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盛名之下无虚士
这一刻,薛采羽只觉得通体舒泰,气爽神宜,似乎自记事起,就从未如此痛快过。
亲眼目睹镇鬼怯邪自然是爽心乐事,但她的好心情,却并非全都来自于此。
薛采羽一直所站的高处,正是步安吟诗所在。诗意招来的灵气,自然以此处最为浓郁;更加之她离得近,字字句句都听得分明,对方才这七言律诗诗文的体会,最为明晰,于是在场所有人中,她所吸收的灵力也理所当然的最为充沛。
此时院中魂团消散,得以平静心绪,回想那几句诗文,薛姑娘犹自感慨:三步成诗步执道,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这短短几句诗文,句句贴合眼下情景,又极尽雄奇哀怨之能事。
头一句“沉沉心事北南东”自然是说,大梁朝北方罗刹来袭,东南拜月荼毒,国破民困,桩桩件件,都压在步公子的心头;紧接着那句“一睨英雄海内空”却如平地惊雷,豪情乍起,仿佛在诗人看来,四海之内,除却他自己,便再无英雄。
“少年才登将仕郎”,一个“才”字,又道尽了难以分辨的喜悲欢愁,此中春秋笔法,像是指“方才不久”,分明又有“不过如此”的意思,想来以步公子之才,受封九品文散官,还是后者多一些;而那句“书生尝效晋贤风”,又借诗自嘲,说自己一介书生,效仿魏晋名士,行状出格,不为世人理解——传闻说他是个狂生,显然与此有关。
后面两句,半是咏志,半是自叹,仿佛要以一己之力,扫平七闽之乱,只是豪迈之余,又存着深深无奈的避世之心。
至于最后一句,美人如玉剑如虹……薛采羽念及此处,不由得双颊飞红,匆匆瞥了身旁丑姑一眼,生怕被她瞧出异样。
好在丑姑对她的心思毫无察觉,只是呼吸粗重,下意识喃喃低语:“那鬼……这诗……好生了得……”
薛采羽见丑姑失态,轻声提醒道:“你不知道,步公子人称三步成诗步执道么?”
“三步成诗不知道?不知道啊……”丑姑一脸茫然:“到底知不知道?”
两人相顾无语,都不知对方说的什么,底下院中已经闹腾起来。
“那鬼好生霸道!只蹭了一下,张王两位兄弟便断了气了!”有白营弟兄蹲在院墙下,扶着日夜相处的两位兄弟,见他们分明已经死绝了,不由得涕泪直流。
“步爷……那鬼如此霸道,为何……为何偏偏怕了步爷?!”也有人惊疑不解。
“咱步爷是学儒的,练的一口浩然正气,淫邪不侵,鬼当然要怕!”更有人胡乱拍着马屁。
哪怕这马屁如此牵强,如此无稽,众人也都齐声称是,唯独一人反对。
反对之人,正是步安自己。
“放屁!”他笑骂道:“浩然正气要真有那么管用,这天底下的鬼捕生意,还不给儒门包圆了?!”
众人听得哈哈大笑。都是江湖人,见惯了生死,即便有同僚刚刚魂消魄散,也不妨碍他们笑得张狂。
步安“哗啦”一下扯开已经破碎不堪,只剩几片布条耷拉着的长衫,大声道:“那阴魂怕的不是我!而是我身上这件宝贝!”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他身穿一件黝黑的铁丝软甲,即使血色月光照在上面,也没有泛起一丝猩红,心说这果然是件宝贝。
步安只起了个话头,打消了众人的疑惑,就不再继续解释,而是下令赶紧收殓了张王两位弟兄的遗体,好去下一处阴煞。
当下便有人上前背起一具尸体,刚要跑开,现冷姑娘仍旧靠坐在墙根,面色苍白如纸,立即着急大喊道:“冷姑娘……冷姑娘看着快不行了!”
这乱世之中,人死一了百了,众人心中即便有些哀苦,也不会太过惺惺作态,但是伤重却不一样,毕竟受伤可以救活,不能耽搁,更何况那还是一位姑娘家。
众人顿时围了上去。
“都让开!”丑姑大喝一声,背着薛姑娘飞下屋檐。
众人这才想起,队伍中还有一位医家圣手,一下子散了开来,为她们让出通道。
薛采羽快步赶上,蹲下身子,扶起冷姑娘,伸手探视,脸上阴晴不定。
“步……步爷……我家中……家中还有老母……”冷姑娘自进了七司,几乎从未开口说过话,此刻却面色焦急地喊道。
步安站在一旁,面色凝重,闻言沉声道:“放心,不单是你,七司弟兄但凡出了事,留在越州的亲眷,七司定会好生赡养。”
冷姑娘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缓缓闭上双眼。
生离死别之际,七司众人不禁默然。
可就在这时,薛姑娘的手掌心忽然霞光四溢,将冷姑娘胸腹骨骼血脉映得清晰可辨。霞光映射之下,那些断裂的骨骼,淤塞的血脉,竟以肉眼可见的度缓缓复位、畅通……就连冷姑娘的脸色,都渐渐红润起来!
医圣后人,竟有起死回生之能?!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片刻霞光渐黯,薛采羽轻抚冷姑娘心口,直到她吐出一口黑血,才扭头道:“只是筋骨受损,没有伤及魂魄,歇几日便无碍了。”
“……多谢薛姑娘。”步安由衷道。
丑姑仰着脖子,抬着下巴,像是在说:“这下你知道小姐的本事了吧?”
薛姑娘却莞尔一笑道:“分明是步爷招来的灵气,救了冷姑娘一命。谢我作甚?”
丑姑撇了撇嘴,却不敢说话——只因小姐所说的,确实是实情,假如不是那诗文招来灵气,以她家小姐体内残存的灵力,绝计施展不了如此惊人的手段。
步安微微一笑,也不客气。
眼下正事要紧,他吩咐张紫衣(大丫)将冷姑娘背回客栈休息,便带着所有人,往下一处阴煞赶去。
腊月风寒,邪月当空,古老的青石街道上,脚步声纷纷乱乱。
鬼捕七司刚刚捉了一处鬼,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处,仿佛时光倒回半载,重又经历七司开张之初,连夜捉鬼的情景。
虽然八夕的血月更浓,宁阳的鬼更骇人,但少年也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少年。紧随他身后的人群浩浩荡荡,并非当初寥寥无几,又都满腹牢骚的七八条人影。
不多久,一面绣着金黄“七”字的漆黑旌旗,在宁阳南门的城墙上挂了起来。
亲眼目睹镇鬼怯邪自然是爽心乐事,但她的好心情,却并非全都来自于此。
薛采羽一直所站的高处,正是步安吟诗所在。诗意招来的灵气,自然以此处最为浓郁;更加之她离得近,字字句句都听得分明,对方才这七言律诗诗文的体会,最为明晰,于是在场所有人中,她所吸收的灵力也理所当然的最为充沛。
此时院中魂团消散,得以平静心绪,回想那几句诗文,薛姑娘犹自感慨:三步成诗步执道,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这短短几句诗文,句句贴合眼下情景,又极尽雄奇哀怨之能事。
头一句“沉沉心事北南东”自然是说,大梁朝北方罗刹来袭,东南拜月荼毒,国破民困,桩桩件件,都压在步公子的心头;紧接着那句“一睨英雄海内空”却如平地惊雷,豪情乍起,仿佛在诗人看来,四海之内,除却他自己,便再无英雄。
“少年才登将仕郎”,一个“才”字,又道尽了难以分辨的喜悲欢愁,此中春秋笔法,像是指“方才不久”,分明又有“不过如此”的意思,想来以步公子之才,受封九品文散官,还是后者多一些;而那句“书生尝效晋贤风”,又借诗自嘲,说自己一介书生,效仿魏晋名士,行状出格,不为世人理解——传闻说他是个狂生,显然与此有关。
后面两句,半是咏志,半是自叹,仿佛要以一己之力,扫平七闽之乱,只是豪迈之余,又存着深深无奈的避世之心。
至于最后一句,美人如玉剑如虹……薛采羽念及此处,不由得双颊飞红,匆匆瞥了身旁丑姑一眼,生怕被她瞧出异样。
好在丑姑对她的心思毫无察觉,只是呼吸粗重,下意识喃喃低语:“那鬼……这诗……好生了得……”
薛采羽见丑姑失态,轻声提醒道:“你不知道,步公子人称三步成诗步执道么?”
“三步成诗不知道?不知道啊……”丑姑一脸茫然:“到底知不知道?”
两人相顾无语,都不知对方说的什么,底下院中已经闹腾起来。
“那鬼好生霸道!只蹭了一下,张王两位兄弟便断了气了!”有白营弟兄蹲在院墙下,扶着日夜相处的两位兄弟,见他们分明已经死绝了,不由得涕泪直流。
“步爷……那鬼如此霸道,为何……为何偏偏怕了步爷?!”也有人惊疑不解。
“咱步爷是学儒的,练的一口浩然正气,淫邪不侵,鬼当然要怕!”更有人胡乱拍着马屁。
哪怕这马屁如此牵强,如此无稽,众人也都齐声称是,唯独一人反对。
反对之人,正是步安自己。
“放屁!”他笑骂道:“浩然正气要真有那么管用,这天底下的鬼捕生意,还不给儒门包圆了?!”
众人听得哈哈大笑。都是江湖人,见惯了生死,即便有同僚刚刚魂消魄散,也不妨碍他们笑得张狂。
步安“哗啦”一下扯开已经破碎不堪,只剩几片布条耷拉着的长衫,大声道:“那阴魂怕的不是我!而是我身上这件宝贝!”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他身穿一件黝黑的铁丝软甲,即使血色月光照在上面,也没有泛起一丝猩红,心说这果然是件宝贝。
步安只起了个话头,打消了众人的疑惑,就不再继续解释,而是下令赶紧收殓了张王两位弟兄的遗体,好去下一处阴煞。
当下便有人上前背起一具尸体,刚要跑开,现冷姑娘仍旧靠坐在墙根,面色苍白如纸,立即着急大喊道:“冷姑娘……冷姑娘看着快不行了!”
这乱世之中,人死一了百了,众人心中即便有些哀苦,也不会太过惺惺作态,但是伤重却不一样,毕竟受伤可以救活,不能耽搁,更何况那还是一位姑娘家。
众人顿时围了上去。
“都让开!”丑姑大喝一声,背着薛姑娘飞下屋檐。
众人这才想起,队伍中还有一位医家圣手,一下子散了开来,为她们让出通道。
薛采羽快步赶上,蹲下身子,扶起冷姑娘,伸手探视,脸上阴晴不定。
“步……步爷……我家中……家中还有老母……”冷姑娘自进了七司,几乎从未开口说过话,此刻却面色焦急地喊道。
步安站在一旁,面色凝重,闻言沉声道:“放心,不单是你,七司弟兄但凡出了事,留在越州的亲眷,七司定会好生赡养。”
冷姑娘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缓缓闭上双眼。
生离死别之际,七司众人不禁默然。
可就在这时,薛姑娘的手掌心忽然霞光四溢,将冷姑娘胸腹骨骼血脉映得清晰可辨。霞光映射之下,那些断裂的骨骼,淤塞的血脉,竟以肉眼可见的度缓缓复位、畅通……就连冷姑娘的脸色,都渐渐红润起来!
医圣后人,竟有起死回生之能?!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片刻霞光渐黯,薛采羽轻抚冷姑娘心口,直到她吐出一口黑血,才扭头道:“只是筋骨受损,没有伤及魂魄,歇几日便无碍了。”
“……多谢薛姑娘。”步安由衷道。
丑姑仰着脖子,抬着下巴,像是在说:“这下你知道小姐的本事了吧?”
薛姑娘却莞尔一笑道:“分明是步爷招来的灵气,救了冷姑娘一命。谢我作甚?”
丑姑撇了撇嘴,却不敢说话——只因小姐所说的,确实是实情,假如不是那诗文招来灵气,以她家小姐体内残存的灵力,绝计施展不了如此惊人的手段。
步安微微一笑,也不客气。
眼下正事要紧,他吩咐张紫衣(大丫)将冷姑娘背回客栈休息,便带着所有人,往下一处阴煞赶去。
腊月风寒,邪月当空,古老的青石街道上,脚步声纷纷乱乱。
鬼捕七司刚刚捉了一处鬼,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处,仿佛时光倒回半载,重又经历七司开张之初,连夜捉鬼的情景。
虽然八夕的血月更浓,宁阳的鬼更骇人,但少年也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少年。紧随他身后的人群浩浩荡荡,并非当初寥寥无几,又都满腹牢骚的七八条人影。
不多久,一面绣着金黄“七”字的漆黑旌旗,在宁阳南门的城墙上挂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