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世之功
“去将百济王带来。”李沧海说道。
高仙芝愣了下,他不解地看着李沧海,问道:“元帅,带他前来做甚?”
“我要让他亲眼看一看自己所造下的罪孽!”李沧海冷冷地道。
高仙芝不再说话,随即去将百济王给带了过来。
百济王自从被捉住,就一直被关押在北鄙小城之中,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何事。
直到高仙芝将他带到葫芦谷,他才被眼前所见给惊的说不出话来。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到处都是他百济军的尸体。
百济王双目圆睁,脸色尽是震惊与愤怒,他的美梦破碎了,八万大军败给了四万唐军,而且死伤过半,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他这时才知道,唐军的战斗力究竟是何等之强!
“百济王,你看到这尸山血海,不知做何感想?”李沧海面无表情的盯着百济王,冷冷地道。
百济王胸膛拼命起伏,他咬牙切齿地看着李沧海,怒声道:“魔鬼!你们唐军都是魔鬼!你竟杀了我如此之多的将士?这个仇,本王一定要报!”
李沧海闻言,不禁怒极而笑,他剑眉一挑,怒喝道:“百济王!事到如今你还不知悔改?若不是你私心贪欲,妄造兵祸,你百济子弟兵又怎会遭逢此劫?你他娘的还有脸说报仇?就为了你一己私欲,弄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你满意了?他们表面上是死在我唐军刀下,但实际上却皆是因你而死!是你,将他们送上了断头台!”
李沧海一阵厉喝,让百济王听的愣住了。
他看着远处受伤投降的百济将士,而那些将士也正在正视着他。
不知为何,百济王竟然能够看懂他们的眼神。
那是一种悲伤,惊惧,以及无法言喻的愤怒。
百济王额头上突然冒出一层冷汗,他低下了头,他不敢去正视那些将士的眼睛,也不敢去看那些士兵的尸体。
“百济王,你究竟是打算为了一己之私,与大唐血战到底,还是为了保全这些无辜将士而降我大唐,停止这场战争。本帅给你一炷香时间考虑。”李沧海面无表情地说道。
百济王脸色一阵土灰,他拳头紧握,额头上更是青筋突起,好似陷入了难以抉择的痛苦挣扎之中。
据李沧海调查所知,百济王本是上亲下孝,颇有荣名之人,只是近年来不断被权臣蛊惑,才变得野心勃勃。
而李沧海并非是好杀之人,他希望百济王可以认清现状,熄此战火。
一炷香很快就燃烧殆尽,李沧海深深地看着他,说道:“百济王,本王已经给了你机会,现在,该是你告诉本王你之选择了吧?”
百济王闭上眼睛,长长的吐了口气,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做出决定,对着李沧海单膝跪了下去,神情索然地道:“元帅,小王愿意臣服大唐,望元帅大发慈悲,放过我百济子弟兵。”
高仙芝等将领纷纷面露惊喜之色,他们万万没想到,百济王竟然同意投降,臣服大唐!能够让一国之君臣服,这可是不世之功啊!
众将领对李沧海顿时充满了钦佩与敬仰。
李沧海挥了挥羽扇,吕季同忙带来纸笔,让百济王亲自书写降书。
百济王提笔在手,突然好似苍老了许多。
只因自己的贪欲,而使得百济陷入战乱,不仅王城被唐军攻占,更是害的百济大军遭逢大难,真可谓是国破人亡。
每一个字,每一笔降书都是如此沉重。
近百字的降书,百济王写了整整半个时辰,直到他拿出王玺,在降书上盖上之后,才长长的吐了气,无力的瘫坐在了地上。
李沧海接过降书,仔细看了看,随后将降书贴身收好,淡淡地道:“既然降书已写,百济王就随本帅前往长安,面见吾皇吧。”
百济王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他还能说什么呢?
成者为王败者寇,他败了,败的很彻底,也心服口服。
以前,他只听说过唐军之威名,而今亲眼目睹,方知唐军战斗力之强,远非百济所能抗衡。
如若不是大唐周边尚有吐蕃、突厥、契丹等国,分散大唐兵力,只怕百济早在百年前,就如同高句丽一般被唐军所灭。
同样的人数,战斗力却又着天壤之别,这注定是一场会输掉的战争。
特别是在百济王看到唐军的舰船之后,就更加坚定他心中所想。
唐军舰船宽而大,抗风浪,装备精良,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造船业很高的水平。
相比之下,百济的船舰则显得娇小脆弱,只怕对撞不了几次,就会直接给撞成散架。
他一直仪仗的海军,在唐军面前甚至不堪一击,更遑论陆地作战了。
百济王既然写了降书表示归顺大唐,这百济军队自然也就归李沧海所指挥。
和高仙芝等将领商议之后,李沧海决定让百济军留守北鄙小城,而唐军则整顿兵力,前往新罗。
而就在李沧海排兵布阵攻打百济之时,神都洛阳也是暗潮涌动。
洛阳王都大殿,许久未曾上朝的李隆基,因要接受东瀛使节团的觐见,而难得的上了一次朝。
大殿之中,东瀛六皇子伏见裕仁与柯南等人,对着李隆基行礼之后,随即将此番前来的目的和经过对着李隆基说了一遍。
特别是东瀛公主被害之事,伏见裕仁说的极为详细,似乎生怕李隆基认为东瀛在故意戏耍大唐。
整整一个时辰的讲述,听得李隆基都打起了瞌睡。
直到伏见裕仁讲完,李隆基才象征性的说了几句安慰的话语,对他来说,东瀛公主的死活并不重要。
何况,他也从未答应过要纳东瀛公主为妃,他原本打算将东瀛公主赐给李钰,让李钰代表东瀛联姻。
毕竟李钰也是皇家子孙,倒也没有辱没了东瀛皇室,这才让他随同李倓和李沧海同去扬州迎接东瀛使节团。
没想到东瀛公主竟然命丧海岛,这联姻之事也就作罢。
李隆基在意的是三大神器之秘,在安慰了伏见裕仁几句之后,随即将注意力放在了三大神器的秘密之上。()
本书来自
高仙芝愣了下,他不解地看着李沧海,问道:“元帅,带他前来做甚?”
“我要让他亲眼看一看自己所造下的罪孽!”李沧海冷冷地道。
高仙芝不再说话,随即去将百济王给带了过来。
百济王自从被捉住,就一直被关押在北鄙小城之中,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何事。
直到高仙芝将他带到葫芦谷,他才被眼前所见给惊的说不出话来。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到处都是他百济军的尸体。
百济王双目圆睁,脸色尽是震惊与愤怒,他的美梦破碎了,八万大军败给了四万唐军,而且死伤过半,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他这时才知道,唐军的战斗力究竟是何等之强!
“百济王,你看到这尸山血海,不知做何感想?”李沧海面无表情的盯着百济王,冷冷地道。
百济王胸膛拼命起伏,他咬牙切齿地看着李沧海,怒声道:“魔鬼!你们唐军都是魔鬼!你竟杀了我如此之多的将士?这个仇,本王一定要报!”
李沧海闻言,不禁怒极而笑,他剑眉一挑,怒喝道:“百济王!事到如今你还不知悔改?若不是你私心贪欲,妄造兵祸,你百济子弟兵又怎会遭逢此劫?你他娘的还有脸说报仇?就为了你一己私欲,弄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你满意了?他们表面上是死在我唐军刀下,但实际上却皆是因你而死!是你,将他们送上了断头台!”
李沧海一阵厉喝,让百济王听的愣住了。
他看着远处受伤投降的百济将士,而那些将士也正在正视着他。
不知为何,百济王竟然能够看懂他们的眼神。
那是一种悲伤,惊惧,以及无法言喻的愤怒。
百济王额头上突然冒出一层冷汗,他低下了头,他不敢去正视那些将士的眼睛,也不敢去看那些士兵的尸体。
“百济王,你究竟是打算为了一己之私,与大唐血战到底,还是为了保全这些无辜将士而降我大唐,停止这场战争。本帅给你一炷香时间考虑。”李沧海面无表情地说道。
百济王脸色一阵土灰,他拳头紧握,额头上更是青筋突起,好似陷入了难以抉择的痛苦挣扎之中。
据李沧海调查所知,百济王本是上亲下孝,颇有荣名之人,只是近年来不断被权臣蛊惑,才变得野心勃勃。
而李沧海并非是好杀之人,他希望百济王可以认清现状,熄此战火。
一炷香很快就燃烧殆尽,李沧海深深地看着他,说道:“百济王,本王已经给了你机会,现在,该是你告诉本王你之选择了吧?”
百济王闭上眼睛,长长的吐了口气,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做出决定,对着李沧海单膝跪了下去,神情索然地道:“元帅,小王愿意臣服大唐,望元帅大发慈悲,放过我百济子弟兵。”
高仙芝等将领纷纷面露惊喜之色,他们万万没想到,百济王竟然同意投降,臣服大唐!能够让一国之君臣服,这可是不世之功啊!
众将领对李沧海顿时充满了钦佩与敬仰。
李沧海挥了挥羽扇,吕季同忙带来纸笔,让百济王亲自书写降书。
百济王提笔在手,突然好似苍老了许多。
只因自己的贪欲,而使得百济陷入战乱,不仅王城被唐军攻占,更是害的百济大军遭逢大难,真可谓是国破人亡。
每一个字,每一笔降书都是如此沉重。
近百字的降书,百济王写了整整半个时辰,直到他拿出王玺,在降书上盖上之后,才长长的吐了气,无力的瘫坐在了地上。
李沧海接过降书,仔细看了看,随后将降书贴身收好,淡淡地道:“既然降书已写,百济王就随本帅前往长安,面见吾皇吧。”
百济王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他还能说什么呢?
成者为王败者寇,他败了,败的很彻底,也心服口服。
以前,他只听说过唐军之威名,而今亲眼目睹,方知唐军战斗力之强,远非百济所能抗衡。
如若不是大唐周边尚有吐蕃、突厥、契丹等国,分散大唐兵力,只怕百济早在百年前,就如同高句丽一般被唐军所灭。
同样的人数,战斗力却又着天壤之别,这注定是一场会输掉的战争。
特别是在百济王看到唐军的舰船之后,就更加坚定他心中所想。
唐军舰船宽而大,抗风浪,装备精良,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造船业很高的水平。
相比之下,百济的船舰则显得娇小脆弱,只怕对撞不了几次,就会直接给撞成散架。
他一直仪仗的海军,在唐军面前甚至不堪一击,更遑论陆地作战了。
百济王既然写了降书表示归顺大唐,这百济军队自然也就归李沧海所指挥。
和高仙芝等将领商议之后,李沧海决定让百济军留守北鄙小城,而唐军则整顿兵力,前往新罗。
而就在李沧海排兵布阵攻打百济之时,神都洛阳也是暗潮涌动。
洛阳王都大殿,许久未曾上朝的李隆基,因要接受东瀛使节团的觐见,而难得的上了一次朝。
大殿之中,东瀛六皇子伏见裕仁与柯南等人,对着李隆基行礼之后,随即将此番前来的目的和经过对着李隆基说了一遍。
特别是东瀛公主被害之事,伏见裕仁说的极为详细,似乎生怕李隆基认为东瀛在故意戏耍大唐。
整整一个时辰的讲述,听得李隆基都打起了瞌睡。
直到伏见裕仁讲完,李隆基才象征性的说了几句安慰的话语,对他来说,东瀛公主的死活并不重要。
何况,他也从未答应过要纳东瀛公主为妃,他原本打算将东瀛公主赐给李钰,让李钰代表东瀛联姻。
毕竟李钰也是皇家子孙,倒也没有辱没了东瀛皇室,这才让他随同李倓和李沧海同去扬州迎接东瀛使节团。
没想到东瀛公主竟然命丧海岛,这联姻之事也就作罢。
李隆基在意的是三大神器之秘,在安慰了伏见裕仁几句之后,随即将注意力放在了三大神器的秘密之上。()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