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
赵陌确实遇上了继母小王氏,但小王氏也做不了什么为难他的事来,因为她在后宅得信的时候,赵硕正在家里呢,先见到了赵陌。
赵陌先前对于父亲与继母,还怀着几分怨忿之心。但如今经过秦柏的开解与劝说,这几分怨忿他都很好地掩藏了起来。在父亲赵硕面前,他维持着一种恭谨守礼的姿态,虽然不算亲近,但以他的年纪与经历,若是依然如母亲去世前一般对父亲亲近,倒显得假了。因此赵硕丝毫没有怀疑什么,反而觉得儿子虽然不大听话,但在他面前还算是孝顺的。
赵陌送了节礼,又问候了赵硕的身体,对于小王氏这个继母,虽然态度淡淡地,可该有的问候他也说了,礼数上叫人挑不出错来。当赵硕问起他在承恩侯府的生活起居时,他只简单提了几句,自然是只有好话的。说完了,他就听到赵硕一脸慈爱地道:“在别人家里再好,也比不得自家自在。好孩子,委屈你了。”
赵陌暗暗握了握拳,淡笑着说:“新夫人年纪只比儿子大得几岁,男女有别,儿子少不得要避嫌的。在舅爷爷处读书,也能增长学识,儿子不委屈。”
赵硕何尝不知道嫡长子与继室之间有仇?可有些事情只能暗下说,一旦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显出了他的无能,连齐家都做不到,以致于妻儿相残,他脸上也无光。因此,当着外人的面,他还是要粉饰太平一下的。如今赵陌虽然不肯配合他,与小王氏做一对慈母孝子,但赵陌给出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又确实是小王氏有错在先,赵硕便也顺水推舟地接受了,还笑着对赵陌说:“你舅爷爷学识出众,少年时便有才子美名,你可要好好跟着他读书,不许懈怠,知道么?”
赵陌自然是答应下来,又再行一次礼,与赵硕演个父子相得的戏码了。
也许是因为赵陌称呼秦柏做“舅爷爷”,引起了赵硕的联想,他开始试探儿子,能不能帮着在秦柏面前说些好话,让秦柏对自己刮目相看?
承恩侯府没什么实权,在皇上面前的圣眷也有水份,但新任的永嘉侯却是实打实的皇上宠臣,圣眷分外隆,等闲人都比不得。赵硕觉得,自己若真想谋求入继皇室,光有王家帮着出力是不够的。王家只是外臣,兴许在后宫中靠着王嫔,多少有些助力,可是在蜀王这位太后亲妹夫的对比下,这点助力就小得不值一提了,他只能从宗室与皇亲中谋求更多的支持,才有把握压倒蜀王幼子,夺得储位。宗室且不论,皇亲之中,哪里还有比永嘉侯圣眷更深之人?难得永嘉侯与他的嫡长子赵陌结下了善缘,他若是不知道珍惜,反而坐视永嘉侯“误会”他下去,那就太愚蠢了!
赵硕希望赵陌能在永嘉侯秦柏面前多多美言,说他对王家下毒手之下一无所知,如今也非常懊恼,若不是看在夫妻一场不容易的份上,早就将小王氏给休了。如今他已经惩罚了小王氏,逼得她发誓不敢对嫡长子不利,王家先前干的那些好事,日后是绝不敢再犯的。
这种话听得一直在屋里沉默着充当璧花的吴少英都有些听不下去,难为赵陌,竟然还一脸郑重地答应下来,面上半点异色不露。
不过赵陌答应完后,又对赵硕说:“这只怕不是一两天的事,父亲还请耐心些。先前王曹潜入府中下毒,因着他寻的那个小厮无法接近我,他便出了主意,只求达到目的,便不在乎牵连旁人了,故而打算要直接对整个清风馆的茶水做手脚。这么一来,舅爷爷险些就中了王曹的算计。如今真相早已大白,舅爷爷、舅奶奶都有些后怕。即使他们知道此事与父亲并不相干,也难免要迁怒几分的。待儿子好生从旁劝解,时日长了,二老的气慢慢就会消了。到时候儿子再想办法提别的也不迟。”
赵硕也知道儿子说的是实情,无可奈何地应了,心中却对小王氏与她身后的王家更加恼怒了。若不是他们凶残狠毒不讲理,他的嫡长子不会有危险,不必流落在外不敢归家,他更不会得罪了永嘉侯,连皇上也明里暗里示意他先把家里管好了,再上朝理事,臊得他恨不得在地上寻个洞钻进去!若不是他如今还需要王家的助力,他就真真要将这伙人踢开了,也省得他们净拖他后腿!
赵陌说完了这番话,还给父亲出了个主意:“儿子如今在承恩侯府里住着,等到舅爷爷一家搬进新的永嘉侯府后,也会跟着搬过去。有儿子在,父亲与舅爷爷便始终有一层联系,是旁人比不得的。父亲如今不方便时时上门,却可以借着关心儿子的理由,每月每旬打发人过去问候儿子的饮食起居,也显得您对儿子关怀有加。舅爷爷舅奶奶看在眼里,自然慢慢的就会打消了对您的误会。再者,两家本是亲戚,又有祖母娘家兄长与舅爷爷的知交之情,父亲四时八节的礼尚往来,都是不能少的。您只管照着亲戚长辈的份例送礼过来,那边府里也会回礼,来往得多了,关系自然就亲近起来。等舅爷爷舅奶奶消了气,父亲想要与他们多来往,也就顺理成章了。”
赵硕听了,越发觉得嫡长子乖巧懂事:“好孩子,你想得周到,就这么办吧。回头我嘱咐……”话说到一半,他顿了一顿,“嘱咐府里的管事,叫他四时八节都别忘了给你舅爷爷送礼。有承恩侯府的,就不能少了永嘉侯府的那一份,还要多添三成,就当作是你的束脩了。”
赵陌有些不好意思地抿嘴笑笑:“父亲想得周到,让府里管事去就好了,别让新夫人去……不是儿子厌她,实在是那边承恩侯府的二奶奶……与王家有些个宿怨,就怕新夫人去了要看人脸色。”顺嘴就把前一日在承恩侯府端午宴席上发生的那点小冲突告诉了父亲。
他对赵硕说:“这事儿本来儿子并不知情,儿子身上有孝,自然不好出席那种场合的,便一直留在清风馆的屋子里读书。这是宴席散了之后,简哥儿打发人过来告诉儿子的。听说他母亲十分恼怒,连带的承恩侯夫人与舅奶奶也十分生气。且不说儿子身上有孝,避开那样的场合,本是守礼之举,若真的出现在园子里,反而会冲撞了主人家的喜气,只说王家五姑奶奶这般行事,就没把秦家看在眼里。本来先前王曹那事儿,没人提起,渐渐的就事过境迁了,别人也不会过多议论。王家五姑奶奶偏要当着众人的面提起儿子来,岂不是又叫别人想起了当初那件事?秦家二奶奶与王家本是至亲,王家五姑奶奶都要这般下她的脸,叫人家怎么不生气呢?儿子倒罢了,父亲有吩咐,儿子只有听从的,万没有坏了父亲锦绣前程的道理。可王家五姑奶奶那样一闹,京城里知道的不知道的,如今也都听说了,却叫人家如何看待父亲呢?”
赵硕气得脸都要歪了。
这种丢脸的事,他恨不得瞒住所有人,小王氏的姐妹却偏要揭开来说,这是想要做什么?!王家难道不是真心要助他成就大业的?否则怎会一再地坏他的名声?暗杀赵陌,还可以说是为了小王氏将来子嗣的地位着想,把他们王家迫害他嫡长子的事大肆宣扬,又是图什么?!难不成是因为他给了小王氏脸色看,所以王家就想翻脸了?若他们以为这样做就能逼得他让步,从此乖乖听从他们,那就是做梦!他赵硕乃是龙子凤孙,皇孙贵胄,不是他们王家的一条狗!
赵硕正在气头上,随口就嘱咐了赵陌:“你别理会王家的那群人,管那什么五姑奶奶说什么呢,她是你哪门子的姨妈?你娘自姓温,是我原配正室,小王氏既是填房,便要在你母亲面前执妾礼。你是知礼的孩子,当着外人的面唤她一声夫人,便是客气了。你好歹也是辽王府长子嫡孙,宗室贵人,王家哪里来的脸面,敢在你面前摆架子?!”
有他这句话,赵陌就放心了。他愿意在父亲与外人面前做戏,装一个守礼的假象是一回事,真当着王家人的面伏低做小,又是另一回事了。有了赵硕这句话,他也省下了与小王氏以及王家人虚与委蛇的功夫,总算松了口气。
因说起了温氏,赵硕又问起儿子温家人的事:“可见过你外祖父与二舅了?你外祖父是个老糊涂,你三舅是个混账东西,只有你舅母、二舅与表哥是好的。你也不必太过理会他们,只把礼数尽到就是了。他们若给了你什么,你就只管收着,那原是你应得的。”
赵陌脸上露出了笑,高高兴兴地说:“是,外祖父给了儿子三千两银子,还有一处宅子,又把两个小厮还给了儿子。儿子总算松了口气。当初在大同出走的时候,因走得急,表哥只能将手头上的散碎银子统统给了我,不过是一二百两罢了。这一路上,还有进京之后,儿子的日常用度都是舅爷爷在照应。儿子怪不好意思的。舅爷爷不但救了儿子的命,还教儿子读书,又白养活儿子,真叫儿子惭愧得很。如今有了外祖父给的银子,儿子就能轻松许多了,好歹不能在舅爷爷家里吃白饭不是?”
一番话说得赵硕脸面通红。他确实还给温家两个庄子,用来供给嫡长子的日常用度,但是对秦柏却是一文钱都没付。当然,如今事情说开了,他也会送上谢礼,但那毕竟不是儿子的日常用度。难不成他一直都在靠外人来养儿子么?却叫别人如何看待他?
赵硕立刻就发了话:“既然你外祖父给了你三千两,那我也给你三千两,你好生收着,不够了再问我要。”说罢就命人到后宅取银票去了。
秦含真听到这里,就忍不住问赵陌:“既然你父亲叫取的是三千两,怎么如今你手上只有五百呢?”
赵陌先前对于父亲与继母,还怀着几分怨忿之心。但如今经过秦柏的开解与劝说,这几分怨忿他都很好地掩藏了起来。在父亲赵硕面前,他维持着一种恭谨守礼的姿态,虽然不算亲近,但以他的年纪与经历,若是依然如母亲去世前一般对父亲亲近,倒显得假了。因此赵硕丝毫没有怀疑什么,反而觉得儿子虽然不大听话,但在他面前还算是孝顺的。
赵陌送了节礼,又问候了赵硕的身体,对于小王氏这个继母,虽然态度淡淡地,可该有的问候他也说了,礼数上叫人挑不出错来。当赵硕问起他在承恩侯府的生活起居时,他只简单提了几句,自然是只有好话的。说完了,他就听到赵硕一脸慈爱地道:“在别人家里再好,也比不得自家自在。好孩子,委屈你了。”
赵陌暗暗握了握拳,淡笑着说:“新夫人年纪只比儿子大得几岁,男女有别,儿子少不得要避嫌的。在舅爷爷处读书,也能增长学识,儿子不委屈。”
赵硕何尝不知道嫡长子与继室之间有仇?可有些事情只能暗下说,一旦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显出了他的无能,连齐家都做不到,以致于妻儿相残,他脸上也无光。因此,当着外人的面,他还是要粉饰太平一下的。如今赵陌虽然不肯配合他,与小王氏做一对慈母孝子,但赵陌给出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又确实是小王氏有错在先,赵硕便也顺水推舟地接受了,还笑着对赵陌说:“你舅爷爷学识出众,少年时便有才子美名,你可要好好跟着他读书,不许懈怠,知道么?”
赵陌自然是答应下来,又再行一次礼,与赵硕演个父子相得的戏码了。
也许是因为赵陌称呼秦柏做“舅爷爷”,引起了赵硕的联想,他开始试探儿子,能不能帮着在秦柏面前说些好话,让秦柏对自己刮目相看?
承恩侯府没什么实权,在皇上面前的圣眷也有水份,但新任的永嘉侯却是实打实的皇上宠臣,圣眷分外隆,等闲人都比不得。赵硕觉得,自己若真想谋求入继皇室,光有王家帮着出力是不够的。王家只是外臣,兴许在后宫中靠着王嫔,多少有些助力,可是在蜀王这位太后亲妹夫的对比下,这点助力就小得不值一提了,他只能从宗室与皇亲中谋求更多的支持,才有把握压倒蜀王幼子,夺得储位。宗室且不论,皇亲之中,哪里还有比永嘉侯圣眷更深之人?难得永嘉侯与他的嫡长子赵陌结下了善缘,他若是不知道珍惜,反而坐视永嘉侯“误会”他下去,那就太愚蠢了!
赵硕希望赵陌能在永嘉侯秦柏面前多多美言,说他对王家下毒手之下一无所知,如今也非常懊恼,若不是看在夫妻一场不容易的份上,早就将小王氏给休了。如今他已经惩罚了小王氏,逼得她发誓不敢对嫡长子不利,王家先前干的那些好事,日后是绝不敢再犯的。
这种话听得一直在屋里沉默着充当璧花的吴少英都有些听不下去,难为赵陌,竟然还一脸郑重地答应下来,面上半点异色不露。
不过赵陌答应完后,又对赵硕说:“这只怕不是一两天的事,父亲还请耐心些。先前王曹潜入府中下毒,因着他寻的那个小厮无法接近我,他便出了主意,只求达到目的,便不在乎牵连旁人了,故而打算要直接对整个清风馆的茶水做手脚。这么一来,舅爷爷险些就中了王曹的算计。如今真相早已大白,舅爷爷、舅奶奶都有些后怕。即使他们知道此事与父亲并不相干,也难免要迁怒几分的。待儿子好生从旁劝解,时日长了,二老的气慢慢就会消了。到时候儿子再想办法提别的也不迟。”
赵硕也知道儿子说的是实情,无可奈何地应了,心中却对小王氏与她身后的王家更加恼怒了。若不是他们凶残狠毒不讲理,他的嫡长子不会有危险,不必流落在外不敢归家,他更不会得罪了永嘉侯,连皇上也明里暗里示意他先把家里管好了,再上朝理事,臊得他恨不得在地上寻个洞钻进去!若不是他如今还需要王家的助力,他就真真要将这伙人踢开了,也省得他们净拖他后腿!
赵陌说完了这番话,还给父亲出了个主意:“儿子如今在承恩侯府里住着,等到舅爷爷一家搬进新的永嘉侯府后,也会跟着搬过去。有儿子在,父亲与舅爷爷便始终有一层联系,是旁人比不得的。父亲如今不方便时时上门,却可以借着关心儿子的理由,每月每旬打发人过去问候儿子的饮食起居,也显得您对儿子关怀有加。舅爷爷舅奶奶看在眼里,自然慢慢的就会打消了对您的误会。再者,两家本是亲戚,又有祖母娘家兄长与舅爷爷的知交之情,父亲四时八节的礼尚往来,都是不能少的。您只管照着亲戚长辈的份例送礼过来,那边府里也会回礼,来往得多了,关系自然就亲近起来。等舅爷爷舅奶奶消了气,父亲想要与他们多来往,也就顺理成章了。”
赵硕听了,越发觉得嫡长子乖巧懂事:“好孩子,你想得周到,就这么办吧。回头我嘱咐……”话说到一半,他顿了一顿,“嘱咐府里的管事,叫他四时八节都别忘了给你舅爷爷送礼。有承恩侯府的,就不能少了永嘉侯府的那一份,还要多添三成,就当作是你的束脩了。”
赵陌有些不好意思地抿嘴笑笑:“父亲想得周到,让府里管事去就好了,别让新夫人去……不是儿子厌她,实在是那边承恩侯府的二奶奶……与王家有些个宿怨,就怕新夫人去了要看人脸色。”顺嘴就把前一日在承恩侯府端午宴席上发生的那点小冲突告诉了父亲。
他对赵硕说:“这事儿本来儿子并不知情,儿子身上有孝,自然不好出席那种场合的,便一直留在清风馆的屋子里读书。这是宴席散了之后,简哥儿打发人过来告诉儿子的。听说他母亲十分恼怒,连带的承恩侯夫人与舅奶奶也十分生气。且不说儿子身上有孝,避开那样的场合,本是守礼之举,若真的出现在园子里,反而会冲撞了主人家的喜气,只说王家五姑奶奶这般行事,就没把秦家看在眼里。本来先前王曹那事儿,没人提起,渐渐的就事过境迁了,别人也不会过多议论。王家五姑奶奶偏要当着众人的面提起儿子来,岂不是又叫别人想起了当初那件事?秦家二奶奶与王家本是至亲,王家五姑奶奶都要这般下她的脸,叫人家怎么不生气呢?儿子倒罢了,父亲有吩咐,儿子只有听从的,万没有坏了父亲锦绣前程的道理。可王家五姑奶奶那样一闹,京城里知道的不知道的,如今也都听说了,却叫人家如何看待父亲呢?”
赵硕气得脸都要歪了。
这种丢脸的事,他恨不得瞒住所有人,小王氏的姐妹却偏要揭开来说,这是想要做什么?!王家难道不是真心要助他成就大业的?否则怎会一再地坏他的名声?暗杀赵陌,还可以说是为了小王氏将来子嗣的地位着想,把他们王家迫害他嫡长子的事大肆宣扬,又是图什么?!难不成是因为他给了小王氏脸色看,所以王家就想翻脸了?若他们以为这样做就能逼得他让步,从此乖乖听从他们,那就是做梦!他赵硕乃是龙子凤孙,皇孙贵胄,不是他们王家的一条狗!
赵硕正在气头上,随口就嘱咐了赵陌:“你别理会王家的那群人,管那什么五姑奶奶说什么呢,她是你哪门子的姨妈?你娘自姓温,是我原配正室,小王氏既是填房,便要在你母亲面前执妾礼。你是知礼的孩子,当着外人的面唤她一声夫人,便是客气了。你好歹也是辽王府长子嫡孙,宗室贵人,王家哪里来的脸面,敢在你面前摆架子?!”
有他这句话,赵陌就放心了。他愿意在父亲与外人面前做戏,装一个守礼的假象是一回事,真当着王家人的面伏低做小,又是另一回事了。有了赵硕这句话,他也省下了与小王氏以及王家人虚与委蛇的功夫,总算松了口气。
因说起了温氏,赵硕又问起儿子温家人的事:“可见过你外祖父与二舅了?你外祖父是个老糊涂,你三舅是个混账东西,只有你舅母、二舅与表哥是好的。你也不必太过理会他们,只把礼数尽到就是了。他们若给了你什么,你就只管收着,那原是你应得的。”
赵陌脸上露出了笑,高高兴兴地说:“是,外祖父给了儿子三千两银子,还有一处宅子,又把两个小厮还给了儿子。儿子总算松了口气。当初在大同出走的时候,因走得急,表哥只能将手头上的散碎银子统统给了我,不过是一二百两罢了。这一路上,还有进京之后,儿子的日常用度都是舅爷爷在照应。儿子怪不好意思的。舅爷爷不但救了儿子的命,还教儿子读书,又白养活儿子,真叫儿子惭愧得很。如今有了外祖父给的银子,儿子就能轻松许多了,好歹不能在舅爷爷家里吃白饭不是?”
一番话说得赵硕脸面通红。他确实还给温家两个庄子,用来供给嫡长子的日常用度,但是对秦柏却是一文钱都没付。当然,如今事情说开了,他也会送上谢礼,但那毕竟不是儿子的日常用度。难不成他一直都在靠外人来养儿子么?却叫别人如何看待他?
赵硕立刻就发了话:“既然你外祖父给了你三千两,那我也给你三千两,你好生收着,不够了再问我要。”说罢就命人到后宅取银票去了。
秦含真听到这里,就忍不住问赵陌:“既然你父亲叫取的是三千两,怎么如今你手上只有五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