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郭子仪南下
李瑁以辅政亲王,天下兵马大元帅之命下令,着高适为江南道招讨使、江陵大都督,统领山南道兵马六万,东向问罪永王李。
李瑁用高适平叛,并未想的太多,只因李瑁清楚地记得,历史上的永王之乱便是高适挂帅所平,这也是高适首次作为主帅参与战事。
永王李有志无才,自幼长于深宫之中,不懂人间世事,连政务都不能熟稔处理,何谈军国大事。
历史上的李叛乱,至德元年十二月起兵,至德二年三月乃平,前后撑了不过三月,而且这还是在江北大乱,淮南朝不保夕,唐朝主力都被困于中原一代的时候。
如今李瑁定鼎中原,淮南已无战事,李在这个时候违背天下人心,凭着府内几个空有文采,却无韬略的谋士,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在李瑁眼中,李作乱不过儿戏罢了。
高适军略虽不及天策府诸将,但他跟随李瑁多年,耳濡目染之下行军之道早已通熟,在来、韦陟等将的辅佐下领军挂帅自然不成问题。
而且此战在李瑁看来,平乱只是小事,更重要的是要稳定江南局势。
高适颇有才干,任王府长史多年,身份特殊,乃天下皆知的李瑁心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李瑁的意思。高适挂帅,平定战乱之后可尽快安稳人心,稳定江南局势,保证江南道税赋不断,人心安稳。
李瑁的想法简单,但看在来、韦陟的眼中,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因为李瑁的做法让他们想起了一个人房玄龄。
太宗为亲王时,房玄龄便为秦王记事参军,为李世民掌管案牍文书,军报奏折,与如今的高适何等相似。
高适也是同样初任寿王府记事参军,而后升任靖王府长史。
房玄龄亦曾在军中任职,累计功绩,在李世民登基后得以拜相,那如今的高适呢?李瑁岂非正在在为高适拜相铺路,安排他在军中积攒资历?
所以在来、韦陟等人的眼中,此次与他们一同出征的哪是什么王府长史、江陵大都督,分明就是未来的宰相,将来的大唐门下侍中,而且有这种观点的还绝非少数。
高适以长史职骤升大都督,招讨使,为地方大吏,当属幸进,但当高适带着李瑁的诏令来到山南时,却没有一个人有丝毫的傲慢,因为在这些地方将领的眼中,来的不是王府长史,而是大唐未来的宰辅。
“末将来、韦陟、裴戎率山南道诸将拜见大都督。”高适率领八千剑南精骑刚到江陵城外,来、韦陟等人已经率众在城外等候多时。
以往高适随侍在李瑁身旁,自然也见惯了前呼后拥,随扈如云的阵仗,但这一次当他自己挂帅,却才是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感觉。
高适翻身下马,上前将众人扶起,笑道:“有劳诸公相迎,快快请起,咱们城中议事。”
“谢大都督。”众人起身,将高适迎进了城内。
江陵,旧称郢都,古楚国都,南临江水,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越,称“七地通衢”,自古便是中南重镇。
自打李瑁出兵后,李瑁更是在此处截获江淮转运关中的钱粮无数,此处便成了李瑁的屯粮聚兵之所。
光是一个江陵城,不算上山南道其他州郡,驻军便已满四万。
早知大都督高适将至,各部将领已经将兵卒点检完毕,高适入城,便安排检阅。
高适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城下林立的数万士卒,心中顿生一股豪气。
“本官奉殿下之命南下督战,实属文臣挂帅,于军中之事恐不甚精通,来日大军出征,若有不到之处,还望诸位赐教。”高适初来乍到,倒也没摆什么近臣的架子,反倒谦虚地很。
高适擅诗作,与岑参、王昌龄等文坛泰斗齐名,若论诗才,高适自然是名满天下,但却从不以军务见长,众人本也担忧高适初来乍到,胡乱指挥,如今有了他这句话,倒也放心了不少。
“大都督言重了。”众人齐声拱手回道。
高适道:“如此,那边有劳诸位将军统兵,明日顺江而下,移军历阳,进军吴郡。”
众将听到高适的话,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高适的安排竟如此急促。
来与周围诸位眼神对视了一下,开口道:“如今已然入冬,虽江南之地不必北地严寒,但亦不宜行军,但贸然出征士卒恐有怨言啊。眼下不如屯兵鄱阳,精修兵甲,待来年春至当可一战而定吴郡、丹阳之地。”
高适听了来的话,立刻便猜到了他们的意思,他们只当高适本是李瑁近臣,如今外放自然一心求功,这才急于在冬日出征。
不过高适摇了摇头道:“本官着即日出征并非急于求功,而是受形势所迫。如今天下未定,待明年开春,北地当有战事,届时江南务必乱不得,故而永王之乱务必于年内平定,不可拖延。”
高适的话一说完,心思活络的来等人一下子就明白了高适的言下之意。
明年开春靖王在北地将有大动作,看来靖王是等不及想要入主关中了,倒是北方若是大战,南方自然不能出半点岔子。
高适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他们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当即齐声应了下来。
高适奉李瑁之命南下平叛,而在数千里之外的朔北,郭子仪却在被李瑁一封诏令愁的一脸苦色。
李瑁以辅政亲王,天下兵马大元帅之命招郭子仪入东都觐见,商讨来年平叛之事,与此同时,太子李亨也同时下令,传郭子仪进京述职,犒赏他平叛之功。
两封诏令像是商议好的一般,一前一后地到了郭子仪的手中。
“阿爹可是在位太子与靖王的诏令发愁?”郭子仪的长子郭曜见郭子仪面露愁容,终日不悦,于是上前对郭子仪问道。
郭子仪叹了口气道:“太子和靖王,一个招为父去长安,一个招为父去洛阳,为父是一个都开罪不起啊。”
郭曜看着郭子仪的一脸愁容道:“其实阿爹心里已有计较,只是不知该如何取舍罢了。”
郭子仪听了郭曜的话,脸上竟露出了一丝奇色,问道:“你何出此言。”
郭曜道:“投靖王、投太子,孰强孰弱,孰利孰弊,天下皆知。”
“哦?”
郭子仪听了郭曜的话,话中带着些考校的意思,问道:“那你觉得为父靠向谁更加合适?”
郭曜似乎早有腹稿,不假思索地回道:“太子性格犹疑,耳根子软,重文轻武,而且看重出身,最重世家门阀。而靖王军旅出身,他麾下诸将解释靖王亲自自行伍中提拔,更何况靖王一向看重阿爹,早在王忠嗣免职后便曾上表奏请阿爹为朔方节度使,故而在儿看来,靖王更加适合阿爹。”
郭子仪听了长子郭曜的话,脸上的愁容似乎淡上了许多。
郭曜亦是军中将领,耳边亦闻得无数靖王之事,若是靖王登位,对于他们这些武臣来说,自然要比重文的李亨处境好上许多。
一番计较后,郭子仪终于下了决定,出言道:“既然曜儿也这么说,左右年末还早,未到进京述职的时候,那为夫便先去一趟洛阳,觐见靖王殿下。”</br></br>
李瑁用高适平叛,并未想的太多,只因李瑁清楚地记得,历史上的永王之乱便是高适挂帅所平,这也是高适首次作为主帅参与战事。
永王李有志无才,自幼长于深宫之中,不懂人间世事,连政务都不能熟稔处理,何谈军国大事。
历史上的李叛乱,至德元年十二月起兵,至德二年三月乃平,前后撑了不过三月,而且这还是在江北大乱,淮南朝不保夕,唐朝主力都被困于中原一代的时候。
如今李瑁定鼎中原,淮南已无战事,李在这个时候违背天下人心,凭着府内几个空有文采,却无韬略的谋士,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在李瑁眼中,李作乱不过儿戏罢了。
高适军略虽不及天策府诸将,但他跟随李瑁多年,耳濡目染之下行军之道早已通熟,在来、韦陟等将的辅佐下领军挂帅自然不成问题。
而且此战在李瑁看来,平乱只是小事,更重要的是要稳定江南局势。
高适颇有才干,任王府长史多年,身份特殊,乃天下皆知的李瑁心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李瑁的意思。高适挂帅,平定战乱之后可尽快安稳人心,稳定江南局势,保证江南道税赋不断,人心安稳。
李瑁的想法简单,但看在来、韦陟的眼中,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因为李瑁的做法让他们想起了一个人房玄龄。
太宗为亲王时,房玄龄便为秦王记事参军,为李世民掌管案牍文书,军报奏折,与如今的高适何等相似。
高适也是同样初任寿王府记事参军,而后升任靖王府长史。
房玄龄亦曾在军中任职,累计功绩,在李世民登基后得以拜相,那如今的高适呢?李瑁岂非正在在为高适拜相铺路,安排他在军中积攒资历?
所以在来、韦陟等人的眼中,此次与他们一同出征的哪是什么王府长史、江陵大都督,分明就是未来的宰相,将来的大唐门下侍中,而且有这种观点的还绝非少数。
高适以长史职骤升大都督,招讨使,为地方大吏,当属幸进,但当高适带着李瑁的诏令来到山南时,却没有一个人有丝毫的傲慢,因为在这些地方将领的眼中,来的不是王府长史,而是大唐未来的宰辅。
“末将来、韦陟、裴戎率山南道诸将拜见大都督。”高适率领八千剑南精骑刚到江陵城外,来、韦陟等人已经率众在城外等候多时。
以往高适随侍在李瑁身旁,自然也见惯了前呼后拥,随扈如云的阵仗,但这一次当他自己挂帅,却才是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感觉。
高适翻身下马,上前将众人扶起,笑道:“有劳诸公相迎,快快请起,咱们城中议事。”
“谢大都督。”众人起身,将高适迎进了城内。
江陵,旧称郢都,古楚国都,南临江水,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越,称“七地通衢”,自古便是中南重镇。
自打李瑁出兵后,李瑁更是在此处截获江淮转运关中的钱粮无数,此处便成了李瑁的屯粮聚兵之所。
光是一个江陵城,不算上山南道其他州郡,驻军便已满四万。
早知大都督高适将至,各部将领已经将兵卒点检完毕,高适入城,便安排检阅。
高适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城下林立的数万士卒,心中顿生一股豪气。
“本官奉殿下之命南下督战,实属文臣挂帅,于军中之事恐不甚精通,来日大军出征,若有不到之处,还望诸位赐教。”高适初来乍到,倒也没摆什么近臣的架子,反倒谦虚地很。
高适擅诗作,与岑参、王昌龄等文坛泰斗齐名,若论诗才,高适自然是名满天下,但却从不以军务见长,众人本也担忧高适初来乍到,胡乱指挥,如今有了他这句话,倒也放心了不少。
“大都督言重了。”众人齐声拱手回道。
高适道:“如此,那边有劳诸位将军统兵,明日顺江而下,移军历阳,进军吴郡。”
众将听到高适的话,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高适的安排竟如此急促。
来与周围诸位眼神对视了一下,开口道:“如今已然入冬,虽江南之地不必北地严寒,但亦不宜行军,但贸然出征士卒恐有怨言啊。眼下不如屯兵鄱阳,精修兵甲,待来年春至当可一战而定吴郡、丹阳之地。”
高适听了来的话,立刻便猜到了他们的意思,他们只当高适本是李瑁近臣,如今外放自然一心求功,这才急于在冬日出征。
不过高适摇了摇头道:“本官着即日出征并非急于求功,而是受形势所迫。如今天下未定,待明年开春,北地当有战事,届时江南务必乱不得,故而永王之乱务必于年内平定,不可拖延。”
高适的话一说完,心思活络的来等人一下子就明白了高适的言下之意。
明年开春靖王在北地将有大动作,看来靖王是等不及想要入主关中了,倒是北方若是大战,南方自然不能出半点岔子。
高适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他们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当即齐声应了下来。
高适奉李瑁之命南下平叛,而在数千里之外的朔北,郭子仪却在被李瑁一封诏令愁的一脸苦色。
李瑁以辅政亲王,天下兵马大元帅之命招郭子仪入东都觐见,商讨来年平叛之事,与此同时,太子李亨也同时下令,传郭子仪进京述职,犒赏他平叛之功。
两封诏令像是商议好的一般,一前一后地到了郭子仪的手中。
“阿爹可是在位太子与靖王的诏令发愁?”郭子仪的长子郭曜见郭子仪面露愁容,终日不悦,于是上前对郭子仪问道。
郭子仪叹了口气道:“太子和靖王,一个招为父去长安,一个招为父去洛阳,为父是一个都开罪不起啊。”
郭曜看着郭子仪的一脸愁容道:“其实阿爹心里已有计较,只是不知该如何取舍罢了。”
郭子仪听了郭曜的话,脸上竟露出了一丝奇色,问道:“你何出此言。”
郭曜道:“投靖王、投太子,孰强孰弱,孰利孰弊,天下皆知。”
“哦?”
郭子仪听了郭曜的话,话中带着些考校的意思,问道:“那你觉得为父靠向谁更加合适?”
郭曜似乎早有腹稿,不假思索地回道:“太子性格犹疑,耳根子软,重文轻武,而且看重出身,最重世家门阀。而靖王军旅出身,他麾下诸将解释靖王亲自自行伍中提拔,更何况靖王一向看重阿爹,早在王忠嗣免职后便曾上表奏请阿爹为朔方节度使,故而在儿看来,靖王更加适合阿爹。”
郭子仪听了长子郭曜的话,脸上的愁容似乎淡上了许多。
郭曜亦是军中将领,耳边亦闻得无数靖王之事,若是靖王登位,对于他们这些武臣来说,自然要比重文的李亨处境好上许多。
一番计较后,郭子仪终于下了决定,出言道:“既然曜儿也这么说,左右年末还早,未到进京述职的时候,那为夫便先去一趟洛阳,觐见靖王殿下。”</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