弼的请求,派出了监军副使梁之垣,这一次梁之垣的任务是前往三韩要求他们给块地盘,作为明军活动的根据地。

    到了这个时候,朝堂上还有人指望什么三韩兵,希望发20万两给三韩人,搬些救兵,朱皇帝对此只能呵呵了。就这时代的三韩人那战斗力,九边的明军随便哪只都可以吊打他们。

    他对宇宙大国没有什么多余的要求,他们给块海岛就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