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淮水之战
第1012章淮水之战
东汉建安七年八月二十七,上午,李翊全副披挂,提枪策马领军来到淮水北岸。
同一时间,李靖在下蔡下面,关羽在下蔡东面,做好了渡河突击的准备。
午时,便见对岸曹军大营人沸马嘶,五十万人行动了起来。
百里联营一起行动,可谓是声势浩大,但从天空望下去,则是十分混乱。
“我的人呢!这不是我的士兵!”有队率屯长高声呼道。
“吵吵什么,尽快撤退十里,再重新集结,快走!哪一个落到后面,军法从事!”将校们也是纷纷怒斥着。
混乱当中,曹军的军官根本找不到自己的队伍,在上级军官的催促下,便胡乱带领一批人上路撤退了。
今年夏天特别的干燥,淮水一线最近已经有将近一个月没有下雨了,五十万大军行动,踏起的尘埃遮天蔽日,尘埃中的曹军士兵只能看到前面士兵的背影,其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他们只知闷头向后撤。而其中的军官不见本编制的士兵,懒得去管陌生的士卒,也只是自己个蒙头赶路,以便到达集结点后,再重新编制。
如此一来,五十万大军,仿佛羊群一般杂乱无章,呼啦啦的撤退。
也就是刚刚撤退了三五里路,北疆军暗中埋伏在曹军中的细作便潜进到了曹军阵后。他们举目四望,根本看不到曹军的中军,就别说前军了。
时机已到。
“曹军败了!”
“敌人杀过来了!”
“快逃命啊!”
……
北疆军潜伏的细作一起发喊,同时裹挟四周曹军开始跑动起来。
曹军内部不稳,士气低落,全军撤退中稍微混乱便滚雪球一般溃散,一发不可收拾了。曹军的后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以为是前方发生了大事,见有人逃命,也就开始逃命。而曹军前方的军队看到后方军队逃窜,以为他们在后面发现了什么,只以为出了大事情了,真的败了,也就跟着开始撤退。
如此一来,五十万曹军在短时间内就乱成一团,所有人都跑动了起来,大呼逃命。
也就是这些曹军实在是太菜了一些。他们原本只有五万人左右,并且这五万人也都是上半年才征集的新兵,那些曹军老兵精锐,基本上在之前的一系列大战中,都被北疆军歼灭。
要只是这样也就罢了,那些曹军士兵毕竟经过了几个月的训练,还是有一些素质的。可是,前面曹丕一下子将原本就不算精锐的五万大军扩编到五十万,军中极度缺乏各层次军官,很多军候司马一级的中层军官,都是以前的小兵担任的,更不要说一些队率屯长之类的基层军官,压根就是新征入伍的新兵蛋子,根本不懂得基本的军事常识,所以才导致如此低级的情况出现。
中军的夏侯渊见状也是慌了神,他大声疾呼,然而他一个人嗓门再大也无用,混乱的军中,早就兵将不相统属。
李翊大喜,他披甲持枪,当先领军开始渡江。
北疆军渡江后,五十万曹军败退之势已成,已经无法挽回。根本就没有任何一支兵马,来阻挡渡河的北疆军。
北疆军在一班猛将的率领下,猛攻敌人,挥军掩杀。
在北疆军的猛烈攻击下,那些刚刚被征入伍的新兵最先投降,随着几十万人的投降,五十万曹军中绝大部分投降,只有不到五万人,被夏侯渊、曹彰等大将拢住,狼狈逃回了寿春。
………………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八月二十七,北疆军在淮水大败魏王曹丕的五十万大军,以十五万大军,三千不到的伤亡,击溃了敌人五十万大军。这一战,史称淮水之战,成为历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尤其是在战损方面,足以载入华夏十大经典战役的史册。
………………
寿春。
当魏王曹丕从一堆美人身体上爬起来的时候,却是得到了战败的消息。
“什么!孤王的五十万大军没有了!”曹丕差一点吓尿裤子,失声惊呼道,“这怎么可能?”
“主公,北疆军即将兵临城下!”陈登有些六神无主的说道。到了现在,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方。
李翊一直对他没什么好感,当年李翊率军到徐州平定黄巾军的时候,他和父亲陈珪曾经试探过李翊,想要以表面上投靠李翊,换取李翊支持他们夺取徐州,可惜被李翊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孤的五十万大军!”曹丕无法面对即将到来的失败,突然指向逃回来的陈珪,怒喝道,“陈珪,是你!”
“不是臣!”陈珪那是什么人,简直老成精的,见了曹丕的举动,哪里不知道他是想把自己作为替罪羔羊?他忙拜倒在地,呼道,“主公,臣奉命监督大军撤退,然而,夏侯渊将军领军不利,这才引起士兵混乱,让北疆军有了可乘之机!”
夏侯渊等曹军将领齐齐色变,心说这陈珪太狠了,竟然将罪责全都推到夏侯渊身上。
夏侯渊当然不甘心背黑锅,若不是陈珪无视壮丁的性命,极度苛刻的对待这些人,导致这些壮丁没有一点士气,这才闻风丧胆,最终大败。他立刻准备辩解:“主公……”
然而,曹丕已经听不进去了甚至都忘了夏侯渊是他的叔父,咆哮道:“来人啊,将夏侯渊抓起来,关入天牢!”
呼啦啦,左右禁卫军立刻上前,将夏侯渊头盔打掉,铠甲也扒了下来,拖了出去。
自始至终,夏侯渊微微闭目,未再说一句话,因为他已经彻底心灰意冷了。他没想到自己这个侄子如此不顾情面。
雷薄,乐就等原来隶属于袁术的降将本就不受待见,现在见夏侯渊都被拿下,兔死狐悲之下,纷纷进言求情。
曹丕怒道:“谁为夏侯渊求情,与他同罪!”
众人不敢多言。
这时,一名禁卫军官慌里慌张闯进了大殿,拜喊道:“大王,大事不好了,北疆军兵临城下了!”
曹丕吓得哆嗦,害怕的同时,又发狂起来,喊道:“孤要御驾亲征,孤是真命天子,是不会失败的,不会失败的!”
………………
寿春。
十五万北疆军将士兵临城下,士兵们紧握手中兵器向天,锋利的刀枪光芒,令人无法直视。
阵前,李翊挺枪立马,他遥望寿春城头,心中也微微有些激荡。
寿春可以说是曹军最后一个据点了,其余拿下小城不足为惧,拿下寿春,就宣告了曹丕势力的彻底覆灭,也意味着他统治了整个长江以北辽阔的土地。来到大汉朝二十多年了,总算是将要看到一统天下的希望了。
就在李翊有些激动的时候,就看见曹丕出现在了城头上。
与此同时,曹丕也是一眼便看到城下红袍黑甲的李翊,怒吼道:“李翊,你卑鄙无耻!”
李翊摇头一笑,说道:“大侄子,何出此言?”
曹丕表情扭曲的怒吼道:“孤依照承诺退兵十里,而你不讲信用,趁势攻击!你还在这里装聋作哑!”
李翊冷笑道:“大侄子,这可是你的不是了。你的大军撤退十里,本将的兵马登岸,之后决一死战,这便是当初的承诺。然而,你的大军撤退十里后已经溃散,本将挥军攻打合情合理。这件事情,早已经不在当初的承诺范围内!”
“你……”曹丕无言以对,只能是愤怒的对左右喊道,“谁领兵出战,取下叛贼李翊的首级!”
左右众将闻言,一个个的都缩着头,心说主公你别开玩笑了,这大汉谁不知道李翊勇武绝伦,单挑无敌,你让我们出城,那不是让我们送死吗?
旁边的陈珪也是无奈的说道:“主公,如今李翊叛军兵锋正盛,不可直撄其锋,还是坚守为上策啊。”
陈珪的话,引来了曹丕一阵“废物”的咆哮。
疯狂半天的曹丕彷徨不知所措,最后也只能是命令众将士坚守城池后,便返回了王府。
………………
寿春城内,魏王府内,不断传来曹丕放纵的笑声:“来来来,喝酒,你将衣服脱了,哈哈哈……。”
这个因为曹操被俘而突然继任魏王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末路,他不愿面对现实,从此就在自己的王府内,全身心投入到饮酒作乐当中去了。
寿春城外,北疆军大营,中军大帐。
李翊召集麾下大将和谋士们商议,该如何尽快的攻取寿春城。
首席军师徐茂公进言道:“主公,寿春城内的守军士气衰落,可令神射手将大量的檄文射入城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开城投降者免死,瓦解敌人士气。待其全无士气之后,再行挥军攻城,寿春城只剩下四五万人,一战可下!”
李翊点头,一方面下令将从彭城转运过来的诸如投石车、连弩车等攻城器械,通过船只渡过淮水,运送至寿春城下,一方面又令人射檄文入城,瓦解敌人士气。
果不其然,城中守军早就士气全无,见到檄文后,纷纷怠战,私底下投降一事传的纷纷扬扬。
本书来自
东汉建安七年八月二十七,上午,李翊全副披挂,提枪策马领军来到淮水北岸。
同一时间,李靖在下蔡下面,关羽在下蔡东面,做好了渡河突击的准备。
午时,便见对岸曹军大营人沸马嘶,五十万人行动了起来。
百里联营一起行动,可谓是声势浩大,但从天空望下去,则是十分混乱。
“我的人呢!这不是我的士兵!”有队率屯长高声呼道。
“吵吵什么,尽快撤退十里,再重新集结,快走!哪一个落到后面,军法从事!”将校们也是纷纷怒斥着。
混乱当中,曹军的军官根本找不到自己的队伍,在上级军官的催促下,便胡乱带领一批人上路撤退了。
今年夏天特别的干燥,淮水一线最近已经有将近一个月没有下雨了,五十万大军行动,踏起的尘埃遮天蔽日,尘埃中的曹军士兵只能看到前面士兵的背影,其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他们只知闷头向后撤。而其中的军官不见本编制的士兵,懒得去管陌生的士卒,也只是自己个蒙头赶路,以便到达集结点后,再重新编制。
如此一来,五十万大军,仿佛羊群一般杂乱无章,呼啦啦的撤退。
也就是刚刚撤退了三五里路,北疆军暗中埋伏在曹军中的细作便潜进到了曹军阵后。他们举目四望,根本看不到曹军的中军,就别说前军了。
时机已到。
“曹军败了!”
“敌人杀过来了!”
“快逃命啊!”
……
北疆军潜伏的细作一起发喊,同时裹挟四周曹军开始跑动起来。
曹军内部不稳,士气低落,全军撤退中稍微混乱便滚雪球一般溃散,一发不可收拾了。曹军的后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以为是前方发生了大事,见有人逃命,也就开始逃命。而曹军前方的军队看到后方军队逃窜,以为他们在后面发现了什么,只以为出了大事情了,真的败了,也就跟着开始撤退。
如此一来,五十万曹军在短时间内就乱成一团,所有人都跑动了起来,大呼逃命。
也就是这些曹军实在是太菜了一些。他们原本只有五万人左右,并且这五万人也都是上半年才征集的新兵,那些曹军老兵精锐,基本上在之前的一系列大战中,都被北疆军歼灭。
要只是这样也就罢了,那些曹军士兵毕竟经过了几个月的训练,还是有一些素质的。可是,前面曹丕一下子将原本就不算精锐的五万大军扩编到五十万,军中极度缺乏各层次军官,很多军候司马一级的中层军官,都是以前的小兵担任的,更不要说一些队率屯长之类的基层军官,压根就是新征入伍的新兵蛋子,根本不懂得基本的军事常识,所以才导致如此低级的情况出现。
中军的夏侯渊见状也是慌了神,他大声疾呼,然而他一个人嗓门再大也无用,混乱的军中,早就兵将不相统属。
李翊大喜,他披甲持枪,当先领军开始渡江。
北疆军渡江后,五十万曹军败退之势已成,已经无法挽回。根本就没有任何一支兵马,来阻挡渡河的北疆军。
北疆军在一班猛将的率领下,猛攻敌人,挥军掩杀。
在北疆军的猛烈攻击下,那些刚刚被征入伍的新兵最先投降,随着几十万人的投降,五十万曹军中绝大部分投降,只有不到五万人,被夏侯渊、曹彰等大将拢住,狼狈逃回了寿春。
………………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八月二十七,北疆军在淮水大败魏王曹丕的五十万大军,以十五万大军,三千不到的伤亡,击溃了敌人五十万大军。这一战,史称淮水之战,成为历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尤其是在战损方面,足以载入华夏十大经典战役的史册。
………………
寿春。
当魏王曹丕从一堆美人身体上爬起来的时候,却是得到了战败的消息。
“什么!孤王的五十万大军没有了!”曹丕差一点吓尿裤子,失声惊呼道,“这怎么可能?”
“主公,北疆军即将兵临城下!”陈登有些六神无主的说道。到了现在,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方。
李翊一直对他没什么好感,当年李翊率军到徐州平定黄巾军的时候,他和父亲陈珪曾经试探过李翊,想要以表面上投靠李翊,换取李翊支持他们夺取徐州,可惜被李翊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孤的五十万大军!”曹丕无法面对即将到来的失败,突然指向逃回来的陈珪,怒喝道,“陈珪,是你!”
“不是臣!”陈珪那是什么人,简直老成精的,见了曹丕的举动,哪里不知道他是想把自己作为替罪羔羊?他忙拜倒在地,呼道,“主公,臣奉命监督大军撤退,然而,夏侯渊将军领军不利,这才引起士兵混乱,让北疆军有了可乘之机!”
夏侯渊等曹军将领齐齐色变,心说这陈珪太狠了,竟然将罪责全都推到夏侯渊身上。
夏侯渊当然不甘心背黑锅,若不是陈珪无视壮丁的性命,极度苛刻的对待这些人,导致这些壮丁没有一点士气,这才闻风丧胆,最终大败。他立刻准备辩解:“主公……”
然而,曹丕已经听不进去了甚至都忘了夏侯渊是他的叔父,咆哮道:“来人啊,将夏侯渊抓起来,关入天牢!”
呼啦啦,左右禁卫军立刻上前,将夏侯渊头盔打掉,铠甲也扒了下来,拖了出去。
自始至终,夏侯渊微微闭目,未再说一句话,因为他已经彻底心灰意冷了。他没想到自己这个侄子如此不顾情面。
雷薄,乐就等原来隶属于袁术的降将本就不受待见,现在见夏侯渊都被拿下,兔死狐悲之下,纷纷进言求情。
曹丕怒道:“谁为夏侯渊求情,与他同罪!”
众人不敢多言。
这时,一名禁卫军官慌里慌张闯进了大殿,拜喊道:“大王,大事不好了,北疆军兵临城下了!”
曹丕吓得哆嗦,害怕的同时,又发狂起来,喊道:“孤要御驾亲征,孤是真命天子,是不会失败的,不会失败的!”
………………
寿春。
十五万北疆军将士兵临城下,士兵们紧握手中兵器向天,锋利的刀枪光芒,令人无法直视。
阵前,李翊挺枪立马,他遥望寿春城头,心中也微微有些激荡。
寿春可以说是曹军最后一个据点了,其余拿下小城不足为惧,拿下寿春,就宣告了曹丕势力的彻底覆灭,也意味着他统治了整个长江以北辽阔的土地。来到大汉朝二十多年了,总算是将要看到一统天下的希望了。
就在李翊有些激动的时候,就看见曹丕出现在了城头上。
与此同时,曹丕也是一眼便看到城下红袍黑甲的李翊,怒吼道:“李翊,你卑鄙无耻!”
李翊摇头一笑,说道:“大侄子,何出此言?”
曹丕表情扭曲的怒吼道:“孤依照承诺退兵十里,而你不讲信用,趁势攻击!你还在这里装聋作哑!”
李翊冷笑道:“大侄子,这可是你的不是了。你的大军撤退十里,本将的兵马登岸,之后决一死战,这便是当初的承诺。然而,你的大军撤退十里后已经溃散,本将挥军攻打合情合理。这件事情,早已经不在当初的承诺范围内!”
“你……”曹丕无言以对,只能是愤怒的对左右喊道,“谁领兵出战,取下叛贼李翊的首级!”
左右众将闻言,一个个的都缩着头,心说主公你别开玩笑了,这大汉谁不知道李翊勇武绝伦,单挑无敌,你让我们出城,那不是让我们送死吗?
旁边的陈珪也是无奈的说道:“主公,如今李翊叛军兵锋正盛,不可直撄其锋,还是坚守为上策啊。”
陈珪的话,引来了曹丕一阵“废物”的咆哮。
疯狂半天的曹丕彷徨不知所措,最后也只能是命令众将士坚守城池后,便返回了王府。
………………
寿春城内,魏王府内,不断传来曹丕放纵的笑声:“来来来,喝酒,你将衣服脱了,哈哈哈……。”
这个因为曹操被俘而突然继任魏王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末路,他不愿面对现实,从此就在自己的王府内,全身心投入到饮酒作乐当中去了。
寿春城外,北疆军大营,中军大帐。
李翊召集麾下大将和谋士们商议,该如何尽快的攻取寿春城。
首席军师徐茂公进言道:“主公,寿春城内的守军士气衰落,可令神射手将大量的檄文射入城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开城投降者免死,瓦解敌人士气。待其全无士气之后,再行挥军攻城,寿春城只剩下四五万人,一战可下!”
李翊点头,一方面下令将从彭城转运过来的诸如投石车、连弩车等攻城器械,通过船只渡过淮水,运送至寿春城下,一方面又令人射檄文入城,瓦解敌人士气。
果不其然,城中守军早就士气全无,见到檄文后,纷纷怠战,私底下投降一事传的纷纷扬扬。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