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6章 幽州大战在即
幽州,右北平郡。
冀州一战,连战连捷的大好形势下,界桥一战惨败,公孙瓒痛不欲生。
幸得刘备出兵相助,公孙瓒才逃得性命。
回到右北平,公孙瓒终于养好心伤,决意重整兵马,再战袁绍。
招兵买马,收得原籍鲁国邹县韦氏族人韦孝宽,又有猛将雄阔海来投,公孙瓒势力大增。
右北平地狭人稀,除了驻屯军户,几乎没有人烟,非长久立足之地。
在韦孝宽的建议下,公孙瓒突然出兵,抢占了渔阳郡。
渔阳,是幽州人口大郡。
北有长城为屏障,少有异族来扰。东南濒海,水产丰富。南面接壤冀州渤海郡,交通便利。
中原战乱,难民纷纷涌来渔阳定居,公孙瓒占得此地,迅速恢复元气。
幽州牧刘虞,身兼当朝太傅,领尚书台,为朝廷首屈一指的重臣。
其有宽厚之名,无论对诸侯还是对异族,均以怀柔温和政策为主。
而公孙瓒戍边,对北方各族极为强硬。凡有争端,必以武力解决。
刘虞和公孙瓒对待异族的态度,截然不同,两人矛盾,由来已久。
公孙瓒强取渔阳,刘虞心中不满,但为了息事宁人,只能隐忍。
公孙瓒本就喜刀兵,疏政务。夺取渔阳后,更是变本加厉,只求迅速壮大实力,再与袁绍决战。
增加赋税,强征入伍,治下百姓,怨声载道。
更有中原迁来的世家大族,不胜其苦,暗中向刘虞求助。
刘虞身为当朝重臣,又肩负牧州之责,多次派人告诫规劝,公孙瓒置若罔闻,置之不理。
更有甚者。最近一段时间,刘虞为安抚周边异族,赏赐了大批物质,屡屡被公孙瓒截获。以充军资。
刘虞终于按捺不住,决意出兵教训公孙瓒。
……
刘虞有宽仁长者之名,和幽州世家关系最是紧密。
决心已下,刘虞暗中联络世家望族,很快征集数万兵卒民夫。
因其对北部异族态度温和。更有异族部落,主动出兵相助。
短短一段时间,刘虞竟募得十万兵马民夫,集结于昌平、蓟县、安次一带,准备发兵渔阳。
公孙瓒一向无视刘虞,皆因刘虞只知绥靖慰抚,而缺乏用兵的勇气。
听闻刘虞竟募集十万重兵,公孙瓒也有些发慌。
急招从弟公孙范,部属韦孝宽、田楷、单经、邹丹、关靖等人商议对策。
长史关靖,胆小势力。听闻刘虞兵多势大,劝道:“刘太傅所怨者,无非我部截取其赏赐。只需退还物资,诚恳致歉,刀兵之祸可免矣。”
公孙范等人,也皆出言附和。唯有韦孝宽,笑而不语。
“孝宽之意如何?”
韦孝宽轻松笑答:“某视刘太傅十万兵马,如泥筑草扎尔!”
关靖急忙道:“伯珪将军,不可轻信韦氏,其勇武之徒。焉知轻重。听其言,则大祸不远矣!”
公孙范也劝道:“刘太傅聚十万众,三倍于我,贸然出战。后果不堪设想。”
“诶!”公孙瓒挥手制止公孙范、关靖,“孝宽有勇有谋,既有见地,何妨细说。”
韦孝宽笑容不改,侃侃而谈。
“刘伯安不懂兵事,虽有十万之众。其必败却有三:兵虽众,心不齐,其必败之一;将虽勇,乏谋略,其必败之二;势虽大,名不正,其必败之三!”
公孙瓒大感兴趣。“何为兵虽众,心不齐?”
“其虽有十万之众,然其五成得自世家家兵,四成得自北方各异族,只有一成,出自其自己手下。如此乌合之众,焉能一战?”
关靖辩道:“即便其兵心不齐,然其手下宇文成都,勇冠三军;贺若弼有勇有谋,何来乏谋略一说?”
“嘿嘿……”韦孝宽自信地笑道:“那宇文成都,虽有勇武,然不知谋统,护卫保驾,尚堪一用,使其指挥千军万马,无疑于自掘坟墓。至于那贺若弼,虽略有统谋,然只需略施小计,便可离间,何足为虑?”
韦孝宽一番解读,甚合公孙瓒之意,公孙瓒信心大增。“孝宽继续说,何为势虽大,名不正。”
“刘伯安重用之人,多异族。那宇文成都复姓宇文;贺若弼复姓贺若,均是鲜卑一族。《左传》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彼以异族之人,征我堂堂大汉同族,如何能说服天下?此其必败之三也!”
关靖见公孙瓒几欲被韦孝宽说服,更加恐慌,力劝道:“韦氏空有纸上谈兵之能,伯珪将军听其言,必遭祸事。”
公孙瓒心意已决,并不听关靖多言,挥挥手,示意众人散去,而独留下韦孝宽。
“以孝宽所言,某若迎战,可一战而胜乎?”
韦孝宽道:“若令韦某为将,定可战而胜之。”
“可!”公孙瓒毫不犹豫。
韦孝宽躬身施礼,感谢公孙瓒信任重用,脸上却显出忧虑之色。“取幽州易,守幽州难,伯珪将军应考虑的,是如何应对与刘伯安一战之后诸事。”
“咝……”
韦孝宽所说,又中公孙瓒心事。
冀州袁绍和并州刘芒,才是公孙瓒心头之患。
即便一战而溃刘虞,夺取幽州。可是,袁绍会不会趁机发难?刘芒和刘虞关系要好,会不会兴兵为刘虞报仇?
“袁本初和刘绛天,孝宽如何说?”
“冀州袁绍,尚好应付。我军只需速战速胜,不等冀州做出反应,便夺取涿郡广阳等地,严密布防,袁本初虽有征伐之心,而无攻坚之力。”
公孙瓒捋捋胡须道:“那刘绛天虽和刘虞交好,但并州兵马,多集中于河东、洛阳,不可能发兵吧?”
“刘绛天发兵救援,无有可能。但其掌控朝局,只有缓和与其关系,并借助其力量,将军才能坐稳幽州。”
“与刘绛天缓和关系……”公孙瓒犹豫了。
他懂韦孝宽的意思。说缓和关系,是照顾公孙瓒的面子。韦孝宽的意思,直白讲,是让公孙瓒主动讨好刘芒,以期获得刘芒的支持,坐稳幽州。
韦孝宽的其它意见,都甚合公孙瓒之意,唯有讨好刘芒这一点,公孙瓒不可能同意。
刘芒,无赖小儿出身。
当初初来幽州,送给公孙瓒白马义从最羞辱的一败,公孙瓒憋着一股劲要讨回颜面,焉能主动向刘芒示好?
公孙瓒心有所想,嘴上不说。“就依孝宽之言,某全权授命孝宽,与刘伯安一战!”
“韦某必不辱使命!”韦孝宽行礼后,仍谨慎地提醒:“与刘绛天之间关系,将军还需谨慎考虑,否则后果难以预料。”
“某自有主张。”
公孙瓒心意已决,整束兵马,准备与刘虞决战幽州!
冀州一战,连战连捷的大好形势下,界桥一战惨败,公孙瓒痛不欲生。
幸得刘备出兵相助,公孙瓒才逃得性命。
回到右北平,公孙瓒终于养好心伤,决意重整兵马,再战袁绍。
招兵买马,收得原籍鲁国邹县韦氏族人韦孝宽,又有猛将雄阔海来投,公孙瓒势力大增。
右北平地狭人稀,除了驻屯军户,几乎没有人烟,非长久立足之地。
在韦孝宽的建议下,公孙瓒突然出兵,抢占了渔阳郡。
渔阳,是幽州人口大郡。
北有长城为屏障,少有异族来扰。东南濒海,水产丰富。南面接壤冀州渤海郡,交通便利。
中原战乱,难民纷纷涌来渔阳定居,公孙瓒占得此地,迅速恢复元气。
幽州牧刘虞,身兼当朝太傅,领尚书台,为朝廷首屈一指的重臣。
其有宽厚之名,无论对诸侯还是对异族,均以怀柔温和政策为主。
而公孙瓒戍边,对北方各族极为强硬。凡有争端,必以武力解决。
刘虞和公孙瓒对待异族的态度,截然不同,两人矛盾,由来已久。
公孙瓒强取渔阳,刘虞心中不满,但为了息事宁人,只能隐忍。
公孙瓒本就喜刀兵,疏政务。夺取渔阳后,更是变本加厉,只求迅速壮大实力,再与袁绍决战。
增加赋税,强征入伍,治下百姓,怨声载道。
更有中原迁来的世家大族,不胜其苦,暗中向刘虞求助。
刘虞身为当朝重臣,又肩负牧州之责,多次派人告诫规劝,公孙瓒置若罔闻,置之不理。
更有甚者。最近一段时间,刘虞为安抚周边异族,赏赐了大批物质,屡屡被公孙瓒截获。以充军资。
刘虞终于按捺不住,决意出兵教训公孙瓒。
……
刘虞有宽仁长者之名,和幽州世家关系最是紧密。
决心已下,刘虞暗中联络世家望族,很快征集数万兵卒民夫。
因其对北部异族态度温和。更有异族部落,主动出兵相助。
短短一段时间,刘虞竟募得十万兵马民夫,集结于昌平、蓟县、安次一带,准备发兵渔阳。
公孙瓒一向无视刘虞,皆因刘虞只知绥靖慰抚,而缺乏用兵的勇气。
听闻刘虞竟募集十万重兵,公孙瓒也有些发慌。
急招从弟公孙范,部属韦孝宽、田楷、单经、邹丹、关靖等人商议对策。
长史关靖,胆小势力。听闻刘虞兵多势大,劝道:“刘太傅所怨者,无非我部截取其赏赐。只需退还物资,诚恳致歉,刀兵之祸可免矣。”
公孙范等人,也皆出言附和。唯有韦孝宽,笑而不语。
“孝宽之意如何?”
韦孝宽轻松笑答:“某视刘太傅十万兵马,如泥筑草扎尔!”
关靖急忙道:“伯珪将军,不可轻信韦氏,其勇武之徒。焉知轻重。听其言,则大祸不远矣!”
公孙范也劝道:“刘太傅聚十万众,三倍于我,贸然出战。后果不堪设想。”
“诶!”公孙瓒挥手制止公孙范、关靖,“孝宽有勇有谋,既有见地,何妨细说。”
韦孝宽笑容不改,侃侃而谈。
“刘伯安不懂兵事,虽有十万之众。其必败却有三:兵虽众,心不齐,其必败之一;将虽勇,乏谋略,其必败之二;势虽大,名不正,其必败之三!”
公孙瓒大感兴趣。“何为兵虽众,心不齐?”
“其虽有十万之众,然其五成得自世家家兵,四成得自北方各异族,只有一成,出自其自己手下。如此乌合之众,焉能一战?”
关靖辩道:“即便其兵心不齐,然其手下宇文成都,勇冠三军;贺若弼有勇有谋,何来乏谋略一说?”
“嘿嘿……”韦孝宽自信地笑道:“那宇文成都,虽有勇武,然不知谋统,护卫保驾,尚堪一用,使其指挥千军万马,无疑于自掘坟墓。至于那贺若弼,虽略有统谋,然只需略施小计,便可离间,何足为虑?”
韦孝宽一番解读,甚合公孙瓒之意,公孙瓒信心大增。“孝宽继续说,何为势虽大,名不正。”
“刘伯安重用之人,多异族。那宇文成都复姓宇文;贺若弼复姓贺若,均是鲜卑一族。《左传》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彼以异族之人,征我堂堂大汉同族,如何能说服天下?此其必败之三也!”
关靖见公孙瓒几欲被韦孝宽说服,更加恐慌,力劝道:“韦氏空有纸上谈兵之能,伯珪将军听其言,必遭祸事。”
公孙瓒心意已决,并不听关靖多言,挥挥手,示意众人散去,而独留下韦孝宽。
“以孝宽所言,某若迎战,可一战而胜乎?”
韦孝宽道:“若令韦某为将,定可战而胜之。”
“可!”公孙瓒毫不犹豫。
韦孝宽躬身施礼,感谢公孙瓒信任重用,脸上却显出忧虑之色。“取幽州易,守幽州难,伯珪将军应考虑的,是如何应对与刘伯安一战之后诸事。”
“咝……”
韦孝宽所说,又中公孙瓒心事。
冀州袁绍和并州刘芒,才是公孙瓒心头之患。
即便一战而溃刘虞,夺取幽州。可是,袁绍会不会趁机发难?刘芒和刘虞关系要好,会不会兴兵为刘虞报仇?
“袁本初和刘绛天,孝宽如何说?”
“冀州袁绍,尚好应付。我军只需速战速胜,不等冀州做出反应,便夺取涿郡广阳等地,严密布防,袁本初虽有征伐之心,而无攻坚之力。”
公孙瓒捋捋胡须道:“那刘绛天虽和刘虞交好,但并州兵马,多集中于河东、洛阳,不可能发兵吧?”
“刘绛天发兵救援,无有可能。但其掌控朝局,只有缓和与其关系,并借助其力量,将军才能坐稳幽州。”
“与刘绛天缓和关系……”公孙瓒犹豫了。
他懂韦孝宽的意思。说缓和关系,是照顾公孙瓒的面子。韦孝宽的意思,直白讲,是让公孙瓒主动讨好刘芒,以期获得刘芒的支持,坐稳幽州。
韦孝宽的其它意见,都甚合公孙瓒之意,唯有讨好刘芒这一点,公孙瓒不可能同意。
刘芒,无赖小儿出身。
当初初来幽州,送给公孙瓒白马义从最羞辱的一败,公孙瓒憋着一股劲要讨回颜面,焉能主动向刘芒示好?
公孙瓒心有所想,嘴上不说。“就依孝宽之言,某全权授命孝宽,与刘伯安一战!”
“韦某必不辱使命!”韦孝宽行礼后,仍谨慎地提醒:“与刘绛天之间关系,将军还需谨慎考虑,否则后果难以预料。”
“某自有主张。”
公孙瓒心意已决,整束兵马,准备与刘虞决战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