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别看在后宫的时候,赵佶好像是被惠恭皇后劝服了,但是任谁都知道,这位皇帝的耳根之软,堪称史上一绝,更何况这滔滔朝会,就没有一次是能在他的掌握之中。
果不其然,当赵佶刚把自己要留在汴梁,等候勤王兵马的事情说出来,立刻便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群臣号啕大哭者有之,冷笑旁观者有之,低声谩骂者、交头接耳者更是比比皆是。
蔡京父子死后,朝臣明显是以王黼、高俅、李邦彦三人为首,就见李邦彦当先走了出来,朝着赵佶行礼道:“皇上,微臣以为皇后娘娘此言有礼,想我大宋定都汴梁以来,便无时无刻不在整修城墙,整治防务,至今早已是城池高深,那些反贼莫说是爬上高耸的城头,便是城外的护城河,他们只怕都过不了,是以其微臣认为当坚守汴梁,以待勤王之师,让天下人都看一看皇上与反贼斗到底的决心!”
“右相此言大谬!”李邦彦的话音刚刚落下,王黼的声音便是响了起来,就见王黼几步走了出来,朝着赵佶行了一礼,便是戟指李邦彦,疾言厉色道,“还请皇上治李邦彦妖言惑众,置陛下于险地之罪,将他立即斩首!”
“胡说八道!王黼,你这般污蔑于我,却是何故!”李邦彦大怒,指着王黼骂了两句,便是满脸可怜相地对着赵佶说道,“皇上,王黼这分明是挟私报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挟私报复?”王黼冷笑两声,便是指着李邦彦的鼻子喝道,“李邦彦,本相且问你,你可曾见过那唐寇?可有见过那数万铁骑在你身边来回疾驰?你见过什么叫做茹毛饮血?你可曾看见过有人在你面前生啖人肉?这一切你都见过吗?”
随着王黼的声音落下,殿上大多大臣的面色都不自然起来,干呕之声更是络绎不绝,李邦彦的面色也是大变,只是比起大多数人来,他的耐性要强了许多,强忍着心头的不适,哆嗦着手指指着王黼,厉声喝道:“王黼,此乃金殿之上,圣上面前,岂容你这般污言秽语,臣请皇上严惩王黼不敬之罪!”
“皇上,臣所言句句属实,分明是有人想置皇上于险境,好从中牟取私利,还请皇上明察,将李邦彦从重治罪!”王黼也不客气,立时便是狠狠地反击李邦彦。
“王黼,你……”李邦彦双目通红,狠狠地瞪着李邦彦。
“李邦彦……”王黼也是不甘示弱,亦是狠狠地瞪着他。
二人便是如同斗鸡一般,你瞪着我,我瞪着你,让群臣在暗暗发笑的同时,也是冲淡了心头的不适。
赵佶见自己的两名臣子针尖对麦芒地吵了起来,也是觉得好气又好笑,同时也是觉得如果任由二人继续下去,只怕这朝会也无法继续进行下去,装模作样地咳嗽两声,徐徐开口道:“两位爱卿所言,皆是言之有理,只是这朝会的本意,就是让诸多臣子有一个畅所欲言的地方,那接下来咱们是不是该听一听其他人的想法呢?”
赵佶都发话了,哪怕王黼、李邦彦二人心中再是不爽,也只能是齐齐低头,各自回班。
“还有哪位卿家有话要说?”赵佶见二人回班,不禁又是抖了起来,可是当他见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说些什么时,心头不禁着恼起来,正待要再度开口喝问时,便是听得阶下有人声响起,“启禀皇上,微臣有话要说!”
赵佶心头一喜,连忙抬头去看,就见白时中赫然站在了那里,于是连忙问道:“白相有何话要说,朕洗耳恭听!”
白时中一听这话,顿时便是觉得头皮一阵发麻,心中不禁后悔自己为什么站出来,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开口,“皇上,微臣以为右相之言甚是,想我大宋开国至今,虽然屡遭北地异族逼迫,但不管是太祖太宗,还是仁宗真宗,都是没有想到在危难关头之际,舍下百官臣民而南下,正如右相所言,汴梁城池高深,护城河更是深不见底,城中更有军民百万,莫说是坚持本月,便是坚持一年半载又有何难?到时全国各地勤王兵马到来,里应外合之下,定能将反贼一鼓全歼,就是雷霆扫穴,也是不在话下!”
白时中是一个白面书生,重来不谙兵事,只凭着自己的想象论事,说到兴起的时候,便是说的唾沫横飞,须发怒张,就似天下大事全在他的掌握中一般。
赵佶也是被他说得心花怒放,也是用力地攥紧了拳头,有心立刻应承下来,但是想到有数百名臣子站在那里看着自己,故而只是微微点头,轻轻地抚摸着短须,“左相之言,甚是有理,不知还有哪位卿家有不同的见解?”目光在所有臣子的身子扫过,最后落在了高俅的身上,“不知太尉有何高见,不妨也是说与朕知道……”
一时间,殿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是落在了高俅的身上,其中又数李邦彦和王黼的目光最为灼热,因为他俩清楚地知道,一旦高俅站在了对方的立场上,那么赵佶定然会选择对方的方案,到时候对于自己这一系的打击可想而知。
高俅也是感受到了二人的目光,心中苦涩一笑,要知道他可是殿帅府的太尉,汴梁的兵力如何、战力如何,怕是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想要以城中那些工匠兵、仪仗兵去面对唐军身经百战的精锐,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是以随赵佶南巡是他最好的选择,可是偏偏他又与唐军有着血海深仇,如果南下,只怕今生报仇无望,与其如此,还不如坚守汴梁,靠着高深的城池说不定能坚持到勤王兵马的到来……
高俅如斯想道,当下也不在迟疑,朝着赵佶行礼道:“陛下,臣以为汴梁乃我大宋的国都,岂可轻易放弃,就如右相所说那般,汴梁城池高深,护城河深不见底,都是阻敌利器,而且城中有民百万,身怀绝技者比比皆是,只要皇上肯出榜招贤,相信愿为皇上效命者定趋之若鹜……”
“好!”赵佶兴奋得一拍扶手,开口喝道,“朕决心已下,定于汴梁共存亡,若有在言南巡者,定斩不饶!
传旨张榜招贤,但有一技之长,肯为国尽忠者,朕不吝重赏!”
果不其然,当赵佶刚把自己要留在汴梁,等候勤王兵马的事情说出来,立刻便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群臣号啕大哭者有之,冷笑旁观者有之,低声谩骂者、交头接耳者更是比比皆是。
蔡京父子死后,朝臣明显是以王黼、高俅、李邦彦三人为首,就见李邦彦当先走了出来,朝着赵佶行礼道:“皇上,微臣以为皇后娘娘此言有礼,想我大宋定都汴梁以来,便无时无刻不在整修城墙,整治防务,至今早已是城池高深,那些反贼莫说是爬上高耸的城头,便是城外的护城河,他们只怕都过不了,是以其微臣认为当坚守汴梁,以待勤王之师,让天下人都看一看皇上与反贼斗到底的决心!”
“右相此言大谬!”李邦彦的话音刚刚落下,王黼的声音便是响了起来,就见王黼几步走了出来,朝着赵佶行了一礼,便是戟指李邦彦,疾言厉色道,“还请皇上治李邦彦妖言惑众,置陛下于险地之罪,将他立即斩首!”
“胡说八道!王黼,你这般污蔑于我,却是何故!”李邦彦大怒,指着王黼骂了两句,便是满脸可怜相地对着赵佶说道,“皇上,王黼这分明是挟私报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挟私报复?”王黼冷笑两声,便是指着李邦彦的鼻子喝道,“李邦彦,本相且问你,你可曾见过那唐寇?可有见过那数万铁骑在你身边来回疾驰?你见过什么叫做茹毛饮血?你可曾看见过有人在你面前生啖人肉?这一切你都见过吗?”
随着王黼的声音落下,殿上大多大臣的面色都不自然起来,干呕之声更是络绎不绝,李邦彦的面色也是大变,只是比起大多数人来,他的耐性要强了许多,强忍着心头的不适,哆嗦着手指指着王黼,厉声喝道:“王黼,此乃金殿之上,圣上面前,岂容你这般污言秽语,臣请皇上严惩王黼不敬之罪!”
“皇上,臣所言句句属实,分明是有人想置皇上于险境,好从中牟取私利,还请皇上明察,将李邦彦从重治罪!”王黼也不客气,立时便是狠狠地反击李邦彦。
“王黼,你……”李邦彦双目通红,狠狠地瞪着李邦彦。
“李邦彦……”王黼也是不甘示弱,亦是狠狠地瞪着他。
二人便是如同斗鸡一般,你瞪着我,我瞪着你,让群臣在暗暗发笑的同时,也是冲淡了心头的不适。
赵佶见自己的两名臣子针尖对麦芒地吵了起来,也是觉得好气又好笑,同时也是觉得如果任由二人继续下去,只怕这朝会也无法继续进行下去,装模作样地咳嗽两声,徐徐开口道:“两位爱卿所言,皆是言之有理,只是这朝会的本意,就是让诸多臣子有一个畅所欲言的地方,那接下来咱们是不是该听一听其他人的想法呢?”
赵佶都发话了,哪怕王黼、李邦彦二人心中再是不爽,也只能是齐齐低头,各自回班。
“还有哪位卿家有话要说?”赵佶见二人回班,不禁又是抖了起来,可是当他见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说些什么时,心头不禁着恼起来,正待要再度开口喝问时,便是听得阶下有人声响起,“启禀皇上,微臣有话要说!”
赵佶心头一喜,连忙抬头去看,就见白时中赫然站在了那里,于是连忙问道:“白相有何话要说,朕洗耳恭听!”
白时中一听这话,顿时便是觉得头皮一阵发麻,心中不禁后悔自己为什么站出来,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开口,“皇上,微臣以为右相之言甚是,想我大宋开国至今,虽然屡遭北地异族逼迫,但不管是太祖太宗,还是仁宗真宗,都是没有想到在危难关头之际,舍下百官臣民而南下,正如右相所言,汴梁城池高深,护城河更是深不见底,城中更有军民百万,莫说是坚持本月,便是坚持一年半载又有何难?到时全国各地勤王兵马到来,里应外合之下,定能将反贼一鼓全歼,就是雷霆扫穴,也是不在话下!”
白时中是一个白面书生,重来不谙兵事,只凭着自己的想象论事,说到兴起的时候,便是说的唾沫横飞,须发怒张,就似天下大事全在他的掌握中一般。
赵佶也是被他说得心花怒放,也是用力地攥紧了拳头,有心立刻应承下来,但是想到有数百名臣子站在那里看着自己,故而只是微微点头,轻轻地抚摸着短须,“左相之言,甚是有理,不知还有哪位卿家有不同的见解?”目光在所有臣子的身子扫过,最后落在了高俅的身上,“不知太尉有何高见,不妨也是说与朕知道……”
一时间,殿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是落在了高俅的身上,其中又数李邦彦和王黼的目光最为灼热,因为他俩清楚地知道,一旦高俅站在了对方的立场上,那么赵佶定然会选择对方的方案,到时候对于自己这一系的打击可想而知。
高俅也是感受到了二人的目光,心中苦涩一笑,要知道他可是殿帅府的太尉,汴梁的兵力如何、战力如何,怕是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想要以城中那些工匠兵、仪仗兵去面对唐军身经百战的精锐,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是以随赵佶南巡是他最好的选择,可是偏偏他又与唐军有着血海深仇,如果南下,只怕今生报仇无望,与其如此,还不如坚守汴梁,靠着高深的城池说不定能坚持到勤王兵马的到来……
高俅如斯想道,当下也不在迟疑,朝着赵佶行礼道:“陛下,臣以为汴梁乃我大宋的国都,岂可轻易放弃,就如右相所说那般,汴梁城池高深,护城河深不见底,都是阻敌利器,而且城中有民百万,身怀绝技者比比皆是,只要皇上肯出榜招贤,相信愿为皇上效命者定趋之若鹜……”
“好!”赵佶兴奋得一拍扶手,开口喝道,“朕决心已下,定于汴梁共存亡,若有在言南巡者,定斩不饶!
传旨张榜招贤,但有一技之长,肯为国尽忠者,朕不吝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