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公审大会
朱皇帝这一次掀起了大狱,闹得是满城风雨,文官们都很淡定,科道系统的官员们表面上都在上疏请罪,不过私底下他们大多都在弹冠相庆,吹嘘朱皇帝是圣主明君的都有了,毕竟下狱的又不是他们,对皇庄里那些烂事失察的又不是他们一个,法不责众嘛。
就在文官们以为皇帝算是要消停一阵的时候,朱皇帝马上就干出了件让他们大跌眼镜的事情。
皇帝下诏,让顺天府尹和下辖几个州县的主官入宫面圣。
这帮人一年都难得见到皇帝几回,当然是屁颠屁颠地跑来了。大伙都是熟人,聚在一起之后,互相一看,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都是治下有皇庄的。
“朕召见你等,是要申斥你等失职。朕的皇庄是怎样,这几日科道弹劾的不少了。你等可知罪?”
这帮人刚见完礼,这下又吓得跪下了。
“臣失察,陷君父于不义。臣有罪,臣应万死。”
“不止你等,科道职司风纪督察,谏设议政,对内廷横行不法不闻不问,对君王失德不管不顾。哪一个没有罪!”
底下的几人一边请罪,却是彻底的放心,大家都有罪那就是法不责众了。
“皇庄各案,锦衣卫会将嫌犯移交给你等。朕觉得,可以在各处皇庄设堂公审公判,令庄户知晓朝廷要还他们一个公道。不用忧心生乱,若是需要,朕会调动京营和勇卫营人马协助你等。”
底下一众县令和知州们闻言都是面面相觑,知道眼前这皇帝是个不省心的,却是没想到皇帝就不按套路出牌。
顺天府府尹却是很快反应过来了,马上就站出来拍马屁道:“皇上圣明,皇庄各案苦主众多,州县衙门怕是站不下。公审公判,虽有违定制,不过此时正需要公审公判以正国法,好叫百姓们知晓圣上的良苦用心。”
一片马屁声中,这个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在一众官员离去的时候,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跟了出来。
“皇上口谕:‘各案务必从严从重处置。’”
“臣领旨。”
对于皇帝搞的这么一出,大臣们还能怎么办,那些小喽啰们本来就应该交给各州县去审判。
数日之后,顺天府大兴县一处皇庄。
主持公审公判大会的县官正在好整以暇地坐在主位上,一个嗓门大的衙役,正在用锦衣卫发给的大喇叭大声喊着,一个个念出罪犯姓名、罪名和犯罪事实。
但凡被拉出来当典型的,根本没有冤枉的。这些庄上的庄头恶霸之流,平日蓄养打手恶奴横行乡里,放高利贷,上下勾结肆意加征,强占良家妇女都是寻常事。按照大明律判处,还要从严从重的话,当然是一个都是逃不掉的。
受害多年的苦主们,一一被锦衣卫的人安排着上台控诉罪犯的罪行,随后便有其他知情者跟着爆料,现场的热烈气氛很快被点燃。随着安排在其中的人喊话声讨,苦主越来越多,场面也开始越来越疯狂。
原本还梗着脖子破口大骂,并威胁恐吓着“等x公公放出来,回头要你们好看。”之类话的人犯嚣张的气焰很快被打掉。随着县官斩钉截铁的宣布,判处斩立决之后,那些人已经开始绝望的嚎叫着,有些人的某处甚至湿了一大块。
于大庭广众之下历数种种罪行,让愤怒的百姓将怒火直接针对这些从前的施暴者们。更是让排在后边那些等待审判的人犯们,上台后站都难以站稳,哭天抢地的求饶。
不过到了此时,积压多年的仇恨已经被彻底引燃,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庄头恶霸们的哭喊,并不可能得到任何同情,只会引来更多一浪高过一浪的痛斥。
主持审判的大兴县令此时已经有些麻木,第一次直面百姓们的怒火,他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本来,能一下子还这么多无路伸冤的百姓一个公道,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不过不知为什么他本能的不喜欢这样的场面,甚至感到了彻骨的恐惧。
而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张懋忠,本来是什么大场面都见过了,以为这次审判不会出什么事,此刻在数千人沸腾的怒火和仇恨面前,他只感到有些胆战心惊!
数千百姓的戾气已经非常明显,他们赤红的眼睛圆睁,激动得一起疯狂呼嚎吼叫,如果不是大批京营士兵将他们隔开。只要有人振臂一挥,他们就可以不问任何理由的把被指控者撕成碎片。
张懋忠刚才居然看到了,几十名人犯被一浪高过一浪的怒吼声淹没的时候,其中居然还有一人被活活吓死。
这位锦衣卫指挥使不由看向了主审的大兴县令,两人视线交汇间,都从对方眼神里看到了发自内心的恐惧。
这时,人群中一个枯瘦的老头看到某个囚犯被吓死,突然就坐在地上,一会嚎啕大哭,一会又大笑不止,状若疯魔地嚎叫着:“死得好,死得好!死得好啊!”
一会后,这个老头突然站了起来,又朝着紫禁城的方向跪了下去,开始不停地磕头,一边磕头还泪流满面地大叫着:“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啊!”
没一会,他的额头上就满是泥土和血迹混杂在一起的污秽。
有人带头之后,陆续有人开始向着紫禁城的方向跪倒磕头,很快所有人选择了从众,其中有不少都是情绪激动得不能自已的。
这一次是官差们当众宣布,皇庄免税免租两年之后,人们再一次向紫禁城的方向下跪磕头。
有些人是因为皇帝还了他们一个公道,有些人则是从众随大流,更多的人却是在从众之余,感到了一点点的希望,他们渴望着圣主明君的时候,现在这位少年天子让他们在绝望的生活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对于这一次公审的事情,知情的文官很快就开始感觉到不对,上疏称公审场面有些失控,恐怕生乱,请求不要再搞了。
朱皇帝当然不会同意了,直接告诉文官们:“朕下令这么干的,现在又喊停,朕不要面子的啊?再说了,那些庄户都是朕的赤子。怎么会叛乱?你们再危言耸听,朕就要不客气了。”
文官们还能怎么办,皇帝要搞就搞呗,反正看着也不会生出大乱。
在一片反对和沉默声中,礼部仪制司添注主事刘宗周这么个小官却是上疏表示了对皇帝的支持。
这位洋洋洒洒一大篇雄文,先自我批评了一番,又把朝中大臣都批判了一番,还把皇帝也批判了一番,然后肯定了这一番的公审公判大会,认为这是极好的,以后就应该多来这样的审判,并痛心疾首地直言天下风气都坏了,要求皇帝从自己做起,讲道德,亲近儒臣,顺带又推销了下他那个慎独的学问。
对于刘宗周这人,朱皇帝是十分无奈。这一位从不用士大夫拥有的权力谋取私利兼并土地,也从不让家人朋友做点生意之类的事,更不结党营私,在晚明这个环境里他的道德水平高得可以让绝大部分人仰望。
这位是个真正的道德学问家,然而看起来却是没多大的用。比之同样道德水平很高的海瑞,能力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讲的学问在朱皇帝眼里也是一点卵用都没有。
大明这帮儒生们大多都认为刘宗周先生道德水平很高,堪称完人,都表示要学习他。然而你真让他们去学这位刘先生,他们中绝大部分都会用行动告诉你——学他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学他的。
就在文官们以为皇帝算是要消停一阵的时候,朱皇帝马上就干出了件让他们大跌眼镜的事情。
皇帝下诏,让顺天府尹和下辖几个州县的主官入宫面圣。
这帮人一年都难得见到皇帝几回,当然是屁颠屁颠地跑来了。大伙都是熟人,聚在一起之后,互相一看,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都是治下有皇庄的。
“朕召见你等,是要申斥你等失职。朕的皇庄是怎样,这几日科道弹劾的不少了。你等可知罪?”
这帮人刚见完礼,这下又吓得跪下了。
“臣失察,陷君父于不义。臣有罪,臣应万死。”
“不止你等,科道职司风纪督察,谏设议政,对内廷横行不法不闻不问,对君王失德不管不顾。哪一个没有罪!”
底下的几人一边请罪,却是彻底的放心,大家都有罪那就是法不责众了。
“皇庄各案,锦衣卫会将嫌犯移交给你等。朕觉得,可以在各处皇庄设堂公审公判,令庄户知晓朝廷要还他们一个公道。不用忧心生乱,若是需要,朕会调动京营和勇卫营人马协助你等。”
底下一众县令和知州们闻言都是面面相觑,知道眼前这皇帝是个不省心的,却是没想到皇帝就不按套路出牌。
顺天府府尹却是很快反应过来了,马上就站出来拍马屁道:“皇上圣明,皇庄各案苦主众多,州县衙门怕是站不下。公审公判,虽有违定制,不过此时正需要公审公判以正国法,好叫百姓们知晓圣上的良苦用心。”
一片马屁声中,这个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在一众官员离去的时候,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跟了出来。
“皇上口谕:‘各案务必从严从重处置。’”
“臣领旨。”
对于皇帝搞的这么一出,大臣们还能怎么办,那些小喽啰们本来就应该交给各州县去审判。
数日之后,顺天府大兴县一处皇庄。
主持公审公判大会的县官正在好整以暇地坐在主位上,一个嗓门大的衙役,正在用锦衣卫发给的大喇叭大声喊着,一个个念出罪犯姓名、罪名和犯罪事实。
但凡被拉出来当典型的,根本没有冤枉的。这些庄上的庄头恶霸之流,平日蓄养打手恶奴横行乡里,放高利贷,上下勾结肆意加征,强占良家妇女都是寻常事。按照大明律判处,还要从严从重的话,当然是一个都是逃不掉的。
受害多年的苦主们,一一被锦衣卫的人安排着上台控诉罪犯的罪行,随后便有其他知情者跟着爆料,现场的热烈气氛很快被点燃。随着安排在其中的人喊话声讨,苦主越来越多,场面也开始越来越疯狂。
原本还梗着脖子破口大骂,并威胁恐吓着“等x公公放出来,回头要你们好看。”之类话的人犯嚣张的气焰很快被打掉。随着县官斩钉截铁的宣布,判处斩立决之后,那些人已经开始绝望的嚎叫着,有些人的某处甚至湿了一大块。
于大庭广众之下历数种种罪行,让愤怒的百姓将怒火直接针对这些从前的施暴者们。更是让排在后边那些等待审判的人犯们,上台后站都难以站稳,哭天抢地的求饶。
不过到了此时,积压多年的仇恨已经被彻底引燃,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庄头恶霸们的哭喊,并不可能得到任何同情,只会引来更多一浪高过一浪的痛斥。
主持审判的大兴县令此时已经有些麻木,第一次直面百姓们的怒火,他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本来,能一下子还这么多无路伸冤的百姓一个公道,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不过不知为什么他本能的不喜欢这样的场面,甚至感到了彻骨的恐惧。
而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张懋忠,本来是什么大场面都见过了,以为这次审判不会出什么事,此刻在数千人沸腾的怒火和仇恨面前,他只感到有些胆战心惊!
数千百姓的戾气已经非常明显,他们赤红的眼睛圆睁,激动得一起疯狂呼嚎吼叫,如果不是大批京营士兵将他们隔开。只要有人振臂一挥,他们就可以不问任何理由的把被指控者撕成碎片。
张懋忠刚才居然看到了,几十名人犯被一浪高过一浪的怒吼声淹没的时候,其中居然还有一人被活活吓死。
这位锦衣卫指挥使不由看向了主审的大兴县令,两人视线交汇间,都从对方眼神里看到了发自内心的恐惧。
这时,人群中一个枯瘦的老头看到某个囚犯被吓死,突然就坐在地上,一会嚎啕大哭,一会又大笑不止,状若疯魔地嚎叫着:“死得好,死得好!死得好啊!”
一会后,这个老头突然站了起来,又朝着紫禁城的方向跪了下去,开始不停地磕头,一边磕头还泪流满面地大叫着:“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啊!”
没一会,他的额头上就满是泥土和血迹混杂在一起的污秽。
有人带头之后,陆续有人开始向着紫禁城的方向跪倒磕头,很快所有人选择了从众,其中有不少都是情绪激动得不能自已的。
这一次是官差们当众宣布,皇庄免税免租两年之后,人们再一次向紫禁城的方向下跪磕头。
有些人是因为皇帝还了他们一个公道,有些人则是从众随大流,更多的人却是在从众之余,感到了一点点的希望,他们渴望着圣主明君的时候,现在这位少年天子让他们在绝望的生活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对于这一次公审的事情,知情的文官很快就开始感觉到不对,上疏称公审场面有些失控,恐怕生乱,请求不要再搞了。
朱皇帝当然不会同意了,直接告诉文官们:“朕下令这么干的,现在又喊停,朕不要面子的啊?再说了,那些庄户都是朕的赤子。怎么会叛乱?你们再危言耸听,朕就要不客气了。”
文官们还能怎么办,皇帝要搞就搞呗,反正看着也不会生出大乱。
在一片反对和沉默声中,礼部仪制司添注主事刘宗周这么个小官却是上疏表示了对皇帝的支持。
这位洋洋洒洒一大篇雄文,先自我批评了一番,又把朝中大臣都批判了一番,还把皇帝也批判了一番,然后肯定了这一番的公审公判大会,认为这是极好的,以后就应该多来这样的审判,并痛心疾首地直言天下风气都坏了,要求皇帝从自己做起,讲道德,亲近儒臣,顺带又推销了下他那个慎独的学问。
对于刘宗周这人,朱皇帝是十分无奈。这一位从不用士大夫拥有的权力谋取私利兼并土地,也从不让家人朋友做点生意之类的事,更不结党营私,在晚明这个环境里他的道德水平高得可以让绝大部分人仰望。
这位是个真正的道德学问家,然而看起来却是没多大的用。比之同样道德水平很高的海瑞,能力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讲的学问在朱皇帝眼里也是一点卵用都没有。
大明这帮儒生们大多都认为刘宗周先生道德水平很高,堪称完人,都表示要学习他。然而你真让他们去学这位刘先生,他们中绝大部分都会用行动告诉你——学他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学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