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召唤之三国霸业

第0902章 屁股决定脑袋(下)

    “或许文约兄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以关中为根基,称霸西疆。”张猛脸显鄙夷之色,冷冷的说道,“从眼下的形势来看,文约兄称霸西疆确有可能,但其结果不外乎因为穷迫而成为西疆的流寇,最后逐渐丧失拱卫西疆的能力。所谓称霸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骗局,身受其害的是西疆广袤的疆域和五十多万无辜百姓。”

    西凉诸将惶惶不安。

    皇甫郦在长安拜访了所有的西凉将领,他的努力似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今天张猛这番义正严词的“轰击”,更让西凉将领对目前的局势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

    杨秋等人开始小心翼翼的劝谏韩遂,请他再慎重的考虑。

    “假道伐虢,你们听说过吗?”韩遂笑着问道。

    诸将沉默不语。

    张猛失望叹了一口气。

    韩遂继续说道:“河北一直说要打洛阳,好,我们就帮他打洛阳。打下洛阳之后呢?我们到哪?是回到西凉还是继续坐镇关中?”

    这句话无需答案,河北不会让韩遂和他的西凉大军长久驻扎关中。

    “我们回到了西凉,继续戍守边陲,而李翊则继续率领他的大军南下征伐。”韩遂盯着张鸣,一字一顿的问道,“西凉呢?谁来解决西凉的问题?蓟城的天子和朝廷在没有平定天下之前,会集中力量解决西凉的问题吗?我们能相信蓟城的天子和朝廷吗?”

    韩遂慢慢站起来,在大堂上来回走了几步,然后停在了张猛面前,盯着他说道:“你的话有道理,你和我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都是为了西凉,但你认为我们必须尊奉天子和朝廷。但今天你看看天下,还有谁尊奉天子和朝廷?南阳的天子和朝廷也罢,蓟城的天子和朝廷也罢,有谁真心实意的去尊奉?”

    “李翊勤王成功后,在蓟城待了几天?对于河北来说,是蓟城的朝廷主掌权柄,还是大将军行辕主掌权柄?”

    “袁绍呢?袁绍占据洛阳多少年了,他何曾想过要把天子和朝廷接到洛阳?你让西凉人去尊奉天子和朝廷,去尊奉这样的天子和朝廷,对西凉有什么用?能帮助西凉摆脱困境吗?”

    “西凉要想生存下去,只有靠自己。这么多年的拼杀,无数兄弟的鲜血和生命,已经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生存之路。”

    韩遂面朝众将,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但现实是残酷的,河北的确很强大,强大到让我们西凉人丧失了斗志。没有斗志,何谈生存?”

    “大家对河北都抱有幻想,奢望他们能帮助西凉,能拱卫西凉,我也一样,我也有同样的奢望。”韩遂用力一挥手,说道,“好,我们拿出诚意,和河北谈一次。如果河北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联手河北打洛阳。如果河北仍旧拒绝,那我只能绝望的告诉大家,我们要想活下去,只有誓死一搏了。”

    “对于西凉来说,眼前最急迫的问题是生存,五十多万百姓的生存。我本来打算在关中稳定后,立即迁移人口,但现在如果我们和河北联手了,关中即刻稳定,不存在任何危险,我们可以马上开始人口迁移。”

    韩遂手指张猛说道:“你亲自去和皇甫郦商谈。只要河北答应了这个条件,关中我可以给他们,洛阳我可以帮他们打。等打下了洛阳,我也可以立即带着大军返回西凉戍守。”

    “我现在只有这一个条件,如果河北不答应,那我们只有拿起武器,为自己的生存,为西凉的生存而浴血奋战,绝不后退。”

    ………………

    皇甫郦断然拒绝了韩遂的条件。

    “仲仪兄,西凉只有这一个要求,一个要求……”张猛苦苦哀求道,“文约兄已经退到这一步了,你还要他怎样?你可以不让西凉大军驻扎在关中,但总要让西凉百姓迁到关中,让他们活下去吧?这个小小的要求也过分吗?”

    “这个要求不仅仅过分,而且会让大汉迅速、彻底的丢失西疆。”皇甫郦愤怒的挥动双手,大声叫道,“朝廷宁愿调拨给西凉五年的赈济,宁愿给西凉十万大军足够的粮饷,宁愿让高长恭和张辽率军收复河西五郡,也绝不会让西凉人迁入关中。”

    “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张猛气得浑身颤抖,嘶哑着声音叫道,“你可以问问长公主,问问大将军,你有什么资格一口回绝?难道你非要让关中变成血肉横飞的战场?”

    “为什么?你说为什么?你是西凉人,难道你不知道?”皇甫郦指着张猛的鼻子怒声骂道,“你这一辈子白活了吗?西凉五十万人口迁入关中,整个西凉的防线随即就要后撤两千里,羌人的骑兵很快就会杀到大散关和陈仓一线,直逼长安,西疆将全部丢失,关中将成为烽火连天的战场。”

    张猛不相信的说道:“西凉大军依旧在西疆戍守边塞,羌人怎么会杀到关中?你不要危言耸听。”

    “我危言耸听?”皇甫郦怒极而笑道,“你父亲是本朝名将,威震边疆,为什么你们几个后人却对兵事一无所知?”

    张奂到了晚年潜心研习经学,弟子上千。他的大儿子张芝,次子张昶都是书法名家,而张猛自己则是经学大儒。皇甫郦的这句话让张猛气得面红耳赤,瞪着眼晴羞愧无言。

    皇甫郦极力忍住怒气解释了几句道:“当年大秦国的蒙恬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打下了河套,兵逼阴山,开拓了大大一片疆土。为了戍守疆土,始皇帝下旨,从内地数次迁徙数十万人口北上充边。”

    “当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等本朝名将屡屡率军远征,为大汉开疆拓土。为了守住这些疆土,孝武皇帝在二十多年里,先后下旨迁徙了一百多万人口北上到河套和河西两地屯田戍边。”

    “大秦国的始皇帝和本朝的孝武皇帝,为什么不惜耗费巨资迁徙人口戍边?很简单,戍边的军队需要粮食,但从内地把粮送到边塞,耗费非常大,对国力的消耗更是惊人。没有哪一朝的国力能够长时间承担如此沉重的负担。戍边需要源源不断的兵源,但从内地千里迢迢赶到边塞的士卒常常水土不服,无法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而且一旦遇到战事,边塞也无法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兵力补充。北迁人口之后,边郡的人多了,耕地数量多了,兵源和粮食有保障了,边塞随即也就越来越安全了。”

    “十几年前,北疆、西疆都是战乱不止,看上去是国力不够,朝廷的财赋不足,但深究起来是因为边郡土地兼并严重,吏治极度**。加上边郡气候恶劣,胡人屡屡入侵,百姓无法生存,只好背井离乡,一逃了之。边郡人口越来越少,土地荒芜越来越多,兵源和粮食急骤锐减,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边塞陷入战火也就在所难免。”

    “随着时间的延续,这种循环越来越厉害,等情况恶劣到无可挽救时,边塞戍守也就崩溃了,战火随即冲天而起并迅速蔓延到整个边陲。

    “如今西疆的戍守已经崩溃。北疆在朝廷和大将军的努力下,数次迁徙上千万的流民北上屯田戍边,在经过十五年时间的整治后,逐渐恢复了稳定。”

    “西疆若想恢复稳定,击败羌人仅仅是一个小问题,更大的问题是迁徙人口,是屯田戍边,是推广和实施一系列新政,从而确保西疆能够长期稳定下来。”

    “我到长安之前,朝廷曾为西疆的事商讨了多次,其中有大臣也提到把西疆暂时放弃,把西疆百姓全部迁徙到关中的建议,但这个建议随即遭到了否决。”

    “西疆一旦放弃,西疆的汉人百姓一旦迁入关中,西疆的形势就彻底变了,再也没有挽救的余地。西疆一旦丢失,关中则岌岌可危,朝廷为了保护中原,势必要在关中倾尽全力,这将大大延误朝廷平定天下的步伐。”

    “更为严重的是,将来,朝廷为了夺回西疆,为了向西疆迁徙人口,为了在西疆屯田戍边,需要耗费惊人财力和物力。西疆有可能再一次把大汉活活拖垮。”

    “你现在明白了吗?”皇甫郦急促的喘了几口气,怒气冲天的说道,“西凉人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大汉。大汉倾覆了,西凉还能独自存在多久?西凉五十万百姓还有多少人能在烽烟四起的战火中活下来?西凉人在西疆活得艰苦,但到了关中,很可能活得更艰苦,死得更快。”

    “至于说西凉大军在西凉百姓迁徙后,还将继续戍守西疆,这简直是笑话。他们怎么戍守?吃草还是吃泥巴?羌人有自己的部落,有自己的牲畜,他们呢?他们的家园已经迁徙到关中,他们的粮食距离边塞有一两千里路,就算运到了边塞,还能剩下多少?你让他们怎么守?谁愿意去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