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水墨证据
“这个就不劳雨兄费心了,我已经询问过良辰,她确实能够证明你当晚一直在房间之中,不过那只是她在清醒之时所见。”李沧海说道。
柯南有些疑惑,问道:“李兄,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沧海盯着雨承恩,说道:“良辰在清醒之时,确实能够证明你在房间之中,不过她期间有过一段时间陷入了沉睡。而你,就是利用这段时间前去杀死了红梅。”
说到这里,李沧海对着脸色有些愕然的良辰问道:“良辰,你当晚是否在他房间之内陷入了沉睡?”
良辰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黑衣人就是雨承恩,她茫然无措的点了点头:“我……我我是睡了一会儿,但也只有半柱香的时间。”
柯南想了想,说道:“李兄,这不可能。半柱香的时间,他从房间里出来,再去到红梅房间杀人,之后再将凶杀现场布置成密室,返回房间。这时间根本就不够用的啊,他怎么会是杀死红梅的凶手呢?”
“错,我从来没说过他杀人只用了半柱香时间。”李沧海深深地道:“其实,那香是燃给良辰看的,因为只有良辰看到了整柱香之后,才能在醒来之时,确定自己睡了多长时间。”
“你是说,他在良辰睡着之后,将香故意掐灭,待做完一切之后,将香折断成半截点燃,之后再将良辰唤醒?这倒也说的过去。可是,他用什么方法让良辰睡着的?”柯南皱眉问道。
雨承恩笑了起来:“李兄,你说了这么多,也全都是你的猜测,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我杀了红梅?”
“你用什么方法让良辰睡着的,此事待会再说,因为这牵扯到另外一件命案。现在,就让我来说说,你杀人的证据。”李沧海从衣袖里拿出一张洒满墨点的白纸,展开道:“这是我在红梅房间的字桌上发现的,起初我并没有在意,但直到我观察过现场的情况之后,才觉得有些奇怪。”
“这有何奇怪之处?不过是一些随意泼洒地墨污罢了。”张闻远瓮声瓮气地道。
“不错,这确实是一些墨污,不过却不是随意泼洒,而是有意为之。”李沧海见众人一头雾水,便解释道:“我在查看红梅字桌时,在桌上发现一支狼毫,狼毫所在之处,正好位于这些墨点挥洒之处。换句话说,也就是这纸上的墨点,都有狼毫用力摔在纸上之时所形成。”
“这又能说明什么?”张闻远皱眉问道。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红梅死前应该正在字桌前写诗,所以她手中还提着狼毫笔。然而,没想到凶手会突下杀手,将其杀死!她便在临死之前,留下了凶手的线索。”李沧海沉声说道。
“这不过是些墨点罢了,哪里有什么凶手线索?”张闻远问道。
“不错,我所说的证据,正是这些墨点,诸位觉得这些墨点像什么?”李沧海问道。
“南无宝髻如来,自然是像雨点。”齐心和尚诵了声佛号道。
“不错,正是雨点!”李沧海深深地道:“红梅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雨,就是雨承恩!”
“哈、哈哈哈!”雨承恩闻言,顿时放声大笑起来,他笑的如此激烈,以至于眼泪都流了出来。
“就凭这个,你就认为我是凶手?这未免太过儿戏了吧?哈哈哈……墨点就是雨点,不得不说李兄的想法确实有些出人意料啊!”
柯南也是有些茫然,他不解地看着李沧海,依他对李沧海的了解,李沧海不可能会做出这等毫无根据的猜测才是?
可是,他却拿着这当证据,这确实让他觉得有些不解。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证据太过牵强,只有李沧海面色平静,对众人的质疑不以为然。
“可笑吗?”李沧海盯着雨承恩。
“难道不可笑吗?这若是算作证据的话,那我也可以说李兄是凶手,这墨点洒的像雨,却也像水,李兄名字里正好有个水字旁,不是吗?”雨承恩反问道。
李沧海摇了摇头,他叹了口气,道:“其实,红梅所留下的指认你的证据,并不只是这一处。”
他接着拿出一沓纸,说道:“这些,是红梅生前所写的诗词。而指认你的证据,就在这诗词之中!”
柯南看着那些诗词,愕然道:“不可能啊,我看过所有的诗词,这些诗虽说意境各有不同,但都没有说杀人之事啊?”
“南兄看不出来,是因为只看懂了诗的意境,却忽略了最表面的东西。”李沧海说道。
“最表面的东西?”柯南顿时皱起了眉头。
李沧海道:“起初,我在整理之时,是按照四三二一的顺序进行整理,所以这证据就被压在了最下面,是以我并没有在意。直到上午,我在镇上一个字摊前,看到他人写诗,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什么错误?”柯南问道。
“我们写诗,每写一篇,就会将所写的这一篇,放在上一篇的上面,这就是一二三四的顺序。所以,时间越近,就越放在上层,就是这样的排列方式。”李沧海将那些纸张按照顺序整理好,举起来说道。
“可是,这又能说明什么?”柯南有些不解。
李沧海拿出前三张诗词,道:“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所有的诗词之中,只有这三张有有一处共同点。”
众人都朝着他手中拿着的三张诗词看去,柯南顿时皱起了眉头,道:“这三张诗词,都有一处污点。”
“不错!这三张诗词都有污点,而且第一张的颜色较深,第二张颜色稍浅,到了第三张,颜色就更加淡了许多。”李沧海说道。
张闻远摸了摸鼻子,问道:“这是为何?”
李沧海反问道:“众位觉得,这个墨污像什么?”
众人纷纷不解,只有柯南伸出指头,凝重地道:“指印!”
众人顿时愕然。
李沧海点头道:“不错,就是指印!”
“这上面怎么会有指印?又是谁的指印?”张闻远愣愣地问道。()
本书来自
柯南有些疑惑,问道:“李兄,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沧海盯着雨承恩,说道:“良辰在清醒之时,确实能够证明你在房间之中,不过她期间有过一段时间陷入了沉睡。而你,就是利用这段时间前去杀死了红梅。”
说到这里,李沧海对着脸色有些愕然的良辰问道:“良辰,你当晚是否在他房间之内陷入了沉睡?”
良辰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黑衣人就是雨承恩,她茫然无措的点了点头:“我……我我是睡了一会儿,但也只有半柱香的时间。”
柯南想了想,说道:“李兄,这不可能。半柱香的时间,他从房间里出来,再去到红梅房间杀人,之后再将凶杀现场布置成密室,返回房间。这时间根本就不够用的啊,他怎么会是杀死红梅的凶手呢?”
“错,我从来没说过他杀人只用了半柱香时间。”李沧海深深地道:“其实,那香是燃给良辰看的,因为只有良辰看到了整柱香之后,才能在醒来之时,确定自己睡了多长时间。”
“你是说,他在良辰睡着之后,将香故意掐灭,待做完一切之后,将香折断成半截点燃,之后再将良辰唤醒?这倒也说的过去。可是,他用什么方法让良辰睡着的?”柯南皱眉问道。
雨承恩笑了起来:“李兄,你说了这么多,也全都是你的猜测,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我杀了红梅?”
“你用什么方法让良辰睡着的,此事待会再说,因为这牵扯到另外一件命案。现在,就让我来说说,你杀人的证据。”李沧海从衣袖里拿出一张洒满墨点的白纸,展开道:“这是我在红梅房间的字桌上发现的,起初我并没有在意,但直到我观察过现场的情况之后,才觉得有些奇怪。”
“这有何奇怪之处?不过是一些随意泼洒地墨污罢了。”张闻远瓮声瓮气地道。
“不错,这确实是一些墨污,不过却不是随意泼洒,而是有意为之。”李沧海见众人一头雾水,便解释道:“我在查看红梅字桌时,在桌上发现一支狼毫,狼毫所在之处,正好位于这些墨点挥洒之处。换句话说,也就是这纸上的墨点,都有狼毫用力摔在纸上之时所形成。”
“这又能说明什么?”张闻远皱眉问道。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红梅死前应该正在字桌前写诗,所以她手中还提着狼毫笔。然而,没想到凶手会突下杀手,将其杀死!她便在临死之前,留下了凶手的线索。”李沧海沉声说道。
“这不过是些墨点罢了,哪里有什么凶手线索?”张闻远问道。
“不错,我所说的证据,正是这些墨点,诸位觉得这些墨点像什么?”李沧海问道。
“南无宝髻如来,自然是像雨点。”齐心和尚诵了声佛号道。
“不错,正是雨点!”李沧海深深地道:“红梅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雨,就是雨承恩!”
“哈、哈哈哈!”雨承恩闻言,顿时放声大笑起来,他笑的如此激烈,以至于眼泪都流了出来。
“就凭这个,你就认为我是凶手?这未免太过儿戏了吧?哈哈哈……墨点就是雨点,不得不说李兄的想法确实有些出人意料啊!”
柯南也是有些茫然,他不解地看着李沧海,依他对李沧海的了解,李沧海不可能会做出这等毫无根据的猜测才是?
可是,他却拿着这当证据,这确实让他觉得有些不解。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证据太过牵强,只有李沧海面色平静,对众人的质疑不以为然。
“可笑吗?”李沧海盯着雨承恩。
“难道不可笑吗?这若是算作证据的话,那我也可以说李兄是凶手,这墨点洒的像雨,却也像水,李兄名字里正好有个水字旁,不是吗?”雨承恩反问道。
李沧海摇了摇头,他叹了口气,道:“其实,红梅所留下的指认你的证据,并不只是这一处。”
他接着拿出一沓纸,说道:“这些,是红梅生前所写的诗词。而指认你的证据,就在这诗词之中!”
柯南看着那些诗词,愕然道:“不可能啊,我看过所有的诗词,这些诗虽说意境各有不同,但都没有说杀人之事啊?”
“南兄看不出来,是因为只看懂了诗的意境,却忽略了最表面的东西。”李沧海说道。
“最表面的东西?”柯南顿时皱起了眉头。
李沧海道:“起初,我在整理之时,是按照四三二一的顺序进行整理,所以这证据就被压在了最下面,是以我并没有在意。直到上午,我在镇上一个字摊前,看到他人写诗,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什么错误?”柯南问道。
“我们写诗,每写一篇,就会将所写的这一篇,放在上一篇的上面,这就是一二三四的顺序。所以,时间越近,就越放在上层,就是这样的排列方式。”李沧海将那些纸张按照顺序整理好,举起来说道。
“可是,这又能说明什么?”柯南有些不解。
李沧海拿出前三张诗词,道:“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所有的诗词之中,只有这三张有有一处共同点。”
众人都朝着他手中拿着的三张诗词看去,柯南顿时皱起了眉头,道:“这三张诗词,都有一处污点。”
“不错!这三张诗词都有污点,而且第一张的颜色较深,第二张颜色稍浅,到了第三张,颜色就更加淡了许多。”李沧海说道。
张闻远摸了摸鼻子,问道:“这是为何?”
李沧海反问道:“众位觉得,这个墨污像什么?”
众人纷纷不解,只有柯南伸出指头,凝重地道:“指印!”
众人顿时愕然。
李沧海点头道:“不错,就是指印!”
“这上面怎么会有指印?又是谁的指印?”张闻远愣愣地问道。()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