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雪地脚印
“可是,我不明白,这脚印分明就是新罗王所留,凶手又是如何利用新罗王的脚印的?”李钰越发不解。
李沧海摸了摸下巴,说道:“这就是凶手的高明之处,他用新罗王的脚印迷惑我们,让我们以为新罗王是自己走进佛堂自杀,而且死亡时间就在一个时辰之内。”
“我知道了,凶手一定是穿着他的鞋子,在地上留下了这些脚印!”李钰沉吟道。
二王子摇头,说道:“这不可能,假设这脚印是在凶手杀死父王之前所留,那凶手行凶之后,逃离佛堂不可能不留下脚印。假设脚印是在父王身亡之后,凶手穿着父王的鞋子,再弄出的脚印,那鞋子不可能会在父王脚上。”
“说的倒也有些道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钰一头雾水地问道。
李沧海摸了摸下巴,说道:“其实,地上的脚印,正是凶手穿着王兄的鞋子所留。”
二王子愣了下,他愕然的道:“这么说来,凶手是在佛堂杀死了父王之后,才故意留下的脚印?可是,这说不通啊?这样的话,佛堂外的雪地之上,应该有两行脚印才是啊!否则,凶手如何将鞋子给父王穿上?”
“熙元说对了一半,对的是凶手确实是故意留下的鞋印,错的是,凶手不是在佛堂杀死王兄之后,才留下的脚印。而是,在将王兄弄到佛堂之前所留。”李沧海说道。
“这怎么可能?难道凶手挟持了父王?”大王子吃惊地道。
李沧海摇了摇头,道:“凶手并没有挟持王兄,其实王兄在被弄进佛堂之前,就已经死了。”
“什么?王叔,您是说……父王是被人杀死之后,才转移到佛堂的?”二王子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身体不由自主地晃动了几下,脸色难看地问道。
不仅是二王子,所有的人都极为震惊。
李沧海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不错。王兄确实是被人所杀,之后再被转移到佛堂的。”
“先生,你怎么知道新罗王不是在佛堂被杀的?”李钰越来越疑惑地问道。
李沧海从一旁的桌子上,拿起一本奏折,说道:“这本奏折,是我在御书房里所找到。这是王兄死前所批阅的奏折,大家可以看到这上面的血迹,还有这血迹上有一处空白。而这空白之处,正是一个拇指印,如若我猜的没错的话,凶手应该是在御书房趁着王兄批阅奏折之际,用金蟾剑杀死了王兄。王兄的鲜血喷溅到了这奏折之上,恰好他右手拇指按在了这奏折上,是以才留下了这个拇指印。
“我还是不明白,凶手杀了新罗王之后,为何要将新罗王的尸体大费周章的转移到佛堂?”李钰摸着下巴,摇头不止。
“王爷莫急,听我慢慢说来。其实,凶手在御书房行凶之后,便按照之前计划,将尸体转移到佛堂之中,便是趁此机会,凶手穿着王兄的鞋子,在地上留下了脚印。”李沧海说道。
“父王……是死在御书房的?这……这怎么可能?父王死的当夜子时,我还曾见过他啊!”二王子熙元脸色煞白地道。
李沧海看了他一眼,深深地道:“这就是之前,我为何会说,王兄的死亡时间并不是寅时到卯时,而是……子时之前!”
“什么?子……子时之前?”二王子眼睛瞬间瞪大了起来,他摇头道:“这不可能!子时我去给父王送奏折时,父王还好端端的啊?”
“你还记得你当时情形吗?”李沧海盯着他问道。
二王子愣了下,说道:“自然记得。父王当时正躺在床榻之上休息。”
“你可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王兄的面容?”李沧海问道。
二王子摇了摇头,说道:“这个并没有,父王他躺在床榻上,背对着我。”
“那你如何确定你所见之人就是王兄的?”李沧海接着问道。
“他虽背对着我,但他身上盖着的是父王的披风。”二王子想了想说道。
“不错,你并没有亲眼看到那人的面容,你之所以会认为那人是王兄,是因为你的潜意识里就认定在御书房的除了王兄之外,不会再有其他人。”李沧海说道。
“可是,如果二王兄见到的人不是父王,又会是何人?”三王子疑惑不解地问道。
李沧海深深地道:“自然是凶手。”
“先生,你怎么知道凶手是在二王子去之前杀死的新罗王?而不是在子时之后?”李钰疑惑地问道。
“还是这份奏折。这份奏折是压在熙元所送到御书房的奏折之下。如若我所猜不错的话,凶手应该是在熙元前去之前动的手,刚想要转移尸体之时,恰巧遇到熙元前来,情急之下,便盖上王兄的披风,背对着熙元,假装成了王兄。”
二王子熙元只觉得眼前一黑,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了起来,险些摔倒在地。
“怎么会是这样?凶手就在我面前……可我却没有发现!我真没用!真没用!”二王子熙元突然跪在地上,对着新罗王的棺木拼命地磕头,痛哭流涕地道。
“熙元,此事也怪不得你。”李沧海让人将他扶起来,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回到最初的问题,佛堂外为何只有一行脚印?其实,凶手在将尸体转移到佛堂之时,用王兄的鞋子留下了脚印,但子时距离天亮尚早,几个时辰的飘雪,脚印肯定会盖上,所以凶手想了一个绝妙的方法,让脚印给保留了下来。”
“什么方法?”李钰忙不迭的问道。
“昨天晚上,我在佛堂前思考案情,有侍女给我带来食物,却不小心给打翻在地。其中一块馒头滚落到了脚印之中,我捡起来之后,发现味道却是咸的。”李沧海说道。
“这能说明什么?”李钰一头雾水。
“馒头本身并没有加盐,而是沾到了脚印周围的雪水,才变得咸涩无比。”李沧海说道。
二王子眼睛微转,皱眉道:“这怎么可能?雪地上怎么会有盐水?”()
本书来自
李沧海摸了摸下巴,说道:“这就是凶手的高明之处,他用新罗王的脚印迷惑我们,让我们以为新罗王是自己走进佛堂自杀,而且死亡时间就在一个时辰之内。”
“我知道了,凶手一定是穿着他的鞋子,在地上留下了这些脚印!”李钰沉吟道。
二王子摇头,说道:“这不可能,假设这脚印是在凶手杀死父王之前所留,那凶手行凶之后,逃离佛堂不可能不留下脚印。假设脚印是在父王身亡之后,凶手穿着父王的鞋子,再弄出的脚印,那鞋子不可能会在父王脚上。”
“说的倒也有些道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钰一头雾水地问道。
李沧海摸了摸下巴,说道:“其实,地上的脚印,正是凶手穿着王兄的鞋子所留。”
二王子愣了下,他愕然的道:“这么说来,凶手是在佛堂杀死了父王之后,才故意留下的脚印?可是,这说不通啊?这样的话,佛堂外的雪地之上,应该有两行脚印才是啊!否则,凶手如何将鞋子给父王穿上?”
“熙元说对了一半,对的是凶手确实是故意留下的鞋印,错的是,凶手不是在佛堂杀死王兄之后,才留下的脚印。而是,在将王兄弄到佛堂之前所留。”李沧海说道。
“这怎么可能?难道凶手挟持了父王?”大王子吃惊地道。
李沧海摇了摇头,道:“凶手并没有挟持王兄,其实王兄在被弄进佛堂之前,就已经死了。”
“什么?王叔,您是说……父王是被人杀死之后,才转移到佛堂的?”二王子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身体不由自主地晃动了几下,脸色难看地问道。
不仅是二王子,所有的人都极为震惊。
李沧海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不错。王兄确实是被人所杀,之后再被转移到佛堂的。”
“先生,你怎么知道新罗王不是在佛堂被杀的?”李钰越来越疑惑地问道。
李沧海从一旁的桌子上,拿起一本奏折,说道:“这本奏折,是我在御书房里所找到。这是王兄死前所批阅的奏折,大家可以看到这上面的血迹,还有这血迹上有一处空白。而这空白之处,正是一个拇指印,如若我猜的没错的话,凶手应该是在御书房趁着王兄批阅奏折之际,用金蟾剑杀死了王兄。王兄的鲜血喷溅到了这奏折之上,恰好他右手拇指按在了这奏折上,是以才留下了这个拇指印。
“我还是不明白,凶手杀了新罗王之后,为何要将新罗王的尸体大费周章的转移到佛堂?”李钰摸着下巴,摇头不止。
“王爷莫急,听我慢慢说来。其实,凶手在御书房行凶之后,便按照之前计划,将尸体转移到佛堂之中,便是趁此机会,凶手穿着王兄的鞋子,在地上留下了脚印。”李沧海说道。
“父王……是死在御书房的?这……这怎么可能?父王死的当夜子时,我还曾见过他啊!”二王子熙元脸色煞白地道。
李沧海看了他一眼,深深地道:“这就是之前,我为何会说,王兄的死亡时间并不是寅时到卯时,而是……子时之前!”
“什么?子……子时之前?”二王子眼睛瞬间瞪大了起来,他摇头道:“这不可能!子时我去给父王送奏折时,父王还好端端的啊?”
“你还记得你当时情形吗?”李沧海盯着他问道。
二王子愣了下,说道:“自然记得。父王当时正躺在床榻之上休息。”
“你可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王兄的面容?”李沧海问道。
二王子摇了摇头,说道:“这个并没有,父王他躺在床榻上,背对着我。”
“那你如何确定你所见之人就是王兄的?”李沧海接着问道。
“他虽背对着我,但他身上盖着的是父王的披风。”二王子想了想说道。
“不错,你并没有亲眼看到那人的面容,你之所以会认为那人是王兄,是因为你的潜意识里就认定在御书房的除了王兄之外,不会再有其他人。”李沧海说道。
“可是,如果二王兄见到的人不是父王,又会是何人?”三王子疑惑不解地问道。
李沧海深深地道:“自然是凶手。”
“先生,你怎么知道凶手是在二王子去之前杀死的新罗王?而不是在子时之后?”李钰疑惑地问道。
“还是这份奏折。这份奏折是压在熙元所送到御书房的奏折之下。如若我所猜不错的话,凶手应该是在熙元前去之前动的手,刚想要转移尸体之时,恰巧遇到熙元前来,情急之下,便盖上王兄的披风,背对着熙元,假装成了王兄。”
二王子熙元只觉得眼前一黑,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了起来,险些摔倒在地。
“怎么会是这样?凶手就在我面前……可我却没有发现!我真没用!真没用!”二王子熙元突然跪在地上,对着新罗王的棺木拼命地磕头,痛哭流涕地道。
“熙元,此事也怪不得你。”李沧海让人将他扶起来,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回到最初的问题,佛堂外为何只有一行脚印?其实,凶手在将尸体转移到佛堂之时,用王兄的鞋子留下了脚印,但子时距离天亮尚早,几个时辰的飘雪,脚印肯定会盖上,所以凶手想了一个绝妙的方法,让脚印给保留了下来。”
“什么方法?”李钰忙不迭的问道。
“昨天晚上,我在佛堂前思考案情,有侍女给我带来食物,却不小心给打翻在地。其中一块馒头滚落到了脚印之中,我捡起来之后,发现味道却是咸的。”李沧海说道。
“这能说明什么?”李钰一头雾水。
“馒头本身并没有加盐,而是沾到了脚印周围的雪水,才变得咸涩无比。”李沧海说道。
二王子眼睛微转,皱眉道:“这怎么可能?雪地上怎么会有盐水?”()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