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应天府
<content>
等了一阵子,这些大臣也都哭累了,方孝孺先站了起来,拼命的‘抽噎’着,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诸位,诸位,先皇已经大行了,我们可要考虑后事了。先皇刚才做的手势和说的话,大家可都看见了吧?”
整个寝宫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包括朱允玟在内,所有人都不吭声了。不过很快的,朱允玟就发现了自己的失态,于是他继续抱着朱元璋号哭不已。方孝孺满意的轻轻的点头:“好样的,这装佯的功夫算是过关了,可惜如果没有那方才的一番停顿,那就更加理想了。”
那些大臣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没有吭声。朱元璋的意思很清楚,朱允玟接掌皇位,可是呢,这朱允玟当了皇帝,能不能坐稳皇庭,那还是个问题呢。就京师附近,就有好几个王爷都在虎视眈眈的看着呢。这关头,可是关系着身家性命的问题,要是捧对了人,那就是日后的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如果捧错了人,那迟早就是脑袋瓜子咔嚓一声不见了的事情。
看到这些大臣一个个噤若寒蝉的模样,方孝孺气不打一处来,他爆喝一声:“莫非陛下刚刚大行,你们就要逆旨不成?”
良久,一个白须尚书爬了起来,低声说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
一天后,朱棣已经收到了朱元璋归天的消息,他猛地从宝座上跳了起来,大吼了一声:“父皇,你就这么走了么?……来人,点起人马,把厉风他们一行人全部从西安府招来,我们去应天府祭奠父皇。”
燕王府整个的乱了起来,快骑四出,朝着四面八方疯狂的奔驰,去各地调集人马去了。尤其是朱棣在僧道衍的建议下,连续发了十三道急令,武分成了两派。以兵部尚书齐泰以及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为首的一票大臣,在那里大声叫嚷着:“皇太孙允玟乃先皇正统嫡嗣,而且先皇临终有言,皇太孙可以接掌皇位,莫非诸位还有谁不服么?”
而几个被燕王收买了的大臣则是硬着脖子在那里申辩:“先皇临终之时,我等也在场,先皇不过说皇太孙可以,但是并没有说明可以做什么。皇太孙年龄幼小,胆识才能不足,如何能够震慑天下?如今元蒙残党在北方虎视眈眈,东北有后金蛮子不断入侵骚扰,南方有百蛮遗族时而暴动,以一幼子接掌皇位,如何得安天下?”
方孝孺冷笑:“如此,诸位以为如何?”他冷冷的看着这些口沫横飞,慷慨激昂的文武大臣,在心里很阴暗的角落盘算着:“你们这些人,你,身为户部首脑,掌管天下财政,你收了多少银子,替燕王说话?你,身为吏部元老,天下官员调动由你一人掌握,你又拿了多少贿赂?都是一群不君不臣的叛逆之徒,等得皇太孙登基,就有你们的好看。”
一脸阴沉的方孝孺摸了摸袖子里面的那份伪造的诏书,心里顿时平静了很多,他思忖着:“闹吧,闹吧,闹得越厉害越好,就让皇太孙看看,你们这群大臣都是什么嘴脸。最后的杀手锏可是在我这里,你们还能翻到哪里去?……不过也奇怪,先皇为什么不早点写下诏书呢?莫非,他心里也在犹豫么?可是有什么好犹豫的,皇太孙接掌皇位,这才是正统啊。”
两派大臣在这里争了个不亦乐乎,那些宫女太监畏祸,远远的逃了开去。宫廷总管安太监带着内廷护卫、锦衣卫、禁卫军的一批将领,率领兵丁团团围住了安灵的殿堂,口口声声是为了诸位大员的安全。
渐渐的,争吵越来越激烈,那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武将,干脆就卷起了袖子,挥动着拳头,朝着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比划起来。方孝孺毕竟文人出身,看得这些武将就要发性子,连忙退后了几步,气恼的训斥道:“不成体统,不成体统。”那些支持朱允玟的,只能口口声声圣人之道,皇室正统;支持朱棣的,则是大声呵斥这群官员为‘腐儒’,所谓天下是拳头和刀剑打下来的,治国也需要一个强势的君主。
</content>
等了一阵子,这些大臣也都哭累了,方孝孺先站了起来,拼命的‘抽噎’着,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诸位,诸位,先皇已经大行了,我们可要考虑后事了。先皇刚才做的手势和说的话,大家可都看见了吧?”
整个寝宫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包括朱允玟在内,所有人都不吭声了。不过很快的,朱允玟就发现了自己的失态,于是他继续抱着朱元璋号哭不已。方孝孺满意的轻轻的点头:“好样的,这装佯的功夫算是过关了,可惜如果没有那方才的一番停顿,那就更加理想了。”
那些大臣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没有吭声。朱元璋的意思很清楚,朱允玟接掌皇位,可是呢,这朱允玟当了皇帝,能不能坐稳皇庭,那还是个问题呢。就京师附近,就有好几个王爷都在虎视眈眈的看着呢。这关头,可是关系着身家性命的问题,要是捧对了人,那就是日后的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如果捧错了人,那迟早就是脑袋瓜子咔嚓一声不见了的事情。
看到这些大臣一个个噤若寒蝉的模样,方孝孺气不打一处来,他爆喝一声:“莫非陛下刚刚大行,你们就要逆旨不成?”
良久,一个白须尚书爬了起来,低声说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
一天后,朱棣已经收到了朱元璋归天的消息,他猛地从宝座上跳了起来,大吼了一声:“父皇,你就这么走了么?……来人,点起人马,把厉风他们一行人全部从西安府招来,我们去应天府祭奠父皇。”
燕王府整个的乱了起来,快骑四出,朝着四面八方疯狂的奔驰,去各地调集人马去了。尤其是朱棣在僧道衍的建议下,连续发了十三道急令,武分成了两派。以兵部尚书齐泰以及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为首的一票大臣,在那里大声叫嚷着:“皇太孙允玟乃先皇正统嫡嗣,而且先皇临终有言,皇太孙可以接掌皇位,莫非诸位还有谁不服么?”
而几个被燕王收买了的大臣则是硬着脖子在那里申辩:“先皇临终之时,我等也在场,先皇不过说皇太孙可以,但是并没有说明可以做什么。皇太孙年龄幼小,胆识才能不足,如何能够震慑天下?如今元蒙残党在北方虎视眈眈,东北有后金蛮子不断入侵骚扰,南方有百蛮遗族时而暴动,以一幼子接掌皇位,如何得安天下?”
方孝孺冷笑:“如此,诸位以为如何?”他冷冷的看着这些口沫横飞,慷慨激昂的文武大臣,在心里很阴暗的角落盘算着:“你们这些人,你,身为户部首脑,掌管天下财政,你收了多少银子,替燕王说话?你,身为吏部元老,天下官员调动由你一人掌握,你又拿了多少贿赂?都是一群不君不臣的叛逆之徒,等得皇太孙登基,就有你们的好看。”
一脸阴沉的方孝孺摸了摸袖子里面的那份伪造的诏书,心里顿时平静了很多,他思忖着:“闹吧,闹吧,闹得越厉害越好,就让皇太孙看看,你们这群大臣都是什么嘴脸。最后的杀手锏可是在我这里,你们还能翻到哪里去?……不过也奇怪,先皇为什么不早点写下诏书呢?莫非,他心里也在犹豫么?可是有什么好犹豫的,皇太孙接掌皇位,这才是正统啊。”
两派大臣在这里争了个不亦乐乎,那些宫女太监畏祸,远远的逃了开去。宫廷总管安太监带着内廷护卫、锦衣卫、禁卫军的一批将领,率领兵丁团团围住了安灵的殿堂,口口声声是为了诸位大员的安全。
渐渐的,争吵越来越激烈,那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武将,干脆就卷起了袖子,挥动着拳头,朝着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比划起来。方孝孺毕竟文人出身,看得这些武将就要发性子,连忙退后了几步,气恼的训斥道:“不成体统,不成体统。”那些支持朱允玟的,只能口口声声圣人之道,皇室正统;支持朱棣的,则是大声呵斥这群官员为‘腐儒’,所谓天下是拳头和刀剑打下来的,治国也需要一个强势的君主。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