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刘青田后人
虽然朱瞻基想要让大明境内严禁栽种棉花,但是这件事并不是今年就可以实施的,因为现在已经八月,今年的棉花已经种了下去。
而且,在西北地区还没有大规模的种植棉花,成为大明的替代地之前,大明也不能就直接终止棉花的种植。
陈诚虽然出使归来,却没有直接回吏部验封司复命。使团在接受了吏部的考核,对这次出使进行了工作评估之后,朱棣按照惯例,对使团人员进行了封赏。
陈诚此时获得的奖赏与其他人并无特别,甚至因为他写出了两本介绍西域的书,封赏相对还有些轻了。
但是随后,陈诚就被朱棣的一纸诏书,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调到了工部都水清吏司任郎中。
从六部之首的吏部,调到了六部之尾的工部,虽然晋升了一级,但是也不能说这就是晋升。毕竟,吏部清贵,掌管百官升迁,而工部却是要埋着头干活的
但是陈诚这个郎中,只是到工部点了一个卯,就被工部安排到朱瞻基的下马桥农庄,都管农庄一应事物。
除了幼军营之外,下马桥农庄的一应大权,俱掌于他一人之手。
都水清吏司,是工部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的部门。陈诚的这个调动让一般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在六部上层,却引起一阵艳羡之声。
谁都知道,如今太孙的下马桥农庄乃是工部除了夹江工业区之外,最有潜力的发展部门。
虽然大部分人还搞不清太孙一下子就成立了十家研究院,到底研究什么东西。但是光凭成为了太孙最亲近的近臣,就足以让所有人羡慕的了。
如今的朝廷内,就连太子也没有太孙这么大的影响力。除了掌管海军,统管天下水师,这日进斗金的夹江工业区,包括下马桥研究院,都是太孙搞起来的。
何况如今的太孙还相当于接手了宁波市舶司,掌管大明与朝鲜和东瀛的贸易,手里有钱,有权,有人,有势。
要不是太孙一直游离于朝廷的管理系统之外,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大臣想要抱住太孙这条粗大腿。
许多人都不理解,朱棣为什么宁愿给自己的孙子这么大的权力,却吝啬于给自己的儿子一部分权力。
但是只要想想,不管是夹江工业区,还是下马桥研究院,包括年入百万两的宁波市舶司都是在太孙手底下发展起来的,众人也能有些理解了。
前几年,众大臣发放俸禄,还需要派着家丁,赶着大车去领俸禄,大部分俸禄都是布匹和粮食,还要操心变卖。
但是从今年以来,除了皇上的赏赐,官员的俸禄已经开始用现银和铜钱支付,节省了官员大部分精力。
光凭这一点,就能知道,朱瞻基的贡献有多大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官员屡屡上奏,认为內监势力太大,获利过甚,这是与民争利,不利发展。
如今皇上的内库财货丰盈,国库却不见起色,实乃本末倒置。
不过这些奏章并没有什么作用。
朱棣可不是人云亦云的君主,他现在尝到了独家经营的甜头,手头宽裕,內监光是收关税就能让他不虞资金压力,想要让他放开管制,那是不可能的。
陈诚虽然被调到了下马桥农庄,但是实际上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
下马桥农庄这里,地理研究院,矿产研究院,钢铁铸造研究院,格物基础研究院,机械研究院,化学研究院,医学研究院,纺织技术研究院,造船技术研究院,建筑水利研究院。
这十家研究院目前也只是搭建起了框架,工部被调过来的工匠和管理人员,大部分也都是在夹江工业区坐班,研究。
而且,他只是在下马桥待了一天,情况还没有了解清楚,就被朱棣又派到了鸿胪寺,专门接待跟随使团一起来应天府的十七国使臣。
陈诚不是一个愚鲁之人,如果真的愚鲁,他也不可能从一个寒门学子,成为从五品的员外郎,并且出使安南,西域,都能取得不错的成效。
他将自己从回到京城,经历的一切只是简单地回想了一遍,串联在了一起,就有些明白皇上和太孙的对他的定位了。
他能被赏识,是因为自己对西域的情况比较了解,两本著作都颇受皇上和太孙重视。
而太孙将他带到世界地图前面,要在他的书里面加上西域适合种植棉花的述论,从他的角度来说,是为了让西域各国重视棉花的种植,引导他们发展棉花种植。
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出使过西域,他很清楚,棉花最早本来就是从现在帖木儿国的西南部开始种植的。那里在汉代,就已经开始种植棉花,而华夏却是从宋代才开始逐渐种植棉花的。
只要大明能够承诺收购他们出产的棉花,然后将他们需要的各种物资卖给他们,这件事就很容易操作。
但是从皇上和太孙的角度,当然不仅仅只是这个目的。虽然现在陈诚还没有完全琢磨透他们的想法,却已经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将会是一个庞大计划中的一个环节。
所以他拿出了万分热情,与这十七国的使臣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沟通,想要说服他们主动来种植棉花。
跟陈诚很快就明白了上层的意图相比,工部虞衡清吏司的员外郎刘杰至今却都一直是忙并迷糊着。
身为诚意伯刘伯温的曾孙,因为曾祖和祖父都被胡惟庸害死,家族封爵在十八年前也被剥夺,父亲刘廌从此隐居家乡青田,无心仕途。
刘杰却不甘如此,他自小得父亲精心教导,少年成名,建文年间就以殿试二甲入仕。
不过,身为诚意伯的后人,他在官场上却遭到了或明或暗的排挤,十几年来,仍然只是工部一个边缘人物。
虞衡清吏司成立了新的专利部,无人知晓这个部门以后能不能起来,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部门以后少不了打官司,所以将他给发配到了这个新部门。
专利部的第一个官司就是自己部门与內监的官司,虽然雷声大雨点小,但是他的这个位置也如同是一座火山口。
但是任谁也没有料到,在官司结束以后,专利司立即成为了应天府最热闹的衙门之一,全国各地的商人,工匠,根本不在乎申请专利的些许费用,开始大肆申请专利。
只要有人所求,这个衙门就会水涨船高。刘杰从一个清水衙门被排挤的边缘人物,突然就变成了一个红人,这个变化之快,就是他也没有想到的。
可是,他却一直有些搞不懂,成立这样一个部门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虽然学富五车,自认不堕人后,但是四书五经里面,也都没有告诉过他,这个部门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专利固然能保护工匠的独门绝技,也能促进工部各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可是现在似乎越来越成为了豪门富商利用法律来垄断技术的途径。
所以现在他越是受追捧,也就越是胆战心惊,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觉得自己老了十岁。
他不知道该如何解开这个结,他毫不怀疑,以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他会越来越危险。
自己的曾祖和祖父虽然受到胡惟庸的迫害,却罪不及家人,但是自己现在似乎比他们还要危险。
在心里盘算了数月之后,他也终于忍不住了。他知道这一天朱瞻基要到夹江工业区视察钢水提纯,所以专门候在了內监的铁水熔炼场门口。
这家钢水熔炼场虽然隶属工部,由工部的隶员管理,但是却不归工部管辖。工部吏员们每天进行的各种试验,所有数据都被內监的人员收集了起来,任何人都不能带出只言片语。
不过,除了锦衣卫和內监的监督,工部人员在这里还是有一些特权的,所以他的出现并没有让锦衣卫的人员太紧张,就连太孙要来,他和两位随员也没有被清查。
巳时正,朱瞻基率领着自己的百余侍卫骑马来到了夹江工业区,行至熔炼场的院落门口,就被守在门口的刘杰给拦住了。
“殿下,臣乃工部虞衡清吏司员外郎刘杰,万请殿下与臣些许时间,臣有事启奏。”
朱瞻基勒住了胯下的骏马,斥退了杨章德等人,居高临下地问道:“既是工部吏员,为何于此处拦下孤?工部可是自有上言通道……”
“臣也不知此事于公于私,故不敢因私废公,才出此下策。”
听到他的回答,朱瞻基有了一丝好奇。一件拿不准到底是公事还是私事的事情,就敢这样拦下自己进言,胆子可不小啊。
朱瞻基却不知道,刘杰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他的这些顾虑又不能明言上书,没有合适的理由,他的奏章根本到不了朱瞻基的面前。
这个时候,隶属于孙林的一个小太监拿着一个名册来到了朱瞻基的面前,递给了朱瞻基说道:“殿下,此人乃是工部虞衡清吏司员外郎刘杰无疑,此人乃刘青田之后,如今掌管专利司。”
一听是刘伯温之后,朱瞻基心里的一丝不满就消散了,翻身下马说道:“随孤到会客厅来。”
(摇摇摇头兄弟的三万打赏,如今满了三个盟主,虽然每天加更,现在欠账却越来越多了。幸福的苦恼啊……现在还欠摇摇摇头兄弟七章,呼延晟兄弟三章,月票加更一章,一共十一章,且容我慢慢还……今天依旧三更)
而且,在西北地区还没有大规模的种植棉花,成为大明的替代地之前,大明也不能就直接终止棉花的种植。
陈诚虽然出使归来,却没有直接回吏部验封司复命。使团在接受了吏部的考核,对这次出使进行了工作评估之后,朱棣按照惯例,对使团人员进行了封赏。
陈诚此时获得的奖赏与其他人并无特别,甚至因为他写出了两本介绍西域的书,封赏相对还有些轻了。
但是随后,陈诚就被朱棣的一纸诏书,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调到了工部都水清吏司任郎中。
从六部之首的吏部,调到了六部之尾的工部,虽然晋升了一级,但是也不能说这就是晋升。毕竟,吏部清贵,掌管百官升迁,而工部却是要埋着头干活的
但是陈诚这个郎中,只是到工部点了一个卯,就被工部安排到朱瞻基的下马桥农庄,都管农庄一应事物。
除了幼军营之外,下马桥农庄的一应大权,俱掌于他一人之手。
都水清吏司,是工部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的部门。陈诚的这个调动让一般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在六部上层,却引起一阵艳羡之声。
谁都知道,如今太孙的下马桥农庄乃是工部除了夹江工业区之外,最有潜力的发展部门。
虽然大部分人还搞不清太孙一下子就成立了十家研究院,到底研究什么东西。但是光凭成为了太孙最亲近的近臣,就足以让所有人羡慕的了。
如今的朝廷内,就连太子也没有太孙这么大的影响力。除了掌管海军,统管天下水师,这日进斗金的夹江工业区,包括下马桥研究院,都是太孙搞起来的。
何况如今的太孙还相当于接手了宁波市舶司,掌管大明与朝鲜和东瀛的贸易,手里有钱,有权,有人,有势。
要不是太孙一直游离于朝廷的管理系统之外,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大臣想要抱住太孙这条粗大腿。
许多人都不理解,朱棣为什么宁愿给自己的孙子这么大的权力,却吝啬于给自己的儿子一部分权力。
但是只要想想,不管是夹江工业区,还是下马桥研究院,包括年入百万两的宁波市舶司都是在太孙手底下发展起来的,众人也能有些理解了。
前几年,众大臣发放俸禄,还需要派着家丁,赶着大车去领俸禄,大部分俸禄都是布匹和粮食,还要操心变卖。
但是从今年以来,除了皇上的赏赐,官员的俸禄已经开始用现银和铜钱支付,节省了官员大部分精力。
光凭这一点,就能知道,朱瞻基的贡献有多大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官员屡屡上奏,认为內监势力太大,获利过甚,这是与民争利,不利发展。
如今皇上的内库财货丰盈,国库却不见起色,实乃本末倒置。
不过这些奏章并没有什么作用。
朱棣可不是人云亦云的君主,他现在尝到了独家经营的甜头,手头宽裕,內监光是收关税就能让他不虞资金压力,想要让他放开管制,那是不可能的。
陈诚虽然被调到了下马桥农庄,但是实际上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
下马桥农庄这里,地理研究院,矿产研究院,钢铁铸造研究院,格物基础研究院,机械研究院,化学研究院,医学研究院,纺织技术研究院,造船技术研究院,建筑水利研究院。
这十家研究院目前也只是搭建起了框架,工部被调过来的工匠和管理人员,大部分也都是在夹江工业区坐班,研究。
而且,他只是在下马桥待了一天,情况还没有了解清楚,就被朱棣又派到了鸿胪寺,专门接待跟随使团一起来应天府的十七国使臣。
陈诚不是一个愚鲁之人,如果真的愚鲁,他也不可能从一个寒门学子,成为从五品的员外郎,并且出使安南,西域,都能取得不错的成效。
他将自己从回到京城,经历的一切只是简单地回想了一遍,串联在了一起,就有些明白皇上和太孙的对他的定位了。
他能被赏识,是因为自己对西域的情况比较了解,两本著作都颇受皇上和太孙重视。
而太孙将他带到世界地图前面,要在他的书里面加上西域适合种植棉花的述论,从他的角度来说,是为了让西域各国重视棉花的种植,引导他们发展棉花种植。
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出使过西域,他很清楚,棉花最早本来就是从现在帖木儿国的西南部开始种植的。那里在汉代,就已经开始种植棉花,而华夏却是从宋代才开始逐渐种植棉花的。
只要大明能够承诺收购他们出产的棉花,然后将他们需要的各种物资卖给他们,这件事就很容易操作。
但是从皇上和太孙的角度,当然不仅仅只是这个目的。虽然现在陈诚还没有完全琢磨透他们的想法,却已经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将会是一个庞大计划中的一个环节。
所以他拿出了万分热情,与这十七国的使臣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沟通,想要说服他们主动来种植棉花。
跟陈诚很快就明白了上层的意图相比,工部虞衡清吏司的员外郎刘杰至今却都一直是忙并迷糊着。
身为诚意伯刘伯温的曾孙,因为曾祖和祖父都被胡惟庸害死,家族封爵在十八年前也被剥夺,父亲刘廌从此隐居家乡青田,无心仕途。
刘杰却不甘如此,他自小得父亲精心教导,少年成名,建文年间就以殿试二甲入仕。
不过,身为诚意伯的后人,他在官场上却遭到了或明或暗的排挤,十几年来,仍然只是工部一个边缘人物。
虞衡清吏司成立了新的专利部,无人知晓这个部门以后能不能起来,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部门以后少不了打官司,所以将他给发配到了这个新部门。
专利部的第一个官司就是自己部门与內监的官司,虽然雷声大雨点小,但是他的这个位置也如同是一座火山口。
但是任谁也没有料到,在官司结束以后,专利司立即成为了应天府最热闹的衙门之一,全国各地的商人,工匠,根本不在乎申请专利的些许费用,开始大肆申请专利。
只要有人所求,这个衙门就会水涨船高。刘杰从一个清水衙门被排挤的边缘人物,突然就变成了一个红人,这个变化之快,就是他也没有想到的。
可是,他却一直有些搞不懂,成立这样一个部门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虽然学富五车,自认不堕人后,但是四书五经里面,也都没有告诉过他,这个部门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专利固然能保护工匠的独门绝技,也能促进工部各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可是现在似乎越来越成为了豪门富商利用法律来垄断技术的途径。
所以现在他越是受追捧,也就越是胆战心惊,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觉得自己老了十岁。
他不知道该如何解开这个结,他毫不怀疑,以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他会越来越危险。
自己的曾祖和祖父虽然受到胡惟庸的迫害,却罪不及家人,但是自己现在似乎比他们还要危险。
在心里盘算了数月之后,他也终于忍不住了。他知道这一天朱瞻基要到夹江工业区视察钢水提纯,所以专门候在了內监的铁水熔炼场门口。
这家钢水熔炼场虽然隶属工部,由工部的隶员管理,但是却不归工部管辖。工部吏员们每天进行的各种试验,所有数据都被內监的人员收集了起来,任何人都不能带出只言片语。
不过,除了锦衣卫和內监的监督,工部人员在这里还是有一些特权的,所以他的出现并没有让锦衣卫的人员太紧张,就连太孙要来,他和两位随员也没有被清查。
巳时正,朱瞻基率领着自己的百余侍卫骑马来到了夹江工业区,行至熔炼场的院落门口,就被守在门口的刘杰给拦住了。
“殿下,臣乃工部虞衡清吏司员外郎刘杰,万请殿下与臣些许时间,臣有事启奏。”
朱瞻基勒住了胯下的骏马,斥退了杨章德等人,居高临下地问道:“既是工部吏员,为何于此处拦下孤?工部可是自有上言通道……”
“臣也不知此事于公于私,故不敢因私废公,才出此下策。”
听到他的回答,朱瞻基有了一丝好奇。一件拿不准到底是公事还是私事的事情,就敢这样拦下自己进言,胆子可不小啊。
朱瞻基却不知道,刘杰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他的这些顾虑又不能明言上书,没有合适的理由,他的奏章根本到不了朱瞻基的面前。
这个时候,隶属于孙林的一个小太监拿着一个名册来到了朱瞻基的面前,递给了朱瞻基说道:“殿下,此人乃是工部虞衡清吏司员外郎刘杰无疑,此人乃刘青田之后,如今掌管专利司。”
一听是刘伯温之后,朱瞻基心里的一丝不满就消散了,翻身下马说道:“随孤到会客厅来。”
(摇摇摇头兄弟的三万打赏,如今满了三个盟主,虽然每天加更,现在欠账却越来越多了。幸福的苦恼啊……现在还欠摇摇摇头兄弟七章,呼延晟兄弟三章,月票加更一章,一共十一章,且容我慢慢还……今天依旧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