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会
开元二十九年末,陈王府参军田同秀奏报李隆基,玄元皇帝(太上老君)降见于丹凤门,告赐灵符。李隆基依言索之,果于函谷关寻得灵符,上书“天宝千载”四字,遂称上天恩德,在大灵坊建玄元庙安置灵符。
值此时,右相李林甫率君臣上奏:“函谷宝符,潜应年号,先天不违,请于尊号加‘天宝’字。”
李隆基大悦,从之,次年改元天宝。
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随着年号的变更,大唐悄然迈进了最繁盛的全盛事情。
天宝元年的第一次大朝会也在一阵赞美声中隆重登场。
天宝元年,元月元日,曙色才分。
“咚!咚!咚!”
几声重响,大明宫的钟声随风而散,响彻长安。丹凤门外,朝中百官,各地诸使,万国节臣,纷纷鱼贯而入。
入了丹凤门,迎面便是大朝的主殿-含元殿。
含元殿倚龙首原而建,大殿之基凌地近五丈,中间以三条长近百米,宽近五米的龙尾道相连。含元殿两侧分峙翔鸾、栖凤二阁,与含元殿相互呼应起伏,气势壮阔,如日之升,宛在霄汉。
在含元殿下,左右两侧,文东武西地分列着文武百官,手持勿板,整齐地站立。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
“西山落月临天仗,北阙晴云捧禁闱。”
唐诗中,李瑁不止一次地读到大唐诗人们对于元日朝会的描述,心中早有所想,但当他真正身列其中时,他才感觉到那份属于大唐人的骄傲与辉煌。
“今生今世,当登此位!”
李瑁站在阶下,看着朝阳下熠熠生辉的龙椅,眼中充满了火热与和,双拳在袍袖中紧握。
偌大的含元殿下,数万人整齐地列于一处,放眼望去,百官,御史,宫女,羽林,内宦,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川流不息的人群都向着含元殿的方向,宛如江河向海,万山朝岳。
李瑁贵为亲王,又身兼剑南节度使,左武卫大将军等要职,所站的队列自然居于前列,仅次于太子李亨,和庆王李琮并肩而立。
李瑁站在队列的前端,看着看着绵延数百米的人龙,也不由在心中感叹:大唐盛世,繁华至斯。
不自觉地,李瑁就想起了那个日后可能颠覆大唐的贼子-安禄山。
安禄山官拜平卢节度使,理应也在前例,李瑁回过头去,便想要寻找他的身影,可不曾想,一阵尚算温和的警示声却在他的耳边响起。
“殿下请注意仪态,朝参大典,不得四处张望。”一名殿中侍御史对李瑁道。
殿中侍御史不过从七品的芝麻官,但职权却着实不小。掌纠察朝仪,兼知库藏出纳及宫门内事,及京畿纠察事宜。
在这含元大殿之上,上到亲王宰相,下到六部府吏,只要有不和礼规之处他都可以放心训斥。
李瑁不占理,被殿中侍御史这么一说,连忙转过了头,老老实实地站在了人群中。
不过李瑁虽然不想挑事,但有些人却偏偏要落井下石。
“十八郎年少,自持之道难免差了点。以后还是谨慎些地好,免得管了不该管的,问了不该问的,平白惹祸上身,倒时可没人能够帮你。”李琮瞥了李瑁一眼,若有所指地说道。
李瑁听着李琮的口气,心知他是在影射益州商会之事。
李瑁轻声笑了笑,回道:“皇兄多虑了,十八郎行的正,坐的端,魅魍魉些许小鬼,那是决然不怕的。倒是皇兄你,身宽体胖,容易招风,若是不小心摔了下去,十八郎就是想扶也扶不起来啊。”
“好啊,十八郎果真是口舌犀利,为兄倒想要看看,到底是谁先从这高台上摔了下去。”李琮寸步不让地回道。
————————
元日大朝步序繁琐,很是冗长。
待太子及诸王献寿、上公献寿、中书令奏诸州表,黄门侍郎奏祥瑞等等一套流程走下来,日头已经从东边转到了正午。最后,右相李林甫和左相李适之与供奉官献寿,率群臣山呼万岁,皇帝李隆基亲自昭告天下,这元日大朝才算结束。
大朝从凌晨一直持续到正午,李瑁虽身子骨极好,但站了大半日也觉得两腿有些酸麻,当下揉了揉腿,便准备打道回府,好生歇息一番。可还没等李瑁出了丹凤门,皇帝身边的御前太监就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皇上口谕:传四品以上官员紫宸殿议事。
李隆基传得这般紧急,李瑁原以为是朝中之事出了重大的变故,但没想到等他来到紫宸殿的时候,等待着他的却是一张帛书,一张他完全看不懂的帛书。这张帛书非但是他看不懂,而且在场的百官也没一个人看得懂。
“此乃渤海国方才呈递于朕国书,难道满朝文武,翰林上下竟无一人识得吗?”李隆基手中挥着那张帛书,看着殿中的众臣。
鸿胪寺卿季衡见李隆基动怒,连忙站了出来,伏地拜道:“陛下恕罪,这渤海国书俱是蕃字,满纸鸟兽之迹,臣等学识浅短,实在不识。”
“哼!鸿胪寺上下百人,理的就是这邦交之事,结果竟无一个饱学之土与朕分忧,朕要你们还有何用。”李隆基重重地一拍桌案,显然已经动了怒火。
鸿胪寺卿季衡是太子的人,太子一听李隆基降怒于季衡,生怕太子党折了这一支臂膀,连忙上前劝道:“这渤海番邦不识王教,不识中原文字,故而只能写些他们部落中的野文,季大人未曾见过,不识得也是有的,还望父皇明察。”
李林甫见李亨为季衡出头,心想终于抓住了机会,也出列道:“太子之言虽然在理,却也略失偏颇。此乃渤海国书,如若不识,不能发落蕃使,必被被番邦笑耻,欺侮我朝,如若处理不当甚至还是引兵犯境,大动刀兵。”
李林甫的话李隆基深以未然,他点了点头道:“事关大唐国体,决不能轻易懈怠。译复国书本就是鸿胪寺职责所在,若季衡能解此时,朕自当重赏,如若不然,鸿胪寺诸官,自季衡以下尽皆免职!”
李隆基年事渐高,越发地喜好颜面,改元大朝便是明证。若是这季衡当真不能译出这渤海国书,莫说是鸿胪寺了,少不得还会牵累到其他官员。
就在众人苦思其法的时候,忽然一阵苍老地略显沙哑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响起:“臣知一人或可译此蕃书。”
众人齐齐回首望去,说话之人竟是年过八旬的翰林学士、正授秘书监贺知章。
“贺卿家知道何人可译此书?”
贺知章才学广博,非但诗文写的极好,更是乙未科状元及第,在时下有“文坛盟主”之誉。李隆基见贺知章说话,心知他不会妄言,连忙问道。
贺知章越班而出,抖着花白的胡子奏道:“臣启陛下,臣结识一才子,姓李名白,博学多能。要辨番书,此人或可一试。”
值此时,右相李林甫率君臣上奏:“函谷宝符,潜应年号,先天不违,请于尊号加‘天宝’字。”
李隆基大悦,从之,次年改元天宝。
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随着年号的变更,大唐悄然迈进了最繁盛的全盛事情。
天宝元年的第一次大朝会也在一阵赞美声中隆重登场。
天宝元年,元月元日,曙色才分。
“咚!咚!咚!”
几声重响,大明宫的钟声随风而散,响彻长安。丹凤门外,朝中百官,各地诸使,万国节臣,纷纷鱼贯而入。
入了丹凤门,迎面便是大朝的主殿-含元殿。
含元殿倚龙首原而建,大殿之基凌地近五丈,中间以三条长近百米,宽近五米的龙尾道相连。含元殿两侧分峙翔鸾、栖凤二阁,与含元殿相互呼应起伏,气势壮阔,如日之升,宛在霄汉。
在含元殿下,左右两侧,文东武西地分列着文武百官,手持勿板,整齐地站立。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
“西山落月临天仗,北阙晴云捧禁闱。”
唐诗中,李瑁不止一次地读到大唐诗人们对于元日朝会的描述,心中早有所想,但当他真正身列其中时,他才感觉到那份属于大唐人的骄傲与辉煌。
“今生今世,当登此位!”
李瑁站在阶下,看着朝阳下熠熠生辉的龙椅,眼中充满了火热与和,双拳在袍袖中紧握。
偌大的含元殿下,数万人整齐地列于一处,放眼望去,百官,御史,宫女,羽林,内宦,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川流不息的人群都向着含元殿的方向,宛如江河向海,万山朝岳。
李瑁贵为亲王,又身兼剑南节度使,左武卫大将军等要职,所站的队列自然居于前列,仅次于太子李亨,和庆王李琮并肩而立。
李瑁站在队列的前端,看着看着绵延数百米的人龙,也不由在心中感叹:大唐盛世,繁华至斯。
不自觉地,李瑁就想起了那个日后可能颠覆大唐的贼子-安禄山。
安禄山官拜平卢节度使,理应也在前例,李瑁回过头去,便想要寻找他的身影,可不曾想,一阵尚算温和的警示声却在他的耳边响起。
“殿下请注意仪态,朝参大典,不得四处张望。”一名殿中侍御史对李瑁道。
殿中侍御史不过从七品的芝麻官,但职权却着实不小。掌纠察朝仪,兼知库藏出纳及宫门内事,及京畿纠察事宜。
在这含元大殿之上,上到亲王宰相,下到六部府吏,只要有不和礼规之处他都可以放心训斥。
李瑁不占理,被殿中侍御史这么一说,连忙转过了头,老老实实地站在了人群中。
不过李瑁虽然不想挑事,但有些人却偏偏要落井下石。
“十八郎年少,自持之道难免差了点。以后还是谨慎些地好,免得管了不该管的,问了不该问的,平白惹祸上身,倒时可没人能够帮你。”李琮瞥了李瑁一眼,若有所指地说道。
李瑁听着李琮的口气,心知他是在影射益州商会之事。
李瑁轻声笑了笑,回道:“皇兄多虑了,十八郎行的正,坐的端,魅魍魉些许小鬼,那是决然不怕的。倒是皇兄你,身宽体胖,容易招风,若是不小心摔了下去,十八郎就是想扶也扶不起来啊。”
“好啊,十八郎果真是口舌犀利,为兄倒想要看看,到底是谁先从这高台上摔了下去。”李琮寸步不让地回道。
————————
元日大朝步序繁琐,很是冗长。
待太子及诸王献寿、上公献寿、中书令奏诸州表,黄门侍郎奏祥瑞等等一套流程走下来,日头已经从东边转到了正午。最后,右相李林甫和左相李适之与供奉官献寿,率群臣山呼万岁,皇帝李隆基亲自昭告天下,这元日大朝才算结束。
大朝从凌晨一直持续到正午,李瑁虽身子骨极好,但站了大半日也觉得两腿有些酸麻,当下揉了揉腿,便准备打道回府,好生歇息一番。可还没等李瑁出了丹凤门,皇帝身边的御前太监就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皇上口谕:传四品以上官员紫宸殿议事。
李隆基传得这般紧急,李瑁原以为是朝中之事出了重大的变故,但没想到等他来到紫宸殿的时候,等待着他的却是一张帛书,一张他完全看不懂的帛书。这张帛书非但是他看不懂,而且在场的百官也没一个人看得懂。
“此乃渤海国方才呈递于朕国书,难道满朝文武,翰林上下竟无一人识得吗?”李隆基手中挥着那张帛书,看着殿中的众臣。
鸿胪寺卿季衡见李隆基动怒,连忙站了出来,伏地拜道:“陛下恕罪,这渤海国书俱是蕃字,满纸鸟兽之迹,臣等学识浅短,实在不识。”
“哼!鸿胪寺上下百人,理的就是这邦交之事,结果竟无一个饱学之土与朕分忧,朕要你们还有何用。”李隆基重重地一拍桌案,显然已经动了怒火。
鸿胪寺卿季衡是太子的人,太子一听李隆基降怒于季衡,生怕太子党折了这一支臂膀,连忙上前劝道:“这渤海番邦不识王教,不识中原文字,故而只能写些他们部落中的野文,季大人未曾见过,不识得也是有的,还望父皇明察。”
李林甫见李亨为季衡出头,心想终于抓住了机会,也出列道:“太子之言虽然在理,却也略失偏颇。此乃渤海国书,如若不识,不能发落蕃使,必被被番邦笑耻,欺侮我朝,如若处理不当甚至还是引兵犯境,大动刀兵。”
李林甫的话李隆基深以未然,他点了点头道:“事关大唐国体,决不能轻易懈怠。译复国书本就是鸿胪寺职责所在,若季衡能解此时,朕自当重赏,如若不然,鸿胪寺诸官,自季衡以下尽皆免职!”
李隆基年事渐高,越发地喜好颜面,改元大朝便是明证。若是这季衡当真不能译出这渤海国书,莫说是鸿胪寺了,少不得还会牵累到其他官员。
就在众人苦思其法的时候,忽然一阵苍老地略显沙哑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响起:“臣知一人或可译此蕃书。”
众人齐齐回首望去,说话之人竟是年过八旬的翰林学士、正授秘书监贺知章。
“贺卿家知道何人可译此书?”
贺知章才学广博,非但诗文写的极好,更是乙未科状元及第,在时下有“文坛盟主”之誉。李隆基见贺知章说话,心知他不会妄言,连忙问道。
贺知章越班而出,抖着花白的胡子奏道:“臣启陛下,臣结识一才子,姓李名白,博学多能。要辨番书,此人或可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