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5章 袁绍的心病
袁绍还有另外一个心病,那就是袁术。
袁隗当初并没有安排袁术出京,袁术出京纯粹是个意外。
袁隗非常欣赏袁绍,多次在公开场合宣扬袁阀的下一代家主非袁绍莫属。但袁阀这一代还有袁基、袁术,他们的身份、官职都比袁绍要强。为了袁阀辉煌的将来,袁隗把这次讨董重任交给了袁绍,让袁基和袁术留在京城和自己同为内应。此事若成,袁绍功高盖世,不但执掌大汉权柄,还理所当然成了袁阀家主。
人算不如天算,袁术意外出京了。此事连累袁隗失去了参隶尚书事,拱手把权柄交给了董卓一个人,破坏了袁隗的整盘计策。
讨董之事,事关社稷,袁隗再怎么糊涂,也不会让两个袁阀的人同时指挥。两个人做事不但无法协调,参予此事的袁阀各路势力也会无所适从,到底听谁的?
袁绍和袁术一向不和。
袁绍瞧不起袁术,认为他不学无术,是个纨绔子弟,败家子。“路中悍鬼袁长水”就是袁术的生动写照。这个长水是指长水校尉,袁术这个外号就是他做长水校尉的时候留下的,名动京师。
袁术更瞧不起袁绍,骂他是妾生子,整个就一骗子。
袁绍才智出众,未成年便做了…$长…$风…$文…郎官。二十岁时,做了兖州东郡的濮阳县长。这一年他母亲死了,按礼制,袁绍弃官回家服丧三年。丧期满了,袁绍孝心大发,又追行父亲的丧期三年。
这六年袁绍虽然服丧,但他没闲着,四处结交朋友,士无贵贱,莫不倾心折节相交,袁绍因此声名大振。朋友太多。未免有些闲言碎语,中常侍赵忠就曾警告袁隗,叫他回去告诉袁绍,稍加收敛,不要太露锋芒,免招无妄之灾。
袁术骂他骗子不为别的,就为“士无贵贱”。士贵者只要有学识,袁绍都大力结交,但士贱者有学识就不行了,还要有名气。没有名气。袁绍连大门都不给进。“爱士”是不假,但袁绍是为了“养名”。
袁绍和袁术之间的事袁隗一清二楚,袁术不会听命于袁绍的。当他听说袁术到了南阳后,立即知道事情不妙了。
袁术知道自己没有袁绍的朋友多,所以他直接到了袁阀的根基所在。汝南、颖川、南阳三地遍布袁阀亲族门生故吏,袁术到了这里如鱼得水,要什么有什么。
果然,袁术得到三公檄书后,立即急书豫州的孔伷、李旻、许玚。荆州的王睿和张咨,对他们说,你们都要听我指挥,把军队和粮饷都给我运到鲁阳来。他甚至还给袁绍写了一封信。叫他不要瞎指挥,说攻击洛阳的事由我来作主,我是家主。
袁隗为了弥补这个意外,压制袁术。于是想出了“承制诏书”之策。在他看来,袁绍“名正言顺”做了车骑将军,你袁术总要听话了吧。
其实这份“诏书”对讨董大军没有太大的意义。它反而会激怒董卓,不但会害死弘农王,就连袁阀在洛阳的几十条性命也将难以保全,弊远远大于利。
好在阴差阳错的,李翊拿出了先帝遗诏,使得袁隗弄出来的这份“承制诏书”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弘农王保住了性命,袁阀满门性命暂时也还无碍,但是以袁阀为首的讨董诸侯,却是声势大降。
袁术是不是因此就听话了?没有。王睿和张咨之所以迟迟没有动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袁术的贪婪。
袁术出生官宦世家,久历官场,对官场的污浊和黑暗非常清楚,他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好手。
相对而言,他对形势的判断也比较准确,他知道如何及时摆脱险境,如何最大程度地为自己攫取利益。
袁术对攻占洛阳没有任何信心。这些州郡兵马没有经过训练,没有精良武器,和北军、西园军没得比,和西凉兵那就更不能比了。
兵不精可以用数量弥补,但领兵的人如果不擅长打仗,甚至还有保存实力的想法,那这个仗根本就不要打了,但现在的情况恰恰就是如此。
袁术是后将军,官不小,兵也通过各种关系勉强凑了一万人,但他没钱没粮,靠人家施舍不是长久之计。他想自己挣自己花,这样花起来舒坦,也不用看人家的脸色。
于是他的眼晴就盯上了南阳和荆州。南阳仅人口就有两百多万,是大汉国最富裕的一个郡。不过南阳紧邻京畿,没有缓冲地带,所以袁术还想要荆州。
此时,袁术的心思已经不在攻打洛阳上面了,他一心想着如何图谋地盘,连晚上做梦都想着这事。
一只贪婪狠毒的老虎在一旁虎视眈眈,王睿和张咨怎敢离开自己的老窝?只怕人还没到鲁阳,州郡就已经丢了。
这事王睿和张咨还不敢对袁绍说。袁术和袁绍是兄弟,假如袁绍护短,那事情可就闹大了。
这时董卓派出来的招抚使者秘密赶到了南阳和荆州,张咨和王睿几乎没有犹豫,立即向天子呈递了请罪表,宣布效忠当今天子,而且还和董卓约定,南北夹击,杀死袁术。
袁术既然想夺取南阳和荆州,当然要对王睿和张咨严加监控了。朝廷的这个招抚秘使还没走出南阳地界就被袁术抓到了。
袁术看到两人的献罪表,欣喜若狂,下面怎么办?是不是出兵攻打两人?当然不会了,他才不会这么傻。
他立即给长沙太守孙坚写了一封密信,把王睿和张咨背叛讨董联盟的事随便说了一下,叫他立即带兵到南阳来,顺路把两人都杀了。孙坚以讨董为名北上,这两人必然没有防备,一杀一个准,不费吹灰之力。自己要是带兵南下去杀,那可就是连番血战,白白便宜董卓了。
袁术早在起兵的时候就写信给孙坚,邀请他参加讨董。袁术说你窝在长沙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什么意思?到南阳来,到中原来,这里才是你的天下。现在洛阳大乱,各方权势云集京畿,血战在即,正是你我大展身手之际。想做扬名青史的英雄吗?想建盖世功勋吗?到南阳来,到中原来,你我兄弟联手,赌场无敌,天下无敌。
孙坚一点没犹豫,满口答应。他回信袁术,说待我把家小送到扬州吴郡老家,立即整兵北上讨董。
时逢过年,这事随即耽搁了一阵子。年后,孙坚回书袁术,说我正在整顿军马,筹备粮饷,大约二月中即可出发。
袁术算算时间,估计他还没有启程,这下正好,一举两得。
毫无理由的杀了两个朝廷大员,于情于法都说不过去。袁术想了一下,又给袁绍写了一封信,说王睿和张咨至今不给粮饷,如果袁绍不能解决,他就自己想办法了,言下之意他要杀人了。
这当然是满嘴胡话。王睿和张咨不但给他粮饷,还给财宝美女,唯恐招待不周,把他得罪了。
袁术又给袁绍写了一封密信。兄弟还是兄弟,虽然不和,但关系到讨董的大事,该说的还是要说,不能隐瞒不报。讨董如果失败了,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袁术于是把这事仔细解释了一下,说这杀人的事就让孙坚背个黑锅吧。王睿和张咨投降董卓的事无论如何不能让人知道,如果消息泄漏,对讨董联军的士气可是个巨大的打击。
袁绍忧心忡忡,但又不能明说。孙坚一路杀来,南边将会是个什么局面?
好在孙坚这人还算是靠谱,并没有肆无忌惮的乱杀一通,只是杀了王睿和张咨两人,而讨董联盟现在也顺利成立了,自己也如愿当上了盟主。
只是,袁绍的心却并没有就此安稳了,无论是他那个兄弟袁术,还是孙坚,都只是癣疖之痒,真正的威胁,还是那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李翊。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次会盟李翊表现的很低调,不但没有争盟主之位,反而支持自己当盟主,可袁绍却丝毫不敢轻视他。这头来自北疆的虎王,不但身份尊贵,是大司马骠骑大将军;而且实力雄厚,虽说如今北疆被几百万异族牵制住了手脚,让李翊这头老虎陷入了打盹,但老虎就是老虎,只要它醒过来,那是要吃人的。
袁绍不认为自己现在有能力阻止李翊这头猛虎吃人,自己现在只有渤海郡一郡之地,人口不过百万,如何与拥有四州之地、一千五百万多万人口的李翊相提并论?
在袁绍看来,只有完全占有冀州之后,他方才具有跟李翊一战之力。
这些年来,冀州虽然经历多次战乱,导致人口减少了不少,但因为冀州本来的基础实在是太雄厚了,在爆发黄巾之乱之前,冀州的人口一度逼近千万大关,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州。现在,人口大量减少的冀州依然有人口五百多万,是仅次于幽州和荆州之外的人口第三大州。要是论到税赋收入,更是位居各州之首。袁绍相信,只要自己拿下冀州,必然具备跟李翊一战的实力。
李翊的北疆虽然人口众多,但是三分之二的地方都是新近归附的土地,其高达一千五百万的人口,更是有百分之八十是新增的,不是从内地各州郡迁移过去的流民,就是新征服的胡人。这些人不但不会增强李翊的力量,反倒会拖住他的手脚。否则,李翊此次南下的大军,就不是六千,而是六万甚至是十六万了。(未完待续。)
袁隗当初并没有安排袁术出京,袁术出京纯粹是个意外。
袁隗非常欣赏袁绍,多次在公开场合宣扬袁阀的下一代家主非袁绍莫属。但袁阀这一代还有袁基、袁术,他们的身份、官职都比袁绍要强。为了袁阀辉煌的将来,袁隗把这次讨董重任交给了袁绍,让袁基和袁术留在京城和自己同为内应。此事若成,袁绍功高盖世,不但执掌大汉权柄,还理所当然成了袁阀家主。
人算不如天算,袁术意外出京了。此事连累袁隗失去了参隶尚书事,拱手把权柄交给了董卓一个人,破坏了袁隗的整盘计策。
讨董之事,事关社稷,袁隗再怎么糊涂,也不会让两个袁阀的人同时指挥。两个人做事不但无法协调,参予此事的袁阀各路势力也会无所适从,到底听谁的?
袁绍和袁术一向不和。
袁绍瞧不起袁术,认为他不学无术,是个纨绔子弟,败家子。“路中悍鬼袁长水”就是袁术的生动写照。这个长水是指长水校尉,袁术这个外号就是他做长水校尉的时候留下的,名动京师。
袁术更瞧不起袁绍,骂他是妾生子,整个就一骗子。
袁绍才智出众,未成年便做了…$长…$风…$文…郎官。二十岁时,做了兖州东郡的濮阳县长。这一年他母亲死了,按礼制,袁绍弃官回家服丧三年。丧期满了,袁绍孝心大发,又追行父亲的丧期三年。
这六年袁绍虽然服丧,但他没闲着,四处结交朋友,士无贵贱,莫不倾心折节相交,袁绍因此声名大振。朋友太多。未免有些闲言碎语,中常侍赵忠就曾警告袁隗,叫他回去告诉袁绍,稍加收敛,不要太露锋芒,免招无妄之灾。
袁术骂他骗子不为别的,就为“士无贵贱”。士贵者只要有学识,袁绍都大力结交,但士贱者有学识就不行了,还要有名气。没有名气。袁绍连大门都不给进。“爱士”是不假,但袁绍是为了“养名”。
袁绍和袁术之间的事袁隗一清二楚,袁术不会听命于袁绍的。当他听说袁术到了南阳后,立即知道事情不妙了。
袁术知道自己没有袁绍的朋友多,所以他直接到了袁阀的根基所在。汝南、颖川、南阳三地遍布袁阀亲族门生故吏,袁术到了这里如鱼得水,要什么有什么。
果然,袁术得到三公檄书后,立即急书豫州的孔伷、李旻、许玚。荆州的王睿和张咨,对他们说,你们都要听我指挥,把军队和粮饷都给我运到鲁阳来。他甚至还给袁绍写了一封信。叫他不要瞎指挥,说攻击洛阳的事由我来作主,我是家主。
袁隗为了弥补这个意外,压制袁术。于是想出了“承制诏书”之策。在他看来,袁绍“名正言顺”做了车骑将军,你袁术总要听话了吧。
其实这份“诏书”对讨董大军没有太大的意义。它反而会激怒董卓,不但会害死弘农王,就连袁阀在洛阳的几十条性命也将难以保全,弊远远大于利。
好在阴差阳错的,李翊拿出了先帝遗诏,使得袁隗弄出来的这份“承制诏书”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弘农王保住了性命,袁阀满门性命暂时也还无碍,但是以袁阀为首的讨董诸侯,却是声势大降。
袁术是不是因此就听话了?没有。王睿和张咨之所以迟迟没有动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袁术的贪婪。
袁术出生官宦世家,久历官场,对官场的污浊和黑暗非常清楚,他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好手。
相对而言,他对形势的判断也比较准确,他知道如何及时摆脱险境,如何最大程度地为自己攫取利益。
袁术对攻占洛阳没有任何信心。这些州郡兵马没有经过训练,没有精良武器,和北军、西园军没得比,和西凉兵那就更不能比了。
兵不精可以用数量弥补,但领兵的人如果不擅长打仗,甚至还有保存实力的想法,那这个仗根本就不要打了,但现在的情况恰恰就是如此。
袁术是后将军,官不小,兵也通过各种关系勉强凑了一万人,但他没钱没粮,靠人家施舍不是长久之计。他想自己挣自己花,这样花起来舒坦,也不用看人家的脸色。
于是他的眼晴就盯上了南阳和荆州。南阳仅人口就有两百多万,是大汉国最富裕的一个郡。不过南阳紧邻京畿,没有缓冲地带,所以袁术还想要荆州。
此时,袁术的心思已经不在攻打洛阳上面了,他一心想着如何图谋地盘,连晚上做梦都想着这事。
一只贪婪狠毒的老虎在一旁虎视眈眈,王睿和张咨怎敢离开自己的老窝?只怕人还没到鲁阳,州郡就已经丢了。
这事王睿和张咨还不敢对袁绍说。袁术和袁绍是兄弟,假如袁绍护短,那事情可就闹大了。
这时董卓派出来的招抚使者秘密赶到了南阳和荆州,张咨和王睿几乎没有犹豫,立即向天子呈递了请罪表,宣布效忠当今天子,而且还和董卓约定,南北夹击,杀死袁术。
袁术既然想夺取南阳和荆州,当然要对王睿和张咨严加监控了。朝廷的这个招抚秘使还没走出南阳地界就被袁术抓到了。
袁术看到两人的献罪表,欣喜若狂,下面怎么办?是不是出兵攻打两人?当然不会了,他才不会这么傻。
他立即给长沙太守孙坚写了一封密信,把王睿和张咨背叛讨董联盟的事随便说了一下,叫他立即带兵到南阳来,顺路把两人都杀了。孙坚以讨董为名北上,这两人必然没有防备,一杀一个准,不费吹灰之力。自己要是带兵南下去杀,那可就是连番血战,白白便宜董卓了。
袁术早在起兵的时候就写信给孙坚,邀请他参加讨董。袁术说你窝在长沙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什么意思?到南阳来,到中原来,这里才是你的天下。现在洛阳大乱,各方权势云集京畿,血战在即,正是你我大展身手之际。想做扬名青史的英雄吗?想建盖世功勋吗?到南阳来,到中原来,你我兄弟联手,赌场无敌,天下无敌。
孙坚一点没犹豫,满口答应。他回信袁术,说待我把家小送到扬州吴郡老家,立即整兵北上讨董。
时逢过年,这事随即耽搁了一阵子。年后,孙坚回书袁术,说我正在整顿军马,筹备粮饷,大约二月中即可出发。
袁术算算时间,估计他还没有启程,这下正好,一举两得。
毫无理由的杀了两个朝廷大员,于情于法都说不过去。袁术想了一下,又给袁绍写了一封信,说王睿和张咨至今不给粮饷,如果袁绍不能解决,他就自己想办法了,言下之意他要杀人了。
这当然是满嘴胡话。王睿和张咨不但给他粮饷,还给财宝美女,唯恐招待不周,把他得罪了。
袁术又给袁绍写了一封密信。兄弟还是兄弟,虽然不和,但关系到讨董的大事,该说的还是要说,不能隐瞒不报。讨董如果失败了,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袁术于是把这事仔细解释了一下,说这杀人的事就让孙坚背个黑锅吧。王睿和张咨投降董卓的事无论如何不能让人知道,如果消息泄漏,对讨董联军的士气可是个巨大的打击。
袁绍忧心忡忡,但又不能明说。孙坚一路杀来,南边将会是个什么局面?
好在孙坚这人还算是靠谱,并没有肆无忌惮的乱杀一通,只是杀了王睿和张咨两人,而讨董联盟现在也顺利成立了,自己也如愿当上了盟主。
只是,袁绍的心却并没有就此安稳了,无论是他那个兄弟袁术,还是孙坚,都只是癣疖之痒,真正的威胁,还是那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李翊。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次会盟李翊表现的很低调,不但没有争盟主之位,反而支持自己当盟主,可袁绍却丝毫不敢轻视他。这头来自北疆的虎王,不但身份尊贵,是大司马骠骑大将军;而且实力雄厚,虽说如今北疆被几百万异族牵制住了手脚,让李翊这头老虎陷入了打盹,但老虎就是老虎,只要它醒过来,那是要吃人的。
袁绍不认为自己现在有能力阻止李翊这头猛虎吃人,自己现在只有渤海郡一郡之地,人口不过百万,如何与拥有四州之地、一千五百万多万人口的李翊相提并论?
在袁绍看来,只有完全占有冀州之后,他方才具有跟李翊一战之力。
这些年来,冀州虽然经历多次战乱,导致人口减少了不少,但因为冀州本来的基础实在是太雄厚了,在爆发黄巾之乱之前,冀州的人口一度逼近千万大关,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州。现在,人口大量减少的冀州依然有人口五百多万,是仅次于幽州和荆州之外的人口第三大州。要是论到税赋收入,更是位居各州之首。袁绍相信,只要自己拿下冀州,必然具备跟李翊一战的实力。
李翊的北疆虽然人口众多,但是三分之二的地方都是新近归附的土地,其高达一千五百万的人口,更是有百分之八十是新增的,不是从内地各州郡迁移过去的流民,就是新征服的胡人。这些人不但不会增强李翊的力量,反倒会拖住他的手脚。否则,李翊此次南下的大军,就不是六千,而是六万甚至是十六万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