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永安县公
第二天早朝。
皇帝坐在龙椅上,难得的露出了笑容。
上来就让太监给众位大臣们宣读了昨日的战报。
秦观大胜,深入西夏100里,用计设伏张文显大军,全歼西夏骑兵四万余。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都震惊感叹,秦观还真是用兵如神,之前两场大胜,如果说秦观有运气成分,这一次主动出击,全歼西夏骑兵,已经让所有人承认,秦观确实是统兵的奇才。
就在太监宣读完战报后,曾毓突然站出来,高声说道:“陛下,臣参秦观不听号令,肆意发动战争,在我国与辽国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又挑起与西夏的战端,很可能会令我国陷入腹背受敌,更加不利的境地。”
“臣提议革除秦观一切职务,拿回京城问责。”
昨天晚上曾毓就听说了秦观大胜的消息,也是感到震惊。
秦观屡立战功,已经有成势的迹象,这让曾毓有了很大的危机感,他觉得应该将秦观立即拿下,要不然以后怕是再没有机会。
礼部尚书陆晟、吏部尚书刘宽紧跟着站出来,复议曾毓。
沈峥等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曾毓一党提前商议好的,他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秦观无过,而且对社稷有大功。”
沈峥转身对曾毓道:“之前兵部就接到情报,西夏突然集结四万骑兵,在横山一线虎视眈眈,他们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就是准备趁机入侵我国,秦观派兵去打他,将张文显四万大军消灭,打消了西夏的气焰,让西夏再不敢入侵我国,到曾相口中怎么就成了肆意发动战争。”
曾毓脸色淡然的说道:“西夏边境陈兵,但是并没有发动,派秦观过去只是防御,秦观却直接动手,这下西夏更有发兵的借口了,这不是挑起战争是什么。”
沈峥怒道:“西夏的图谋,我们每一个人都清楚,要不然他为何在这样的时候于边境集结大军,我们与西夏之前曾经有过五次战争,难道曾相还想着与敌人修好不成。”
曾毓道:“我国与西夏早有和议,修兄弟之好互不侵犯,边境虽偶有摩擦,可是大方向还是和平的,秦观悍然挑起战端,罪责滔天。”
沈峥冷笑道:“曾相主持割让六州给辽国,年年纳贡,我大赵与辽国之前也有协议,修兄弟之好互不侵犯,可现在如何,辽国还不是举四十万大军来攻,欲图灭我大赵。”
曾毓被沈铮说的脸色难看,刚想再次开口,大殿内响起一个威严的声音。
“好了!”
皇帝一开口,所有人立刻闭嘴。
皇帝扫视了一眼群臣,突然有种意兴阑珊的感觉。
之前治理朝堂,他喜欢用平衡之数,让大臣们相互牵制,虽重用曾毓,可也不会让曾毓在朝中一家独大,亦有沈铮等人制衡,皇帝稳坐钓鱼台,看着臣子们在下面吵来吵去,还觉得很有意思。
可是如今国事弥坚,他们还在这里吵做一团,却拿不出一点挽救国家的真东西,这让皇帝有些气恼。
“封秦观镇远大将军衔,统领北部战事,并加封永安县公。”
皇帝一句话,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镇远大将军是武职,正二品,永安县公也是正二品,现在秦观已经是妥妥的二品大员,可以穿紫袍了。
散朝之后,金殿内的消息很快传出去。
秦观又升官了,比起其他人,他升官的速度就好像坐火箭一样,噌噌噌的往上窜,两个月时间,从正五品的一直提到了现在的正二品。
翰林院内,一群年轻翰林围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中就有林远,其他人也都是他的好友。
有人问林远,“你与秦观交好,之前可知道他用兵如此厉害。”
林远放下茶杯摇摇头,叹道:“我第一次与秦观相识,是花魁大赛我们暗中较量诗词,最后彻底败北,随后我们两人相见,也算趣味相投,最后成了朋友。”
“那时候我只知道他诗文好,后来他接连考中会元、状元,我才知道原来他的才学也如此出众,平时嘻嘻哈哈的根本看不出来,有一次聚会喝酒,秦观性质很高,耍了一套剑法,我们才知道原来他还身怀武功。”
“他这个人,你越是接触他,就会发现他身上神秘的地方很多,本事层出不穷。”
林远继续道:“我们都知道秦观为何没有进翰林,原本以为他会非常受打击,可他很高兴的去雄州赴任了。我原本以为,从此以后他会被俗世洪流冲垮,变得平凡不在有灵性,可是我又错了。”
“自从辽国入侵我大赵,除了战败就是战败,仅有的几场胜仗,都是秦观打的,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真是不敢相信,可是后来想想,少游身上发生什么事情,其实都不奇怪。”
另一名翰林感叹道:“你我入了翰林,本以为是最佳捷径,可是看看秦状元,原来他走的才是捷径,从考中状元到如今,还不到一年时间,他竟然已经是观文殿学士、镇远大将军、永安县公,紫袍二品大员了,真是羡煞旁人啊。”
林远摇摇头:“这都是少游拿命拼杀出来的,自问面对那么多磨难,面对几万辽国大军,我们能做到少游这样吗,我肯定不能,所以我等无须羡慕。”
大赵国户部。
秦彰房门被敲响,户部侍郎刘翀进来,秦彰赶紧站起来行礼,刘翀笑着说道:“我过来,是给云尚你道喜的。”
秦彰一愣,“喜从何来。”
“你怕是还不知道,刚刚金殿上,官家亲口赐封秦观秦大人为镇远大将军、永安县公,你秦家现在可是公爵家族了。”刘翀道。
听到这个消息,秦彰就是一喜,可紧接着意识到,肯定是儿子又做出了什么功绩,皇帝才会如此厚赏。
这次有武衔,怕又是因为战事的原因,又对儿子担心起来。
“侍郎可知其中详情。”秦彰问道。
刘翀当即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当秦彰知道自己儿子带兵杀入西夏百里,灭了张文显的大军,又听说朝堂上,曾相和一众大臣,都要求严惩秦观,沈铮为秦观辩护,最后陛下一力亲封秦观的过程,身上也是出了一层汗。
皇帝坐在龙椅上,难得的露出了笑容。
上来就让太监给众位大臣们宣读了昨日的战报。
秦观大胜,深入西夏100里,用计设伏张文显大军,全歼西夏骑兵四万余。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都震惊感叹,秦观还真是用兵如神,之前两场大胜,如果说秦观有运气成分,这一次主动出击,全歼西夏骑兵,已经让所有人承认,秦观确实是统兵的奇才。
就在太监宣读完战报后,曾毓突然站出来,高声说道:“陛下,臣参秦观不听号令,肆意发动战争,在我国与辽国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又挑起与西夏的战端,很可能会令我国陷入腹背受敌,更加不利的境地。”
“臣提议革除秦观一切职务,拿回京城问责。”
昨天晚上曾毓就听说了秦观大胜的消息,也是感到震惊。
秦观屡立战功,已经有成势的迹象,这让曾毓有了很大的危机感,他觉得应该将秦观立即拿下,要不然以后怕是再没有机会。
礼部尚书陆晟、吏部尚书刘宽紧跟着站出来,复议曾毓。
沈峥等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曾毓一党提前商议好的,他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秦观无过,而且对社稷有大功。”
沈峥转身对曾毓道:“之前兵部就接到情报,西夏突然集结四万骑兵,在横山一线虎视眈眈,他们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就是准备趁机入侵我国,秦观派兵去打他,将张文显四万大军消灭,打消了西夏的气焰,让西夏再不敢入侵我国,到曾相口中怎么就成了肆意发动战争。”
曾毓脸色淡然的说道:“西夏边境陈兵,但是并没有发动,派秦观过去只是防御,秦观却直接动手,这下西夏更有发兵的借口了,这不是挑起战争是什么。”
沈峥怒道:“西夏的图谋,我们每一个人都清楚,要不然他为何在这样的时候于边境集结大军,我们与西夏之前曾经有过五次战争,难道曾相还想着与敌人修好不成。”
曾毓道:“我国与西夏早有和议,修兄弟之好互不侵犯,边境虽偶有摩擦,可是大方向还是和平的,秦观悍然挑起战端,罪责滔天。”
沈峥冷笑道:“曾相主持割让六州给辽国,年年纳贡,我大赵与辽国之前也有协议,修兄弟之好互不侵犯,可现在如何,辽国还不是举四十万大军来攻,欲图灭我大赵。”
曾毓被沈铮说的脸色难看,刚想再次开口,大殿内响起一个威严的声音。
“好了!”
皇帝一开口,所有人立刻闭嘴。
皇帝扫视了一眼群臣,突然有种意兴阑珊的感觉。
之前治理朝堂,他喜欢用平衡之数,让大臣们相互牵制,虽重用曾毓,可也不会让曾毓在朝中一家独大,亦有沈铮等人制衡,皇帝稳坐钓鱼台,看着臣子们在下面吵来吵去,还觉得很有意思。
可是如今国事弥坚,他们还在这里吵做一团,却拿不出一点挽救国家的真东西,这让皇帝有些气恼。
“封秦观镇远大将军衔,统领北部战事,并加封永安县公。”
皇帝一句话,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镇远大将军是武职,正二品,永安县公也是正二品,现在秦观已经是妥妥的二品大员,可以穿紫袍了。
散朝之后,金殿内的消息很快传出去。
秦观又升官了,比起其他人,他升官的速度就好像坐火箭一样,噌噌噌的往上窜,两个月时间,从正五品的一直提到了现在的正二品。
翰林院内,一群年轻翰林围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中就有林远,其他人也都是他的好友。
有人问林远,“你与秦观交好,之前可知道他用兵如此厉害。”
林远放下茶杯摇摇头,叹道:“我第一次与秦观相识,是花魁大赛我们暗中较量诗词,最后彻底败北,随后我们两人相见,也算趣味相投,最后成了朋友。”
“那时候我只知道他诗文好,后来他接连考中会元、状元,我才知道原来他的才学也如此出众,平时嘻嘻哈哈的根本看不出来,有一次聚会喝酒,秦观性质很高,耍了一套剑法,我们才知道原来他还身怀武功。”
“他这个人,你越是接触他,就会发现他身上神秘的地方很多,本事层出不穷。”
林远继续道:“我们都知道秦观为何没有进翰林,原本以为他会非常受打击,可他很高兴的去雄州赴任了。我原本以为,从此以后他会被俗世洪流冲垮,变得平凡不在有灵性,可是我又错了。”
“自从辽国入侵我大赵,除了战败就是战败,仅有的几场胜仗,都是秦观打的,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真是不敢相信,可是后来想想,少游身上发生什么事情,其实都不奇怪。”
另一名翰林感叹道:“你我入了翰林,本以为是最佳捷径,可是看看秦状元,原来他走的才是捷径,从考中状元到如今,还不到一年时间,他竟然已经是观文殿学士、镇远大将军、永安县公,紫袍二品大员了,真是羡煞旁人啊。”
林远摇摇头:“这都是少游拿命拼杀出来的,自问面对那么多磨难,面对几万辽国大军,我们能做到少游这样吗,我肯定不能,所以我等无须羡慕。”
大赵国户部。
秦彰房门被敲响,户部侍郎刘翀进来,秦彰赶紧站起来行礼,刘翀笑着说道:“我过来,是给云尚你道喜的。”
秦彰一愣,“喜从何来。”
“你怕是还不知道,刚刚金殿上,官家亲口赐封秦观秦大人为镇远大将军、永安县公,你秦家现在可是公爵家族了。”刘翀道。
听到这个消息,秦彰就是一喜,可紧接着意识到,肯定是儿子又做出了什么功绩,皇帝才会如此厚赏。
这次有武衔,怕又是因为战事的原因,又对儿子担心起来。
“侍郎可知其中详情。”秦彰问道。
刘翀当即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当秦彰知道自己儿子带兵杀入西夏百里,灭了张文显的大军,又听说朝堂上,曾相和一众大臣,都要求严惩秦观,沈铮为秦观辩护,最后陛下一力亲封秦观的过程,身上也是出了一层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