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二一九章 南亚计划(七千字大章)

    这一年的中秋节,因为东征的大胜,大明又特赦了一批罪行不大的囚犯。

    不过这一切都跟朱瞻基没有什么关系,他在宫中陪着家人度过了中秋节之后,只是简单地安排了一下海军个舰队的调整,就带着母亲,弟妹还有一帮妻妾前往汤池温泉度假。

    他不再宫中的时候,他的妻妾们就如同坐牢一般,只能在东宫活动,根本没有机会出入宫门。

    除非遇到自己的家族有大事,她们都是不可能出宫的。

    所以朱瞻基回来以后,自然要带着她们出外散心一番。

    关于几个孩子的满月宴,在这个孩子不超过五岁就不保险的年代,是不会大操大办的。

    来到汤池温泉,朱瞻基只是办了一场小规模的聚餐,请来了孩子的外公外婆,舅舅们,一起吃了一顿饭。

    虽然在汤池度假,但是主要是给嫔妃们一个放风的时间,朱瞻基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安排人前往江油寻找硝石矿,还有就是筹备银行以及为下西洋做准备上。

    知道了江油这个地方,还有老君山这个名字,对于能不能找到硝石矿朱瞻基并不担心。

    即便是找不到,大不了他安排一个船队,给一个准确的定位。让他们沿着太平洋洋流,前往智利,去挖掘那里的硝石矿。

    至于下西洋,郑和已经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了。虽然这次的规模会大上许多,但是该如何筹备,也不需要朱瞻基操太多心。

    他的主要心思在召唤各王府的世子上面,以及让內监组建一支史上最大的贸易团队上面。

    朱棣在中秋节之后,就派出了以沐昕为首的六支勋贵使节,分赴各地王府宣旨,要求各王府派出第二代世子,或者是第三代世子,追随太孙,一同下西洋。

    如果说朱棣对于朱瞻基下西洋一开始还有一些忧虑,但是在他用征服帖木儿国作为诱饵之后,朱棣简直是万分期待他的这次下西洋之行。

    至于贸易团队,朱瞻基这次不仅想要在东南亚,南亚一带进行贸易,更想直接去一趟欧洲,去看看那个后世熟悉的世界,现在是一副什么样的境况。

    对于欧洲,朱瞻基没有半点染指之心。说实话,整个欧洲其实算得上是蛮荒之地,唯一适宜人类生存的,就只有一个气候。

    因为受到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西欧和南欧一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所以那里才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另一座摇篮。

    但是整个西欧,土地贫瘠不适宜种植粮食,矿产也不算丰富,不管是法国北部的铁矿,瑞典的铁矿,储藏量都不算大,唯一储量丰富的,也就只有一个煤矿和林木资源了。

    但是这些跟美洲和澳洲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他们之所以能够那么富裕,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抓住了大航海时代的机遇,大力进行殖民掠夺和贸易,在这个基础上,才发展成为了后世最大的经济体。

    他想去欧洲,目的就是为了限制欧洲人。这一世,他想要把欧洲人圈禁在欧洲,根本不让他们有侵占美洲,澳洲,亚洲,非洲的机会。

    依靠大明如今的实力,这一点并不困难。

    只需要控制住冰岛,亚速尔群岛,在非洲设立几个监控点,就能把欧洲人限制起来

    但是,想要让这几个监控点能够自我循环,依靠自身发展起来,就是一个系统性的难题了。

    这是海上的限制,而在陆地上,想要限制欧洲人其实更难。

    因为大西北的的沙漠,戈壁滩,西伯利亚遥远的冻土带,还有中亚的高山,都是目前的大明难以解决的难关。

    在火车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如此遥远距离的控制,是一个更大的难题。

    所以朱瞻基虽然想要打垮帖木儿国,却没有想过要直接灭了阿拉伯人。

    在大明目前控制的区域之外,必须要让欧洲的白人和阿拉伯人成为对手,这样他们才无心他顾。

    至于黑人,对不起了。

    大明不是葡萄牙,不需要他们去美洲当苦力,所以他们还是留在中部非洲那旮旯天天愉快地唱歌跳舞吧。

    对于这个人种,朱瞻基一点好感也没有,他们就是堕落,懒惰的代名词。

    哪怕以后大明就是利用一些黑人劳力,也一定会给他们去势,绝不让他们蔓延开来。

    虽然现在欧洲人,阿拉伯人都很穷,但是破船还有三斤钉。在南欧,北非一带,他们数千年的积累,金银还是有不少的,既然要去一趟,当然也要搜刮一番。

    抢劫是最没有效率的行为,通过贸易,可以让他们老老实实地拿出自己的金银来交换想要的东西。

    将这些事务安排了下去,朱瞻基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筹备银行的事务上。

    在前世,他自己参股,控股了多家银行,对于银行的组建,经营流程并不陌生。

    但是那是后世现代化经营的银行,在如今的这个时代,想要银行能够自我生存下来,许多方面都要重新进行规划。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后世的银行有着自己的通讯网络,在亚洲存钱,美洲就能通兑。

    但是现在呢?不要说亚洲和美洲了。就是应天府和扬州,没有一天的时间,消息也传不过去,更别说从应天府到更远的地方了。

    所以通存通兑,对如今的银行来说,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的银行,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发行金银票,进行异地取款。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解决技术上的难题,还有就是建立百姓认可的信誉问题。

    不过这些看起来困难,其实对朱瞻基来说并不难以解决。

    首先,就是从造纸到印刷,建立一套独立的系统。从纸张防伪到印刷防伪,银行必须要控制金银票的每一个环节,印出让人无法仿造的金银票。

    只要金银票不滥发,按照储备金进行发行,不让金银票贬值,时间一长,就能建立信用。

    所以说,朱瞻基从东瀛运回来的金银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建立信用的基础。

    朱瞻基还有一个优势是无人能比的,那就是他是帝国的继承人,可以毫无顾虑地让官府和內监配合银行的发展计划。

    在他的计划里,户部承办的银行负责整个国家的官员俸禄,战争经费,还包括政府拨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运营。

    以后运营正常了,还能承办国债发行,赤字套现方面的工作。

    当一个国家的政府经济运营都能通过银行来调节的时候,这家银行就算成功了。

    而內监承办的银行,则负责天下商业运营。

    因为现在大明的商业,关税都是內监在控制。只要他们牵头,那些商人们想要跟內监做生意,就必须要通过银行来运作,所以不怕那些商人们不把钱存进银行去。

    既然是负责商业运作,那么私人存款,贷款当然也是通过这家银行来运营。

    只要商人们的钱进入了这家银行,百姓们慢慢也会接受把钱存进银行的理念。

    但是,如今的银铺都还是存钱需要缴纳保管费的,只是让各位大臣们接受存钱进银行要给利息,就普遍接受不了。

    在汤池温泉的这段时间,从户部尚书夏元吉到户部侍郎,户部郎中们,然后到內监十二监,四司八局的各级太监们,每天上午,都会轮流来接受朱瞻基的理论培训。

    下午的时间,朱瞻基是不会处理公务的,他要陪自己的嫔妃们。

    九月初,就在朱瞻基准备返回应天府的时候,纪纲前来辞行了。

    以前的纪纲在大明可以说是千夫所指,那么现在的纪纲就是万夫所指。

    作为一个大奸臣,刽子手,他却能成为大明第一个封建伯爵。这让他在原来的仇人团体之外,又多了一大批嫉妒的团体。

    实封一县治地,虽然是在东瀛,但是那也是实实在在的封地啊!

    这种待遇,甚至远远超过了大明的王爷们,因为哪怕是王爷们,对治下子民也没有处置权。

    所以他回来大明的这段时间,压力非常巨大,根本不敢出门。

    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他就处理好了京城的产业,准备带着自己的家人前往东瀛。

    原本他还想居中联络一番计划内的军火贸易和人口贸易,但是现在他连门都出不了,也没有人愿意跟他谈。

    所以他准备先离开京城,前往老家祭祖之后,就直接从山东前往东瀛。

    他一来是向朱瞻基辞行,询问后续安排,而来也是为了把他手下另一位大将袁江介绍给朱瞻基。

    在庄敬和庞瑛离开他身边后,纪纲已经认识到了朱瞻基笼络人心的能力。

    这庄敬和庞瑛本来跟他绑死在了一条船上,现在却成为了朱瞻基的爪牙。但是纪纲什么话都不敢说,甚至不敢因此恨朱瞻基,他现在的一切,可以说都是朱瞻基给的。

    袁江是他在锦衣卫另一位铁杆心腹,与庄敬一样,担任四品指挥佥事。不过此人的能力不在侦缉,办案,而在于处理政务。所以在名气上不仅比不上庄敬,甚至连庞瑛的恶名还要高他一筹。

    他可以说是纪纲目前最器重的手下了,因为身份的转变,纪纲现在不需要太多能打能杀的手下,更需要具有处理事务能力的手下。

    能打能杀的手下,即使去了庄敬,庞瑛,他也还有千户王谦,李春等人。但是能够处理行政事务的手下,只有一个袁江。

    如今袁江的家人他们也要跟自己一起前往东瀛,这个时候他才敢让袁江出现在朱瞻基的面前。

    但是实际上他有些多心了,朱瞻基目前的手下虽然没有太多人才,那是因为他并没有全力发展中自己的势力。

    否则以他太孙的名义,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

    “此去东瀛,首要在于配合海军控制东瀛的局势。我大明虽然不至于直接插手东瀛事务,但是从今往后,绝不能让东瀛脱离大明的控制。我虽然已经召回了幼军斥候,但是锦衣卫仍然有数百探子和数千东瀛内线,遍布东瀛各地。石见伯今后当以此事为重,今后可与易信,还有杨章德直接联络。”

    纪纲来不及感叹三年前的一个小小总旗,因为攀上了朱瞻基的关系,就混成了锦衣卫指挥佥事。立即表态道:“臣一定不负所托。”

    “火枪一事不必心急,即便售卖东瀛火枪,也必须要等到我大明火枪配备达到百万以上,如今夹江工业区加工能力大增,最多一年就能向东瀛售卖火枪。”

    夹江工业区那边,因为受限于机床和熟练工人的数量,最开始一日能出枪管不过五百根。但是这一年来,熟练的工人数量和机床数量大增,如今一天能加工出合格产品四五千根。

    工业的力量,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威力,即便是朱棣,也为如今火枪的发展速度感到惊叹。

    不过,火药已经成为了如今大明火器发展的最大瓶颈,没有找到新的硝石矿之前,仅靠从各地厕所刮土提炼,远远不够大明军队的消耗。

    纪纲点头应道:“臣与多位名主和将军已经达成了协议,向大明提供劳力和侍女这条渠道很快就能稳定下来,不知殿下有何嘱咐。”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些都是小事,就不要跟我汇报了。我大明需要劳力,更需要平定蛮夷的先锋。倭人性残,忠于军令,是难得的好兵,若是能训练一批这样的军队,我届时会出大价钱来雇佣。”

    纪纲连忙说道:“臣如何敢跟殿下做生意……”

    朱瞻基哈哈笑道:“当生意做,这件事才能做的长久,雇佣倭人耗费再高,也高不过我大明自己训练士兵吧!何况,这些人都是当做替死鬼的,当生意来做,我大明也可节约一大笔抚恤金。今后招收倭人先锋军,不管是俸禄还是抚恤,都按我大明士兵的六成来给付银钱,至于你那边给多少,我就不管了。”

    最后,两个人又谈到了石见银山的管理。这个银山是要交给內监来开发的,哪怕纪纲作为石见伯,最多每年能得到一些年金,并且还要帮着朱瞻基监管內监的开发,不要让人中饱私囊。

    另外当地倭人矿工的管理,也是要交给纪纲来管理。

    至于每年付给纪纲多少银钱,在银山还没有开发的时候,现在也很难确定。

    按照朱瞻基的意思,肯定是按照每年的产银量来定个比例最好。

    所以今年这几个月就先试着开发,待明年再确定定额。

    送走了纪纲,朱瞻基又让人叫进来了等候拜见的候显。

    去年朱瞻基筹备东征之际,候显作为使节,独率舟师,出使榜葛剌诸国。榜葛刺大约在后世的孟加拉国,他的出使受到了当地上层人士、权威人士及国王的热烈欢迎。

    因为只是护送使节回国,并且与当地的佛教徒打通前往藏地的通道,所以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返回了国内。

    在朱瞻基凯旋归来之前,他也才刚刚回京。并且带回来了当地特产的老虎与巨蟒,给应天府的动物园又增加了两种特色动物。

    在地球仪前面,朱瞻基听他详细汇报了出使的经过,并且详细询问了印度当地的各国情况。

    如今的印度大陆,北方几乎已经被帖木儿任命的赛义德王朝占领,侵占了印度北部的大部分区域。

    但是在印度的南部,仍然有数十个大国和上百个小国,他们互相征伐,却又互相联合,共同应对北方赛义德王朝的威胁。

    宋开禧二年,阿富汗古尔王朝统治德里的总督库特布艾巴克自立为统治印度的苏丹,定都德里,标志着德里苏丹国统治印度的开始。

    赛义德王朝是德里苏丹国第四代王朝,永乐十二年才创立,创建者为原旁遮普总督黑兹尔汗。因其家族自称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故称赛义德王朝。

    黑兹尔汗曾是察合台突厥人帖木尔任命的木尔坦、拉合尔等地的总督,在帖木儿死后,逐渐势大,在前年的时候自立为王。

    这个王朝是信仰绿教为主,与印度当地的印度教派和佛教派水火不容,一直是以武力强力镇压。

    候显是藏族,信仰的是佛教,所以对这个国家毫无好感。听到朱瞻基询问当地的局势,着实说了赛义德王朝不少坏话,想要激发朱瞻基的征伐之心。

    他这次出使榜葛刺,出发的时候,朱瞻基刚准备去剿灭海盗,等他回来的时候,朱瞻基竟然已经占领了东瀛王宫,让东瀛臣服在大明脚下。

    大明火枪的发展,让战争不再像以前那样胶着,变成了一面倒的局势。他很想大明能直接占领南亚大陆,因为在大明的统治下,佛教不至于像现在一样,被印度教派和绿教轮番打压。

    如今佛教徒在发源地已经生存不下去了,只能向东方转移进入那些穷乡僻壤之地。

    他不知道的是,如果朱瞻基不参与进来,佛教在印度的确是被驱逐了,并且再也没有回去过。几百年后,印度几乎已经没有了佛教徒,反而在勃固,南掌,暹罗,真腊等地一直传承了下来。

    他也不知道,因为佛教的愚民教义,凡是信仰佛教,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虽然粮食充足,却全都是穷的连一点油水也没有的地方。

    只有一个暹罗,还是靠色与情与旅游才好过一些。

    朱瞻基是真的对印度有兴趣,因为这个国家的印度教义就是将人分为了几等,这种僵硬的政治体制,是最有利于统治和管理的。

    而且这里还是全世界土地最肥沃的区域,土地面积广袤,肥沃,物产丰富。

    如果将印度大陆变成了殖民地,甚至是国土,那么大明的辐射能力,将会比现在增加三分之一以上。

    容易征伐,容易管理,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太多了。

    相比等着大明去占领的澳洲和南北美洲,这里虽然离得近,诱惑力却又似乎没有那么大了。

    不过,这件事朱瞻基决定交给朱棣来做决定,他若是想要攻打帖木儿国,到时候肯定回来一趟南亚大陆,到时候看他的决定了。

    他若是想把印度变成殖民地,就派一个朱姓的王爷,甚至是两个来管理都可以。他要是想要印度大陆变成大明国土,朱瞻基也不会反对。

    反正现在对朱瞻基来说,让大明人口暴增,然后占领南北美,澳洲更加重要。

    朱瞻基最后吩咐他说:“回去以后,将南洋大陆的局势细述成书,呈交皇祖父,想必他会奖赏你的……”

    候显眼睛一亮,问道:“难道陛下有意对赛义德王朝动手?”

    朱瞻基笑道:“一个小小的赛义德王朝还不值得皇祖父动心,他真正想要对付的是帖木儿国。”

    候显大喜道:“多写殿下提醒,内臣回去之后就将今日之言细述成书,呈交陛下。”

    临走时,朱瞻基送他了一本《瀛涯胜览》。“此书你回去多看看,就按照这种模式来写策论。”

    候显笑道:“此书内臣已经有买,马宗道乃是内臣熟识。”

    朱瞻基笑了笑,马欢是郑和舰队的翻译,候显曾经是郑和的副手,他们相识也是应该的。

    这本《瀛涯胜览》是马欢在朱瞻基的嘱咐下成书的。该书共计十八篇,记述了郑和舰队所访问过的占城、爪哇、旧港、暹罗、满剌加、哑鲁、苏门答腊、那孤儿、黎代、喃渤里、锡兰、小葛兰、阿枝、古里、溜山、祖法儿、阿丹、榜葛剌、忽鲁谟斯等十九个国家的疆域、道里、风俗、物产及其国家沿革的大概。

    每个国家为一篇,其中因那孤儿很小,所以附于苏门答剌之后。

    这本书可以说是当今最完整,最详细关于南洋各国的介绍,对大明人了解外面的世界,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朱瞻基自己都非常喜欢这本书,这段时间,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看一会儿,加深自己的印象。

    不过可惜的是,这里没有距离大明最近的吕宋和苏禄国的介绍,因为这两个国家跟大明关系密切,可以算是大明国土了。

    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统率巨型舰队至吕宋,即奉永乐帝诏书委任晋江华侨领袖许柴佬为吕宋总督。

    许柴佬统揽该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大权,如今已经有十二年。

    在此期间,许柴佬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施行孔儒礼仁之治。并传播闽南农渔工商先进技术,大兴造船、纺织、制陶、种茶诸业,为吕宋社会稳定、经贸发展、文艺繁荣作出卓越贡献。

    虽然吕宋岛多瘴气,但是后世的马尼拉以北却是广袤的平原区,如今发展的非常迅速。

    苏禄国三位苏丹就是因为目睹吕宋的经济发展,羡慕不已,屡次上书,希望能从大明藩属变成大明子民。

    不过这却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对,因为对这些儒家的大臣们来说,一个不服教化,信仰绿教的小国,是不值得要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后世的菲律宾,如今是跟大明关系最为亲近的地方。福建泉州等地,因为人多地少,每年都有不少人前往吕宋讨生活。

    但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迁都北平,大明几乎就放弃了南方,在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撤销以后,南洋各国就意识到了大明的虚弱,逐渐不再理会大明,也不承认是大明属国。

    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就是原本的朱瞻基认识到了放弃交趾的错误,想要弥补。

    但是只有舰队,没有任何行动,也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特别是郑和去世后,舰队从此不再巡航。旧港抚慰司被苏门答腊国侵占以后,大明也没有任何惩治行动,从此南洋各国与大明也就只有名义上的统属了。

    如果不是迁都,不是放弃交趾,不仅南洋各国,就连后世的印度各国,非洲东海岸,天方国(后世的沙特)都依旧自认是大明的属国。

    朱瞻基对这些历史虽然不甚了解,但是看到现在万国来朝,其实心里早已经拿定了主意,这些地方,大明绝对不会再放弃。

    大明不仅仅只是汉人的帝国,更要成为所有人的天朝上国。

    候显离去,朱瞻基也来到了院子里面,伸了一个懒腰。现在已经是九月初,天气不冷不热,十分舒服。

    李亮在他身后轻声说道:“殿下,马良媛今日生辰,马致德父子都来别院给马良媛过生,要不要过去一趟?”

    朱瞻基心里一喜,点了点头说道:“马迪来了!孤正要找他,让他们父子来觐见吧。”

    朱瞻基妻妾众多,三天两头的都有人过生日。她们每人每月例银二十两到五十两不等,衣食住行,包括琴棋书画,朱瞻基全部都包了,都没有花钱的地方。

    如今的内侍,宫女地位都不高,她们连打赏都不用。如今的银子的购买力非常强劲,所以她们一个个都是小富婆。

    这还不算什么,每年三节一寿,都是她们名正言顺可以收礼的时候。

    家乡的地方官每逢春节,端午,中秋节,还有本人寿辰的时候,都会送礼。除此之外,还有宫中的赏赐,这些也比例银要更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