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阌乡城
灵宝一战,以唐军大败收场,包括陇右军在内的二十万大军损失惨重,此败乃哥舒翰生平仅见,自此哥舒翰多年累积的常胜之名也付诸东流。
待到哥舒翰一路难逃,退到荆山时,天色已经渐晚,等他再清点身后人马,统共只剩下八千余人,就连他麾下最为精锐的神策军也因为留下为他断后,失去了联系,神策军兵马使卫伯玉同样生死不明。
二十万大军出关,八千残兵南逃,出关不过一日,大唐关中最后的一点底子也被他输了个底掉,到了这时,莫说是收复洛阳了,就连全身而退都是奢望。
现在,哥舒翰唯一的期盼就是能率领残军活着回到潼关,然后收拢散兵,再募新军,以期能靠着潼关天险和叛军继续周旋。
哥舒翰一路疾行往潼关撤退,安禄山又岂会给他太多喘息的时机,灵宝局势被安禄山收拾妥当之后,安禄山便准备命麾下猛将孙孝哲领三万骑兵追击,可就在他准备下令的时候,一队身着范阳军衣甲的轻骑却自南面赶来。
安禄山站在山坡上,看着落日余晖下这支行色匆匆的骑兵,心中猛地咯噔一下,这个时候从南面赶来报信的骑兵,莫非是南阳方面出了变故。
宛城有尹子奇的十万胡军,这是安禄山在难免牵着李瑁的唯一屏障。若是宛城失守,南阳郡落入了李瑁地手中,李瑁一旦率大军北上,攻取洛阳,那安禄山的处境就万分尴尬了。
剑南军若是北上洛阳,那边等于是要断了他的后路,届时就算安禄山得了潼关,得了长安又能如何?届时他将被洛阳李瑁、朔方郭子仪、河西安思顺,还有驻守上洛的李光弼困死在关中
到了那时,就算他夺了国都长安,也不过是快活一时,最终还是以长安为坟罢了。
安禄山心忧南阳局势,他一看到从南面赶来送信的骑兵,立刻指着他们道:“快将他们带过来。”
身旁的亲卫领命,连忙将南面赶来送信的骑兵带到了安禄山的身边。
“小人拜见陛下。”这些士卒刚被带到安禄山的身前,便立刻下马拜道。
安禄山心中正急,哪里还顾得上这些繁文缛节,连忙道:“可是南阳出现了变故,你们快快道来。”
报信的士卒一听到“南阳”二字,脸上明显地露出了不解的神色,立刻回道:“小人并非从南阳而来,小人是奉了将军之命自阌乡城赶来。”
“阌乡城?”
这个名字显然出乎安禄山的意料,于是问道:“你们自阌乡而来?你们所报何事?”
士卒如实回道:“今日未时,唐将李光弼忽率剑南精骑攻袭阌乡城,阌乡城兵微将寡,撑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失陷了,如今阌乡城已落入李光弼手中。”
阌乡城南依秦岭,北近黄河,东靠函谷,西连潼关,本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安禄山为了诱骗哥舒翰出城,故意将阌乡城的士卒尽数抽出,调到了灵宝,只留下老弱病卒在阌乡城守城。
李光弼乃当世良将,手中又握有李瑁所留的剑南精锐,想取了阌乡城不过是易如反掌。
“朕一时大意,竟被李光弼占了便宜,攻城的剑南军有多少人?”
阌乡城乃重镇,亦是洛阳通往长安的要道,留着李光弼在阌乡城安禄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报信的士卒回道:“看样子,约摸两万人。”
“两万人?哈哈哈。”安禄山听到士卒的话,竟大声笑了出来。
安禄山不屑道:“区区两万轻骑也敢孤军深入,他这岂不是自寻死路。”
李光弼有四万剑南军屯于上洛,但其中步卒和精骑各占一半。时间紧急,战机稍纵即逝,李光弼一得到哥舒翰出城决战的消息便率骑兵赶往了阌乡城,而两万步卒则被他留在了上洛。
两万骑兵深入陕郡,而且还是据城而守,在安禄山看来,李光弼的行为与飞蛾扑火何异?
安禄山的身旁,他的谋主高尚也道:“李光弼孤军深入,意在阻挠陛下西进,为李瑁攻破宛城争取时间,陛下需在李瑁破宛城前破了阌乡,入潼关,夺长安,生擒李隆基。届时,天下大势便在陛下,南阳的李瑁就不足为虑了。”
安禄山听了高尚的分析,也得意地点了点头。
尹子奇拥兵十万守南阳,而李光弼却只有两万精骑守阌乡,他攻破阌乡的难度自然要比李瑁破南阳简单上许多,他只要能赶在李瑁破南阳之前先破了阌乡,然后攻下潼关和洛阳,届时回兵宛城,和尹子奇内外夹击李瑁,到时李瑁必然不敌,灰溜溜地退回剑南固守。
只要李瑁的十八万剑南军一破,黄河以南再无能与安禄山抗衡者,到时安禄山南下江淮,西取、陇右河西,大唐十之七八的疆土便在他的手中了。
安禄山道:“李瑁小儿所依仗的不过是他麾下的十八万剑南军,待朕破了他的剑南军,看来还拿什么和朕争锋。”
高尚道:“李光弼乃当世良将,亦是李瑁心腹,陛下当遣大将前往。”
安禄山笑道:“李光弼用兵喜好弄险,善奇谋,守城战事倒是未见其长”
李光弼从军至今,最为耀眼的战绩莫过于和李瑁一起,以奇袭之策在陇右以少胜多,一举大败吐蕃十五万大军,李光弼身上的蓟州侯爵位亦是那时搏来的。
此时的李光弼虽小有良将之名,但尚未如后世那般彰显,从戎数十年的安禄山没把他看在眼里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刚刚才败在他的手下,李光弼再强难道还强的过纵横陇右的哥舒翰?
“启禀陛下,末将愿率军攻取阌乡,为陛下拔去李光弼这颗钉子。”
方才一战,田乾真和孙孝哲各立大功,唯有安禄山麾下大将李归仁还寸功未立,论位份,李归仁尚在孙孝哲之上,到了这个时候他如何还坐得住。
安禄山听了李归仁的请命,当即笑着应允道:“好,李将军亦是朕心腹爱将,那便由李将军领兵四万充作先锋,替朕会一会李瑁麾下的这个‘小吴起’。”
李光弼治军严谨,颇有古人之风,李瑁曾已吴起盛赞李光弼治军之能,故而安禄山有此一说。
李归仁当即跪拜道:“陛下放心,不出两日,臣必取李光弼人头献与陛下。”
待到哥舒翰一路难逃,退到荆山时,天色已经渐晚,等他再清点身后人马,统共只剩下八千余人,就连他麾下最为精锐的神策军也因为留下为他断后,失去了联系,神策军兵马使卫伯玉同样生死不明。
二十万大军出关,八千残兵南逃,出关不过一日,大唐关中最后的一点底子也被他输了个底掉,到了这时,莫说是收复洛阳了,就连全身而退都是奢望。
现在,哥舒翰唯一的期盼就是能率领残军活着回到潼关,然后收拢散兵,再募新军,以期能靠着潼关天险和叛军继续周旋。
哥舒翰一路疾行往潼关撤退,安禄山又岂会给他太多喘息的时机,灵宝局势被安禄山收拾妥当之后,安禄山便准备命麾下猛将孙孝哲领三万骑兵追击,可就在他准备下令的时候,一队身着范阳军衣甲的轻骑却自南面赶来。
安禄山站在山坡上,看着落日余晖下这支行色匆匆的骑兵,心中猛地咯噔一下,这个时候从南面赶来报信的骑兵,莫非是南阳方面出了变故。
宛城有尹子奇的十万胡军,这是安禄山在难免牵着李瑁的唯一屏障。若是宛城失守,南阳郡落入了李瑁地手中,李瑁一旦率大军北上,攻取洛阳,那安禄山的处境就万分尴尬了。
剑南军若是北上洛阳,那边等于是要断了他的后路,届时就算安禄山得了潼关,得了长安又能如何?届时他将被洛阳李瑁、朔方郭子仪、河西安思顺,还有驻守上洛的李光弼困死在关中
到了那时,就算他夺了国都长安,也不过是快活一时,最终还是以长安为坟罢了。
安禄山心忧南阳局势,他一看到从南面赶来送信的骑兵,立刻指着他们道:“快将他们带过来。”
身旁的亲卫领命,连忙将南面赶来送信的骑兵带到了安禄山的身边。
“小人拜见陛下。”这些士卒刚被带到安禄山的身前,便立刻下马拜道。
安禄山心中正急,哪里还顾得上这些繁文缛节,连忙道:“可是南阳出现了变故,你们快快道来。”
报信的士卒一听到“南阳”二字,脸上明显地露出了不解的神色,立刻回道:“小人并非从南阳而来,小人是奉了将军之命自阌乡城赶来。”
“阌乡城?”
这个名字显然出乎安禄山的意料,于是问道:“你们自阌乡而来?你们所报何事?”
士卒如实回道:“今日未时,唐将李光弼忽率剑南精骑攻袭阌乡城,阌乡城兵微将寡,撑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失陷了,如今阌乡城已落入李光弼手中。”
阌乡城南依秦岭,北近黄河,东靠函谷,西连潼关,本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安禄山为了诱骗哥舒翰出城,故意将阌乡城的士卒尽数抽出,调到了灵宝,只留下老弱病卒在阌乡城守城。
李光弼乃当世良将,手中又握有李瑁所留的剑南精锐,想取了阌乡城不过是易如反掌。
“朕一时大意,竟被李光弼占了便宜,攻城的剑南军有多少人?”
阌乡城乃重镇,亦是洛阳通往长安的要道,留着李光弼在阌乡城安禄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报信的士卒回道:“看样子,约摸两万人。”
“两万人?哈哈哈。”安禄山听到士卒的话,竟大声笑了出来。
安禄山不屑道:“区区两万轻骑也敢孤军深入,他这岂不是自寻死路。”
李光弼有四万剑南军屯于上洛,但其中步卒和精骑各占一半。时间紧急,战机稍纵即逝,李光弼一得到哥舒翰出城决战的消息便率骑兵赶往了阌乡城,而两万步卒则被他留在了上洛。
两万骑兵深入陕郡,而且还是据城而守,在安禄山看来,李光弼的行为与飞蛾扑火何异?
安禄山的身旁,他的谋主高尚也道:“李光弼孤军深入,意在阻挠陛下西进,为李瑁攻破宛城争取时间,陛下需在李瑁破宛城前破了阌乡,入潼关,夺长安,生擒李隆基。届时,天下大势便在陛下,南阳的李瑁就不足为虑了。”
安禄山听了高尚的分析,也得意地点了点头。
尹子奇拥兵十万守南阳,而李光弼却只有两万精骑守阌乡,他攻破阌乡的难度自然要比李瑁破南阳简单上许多,他只要能赶在李瑁破南阳之前先破了阌乡,然后攻下潼关和洛阳,届时回兵宛城,和尹子奇内外夹击李瑁,到时李瑁必然不敌,灰溜溜地退回剑南固守。
只要李瑁的十八万剑南军一破,黄河以南再无能与安禄山抗衡者,到时安禄山南下江淮,西取、陇右河西,大唐十之七八的疆土便在他的手中了。
安禄山道:“李瑁小儿所依仗的不过是他麾下的十八万剑南军,待朕破了他的剑南军,看来还拿什么和朕争锋。”
高尚道:“李光弼乃当世良将,亦是李瑁心腹,陛下当遣大将前往。”
安禄山笑道:“李光弼用兵喜好弄险,善奇谋,守城战事倒是未见其长”
李光弼从军至今,最为耀眼的战绩莫过于和李瑁一起,以奇袭之策在陇右以少胜多,一举大败吐蕃十五万大军,李光弼身上的蓟州侯爵位亦是那时搏来的。
此时的李光弼虽小有良将之名,但尚未如后世那般彰显,从戎数十年的安禄山没把他看在眼里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刚刚才败在他的手下,李光弼再强难道还强的过纵横陇右的哥舒翰?
“启禀陛下,末将愿率军攻取阌乡,为陛下拔去李光弼这颗钉子。”
方才一战,田乾真和孙孝哲各立大功,唯有安禄山麾下大将李归仁还寸功未立,论位份,李归仁尚在孙孝哲之上,到了这个时候他如何还坐得住。
安禄山听了李归仁的请命,当即笑着应允道:“好,李将军亦是朕心腹爱将,那便由李将军领兵四万充作先锋,替朕会一会李瑁麾下的这个‘小吴起’。”
李光弼治军严谨,颇有古人之风,李瑁曾已吴起盛赞李光弼治军之能,故而安禄山有此一说。
李归仁当即跪拜道:“陛下放心,不出两日,臣必取李光弼人头献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