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章 每逢周三装个逼
随着杨-米尔斯理论的发展,物理学家雄心勃勃的尝试使用非阿贝尔群规范理论,来统一电磁力、核力和引力,从而完成他们向往已久的大一统伟业。
然而在量子力学中,每个粒子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波,因此“无质量”这一特性成为了大一统理论的症结。
实验、计算机模拟和某些理论计算使物理学家们相信,对于真空激发,一定存在一个“质量缺口”,即不存在无质量的粒子波。
质量缺口这个性质也解释了,为什么强力只能在如此短的距离内起作用。
这便是“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的来源,只不过至今无人可以得到杨-米方程组的通解,以严格证明“质量缺口”这个关键的性质。
今天,星期三,阳光明媚,普林斯顿数学系博士研究生塞巴斯蒂安,宣称他解决了“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
威腾教授无语的笑了,觉得滑稽。
沈奇心说,是啊,威腾教授都搞不定的问题,你一博士研究生能搞定?开什么国际玩笑。
“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最好的体现了对理解量子场论的挑战?”威腾问几位博士研究生。
塞巴斯蒂安回答到:“在物理学中占据中心地位,代表了QFT的困难。”
沈奇补充说明:“并且在数学上是重要的。”
威腾点点头说到:“对我来说,具备以上几点的一个显著问题是,证明在Re四次方以上的,以一个紧的、单的非阿贝尔李群G为规范群的量子杨-米尔斯理论的有解性,以及质量缺口假设的正确性。”
“然而塞巴斯蒂安,你写在黑板上的这堆符号,仅仅代表万千数学处理方式中的一种,对证明质量缺口假设起不到一丝作用。不过话说回来,你毕竟做出了努力,希望你能更深刻的了解QFT、QED、QD之后,再对质量缺口假设发起挑战。”威腾教授批评了塞巴斯蒂安几句,随后也进行了鼓励。
可以客观公正地否定学生的研究成果,但不能毁灭性地打击他们的学术积极性,二者如何权衡,这个技巧需要学科带头人自己把握分寸。
QFT即量子场论,QED是量子电动力学,QD代表量子色动力学,三个Q都挺难的,在深刻理解三个Q的前提下,并具备超强的数学处理技巧,才有可能解决“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
解决了“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物理学的大一统便在理论层面取得成功,至于能带来怎样的应用突破,目前尚无法评估。
这就是“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这个千禧难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被威腾教授批评了,塞巴斯蒂安感到沮丧,但他依旧抬起骄傲的头颅:“我会继续努力,五年内必将彻底解决‘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是的,我相信我能做到。克里斯将和我一起努力,他前不久在《数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如果我是‘杨’,那克里斯就是‘米尔斯’。”
“乐意为你效劳,塞巴斯蒂安。”克里斯说到。
塞巴斯蒂安摇摇头:“不是我,是我们。”
每周三,装B日,生命不息,装B不止。
今天的逼被塞巴斯蒂安和克里斯给装了,这让沈奇产生了一丝紧迫感。
虽然塞巴斯蒂安对于“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的研究成果漏洞百出,但他已经开始尝试进攻这个意义重大的千禧难题,这需要勇气。
克里斯宣称他即将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估计也是个大忽悠。
然而能在四大之一的《数学学报》上发论文,说明克里斯具备很强的数学实力,至少他已开始着手攻克哥猜+。
基础理论研究就是这样,在无数次天马行空甚至荒谬的遐想中,没准哪次就邂逅了那个正确而迷人的答案。
周围的人皆很努力,也具备野心和抱负,沈奇不敢小觑塞巴斯蒂安和克里斯,说不定这哥俩哪天真就撞大运了。
名垂青史的科学家出名之前,有不少都是无名小卒,比如说爱因斯坦,他发表量子论的这一年,就职于瑞士伯尔尼的一家专利局,是一名刚转正的普通技术员。若干年之后,爱因斯坦2岁的那一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塞巴斯蒂安和克里斯两人端着咖啡去另一张小桌上继续交流,威腾来到沈奇的这张桌子,问到:“奇,你最近在忙什么?”
“起草一部数论史,以及准备博士毕业答辩。”沈奇觉得今天的逼没装好,人家都杨-米方程和哥猜了,自己的研究却平淡无奇。
“奇,这几个博士研究生中,你应该是最早获得PhD的那位。”威腾看看乔纳斯,又瞅瞅不远处的塞巴斯蒂安和克里斯。
“我想是的。”乔纳斯说到。
“或许吧。”沈奇说到。
威腾问到:“博士毕业后有什么工作打算?”
沈奇笑道:“那得看普林斯顿是否肯雇佣我。”
威腾朝沙发上的查尔斯-费佛曼主任招了招手,费佛曼主任走了过来坐下。
威腾指了指沈奇,说到:“查尔斯,他需要一份普林斯顿的工作。”
“奇,那你得从数学系的讲师做起。”费佛曼说到。
“当然,我知道规矩。”已经是助教的沈奇清楚流程,讲师、副教授、教授的逐级晋升需要时间和业绩。云威、陶哲轩这些破纪录的最年轻教授们,都经历过讲师、副教授的阶段。
“成为讲师,你需要具备单独开课的学术能力,那么奇,请告诉我,你在哪门课程上具备最强的实力?”费佛曼主任轻描淡写的问到。
很多时候,数学系人事任免之前的面试都是在咖啡时间中进行的,看似聊天扯淡,实则暗藏考验。
沈奇回答到:“其实我所学甚杂,本科阶段发表的十篇论文涉及微分学、积分学、级数论、线性代数、同调代数、欧拉-泊松方程等领域,可以归为三个数学分支,即数学分析、代数学、数学物理方法。”
“在普林斯顿读书期间,我发表了四篇论文,即沃什猜想证明,两篇群论相关的文章,以及巴赫拿空间中的‘穆勒-沈定理’,这又涉及三个分支,即数论、抽象代数、泛函分析。还有篇‘沈氏近迫定理’的论文目前正在评审中,大方向上也属于泛函分析。”
“上学期我带了一个二年级学生的非欧几何导修班,非欧几何属于几何学分支,我辅导的还算不错,十二位学生的非欧几何综合成绩为二年级同期最高。”沈奇陈述客观事实,算是面试中的专业特长概述吧。
“所以,查尔斯,爱德华,我也很苦恼,上面所列举的七个数学分支总共包含三十二门细分课程,我想我都具备单独开课的能力。”沈奇无奈的摇摇头,杂家杂学,他也不知道三十二选一该选择谁?
费佛曼主任陷入了沉思:“奇这种全能型的数学准博士,确实很罕见。你觉得呢,爱德华?”
然而在量子力学中,每个粒子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波,因此“无质量”这一特性成为了大一统理论的症结。
实验、计算机模拟和某些理论计算使物理学家们相信,对于真空激发,一定存在一个“质量缺口”,即不存在无质量的粒子波。
质量缺口这个性质也解释了,为什么强力只能在如此短的距离内起作用。
这便是“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的来源,只不过至今无人可以得到杨-米方程组的通解,以严格证明“质量缺口”这个关键的性质。
今天,星期三,阳光明媚,普林斯顿数学系博士研究生塞巴斯蒂安,宣称他解决了“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
威腾教授无语的笑了,觉得滑稽。
沈奇心说,是啊,威腾教授都搞不定的问题,你一博士研究生能搞定?开什么国际玩笑。
“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最好的体现了对理解量子场论的挑战?”威腾问几位博士研究生。
塞巴斯蒂安回答到:“在物理学中占据中心地位,代表了QFT的困难。”
沈奇补充说明:“并且在数学上是重要的。”
威腾点点头说到:“对我来说,具备以上几点的一个显著问题是,证明在Re四次方以上的,以一个紧的、单的非阿贝尔李群G为规范群的量子杨-米尔斯理论的有解性,以及质量缺口假设的正确性。”
“然而塞巴斯蒂安,你写在黑板上的这堆符号,仅仅代表万千数学处理方式中的一种,对证明质量缺口假设起不到一丝作用。不过话说回来,你毕竟做出了努力,希望你能更深刻的了解QFT、QED、QD之后,再对质量缺口假设发起挑战。”威腾教授批评了塞巴斯蒂安几句,随后也进行了鼓励。
可以客观公正地否定学生的研究成果,但不能毁灭性地打击他们的学术积极性,二者如何权衡,这个技巧需要学科带头人自己把握分寸。
QFT即量子场论,QED是量子电动力学,QD代表量子色动力学,三个Q都挺难的,在深刻理解三个Q的前提下,并具备超强的数学处理技巧,才有可能解决“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
解决了“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物理学的大一统便在理论层面取得成功,至于能带来怎样的应用突破,目前尚无法评估。
这就是“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这个千禧难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被威腾教授批评了,塞巴斯蒂安感到沮丧,但他依旧抬起骄傲的头颅:“我会继续努力,五年内必将彻底解决‘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是的,我相信我能做到。克里斯将和我一起努力,他前不久在《数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如果我是‘杨’,那克里斯就是‘米尔斯’。”
“乐意为你效劳,塞巴斯蒂安。”克里斯说到。
塞巴斯蒂安摇摇头:“不是我,是我们。”
每周三,装B日,生命不息,装B不止。
今天的逼被塞巴斯蒂安和克里斯给装了,这让沈奇产生了一丝紧迫感。
虽然塞巴斯蒂安对于“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的研究成果漏洞百出,但他已经开始尝试进攻这个意义重大的千禧难题,这需要勇气。
克里斯宣称他即将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估计也是个大忽悠。
然而能在四大之一的《数学学报》上发论文,说明克里斯具备很强的数学实力,至少他已开始着手攻克哥猜+。
基础理论研究就是这样,在无数次天马行空甚至荒谬的遐想中,没准哪次就邂逅了那个正确而迷人的答案。
周围的人皆很努力,也具备野心和抱负,沈奇不敢小觑塞巴斯蒂安和克里斯,说不定这哥俩哪天真就撞大运了。
名垂青史的科学家出名之前,有不少都是无名小卒,比如说爱因斯坦,他发表量子论的这一年,就职于瑞士伯尔尼的一家专利局,是一名刚转正的普通技术员。若干年之后,爱因斯坦2岁的那一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塞巴斯蒂安和克里斯两人端着咖啡去另一张小桌上继续交流,威腾来到沈奇的这张桌子,问到:“奇,你最近在忙什么?”
“起草一部数论史,以及准备博士毕业答辩。”沈奇觉得今天的逼没装好,人家都杨-米方程和哥猜了,自己的研究却平淡无奇。
“奇,这几个博士研究生中,你应该是最早获得PhD的那位。”威腾看看乔纳斯,又瞅瞅不远处的塞巴斯蒂安和克里斯。
“我想是的。”乔纳斯说到。
“或许吧。”沈奇说到。
威腾问到:“博士毕业后有什么工作打算?”
沈奇笑道:“那得看普林斯顿是否肯雇佣我。”
威腾朝沙发上的查尔斯-费佛曼主任招了招手,费佛曼主任走了过来坐下。
威腾指了指沈奇,说到:“查尔斯,他需要一份普林斯顿的工作。”
“奇,那你得从数学系的讲师做起。”费佛曼说到。
“当然,我知道规矩。”已经是助教的沈奇清楚流程,讲师、副教授、教授的逐级晋升需要时间和业绩。云威、陶哲轩这些破纪录的最年轻教授们,都经历过讲师、副教授的阶段。
“成为讲师,你需要具备单独开课的学术能力,那么奇,请告诉我,你在哪门课程上具备最强的实力?”费佛曼主任轻描淡写的问到。
很多时候,数学系人事任免之前的面试都是在咖啡时间中进行的,看似聊天扯淡,实则暗藏考验。
沈奇回答到:“其实我所学甚杂,本科阶段发表的十篇论文涉及微分学、积分学、级数论、线性代数、同调代数、欧拉-泊松方程等领域,可以归为三个数学分支,即数学分析、代数学、数学物理方法。”
“在普林斯顿读书期间,我发表了四篇论文,即沃什猜想证明,两篇群论相关的文章,以及巴赫拿空间中的‘穆勒-沈定理’,这又涉及三个分支,即数论、抽象代数、泛函分析。还有篇‘沈氏近迫定理’的论文目前正在评审中,大方向上也属于泛函分析。”
“上学期我带了一个二年级学生的非欧几何导修班,非欧几何属于几何学分支,我辅导的还算不错,十二位学生的非欧几何综合成绩为二年级同期最高。”沈奇陈述客观事实,算是面试中的专业特长概述吧。
“所以,查尔斯,爱德华,我也很苦恼,上面所列举的七个数学分支总共包含三十二门细分课程,我想我都具备单独开课的能力。”沈奇无奈的摇摇头,杂家杂学,他也不知道三十二选一该选择谁?
费佛曼主任陷入了沉思:“奇这种全能型的数学准博士,确实很罕见。你觉得呢,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