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老路
浓烟不仅在平安京一处滚滚升起,在更东面的大阪仍然因为渐渐燃烧起来的大火而让整个天空似乎都显得有些阴暗起来。伴随着隆隆如雷声的炮火,似乎在诉说着灾祸的降临。不仅仅是那些比较集中起来的大城,还有很多乡村也在强弩射出的火箭和火把之下被淹没在了浓烟和火光之中。
队伍一开始按照准备好的流程,首先通过专门的人学当地语言进行“一顿饭的时间,放下武器、出来投降”一类的劝降。如果有任何的防御敌对行为或者没有按要求放下武器全体民众出来投降或者受降的,又或者打算抵抗的。进攻的队伍就会展开毫不留情的清剿。
按照在高丽还有辽东等地不少地方的作战经验,这样的行为在最一开始的时候会引起激烈的抵抗,但这种抵抗终究会被震慑住。就算是尚武一些的社会,也不会损失超过八分之一的人。
不过在这种扫荡持续了大半个月并暂时的告一段落之后,张小磊也通过水路得到了不少内部情报渠道得来的报告。选择无条件服从和投降的村落依旧没有下降的趋势。一个选择也摆在了张小磊的面前:要不要执行当年成吉思汗在某些地方采取的那种手段?要不要讲此时一千几百万人口左右并就不算太多的东瀛人口搞到只剩下车轮以下的幼儿,甚至车轮以下的幼儿都被清洗很大部分,最终只剩下一两百万人口?
或许是经历了不少这样的事情,张小磊乃至手下不少新军及近卫军主力都不再为这种清洗行为有什么负担了。至少这些人被清理是因为没有选择服从和投降,那就谈不上彻底的滥杀。不过如果这样一来,那似乎就有些偏离本来出征的目的了。毕竟这个时代日本的白银还没有大规模开采,即便开采带来的直接财力物力也比不上数百万到一千万左右能够直接带来异族殖民收入的劳动力。后者在耕地资源充足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每年几千万石的财力,而且不需要多长的发展准备周期当下就能获得,而前者,每年一二百万两白银就是极限了。尽管在这个时代白银的购买力似乎比明清绝大多数时候强不少,那也是不划算的。
“针对那些武装对抗我们的人,特别是武士及其附庸,我们要采取极为严厉的策略,尽可能的剥夺他们一切特权。而对于那些居住在堡垒之外并没有被充分动员起来武装对抗我们的民众。要让下面的队伍在劝降的时候,不一定要选择彻底投降甄别的方式,只要有人出来做为代表接受投降并愿意缴纳原来的农业税赋就足够了。。。”
在张小磊的看法里,就算是二战时期的日本也不一定拥有全民玉碎的真正决心和能力,在这个时代,那些脱产集团在严厉的政策之下或许还会选择大规模的反抗,而一般民众,则未必有太大的抵抗决心。
然而张小磊最终还是低估了这个还没有因为人地压力和剥削阶级的开化而带来重重矛盾时代日本的凝聚力,更低估了很多古代社会对于外来群体的天然敌视。更别说新军主力部队上岸以来比寻常海盗强不了多少的行为已经激发起刚刚进入文明时代的整个东瀛面对危机的抵抗决心。
伴随着整个东瀛各地愈演愈烈的扫荡和抵抗,似乎天照大神真再一次显灵,在这个已经开始进入秋季的季节里海上风暴的一些早期征兆和景象出现在京都附近的海岸上。这让包括张小磊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由的感觉到了一丝紧张,看起来自己的运气未必相比当年的蒙古人有多好。
幸好在船队刚刚登陆之后,包括张小磊直接所率领的队伍在内的新军国防各路人马就对此有所准备,船上的火炮弹药乃至粮食都花费了不少的功夫移动到岸上,并且按照以前的习惯。在火药及军用野战口粮等方面的包装和保管方面毫不吝啬的投入很多密封完善的金属箱子,乃至优良密封能力的内衬。
不过即便如此,在那绝大多数官兵都无法想象的风暴面前,不少地方的船只还是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一些保管没有那么严密的携行弹药还有粮食也遭到了损毁。
新军主力部队及近卫军力量的无情扫荡之下,原本已经接近被慑服的东瀛各地势力因为这再一次的巧合重新的鼓舞起了抵抗的勇气,让新军主力部队接下来的行动变得举步维艰。
在遭受了不少挫折的情况下,在军事战术上启蒙度并不是很高的东瀛各地武装也开始渐渐开窍起来,不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同正面战斗力强悍的新军国防军与近卫军主力采取自杀式的硬碰硬了。更多选择把不少粮食和给养物资转移到临近居民地的密林之中,夜间的时候再选择入村活动或是组织各路人马进行抵抗。
同高丽乃至辽东等不少地方的武装比起来,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东瀛武装在军事体系上还比较稚嫩,没有多少能够有效破甲的弓弩和火器。但这样的夜袭也让一开始形同屠杀一般的一边倒战局开始变的不同。虽然从战报上看的损失比还在可以接受的一比千人以上,可是各地新军武装零伤亡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张小磊也开始明白:这一次远征东瀛的行动可能达不到原来的人口损失控制目标了。
“希望那些女人们还有的损失不要太大。就算整个东瀛大部分少年乃至成年男性死亡,从我国那里抽调出一些男性来这里安家落户,不是能能够有效的控制和同化么?”相比有着种种顾虑的张小磊,倒是身边的一些少年对此似乎看的很开,并不怎么在意。
这当然也让张小磊打开了思路:这种**裸的武力征服和彻底控制,很显然是不能通过仅仅消灭对方十分之一到七八分之一左右的人口来实现的。
“看来,还是要走当年蒙古人的老路了。。。”张小磊也不由的有些无奈的感叹道。
(本章完)
队伍一开始按照准备好的流程,首先通过专门的人学当地语言进行“一顿饭的时间,放下武器、出来投降”一类的劝降。如果有任何的防御敌对行为或者没有按要求放下武器全体民众出来投降或者受降的,又或者打算抵抗的。进攻的队伍就会展开毫不留情的清剿。
按照在高丽还有辽东等地不少地方的作战经验,这样的行为在最一开始的时候会引起激烈的抵抗,但这种抵抗终究会被震慑住。就算是尚武一些的社会,也不会损失超过八分之一的人。
不过在这种扫荡持续了大半个月并暂时的告一段落之后,张小磊也通过水路得到了不少内部情报渠道得来的报告。选择无条件服从和投降的村落依旧没有下降的趋势。一个选择也摆在了张小磊的面前:要不要执行当年成吉思汗在某些地方采取的那种手段?要不要讲此时一千几百万人口左右并就不算太多的东瀛人口搞到只剩下车轮以下的幼儿,甚至车轮以下的幼儿都被清洗很大部分,最终只剩下一两百万人口?
或许是经历了不少这样的事情,张小磊乃至手下不少新军及近卫军主力都不再为这种清洗行为有什么负担了。至少这些人被清理是因为没有选择服从和投降,那就谈不上彻底的滥杀。不过如果这样一来,那似乎就有些偏离本来出征的目的了。毕竟这个时代日本的白银还没有大规模开采,即便开采带来的直接财力物力也比不上数百万到一千万左右能够直接带来异族殖民收入的劳动力。后者在耕地资源充足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每年几千万石的财力,而且不需要多长的发展准备周期当下就能获得,而前者,每年一二百万两白银就是极限了。尽管在这个时代白银的购买力似乎比明清绝大多数时候强不少,那也是不划算的。
“针对那些武装对抗我们的人,特别是武士及其附庸,我们要采取极为严厉的策略,尽可能的剥夺他们一切特权。而对于那些居住在堡垒之外并没有被充分动员起来武装对抗我们的民众。要让下面的队伍在劝降的时候,不一定要选择彻底投降甄别的方式,只要有人出来做为代表接受投降并愿意缴纳原来的农业税赋就足够了。。。”
在张小磊的看法里,就算是二战时期的日本也不一定拥有全民玉碎的真正决心和能力,在这个时代,那些脱产集团在严厉的政策之下或许还会选择大规模的反抗,而一般民众,则未必有太大的抵抗决心。
然而张小磊最终还是低估了这个还没有因为人地压力和剥削阶级的开化而带来重重矛盾时代日本的凝聚力,更低估了很多古代社会对于外来群体的天然敌视。更别说新军主力部队上岸以来比寻常海盗强不了多少的行为已经激发起刚刚进入文明时代的整个东瀛面对危机的抵抗决心。
伴随着整个东瀛各地愈演愈烈的扫荡和抵抗,似乎天照大神真再一次显灵,在这个已经开始进入秋季的季节里海上风暴的一些早期征兆和景象出现在京都附近的海岸上。这让包括张小磊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由的感觉到了一丝紧张,看起来自己的运气未必相比当年的蒙古人有多好。
幸好在船队刚刚登陆之后,包括张小磊直接所率领的队伍在内的新军国防各路人马就对此有所准备,船上的火炮弹药乃至粮食都花费了不少的功夫移动到岸上,并且按照以前的习惯。在火药及军用野战口粮等方面的包装和保管方面毫不吝啬的投入很多密封完善的金属箱子,乃至优良密封能力的内衬。
不过即便如此,在那绝大多数官兵都无法想象的风暴面前,不少地方的船只还是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一些保管没有那么严密的携行弹药还有粮食也遭到了损毁。
新军主力部队及近卫军力量的无情扫荡之下,原本已经接近被慑服的东瀛各地势力因为这再一次的巧合重新的鼓舞起了抵抗的勇气,让新军主力部队接下来的行动变得举步维艰。
在遭受了不少挫折的情况下,在军事战术上启蒙度并不是很高的东瀛各地武装也开始渐渐开窍起来,不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同正面战斗力强悍的新军国防军与近卫军主力采取自杀式的硬碰硬了。更多选择把不少粮食和给养物资转移到临近居民地的密林之中,夜间的时候再选择入村活动或是组织各路人马进行抵抗。
同高丽乃至辽东等不少地方的武装比起来,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东瀛武装在军事体系上还比较稚嫩,没有多少能够有效破甲的弓弩和火器。但这样的夜袭也让一开始形同屠杀一般的一边倒战局开始变的不同。虽然从战报上看的损失比还在可以接受的一比千人以上,可是各地新军武装零伤亡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张小磊也开始明白:这一次远征东瀛的行动可能达不到原来的人口损失控制目标了。
“希望那些女人们还有的损失不要太大。就算整个东瀛大部分少年乃至成年男性死亡,从我国那里抽调出一些男性来这里安家落户,不是能能够有效的控制和同化么?”相比有着种种顾虑的张小磊,倒是身边的一些少年对此似乎看的很开,并不怎么在意。
这当然也让张小磊打开了思路:这种**裸的武力征服和彻底控制,很显然是不能通过仅仅消灭对方十分之一到七八分之一左右的人口来实现的。
“看来,还是要走当年蒙古人的老路了。。。”张小磊也不由的有些无奈的感叹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