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报喜
吴少英也觉得消息传播得这么快,有些不合常理。
不过他曾经向僧人打听过,虽说没能得到一个确切又令人满意的答案,倒是听说了一个可能的原因:“似乎是那位兰姑娘落下了什么贵重物件在寺中,僧人收拾精舍时发现,不敢就此昧下,连忙上报了管事的僧侣,又再报给方丈知道。方丈下令,命人特地将东西送回去。送东西的人走到辽王府大公子私宅的大门口处,便正好遇上那位兰姑娘被正室捉拿的情形。那人本不清楚这是怎么了,还是宅中的下人告诉他内情,他才知道的。”
秦柏笑了笑:“辽王府大公子的私宅离隆福寺虽有些远,但也坐车也不会超过半个时辰。那寺中僧侣发现了贵重物件,报给管事知道,再报到方丈跟前,然后才有人步行前去归还物件,居然还能赶上那位兰姑娘恰好到达家门口?那位兰姑娘也是个谨慎小心的人呢,马车慢些没什么,走得稳当最要紧。”
吴少英听出了他话中之意,明白那兰雪必然是有意为之,不由笑道:“说起来,那被派去送还物件的僧人,素日里也是常往各家各府去的,知道规矩,不该说的话,不该做的事,他是不会去说,去做的。可他去一趟辽王府大公子的私宅,‘恰好’遇上了人家妻妾之争的家务事,竟然还有人告诉他内情,而等他返回隆福寺后,半天的功夫,消息就传得寺里寺外的人都知道了。外人听说后,未免要怪那僧人多口多舌,也不知道他是否会受罚呢。”
秦柏也对那僧人有些同情,叹了口气:“却不知道那位兰姑娘到底意欲何为?难不成她今日特地出府见广路一面,还是一石二鸟之计?她是否会将广路的消息告知夫主呢?”
这种事除了兰雪本人,大概也没谁会知道了。吴少英也忍不住叹息:“如此一来,想必事情会闹得沸沸扬扬吧?小王氏夫人固然是名声受损,但辽王府的大公子本就有意借王家之力,在朝中谋得一席之地,看在王家面上,他未必会对小王氏如何。他连嫡长子都能舍弃,庶子之死也并未显得多在意,一个通房丫头和她腹中的庶出子女,又能有多少份量?兴许这事儿只会不了了之,不过是充得旁人三五日茶余饭后的话题罢了。”
秦柏淡淡地道:“兰雪经此一事,无论是被禁足,还是为了腹中胎儿计,估计是不能再出来了,若是连与辽王府大公子单独相处的机会都没有,就更不必将广路上京的消息告知。日后辽王府大公子知道了,也不会怪到她头上。我们还是别指望她了,仔细留意辽王府大公子的行踪更好。”
吴少英还没想到这一层,闻言才恍然大悟,连忙答应下来,又苦笑说:“这位兰雪姑娘还真不是省油的灯。她来了这么一出,即使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至少在她夫主心中埋下了几根刺。日后那位小王氏夫人但凡有半点轻举妄动,辽王府大公子心中都要生出几分不满。目前需要借王家之力时,他还能容忍一二,等到将来心愿达成,王家再也没有用处了,今日种种,便是现成的罪过。如此心计,兰雪姑娘也相当了得。”
秦柏笑笑,高门大户里的妇人,心计深的一向不少,宫里擅长阴谋诡计的女人更多,兰雪这点小心思又算得了什么呢?他对学生的评价不置可否,只嘱咐对方:“这事儿你暂且不必告诉广路。我看他成日心事重重,小小年纪就愁眉不展,对他性情养成没什么好处。还是等有了好消息时,再告诉他吧。”
吴少英忙道:“学生也是这么想的,因此方才过来时,赵小公子问我是否有了他父亲的消息,我也拿别的话搪塞了过去。学生明日就回寺中,以温书为名,仔细留意那处精舍小院的动静。什么时候赵小公子的父亲过来了,我便捎话过去。若一直等他不来,便只好让表姐夫出面了。”
秦柏道:“你去隆福寺中,虽然只是借口,但也该趁着清静,好生将你的功课学问理一理了。明年会试,你总要下场试一试的。从前你总说自己的文意火候不够,但这两年你游历在外,也增益不少,不必太过妄自菲薄。即使今科不能得中,只当是积攒经验便是。”
吴少英犹豫了一下,想着盯睄之事有李子呢,自己倒也不必日日留意隆福寺里都来了什么人,便答应下来,只是有些没信心:“学生心里没底,总觉得应该再读两年书,才去下场的。”
秦柏摆摆手:“再拖上两年,你又该说还没到时候,要再拖下去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分明有才,就该趁早搏前程,难道要拖到两鬓生白发时,再去做官,为百姓出力么?荒唐!年富力强才是报效朝廷的好时候!况且,你说自己心里没底,谁不是一样的?你又不是考官,能知道什么时候去考试才算是有底?这还有十来个月的功夫,你多用用功,每隔三五日写一篇文章给我看,再请几位名家帮着指点指点,即使今科不中,也能大有进益。你照我说的做便是,不必啰嗦了。”
吴少英拘谨地小声应了是。
只是他若搬去隆福寺长住,那赵陌在客房那头,便有些孤零零的。吴少英表示,会将两名护卫留下照看赵陌。秦柏想了想,觉得他还是把护卫带到隆福寺去更好些,至少也要带上其中一人。至于赵陌,他打算让这孩子直接搬进清风馆来住。东厢如今空着,即使秦平回来了,这么大的屋子难道还睡不下两个人?
吴少英道:“桑姐儿也在这院里,不大方便吧?虽说她只有八岁,但到底男女有别……”
秦柏并不在意:“无妨,桑姐儿过不了几日,便要搬到明月坞去了。她不在家,梓哥儿年纪还小,有广路陪着,我与你师母也能少些寂寞。”
吴少英遂不再多言,再陪秦柏说了一会儿话,便退回客房去了。
一夜无事,次日早起,吴少英收拾好行李,带上一名护卫,亲往清风馆见过老师秦柏,正式告了别,又嘱咐了赵陌许多话,便去了隆福寺。他估计要在那里住上些时日的。
他一走,秦柏便让虎伯与虎勇搭把手,将赵陌从客房挪到了清风馆东厢,好就近照顾。等忙完了这件事,他又嘱咐虎伯:“想法子给我搜罗些近几科的会试文章来。若有京中几位常任考官的翰林或六部官员的时文,那就更好了。我虽教过王复中,到底是好些年前的事了。况且我当年远在米脂,只在王家人手里看过王复中会试结束后回到家里,才凭着记忆誊写出来的卷子,却不曾见过其他进士的文章,到底有些不足。若不多看看近几科考生的好文章,我也不敢轻易说,能指点少英呢。”
虎伯笑道:“老爷也太小看了自个儿,谁看了您的文章,不夸一声好呢?您从前少年时,便已才名满京城,更别说几十年后,您又有了进益,自然更胜以往了。吴表舅爷虽也有才学,却还不能跟您比。”
秦柏笑了笑:“这话说得太过了。我年轻时候的才名,未必就名副其实了。那时我是侯府公子,年轻气盛,几个朋友聚在一处,偶尔作个诗,写个文,别人捧我一句,多少也是看在我家世份上。真有大事时,谁又会看得起我那点才名?更何况,几十年过去,难道我还能凭着少年时的老本,便能小瞧了天下人才?去去去,在外人面前可别再说这样的话,没得叫人笑死。”
虎伯笑呵呵地走出门去:“别人若真敢笑老爷,好歹也要在才学上胜过您才好。若他真有这等才华,叫他笑话两句又如何?老爷只怕会觉得高兴,反而不以为羞耻吧?”
秦柏笑而不语。
虎伯去寻这样的文章,倒也不必太费事。承恩侯府虽然是外戚,但因主母许氏夫人之故,一向很重视子孙科举。秦仲海、秦叔涛都是考过科举,又中了举人的,只是得了举人功名后又得圣上赐了官职,方才中止了科举之路罢了。如今小一辈的秦简,又是一心朝着科举正道努力,因此外书房中,定然少不了历年科举的资料。虎伯原是秦家仆役出身,尽管三十年未回京城,却也有几个熟人。再有秦柏这三老爷的名头在,借点书本资料,也不是什么难事。没两天功夫,他就把东西弄到手了。
秦柏开始研究历年科举的试题,又时不时指点一下秦含真、梓哥儿以及赵陌的功课,每日过得十分充实。相比之下,牛氏倒有些闲得慌了,除了陪丈夫、孙子、孙女以及赵陌说说话,聊聊天,平日里她也没什么事情可做。虎嬷嬷每日忙里忙外的,也没多少时间陪她。若是在家里,她还能料理一下家务,跟村中佃户家的女人说说话,或是跟县城里的大户人家女眷往来。如今在京城承恩侯府,人生地不熟的,她想找个人聊天,都没处找人去。
幸好,百灵每隔一两日,总要过来陪她聊上一会称,跟她说说府里的新鲜事,才让她稍稍没那么无聊。而在百灵的闲谈中,她对侯府里的人事也越发熟悉了,对长房的二侄媳妇姚氏越发有好感,对许氏夫人的那点子小醋意,也渐渐淡了些。但与此同时,她对二房的厌恶感,倒是在缓慢增加中。实在是二房母子的为人太过极品了,但凡这府里发生的坏事,十有**是他们闹出来的,叫人不得不厌烦。
如此过了几日,姚氏那边又打发了百灵过来。不过这次,她不是来陪牛氏聊天的,而是来报喜——明月坞西厢房终于收拾好了,要拨给秦含真使唤的丫头婆子也配备齐全了。百灵带了清单册子来给牛氏过目,若是没有问题,秦含真就可以准备搬家啦。(未完待续。)
不过他曾经向僧人打听过,虽说没能得到一个确切又令人满意的答案,倒是听说了一个可能的原因:“似乎是那位兰姑娘落下了什么贵重物件在寺中,僧人收拾精舍时发现,不敢就此昧下,连忙上报了管事的僧侣,又再报给方丈知道。方丈下令,命人特地将东西送回去。送东西的人走到辽王府大公子私宅的大门口处,便正好遇上那位兰姑娘被正室捉拿的情形。那人本不清楚这是怎么了,还是宅中的下人告诉他内情,他才知道的。”
秦柏笑了笑:“辽王府大公子的私宅离隆福寺虽有些远,但也坐车也不会超过半个时辰。那寺中僧侣发现了贵重物件,报给管事知道,再报到方丈跟前,然后才有人步行前去归还物件,居然还能赶上那位兰姑娘恰好到达家门口?那位兰姑娘也是个谨慎小心的人呢,马车慢些没什么,走得稳当最要紧。”
吴少英听出了他话中之意,明白那兰雪必然是有意为之,不由笑道:“说起来,那被派去送还物件的僧人,素日里也是常往各家各府去的,知道规矩,不该说的话,不该做的事,他是不会去说,去做的。可他去一趟辽王府大公子的私宅,‘恰好’遇上了人家妻妾之争的家务事,竟然还有人告诉他内情,而等他返回隆福寺后,半天的功夫,消息就传得寺里寺外的人都知道了。外人听说后,未免要怪那僧人多口多舌,也不知道他是否会受罚呢。”
秦柏也对那僧人有些同情,叹了口气:“却不知道那位兰姑娘到底意欲何为?难不成她今日特地出府见广路一面,还是一石二鸟之计?她是否会将广路的消息告知夫主呢?”
这种事除了兰雪本人,大概也没谁会知道了。吴少英也忍不住叹息:“如此一来,想必事情会闹得沸沸扬扬吧?小王氏夫人固然是名声受损,但辽王府的大公子本就有意借王家之力,在朝中谋得一席之地,看在王家面上,他未必会对小王氏如何。他连嫡长子都能舍弃,庶子之死也并未显得多在意,一个通房丫头和她腹中的庶出子女,又能有多少份量?兴许这事儿只会不了了之,不过是充得旁人三五日茶余饭后的话题罢了。”
秦柏淡淡地道:“兰雪经此一事,无论是被禁足,还是为了腹中胎儿计,估计是不能再出来了,若是连与辽王府大公子单独相处的机会都没有,就更不必将广路上京的消息告知。日后辽王府大公子知道了,也不会怪到她头上。我们还是别指望她了,仔细留意辽王府大公子的行踪更好。”
吴少英还没想到这一层,闻言才恍然大悟,连忙答应下来,又苦笑说:“这位兰雪姑娘还真不是省油的灯。她来了这么一出,即使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至少在她夫主心中埋下了几根刺。日后那位小王氏夫人但凡有半点轻举妄动,辽王府大公子心中都要生出几分不满。目前需要借王家之力时,他还能容忍一二,等到将来心愿达成,王家再也没有用处了,今日种种,便是现成的罪过。如此心计,兰雪姑娘也相当了得。”
秦柏笑笑,高门大户里的妇人,心计深的一向不少,宫里擅长阴谋诡计的女人更多,兰雪这点小心思又算得了什么呢?他对学生的评价不置可否,只嘱咐对方:“这事儿你暂且不必告诉广路。我看他成日心事重重,小小年纪就愁眉不展,对他性情养成没什么好处。还是等有了好消息时,再告诉他吧。”
吴少英忙道:“学生也是这么想的,因此方才过来时,赵小公子问我是否有了他父亲的消息,我也拿别的话搪塞了过去。学生明日就回寺中,以温书为名,仔细留意那处精舍小院的动静。什么时候赵小公子的父亲过来了,我便捎话过去。若一直等他不来,便只好让表姐夫出面了。”
秦柏道:“你去隆福寺中,虽然只是借口,但也该趁着清静,好生将你的功课学问理一理了。明年会试,你总要下场试一试的。从前你总说自己的文意火候不够,但这两年你游历在外,也增益不少,不必太过妄自菲薄。即使今科不能得中,只当是积攒经验便是。”
吴少英犹豫了一下,想着盯睄之事有李子呢,自己倒也不必日日留意隆福寺里都来了什么人,便答应下来,只是有些没信心:“学生心里没底,总觉得应该再读两年书,才去下场的。”
秦柏摆摆手:“再拖上两年,你又该说还没到时候,要再拖下去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分明有才,就该趁早搏前程,难道要拖到两鬓生白发时,再去做官,为百姓出力么?荒唐!年富力强才是报效朝廷的好时候!况且,你说自己心里没底,谁不是一样的?你又不是考官,能知道什么时候去考试才算是有底?这还有十来个月的功夫,你多用用功,每隔三五日写一篇文章给我看,再请几位名家帮着指点指点,即使今科不中,也能大有进益。你照我说的做便是,不必啰嗦了。”
吴少英拘谨地小声应了是。
只是他若搬去隆福寺长住,那赵陌在客房那头,便有些孤零零的。吴少英表示,会将两名护卫留下照看赵陌。秦柏想了想,觉得他还是把护卫带到隆福寺去更好些,至少也要带上其中一人。至于赵陌,他打算让这孩子直接搬进清风馆来住。东厢如今空着,即使秦平回来了,这么大的屋子难道还睡不下两个人?
吴少英道:“桑姐儿也在这院里,不大方便吧?虽说她只有八岁,但到底男女有别……”
秦柏并不在意:“无妨,桑姐儿过不了几日,便要搬到明月坞去了。她不在家,梓哥儿年纪还小,有广路陪着,我与你师母也能少些寂寞。”
吴少英遂不再多言,再陪秦柏说了一会儿话,便退回客房去了。
一夜无事,次日早起,吴少英收拾好行李,带上一名护卫,亲往清风馆见过老师秦柏,正式告了别,又嘱咐了赵陌许多话,便去了隆福寺。他估计要在那里住上些时日的。
他一走,秦柏便让虎伯与虎勇搭把手,将赵陌从客房挪到了清风馆东厢,好就近照顾。等忙完了这件事,他又嘱咐虎伯:“想法子给我搜罗些近几科的会试文章来。若有京中几位常任考官的翰林或六部官员的时文,那就更好了。我虽教过王复中,到底是好些年前的事了。况且我当年远在米脂,只在王家人手里看过王复中会试结束后回到家里,才凭着记忆誊写出来的卷子,却不曾见过其他进士的文章,到底有些不足。若不多看看近几科考生的好文章,我也不敢轻易说,能指点少英呢。”
虎伯笑道:“老爷也太小看了自个儿,谁看了您的文章,不夸一声好呢?您从前少年时,便已才名满京城,更别说几十年后,您又有了进益,自然更胜以往了。吴表舅爷虽也有才学,却还不能跟您比。”
秦柏笑了笑:“这话说得太过了。我年轻时候的才名,未必就名副其实了。那时我是侯府公子,年轻气盛,几个朋友聚在一处,偶尔作个诗,写个文,别人捧我一句,多少也是看在我家世份上。真有大事时,谁又会看得起我那点才名?更何况,几十年过去,难道我还能凭着少年时的老本,便能小瞧了天下人才?去去去,在外人面前可别再说这样的话,没得叫人笑死。”
虎伯笑呵呵地走出门去:“别人若真敢笑老爷,好歹也要在才学上胜过您才好。若他真有这等才华,叫他笑话两句又如何?老爷只怕会觉得高兴,反而不以为羞耻吧?”
秦柏笑而不语。
虎伯去寻这样的文章,倒也不必太费事。承恩侯府虽然是外戚,但因主母许氏夫人之故,一向很重视子孙科举。秦仲海、秦叔涛都是考过科举,又中了举人的,只是得了举人功名后又得圣上赐了官职,方才中止了科举之路罢了。如今小一辈的秦简,又是一心朝着科举正道努力,因此外书房中,定然少不了历年科举的资料。虎伯原是秦家仆役出身,尽管三十年未回京城,却也有几个熟人。再有秦柏这三老爷的名头在,借点书本资料,也不是什么难事。没两天功夫,他就把东西弄到手了。
秦柏开始研究历年科举的试题,又时不时指点一下秦含真、梓哥儿以及赵陌的功课,每日过得十分充实。相比之下,牛氏倒有些闲得慌了,除了陪丈夫、孙子、孙女以及赵陌说说话,聊聊天,平日里她也没什么事情可做。虎嬷嬷每日忙里忙外的,也没多少时间陪她。若是在家里,她还能料理一下家务,跟村中佃户家的女人说说话,或是跟县城里的大户人家女眷往来。如今在京城承恩侯府,人生地不熟的,她想找个人聊天,都没处找人去。
幸好,百灵每隔一两日,总要过来陪她聊上一会称,跟她说说府里的新鲜事,才让她稍稍没那么无聊。而在百灵的闲谈中,她对侯府里的人事也越发熟悉了,对长房的二侄媳妇姚氏越发有好感,对许氏夫人的那点子小醋意,也渐渐淡了些。但与此同时,她对二房的厌恶感,倒是在缓慢增加中。实在是二房母子的为人太过极品了,但凡这府里发生的坏事,十有**是他们闹出来的,叫人不得不厌烦。
如此过了几日,姚氏那边又打发了百灵过来。不过这次,她不是来陪牛氏聊天的,而是来报喜——明月坞西厢房终于收拾好了,要拨给秦含真使唤的丫头婆子也配备齐全了。百灵带了清单册子来给牛氏过目,若是没有问题,秦含真就可以准备搬家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