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借车?
见面会开过之后,大家各自散去。
在这个见面会上,刘伟鸿的话语依旧不多,只是很谦虚地说了几句场面话,说自己初来乍到,请大家多多支持和帮助。
刘部长越是如此低调,大家心里便越是有些惴惴不安。
刘伟鸿同志实在不是个低调的人嘛,干翻了县委副书记,又当面顶撞县委书记。这会正经成了县委组织部长,却低调谦虚起来,这中间难道没有什么问题?
还是小心一点好,可别被小刘同志几句客气话骗到了。
周云舟和刘伟鸿办理了简单的交接手续,便径直去了自己的新办公室。李学智还在等着他交接呢。县人大有自己的办公区域,李学智得去那边办公。当然,也是在县委大院之内。内陆小县,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都是在一个院子里办公的,想要分开来,也没那个条件。只是简单地划分了一下不同的办公区域而已。新老组织部长之间的交接,自然不会是文件交接。通常老部长会将自己手头没有完成的重要工作向继任者交代一下。如果双方关系很好,自然还要有一番长谈,老部长将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提醒新部长,自己有需要关照的人,亦会托付一下。
不过周云舟与刘伟鸿之间,绝对谈不上关系好,这些程序便一概免了,周云舟只是简单的交代了几句。反正他还在县委办公,刘伟鸿真有疑问,到时候再找他就是了。估计刘伟鸿也不会去找他。官场上的事,你有了那顶乌纱帽,不怕摆不平。
交接之后,办公室主任张俊玲微笑着走进了刘伟鸿的办公室。张俊玲三十岁左右,穿着黑色女士西装,齐耳短发,装扮很是中规中矩,这是大多数机关女干部的特点,不显山不露水的。其实张俊玲长相算得比较漂亮,颇有知性美女的气质。刘伟鸿知道她是本科毕业,正经科班出身。之所以能够担任组织部办公室主任,除了她的学历,还有一个关键之处,她是孙文阁的外甥女。
张俊玲的母亲,是孙文阁嫡亲的妹妹。这种情形,各地在所多有,领导干部的子女亲属,一般都能分配到好的单位。
张俊玲在黑色西装下套了一件桃红色的毛衣,算是她身上唯一的亮点,可见在机关的大环境下,女人爱美的天性,毕竟不能尽掩。
“刘部长好!”
张俊玲微笑着向刘伟鸿致意。
“张主任,你好。”
刘伟鸿也微笑点头。
张俊玲是来向刘部长汇报组织部的日常工作的,近来这几天,刘部长还需要出席几个会议,也是早就安排好的。有些会议,必须要组织部长出席。刘部长有些什么样的工作习惯,也在张俊玲必须要了解的范围之内。办公室主要就是为部领导服务的嘛。
刘伟鸿平静地听着,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张俊玲便有些忐忑起来。其实她汇报的都是日常工作,没有任何“敏感”内容,但见了刘伟鸿这“莫测高深”的样子,张俊玲就觉得心里有点不踏实了。事实上,她对刘伟鸿充满着好奇之意。刘伟鸿的年轻,刘伟鸿的强势以及传说中的种种出身背景,都让这位看上去阳光帅气得不得了的新部长,笼罩着层层奇特的光环,平添了几许特殊的魅力。以前张俊玲也和刘伟鸿打过交道,那时候心态是很平等的。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和组织部办公室主任,互不隶属,大家只是普通的同事。谁知道一年多时间,刘伟鸿就成了她的顶头上司。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要培植自己的亲信,那是理所当然。办公室主任,更是重中之重。搁在以前,张俊玲也不怎么担心,毕竟她舅舅孙文阁还在台上呢,虽然不管事了,县委副书记兼县人大主任,还是能够罩得住的。周云舟自也不会随便找她的麻烦。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孙文阁已经全退,刘伟鸿又走出了名的强人,是不是还会给一个离休的老头面子,实在难说。
意识到这一点,张俊玲益发的恭谨,遣词造句也益发的小心在意。
汇报完毕,刘伟鸿微笑颔首,没有提问。
“刘部长,关于你的通讯员,你看怎么安排?”
张俊玲略等了一会,见刘伟鸿没有指示,便主动问了一句。每个县领导都有专职通讯员,刘伟鸿自然亦不能例外。张俊玲本来想要推荐一个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还是不要随便推荐的好,省得刘伟鸿以为自己想要在他身边安插什么人手。
这可是官场大忌。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我看向耘不错,让他试试看吧。”
张俊玲便暗暗舒了口气。她想要推荐的人选,本来就是向耘。组织部办公室,加上她在内,一共才三个人,其中一个乃是部长的通讯员,只是挂名而已,张俊玲指挥不动的。也就是说,张俊玲这位主任,其实只有一个兵。
“好的,那我待会就叫向耘过来。
“嗯。”
刘伟鸿点点头,没有多言。倒不是刘伟鸿对张俊玲反感,更不是要蓄意拿捏。而是经历了张妙娥那件事情之后,刘伟鸿深自警惕。张俊玲是一位容貌姣好的青春少妇,双方尽管有好几岁的年龄差距,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比较好,省得被别人说三道四。
张俊玲欲言又止。
刘伟鸿微笑说道:“张主任有什么话请讲吧。”
“嗯,是这样的,那个,是关于用车的问题……部里有三台车,两台桑塔纳,一台面包车。周书记原先坐的那自桑塔纳,他带过去了……”
张俊玲期期艾艾地说道,一边观察着刘伟鸿的脸色。
领导干部调任,以前是不会将自己的座车带过去的。但是后来,渐渐就形成了一种风气。孙文阁原先在人大有配车,这一回正式离休,他的配车也一样带走了。尽管这样不符合规矩,可谁也不说什么。公家的车子嘛,谁会为了这个去得罪孙文阁?要回来了也不是自己用。再说了,人家刚退休就追上门去讨要车子没这个道理吧?惹得老头子火将起来,劈头盖脑一顿好骂,还不是白挨了?
孙文阁一带走他的配车,李学智过去接任,自然也要将自己的车子带过去,周云舟依样葫芦罢了。最终却“苦”了组织部。
说起来这个事,源头还在张俊玲的舅舅身上,所以她有点忐忑。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没关系,不是还有两台车吗?”
张俊玲犹豫了一下说道:“刘部长,剩下那台桑塔纳,买的时间长,车况不太好。”
在张俊玲想来,刘伟鸿新任组织部长,少年新贵,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恐怕在配车上要求会比较高。我们国家,自古就讲究个面子,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是也。让刘伟鸿去坐那台老掉牙的旧车,只怕有些不妥。而且一旦这台桑塔纳成了刘伟鸿的专车,其他几位副部长,就只能共同那台面包车了。以前那台桑塔纳乃是副部长们专用,面包车则是下面工作人员用的。车子少了一台,用车紧张,到时候真正犯难的,就是她这个办公室主任了。
刘伟鸿双眉微微一蹙,说道:“那张主任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借台车吧……”
张俊玲试探了一句,语气很不肯定。她本来想提议买台新车的,新官上任,买台新车也没什么。据说刘部长和邓县长关系不错,这个报告一递上去,邓县长怎么也得给个面子。不过张俊玲还是没敢随意提出来。听说刘伟鸿在夹山区是出了名的“老抠”两个企业赚了那么多钱,愣是没舍得买部新车,还是邓仲和将县政府的一台二手桑塔纳配给了他们。如今手里不管钱了,让他写报告求人,只怕不是那么好,便出了个“借车”的主意。
县委组织部要借车,而且是组织部长的专车,估计有很多单位会很乐意“借”的。
刘伟鸿想了想,说道:“借车也不好,都是公家花钱。两台车先将就着用吧,实在不够了再说。”
“好的。”
张俊玲不敢多言,点头应诺。见刘伟鸿没有别的指示,张俊玲便告辞出去。
不一会,向耘便敲门走了进来,神态益发恭谨,眉宇间却掩饰不住一抹惊喜之意。张主任刚才说了,推荐自己给刘部长做通讯员,刘部长已经同意了。向耘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只要他能取得刘伟鸿的信任,从今往后就算是刘部长的亲信了,这样的机会,真是可遇不可求。
刘伟鸿任区委书记的时候,对夹山区干部的提拔和照顾,是出了名的。这一点,也是刘伟鸿在普通中基层干部之中口碑很好的原因。一个厚待部属的领导,总是比较受欢迎的。
刘伟鸿对向耘倒是比较亲切,微笑着和他沟通了几分钟,看上去刘伟鸿还是比较满意的。向耘砰砰乱跳的心才算是略略安定了一点。
在这个见面会上,刘伟鸿的话语依旧不多,只是很谦虚地说了几句场面话,说自己初来乍到,请大家多多支持和帮助。
刘部长越是如此低调,大家心里便越是有些惴惴不安。
刘伟鸿同志实在不是个低调的人嘛,干翻了县委副书记,又当面顶撞县委书记。这会正经成了县委组织部长,却低调谦虚起来,这中间难道没有什么问题?
还是小心一点好,可别被小刘同志几句客气话骗到了。
周云舟和刘伟鸿办理了简单的交接手续,便径直去了自己的新办公室。李学智还在等着他交接呢。县人大有自己的办公区域,李学智得去那边办公。当然,也是在县委大院之内。内陆小县,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都是在一个院子里办公的,想要分开来,也没那个条件。只是简单地划分了一下不同的办公区域而已。新老组织部长之间的交接,自然不会是文件交接。通常老部长会将自己手头没有完成的重要工作向继任者交代一下。如果双方关系很好,自然还要有一番长谈,老部长将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提醒新部长,自己有需要关照的人,亦会托付一下。
不过周云舟与刘伟鸿之间,绝对谈不上关系好,这些程序便一概免了,周云舟只是简单的交代了几句。反正他还在县委办公,刘伟鸿真有疑问,到时候再找他就是了。估计刘伟鸿也不会去找他。官场上的事,你有了那顶乌纱帽,不怕摆不平。
交接之后,办公室主任张俊玲微笑着走进了刘伟鸿的办公室。张俊玲三十岁左右,穿着黑色女士西装,齐耳短发,装扮很是中规中矩,这是大多数机关女干部的特点,不显山不露水的。其实张俊玲长相算得比较漂亮,颇有知性美女的气质。刘伟鸿知道她是本科毕业,正经科班出身。之所以能够担任组织部办公室主任,除了她的学历,还有一个关键之处,她是孙文阁的外甥女。
张俊玲的母亲,是孙文阁嫡亲的妹妹。这种情形,各地在所多有,领导干部的子女亲属,一般都能分配到好的单位。
张俊玲在黑色西装下套了一件桃红色的毛衣,算是她身上唯一的亮点,可见在机关的大环境下,女人爱美的天性,毕竟不能尽掩。
“刘部长好!”
张俊玲微笑着向刘伟鸿致意。
“张主任,你好。”
刘伟鸿也微笑点头。
张俊玲是来向刘部长汇报组织部的日常工作的,近来这几天,刘部长还需要出席几个会议,也是早就安排好的。有些会议,必须要组织部长出席。刘部长有些什么样的工作习惯,也在张俊玲必须要了解的范围之内。办公室主要就是为部领导服务的嘛。
刘伟鸿平静地听着,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张俊玲便有些忐忑起来。其实她汇报的都是日常工作,没有任何“敏感”内容,但见了刘伟鸿这“莫测高深”的样子,张俊玲就觉得心里有点不踏实了。事实上,她对刘伟鸿充满着好奇之意。刘伟鸿的年轻,刘伟鸿的强势以及传说中的种种出身背景,都让这位看上去阳光帅气得不得了的新部长,笼罩着层层奇特的光环,平添了几许特殊的魅力。以前张俊玲也和刘伟鸿打过交道,那时候心态是很平等的。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和组织部办公室主任,互不隶属,大家只是普通的同事。谁知道一年多时间,刘伟鸿就成了她的顶头上司。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要培植自己的亲信,那是理所当然。办公室主任,更是重中之重。搁在以前,张俊玲也不怎么担心,毕竟她舅舅孙文阁还在台上呢,虽然不管事了,县委副书记兼县人大主任,还是能够罩得住的。周云舟自也不会随便找她的麻烦。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孙文阁已经全退,刘伟鸿又走出了名的强人,是不是还会给一个离休的老头面子,实在难说。
意识到这一点,张俊玲益发的恭谨,遣词造句也益发的小心在意。
汇报完毕,刘伟鸿微笑颔首,没有提问。
“刘部长,关于你的通讯员,你看怎么安排?”
张俊玲略等了一会,见刘伟鸿没有指示,便主动问了一句。每个县领导都有专职通讯员,刘伟鸿自然亦不能例外。张俊玲本来想要推荐一个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还是不要随便推荐的好,省得刘伟鸿以为自己想要在他身边安插什么人手。
这可是官场大忌。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我看向耘不错,让他试试看吧。”
张俊玲便暗暗舒了口气。她想要推荐的人选,本来就是向耘。组织部办公室,加上她在内,一共才三个人,其中一个乃是部长的通讯员,只是挂名而已,张俊玲指挥不动的。也就是说,张俊玲这位主任,其实只有一个兵。
“好的,那我待会就叫向耘过来。
“嗯。”
刘伟鸿点点头,没有多言。倒不是刘伟鸿对张俊玲反感,更不是要蓄意拿捏。而是经历了张妙娥那件事情之后,刘伟鸿深自警惕。张俊玲是一位容貌姣好的青春少妇,双方尽管有好几岁的年龄差距,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比较好,省得被别人说三道四。
张俊玲欲言又止。
刘伟鸿微笑说道:“张主任有什么话请讲吧。”
“嗯,是这样的,那个,是关于用车的问题……部里有三台车,两台桑塔纳,一台面包车。周书记原先坐的那自桑塔纳,他带过去了……”
张俊玲期期艾艾地说道,一边观察着刘伟鸿的脸色。
领导干部调任,以前是不会将自己的座车带过去的。但是后来,渐渐就形成了一种风气。孙文阁原先在人大有配车,这一回正式离休,他的配车也一样带走了。尽管这样不符合规矩,可谁也不说什么。公家的车子嘛,谁会为了这个去得罪孙文阁?要回来了也不是自己用。再说了,人家刚退休就追上门去讨要车子没这个道理吧?惹得老头子火将起来,劈头盖脑一顿好骂,还不是白挨了?
孙文阁一带走他的配车,李学智过去接任,自然也要将自己的车子带过去,周云舟依样葫芦罢了。最终却“苦”了组织部。
说起来这个事,源头还在张俊玲的舅舅身上,所以她有点忐忑。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没关系,不是还有两台车吗?”
张俊玲犹豫了一下说道:“刘部长,剩下那台桑塔纳,买的时间长,车况不太好。”
在张俊玲想来,刘伟鸿新任组织部长,少年新贵,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恐怕在配车上要求会比较高。我们国家,自古就讲究个面子,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是也。让刘伟鸿去坐那台老掉牙的旧车,只怕有些不妥。而且一旦这台桑塔纳成了刘伟鸿的专车,其他几位副部长,就只能共同那台面包车了。以前那台桑塔纳乃是副部长们专用,面包车则是下面工作人员用的。车子少了一台,用车紧张,到时候真正犯难的,就是她这个办公室主任了。
刘伟鸿双眉微微一蹙,说道:“那张主任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借台车吧……”
张俊玲试探了一句,语气很不肯定。她本来想提议买台新车的,新官上任,买台新车也没什么。据说刘部长和邓县长关系不错,这个报告一递上去,邓县长怎么也得给个面子。不过张俊玲还是没敢随意提出来。听说刘伟鸿在夹山区是出了名的“老抠”两个企业赚了那么多钱,愣是没舍得买部新车,还是邓仲和将县政府的一台二手桑塔纳配给了他们。如今手里不管钱了,让他写报告求人,只怕不是那么好,便出了个“借车”的主意。
县委组织部要借车,而且是组织部长的专车,估计有很多单位会很乐意“借”的。
刘伟鸿想了想,说道:“借车也不好,都是公家花钱。两台车先将就着用吧,实在不够了再说。”
“好的。”
张俊玲不敢多言,点头应诺。见刘伟鸿没有别的指示,张俊玲便告辞出去。
不一会,向耘便敲门走了进来,神态益发恭谨,眉宇间却掩饰不住一抹惊喜之意。张主任刚才说了,推荐自己给刘部长做通讯员,刘部长已经同意了。向耘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只要他能取得刘伟鸿的信任,从今往后就算是刘部长的亲信了,这样的机会,真是可遇不可求。
刘伟鸿任区委书记的时候,对夹山区干部的提拔和照顾,是出了名的。这一点,也是刘伟鸿在普通中基层干部之中口碑很好的原因。一个厚待部属的领导,总是比较受欢迎的。
刘伟鸿对向耘倒是比较亲切,微笑着和他沟通了几分钟,看上去刘伟鸿还是比较满意的。向耘砰砰乱跳的心才算是略略安定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