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字
一声淫*威令下,无数小喽啰如蝗虫般冲上台子,便要对着书生开打,局势一下子剑拔弩张,百姓们吓得纷纷避让。
辛夷眉尖猛蹙,正要上前制止,凭着“怀安郡君”的名号再次怼个王家,却没想有人比她先了一步。
“不过是个王家的奴才,也敢如此猖狂!卢家才覆灭不久,这长安就不姓李了么?”
又一名锦衣公子走到场中,从他身后呼啦声围上来数十侍卫,赫然是追随他的,公然和王麻子的人对起来。
两方对峙,空气凝滞。
百姓们看傻了眼,愣在原地没缓过神。
辛夷却是破颜而笑,来人不是旁的,却是郑家嫡公子,郑斯瓒。
王麻子虽狂妄,人也不笨。眼珠子转溜着,打量了郑斯瓒几眼,便抬手制止了喽啰的开打,试探道:“这位贤兄是……”
“贤兄?也是你这种奴才可以叫的?”郑斯瓒骄而不傲地一抬下颌,示意了眼身旁。
顿时,一个侍卫上前,猛地一脚,踢向了王麻子的膝盖。
猝不及防下,王麻子兀地跪倒在地,沉闷地一声响。
“你,你,你……我是王家公子们的陪读……你敢……”王麻子痛得龇牙咧嘴,也不管什么贤兄的礼节,直接咬牙切齿的开骂。
“王家的陪读?那也是奴才。奴卑主尊,面尊则拜,这些规矩王家没教你?还是你区区奴才,就在长安横着走了?”郑斯瓒负手冷笑,浑身散发出世家天生的清贵,“在下郑家嫡公子,郑斯瓒。”
最后半句话郑斯瓒提高了音调,刻意让场中人都听了明白。
五姓七望,郑氏嫡子。
准备去王家通风报信的喽啰顿时住了脚,准备借题发挥兴风作浪的妖孽断了念头,围观百姓的脸色则有些古怪起来。
一个书生的“字帖换消息”,炸出了五姓七望中的两姓。
一个是风头正盛的王,一个是同列五姓的郑,一方是奴才,一方却是嫡公子,这其中高下尊卑,恐怕得掉个头。
王麻子如只战败的公鸡,顿时蔫了气儿,却还不甘心地低低骂了声:“郑家的嫡公子装什么清高!五姓七望,不见得谁比谁干净,有钱就买,不给就打,郑家难道就没做过?”
这话说得轻微,却还是被郑斯瓒听了全,五姓七望,一丘之貉,王麻子并没说错。
然而,郑斯瓒却只是淡淡一笑,笑意干净见底:“那本公子就不和你论世家,只论一个理字。这位兄台已经告知全城,以字帖换令妹消息。你若以钱财强买了字帖,让后*日真有消息的人怎么办?人人都能以钱买,都冲着帖来,那他妹妹还怎么找?”
郑斯瓒一字一顿,眼眸如山:“千金不卖字,是重情重义,是一诺千金。”
一番话掷地有声,若木铎金声,敲出满堂浩然正气,振聋发聩,直击人心。
前时还看热闹的百姓脸上,都不禁浮出了几分敬佩,连王麻子带的王家喽啰,都些些羞愧地松开了攥紧的拳头。
而诸人再看王麻子的眼神,除了惧怕,多了一丝轻蔑。甚至有不怕死的秀才直接冷声道“大魏百年,尊儒重教,就算是顶着王姓的人,也得拜祖宗的规矩”。
这句不大的话点燃了众怒之火。本就是常日被王姓压迫,如今又有郑家撑腰,百姓们立马转了风头,纷纷指责王麻子仗势欺人,亏理在先。
王麻子见势不妙,立马起身向郑斯瓒打个千“公子德芳,奴才佩服”,就招呼王家喽啰们,灰溜溜地离去,连散在地上的千两元宝都没来及管。
眨眼间,风波平。砧上鱼翻了身,路人甲扬了名。
“郑公子嘉德,令人佩服,佩服”的赞誉声此起彼伏,台上的书生也连忙上前来,郑重地俯身长揖:“谢公子出手相助。”
郑斯瓒伸手扶住他,眉宇间一派谦和:“天下仕子无论贫富,皆颂孔孟,习六艺,精经传,如此俱可算同窗。同窗间出手相助,兄台就不必见外了。”
郑斯瓒身为郑家嫡公子,称呼个穷书生为“兄台”,直接教书生面容震动,长揖不起:“在下一介穷酸秀才,能得公子兄台相称,实在是敬佩之至。若公子不嫌弃,在下杜韫之,愿与公子于兹结义,从此义字当头,肝胆相照。”
“兄台写得一手绝世好字,想来也不是普通人。能与兄台结义,是斯瓒之幸,就恭敬不如从命。在下郑斯瓒,今日长安百姓共证,与杜韫之……等等,杜韫之?”
郑斯瓒一愣。又念了几遍“杜韫之”三字,渐渐变了脸色。
这个名字他有几分耳熟,但半晌也想不起什么。他记得这个名字更多时候,是以另一个名字行九州,天下人熟悉的是这名的外壳。
杜韫之淡淡一笑,笑意多了分浑天然的傲气,映亮了他寒酸疲惫的瞳仁,让他整个人放佛在瞬间焕发出异彩。
“不错。在下杜韫之,号一字。一字千金的一字。”
杜韫之话音刚落,人群中反应快的,就发出了震天的惊呼:“杜一字!是书公子,杜一字!”
旋即骚动如波浪,一浪浪席卷了整个人群。俱是面露惊喜,俯身行礼,痴迷书道的秀才们更是热泪盈眶,发了狂般簇拥前来。
郑斯瓒在片刻的惊愕后,露出了由衷的敬意,他弯下腰,覆上手,深深一礼:“原来是书公子。久仰大名,今日见君字道,果然名不虚传。”
琴棋书画,白衣四公子。琴为乐,棋为弈,画为艺,书为字。
杜韫之,或杜一字,便是书公子。精天下百种书法,通今古千种笔墨,据说他狼毫一书,便可惊动鬼神哭,他墨宝一挥,即招昆仑神仙来。
皇帝曾赞其:一字千金。(注1)从此杜韫之以“一字”为号,天下人称其“杜一字”。
这位书公子居于外州,脾气清傲,除了皇帝宣召献艺,平日很少进京。所以百姓只知“杜一字”,不识“杜韫之”,连他的容貌都只在说书人的板子下流传。
如今这书公子寻妹入京,将真容展露在百姓面前,这消息立马如九天金雷,炸响在东市上空,更以可怕的速度向长安大街小巷传开。
“原来韫心的兄长是书公子,她倒从未向我提过。”忽的,噙笑的女声响起,人群自动分开条道,一个女子俏生生走来。
杜韫之一愣:“这位姑娘是?”
郑斯瓒倒是微喜,笑道:“郡君不通字道,也来凑热闹?”
注释
1.一字千金: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
辛夷眉尖猛蹙,正要上前制止,凭着“怀安郡君”的名号再次怼个王家,却没想有人比她先了一步。
“不过是个王家的奴才,也敢如此猖狂!卢家才覆灭不久,这长安就不姓李了么?”
又一名锦衣公子走到场中,从他身后呼啦声围上来数十侍卫,赫然是追随他的,公然和王麻子的人对起来。
两方对峙,空气凝滞。
百姓们看傻了眼,愣在原地没缓过神。
辛夷却是破颜而笑,来人不是旁的,却是郑家嫡公子,郑斯瓒。
王麻子虽狂妄,人也不笨。眼珠子转溜着,打量了郑斯瓒几眼,便抬手制止了喽啰的开打,试探道:“这位贤兄是……”
“贤兄?也是你这种奴才可以叫的?”郑斯瓒骄而不傲地一抬下颌,示意了眼身旁。
顿时,一个侍卫上前,猛地一脚,踢向了王麻子的膝盖。
猝不及防下,王麻子兀地跪倒在地,沉闷地一声响。
“你,你,你……我是王家公子们的陪读……你敢……”王麻子痛得龇牙咧嘴,也不管什么贤兄的礼节,直接咬牙切齿的开骂。
“王家的陪读?那也是奴才。奴卑主尊,面尊则拜,这些规矩王家没教你?还是你区区奴才,就在长安横着走了?”郑斯瓒负手冷笑,浑身散发出世家天生的清贵,“在下郑家嫡公子,郑斯瓒。”
最后半句话郑斯瓒提高了音调,刻意让场中人都听了明白。
五姓七望,郑氏嫡子。
准备去王家通风报信的喽啰顿时住了脚,准备借题发挥兴风作浪的妖孽断了念头,围观百姓的脸色则有些古怪起来。
一个书生的“字帖换消息”,炸出了五姓七望中的两姓。
一个是风头正盛的王,一个是同列五姓的郑,一方是奴才,一方却是嫡公子,这其中高下尊卑,恐怕得掉个头。
王麻子如只战败的公鸡,顿时蔫了气儿,却还不甘心地低低骂了声:“郑家的嫡公子装什么清高!五姓七望,不见得谁比谁干净,有钱就买,不给就打,郑家难道就没做过?”
这话说得轻微,却还是被郑斯瓒听了全,五姓七望,一丘之貉,王麻子并没说错。
然而,郑斯瓒却只是淡淡一笑,笑意干净见底:“那本公子就不和你论世家,只论一个理字。这位兄台已经告知全城,以字帖换令妹消息。你若以钱财强买了字帖,让后*日真有消息的人怎么办?人人都能以钱买,都冲着帖来,那他妹妹还怎么找?”
郑斯瓒一字一顿,眼眸如山:“千金不卖字,是重情重义,是一诺千金。”
一番话掷地有声,若木铎金声,敲出满堂浩然正气,振聋发聩,直击人心。
前时还看热闹的百姓脸上,都不禁浮出了几分敬佩,连王麻子带的王家喽啰,都些些羞愧地松开了攥紧的拳头。
而诸人再看王麻子的眼神,除了惧怕,多了一丝轻蔑。甚至有不怕死的秀才直接冷声道“大魏百年,尊儒重教,就算是顶着王姓的人,也得拜祖宗的规矩”。
这句不大的话点燃了众怒之火。本就是常日被王姓压迫,如今又有郑家撑腰,百姓们立马转了风头,纷纷指责王麻子仗势欺人,亏理在先。
王麻子见势不妙,立马起身向郑斯瓒打个千“公子德芳,奴才佩服”,就招呼王家喽啰们,灰溜溜地离去,连散在地上的千两元宝都没来及管。
眨眼间,风波平。砧上鱼翻了身,路人甲扬了名。
“郑公子嘉德,令人佩服,佩服”的赞誉声此起彼伏,台上的书生也连忙上前来,郑重地俯身长揖:“谢公子出手相助。”
郑斯瓒伸手扶住他,眉宇间一派谦和:“天下仕子无论贫富,皆颂孔孟,习六艺,精经传,如此俱可算同窗。同窗间出手相助,兄台就不必见外了。”
郑斯瓒身为郑家嫡公子,称呼个穷书生为“兄台”,直接教书生面容震动,长揖不起:“在下一介穷酸秀才,能得公子兄台相称,实在是敬佩之至。若公子不嫌弃,在下杜韫之,愿与公子于兹结义,从此义字当头,肝胆相照。”
“兄台写得一手绝世好字,想来也不是普通人。能与兄台结义,是斯瓒之幸,就恭敬不如从命。在下郑斯瓒,今日长安百姓共证,与杜韫之……等等,杜韫之?”
郑斯瓒一愣。又念了几遍“杜韫之”三字,渐渐变了脸色。
这个名字他有几分耳熟,但半晌也想不起什么。他记得这个名字更多时候,是以另一个名字行九州,天下人熟悉的是这名的外壳。
杜韫之淡淡一笑,笑意多了分浑天然的傲气,映亮了他寒酸疲惫的瞳仁,让他整个人放佛在瞬间焕发出异彩。
“不错。在下杜韫之,号一字。一字千金的一字。”
杜韫之话音刚落,人群中反应快的,就发出了震天的惊呼:“杜一字!是书公子,杜一字!”
旋即骚动如波浪,一浪浪席卷了整个人群。俱是面露惊喜,俯身行礼,痴迷书道的秀才们更是热泪盈眶,发了狂般簇拥前来。
郑斯瓒在片刻的惊愕后,露出了由衷的敬意,他弯下腰,覆上手,深深一礼:“原来是书公子。久仰大名,今日见君字道,果然名不虚传。”
琴棋书画,白衣四公子。琴为乐,棋为弈,画为艺,书为字。
杜韫之,或杜一字,便是书公子。精天下百种书法,通今古千种笔墨,据说他狼毫一书,便可惊动鬼神哭,他墨宝一挥,即招昆仑神仙来。
皇帝曾赞其:一字千金。(注1)从此杜韫之以“一字”为号,天下人称其“杜一字”。
这位书公子居于外州,脾气清傲,除了皇帝宣召献艺,平日很少进京。所以百姓只知“杜一字”,不识“杜韫之”,连他的容貌都只在说书人的板子下流传。
如今这书公子寻妹入京,将真容展露在百姓面前,这消息立马如九天金雷,炸响在东市上空,更以可怕的速度向长安大街小巷传开。
“原来韫心的兄长是书公子,她倒从未向我提过。”忽的,噙笑的女声响起,人群自动分开条道,一个女子俏生生走来。
杜韫之一愣:“这位姑娘是?”
郑斯瓒倒是微喜,笑道:“郡君不通字道,也来凑热闹?”
注释
1.一字千金: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