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自请降职
陆承启知道,孔霖虽然有点一根筋,可他知识不是盖的,为人也正派,算得上是一个人才。只是这样的人才,教出来的学生会怎么样?陆承启不敢担保。有道是严师出高徒,可过于严格了,学生的个性就被抹杀了。像胡瑗一样的,学习和玩耍结合到一起的老师,还是太少了些。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陆承启才会问为什么孔霖不去国子监,去太学,这两个地方是大顺的最高学府,相当于后世的清华、北大,教出来的学生,大多是出将入相。放着好苗子不教,非得去教一些孩童,这孔霖莫非是脑袋坏了?
不曾想,孔霖一本正经地答道:“回禀陛下,非臣不能,实不愿也。”
陆承启苦笑,这个有个性的回答,证明孔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物。估摸他最崇拜的人就是孔夫子了吧,不然怎么会效仿孔夫子“有教无类”?
“也罢,既然孔卿有如此宏愿,朕也乐得成全。这样,蒙学学官以陈襄为主,你和孙觉为辅,如何?”陆承启妥协了,反正孔霖的心也拴不住了,与其让他在朝堂上抨击新政,还不如眼不见心不烦,让他去教书。
“臣遵旨!”孔霖得偿所愿,竟向陆承启跪拜了下去。
陆承启一愣,连忙说道:“孔卿这是何故?”大顺里面,除了天地君亲师,皆不跪拜。哪怕是君,也是认罪时才拜的。自从前朝引入“胡床”以来,跪坐礼才渐废,下跪和跪坐也正式分开。不过是把孔霖的官职降了两级,他还兴高采烈,难道这是种恩惠不成?陆承启很不解,难道升官不好,非得降职才开心?
孔霖得偿所愿后,也乐滋滋地起了身,跟陆承启讨了圣旨,去吏部报到去了。好在长安城的蒙学馆已经建立,开始招生了。孔霖此时来讨官,也算是赶上时候了。这不,皇庄正“斥巨资”引进乡村私塾先生,孔霖“自告奋勇”去教书,岂不正中陆承启下怀?
要知道,各地州府的官学是有学生人数限制的,大县五十人、中县四十人、小县三十人,各学教官称教授,州学两人、县学一人。教授之选,初由本路使者选派属员或聘请地方的宿学名儒充当。后来官学发展太快,名师不多,也有一些滥竽充数的进去了,官学也开始良莠不齐。私学更不用说,那些老师的不知道可不可以为人师表,就敢开私学。除了有名的书院外,一些书院都是商贾资助,专门赚钱的。直到陆承启亲政后,诏诸路学官委中书门下选差权力归于朝廷,由于遴选严格,州府学官只有五十三员,诸路唯大郡有设,军监未尽置。不久前陆承启又下诏,诏齐、庐、宿、常等州各增置教授一员,自此列郡各置教官。州县地方学校的教学内容为“以经术行义训导诸生,掌其课试之事,而纠正不如规者”。官学被整顿之后,明显比先前好多了。是以陆承启就问,为什么孔霖不去官学。
看见孔霖喜不自胜而去,陆承启叹了一声:“人各有志啊……”
孔霖刚离去不久,高镐就急急忙忙进来:“启奏陛下,内阁首辅徐崇光求见。”
陆承启正念叨着,已经有一个多月不曾见到徐崇光,也不知道他在忙些什么。按理来说,开发江南而已,并不困难。制定好优惠政策,选好官员,立马可以上任了。再说了,大顺的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了,就算有漏洞,都应该堵住了才是。
听到高镐所言,陆承启先是愣了愣,然后才说道:“宣!”
高镐躬身而退之后,徐崇光踏入垂拱殿中。陆承启一看,徐崇光原本就瘦小的身躯,现在更加削瘦了下去,皱了皱眉,说道:“徐卿,你清减了好多!可是政事繁多,让徐卿诸多压力?这样罢,你且休息几日,朕吩咐御医去府上,为你把脉开个药方,好好调理……”
徐崇光虽然清瘦了些,可精神抖擞,说道:“陛下,臣并无大碍。江南一事,臣已有十足把握了!”
陆承启一愣,笑出声来:“徐卿折腾自己,便是为了江南一事?”
徐崇光正色道:“陛下所托,臣焉敢怠慢?再者,江南成功与否,干系大顺国祚绵延,臣虽不才,亦愿奉上毕生精力,与大顺绵延国祚!”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陆承启心中鄙夷了一番,“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能流传千古?不过也是,史上之人,如过江之鲫,又有几人能留名青史,大多化作一杯黄土,寂寂无闻,籍籍无名……”
感慨了一番后,陆承启才说道:“徐卿为朕分忧,为国分忧,朕心甚慰。”
徐崇光也不多言,直接甩上一本奏折,说道:“请陛下过目!”
江南是陆承启的禁脔,谁都不能轻易触碰。之所以授权给徐崇光,不过是为了堵住许多朝臣的嘴巴而已,真正主导的人,还是他自己。摊开奏折,陆承启细细翻阅了起来,甚至还拿起朱笔,在上面写写画画。徐崇光见了,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小皇帝的认真办事,徐崇光很欣慰;可这毕竟是他一个月以来的心血,要是被否决了一点点,他都有点难受。好在陆承启只是写写画画,并没有说什么。
约摸过了两刻钟,陆承启才算是看完了这本奏折,然后喜逐颜开地说道:“徐卿事无巨细,所想之处,皆为朕想不到的,非常好!就像这水利,江南多水乡,用翻筒水车的提议就非常好。朕还认为,需得培育水稻,尽量一年两收,方才可以稳固江南粮仓地位。至于桑蚕,江南丝绣,皆可大做文章。朕尝言,无农不稳,无商不活。徐卿奏折,顾及商贾,朕心甚慰!”
徐崇光心道:“还不是你看重商贾,不然我又怎么会写这个?”
原来徐崇光怕陆承启不纳,才费尽心思讨好,免得一番心血付诸东流。其实陆承启是一个虚心纳谏的人,只不过大顺过了百余年,早已不复当初立国时节俭。百姓思定后,社会财富日增,诸多陋习就出来了。改革若不大刀阔斧,又有何用?这是原则问题,陆承启想纳谏也纳不了啊!不过随着新政渐渐坐稳,国库日益增收,禁军也日益强大,陆承启才有心思纳谏。
君臣两人再探讨了一番之后,陆承启才说道:“明日例朝,徐卿当众启奏,群臣廷议后无异议,朕便诏告天下,让无田无地之百姓,前往江南!”
徐崇光立即说道:“陛下圣明!”(就爱网)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陆承启才会问为什么孔霖不去国子监,去太学,这两个地方是大顺的最高学府,相当于后世的清华、北大,教出来的学生,大多是出将入相。放着好苗子不教,非得去教一些孩童,这孔霖莫非是脑袋坏了?
不曾想,孔霖一本正经地答道:“回禀陛下,非臣不能,实不愿也。”
陆承启苦笑,这个有个性的回答,证明孔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物。估摸他最崇拜的人就是孔夫子了吧,不然怎么会效仿孔夫子“有教无类”?
“也罢,既然孔卿有如此宏愿,朕也乐得成全。这样,蒙学学官以陈襄为主,你和孙觉为辅,如何?”陆承启妥协了,反正孔霖的心也拴不住了,与其让他在朝堂上抨击新政,还不如眼不见心不烦,让他去教书。
“臣遵旨!”孔霖得偿所愿,竟向陆承启跪拜了下去。
陆承启一愣,连忙说道:“孔卿这是何故?”大顺里面,除了天地君亲师,皆不跪拜。哪怕是君,也是认罪时才拜的。自从前朝引入“胡床”以来,跪坐礼才渐废,下跪和跪坐也正式分开。不过是把孔霖的官职降了两级,他还兴高采烈,难道这是种恩惠不成?陆承启很不解,难道升官不好,非得降职才开心?
孔霖得偿所愿后,也乐滋滋地起了身,跟陆承启讨了圣旨,去吏部报到去了。好在长安城的蒙学馆已经建立,开始招生了。孔霖此时来讨官,也算是赶上时候了。这不,皇庄正“斥巨资”引进乡村私塾先生,孔霖“自告奋勇”去教书,岂不正中陆承启下怀?
要知道,各地州府的官学是有学生人数限制的,大县五十人、中县四十人、小县三十人,各学教官称教授,州学两人、县学一人。教授之选,初由本路使者选派属员或聘请地方的宿学名儒充当。后来官学发展太快,名师不多,也有一些滥竽充数的进去了,官学也开始良莠不齐。私学更不用说,那些老师的不知道可不可以为人师表,就敢开私学。除了有名的书院外,一些书院都是商贾资助,专门赚钱的。直到陆承启亲政后,诏诸路学官委中书门下选差权力归于朝廷,由于遴选严格,州府学官只有五十三员,诸路唯大郡有设,军监未尽置。不久前陆承启又下诏,诏齐、庐、宿、常等州各增置教授一员,自此列郡各置教官。州县地方学校的教学内容为“以经术行义训导诸生,掌其课试之事,而纠正不如规者”。官学被整顿之后,明显比先前好多了。是以陆承启就问,为什么孔霖不去官学。
看见孔霖喜不自胜而去,陆承启叹了一声:“人各有志啊……”
孔霖刚离去不久,高镐就急急忙忙进来:“启奏陛下,内阁首辅徐崇光求见。”
陆承启正念叨着,已经有一个多月不曾见到徐崇光,也不知道他在忙些什么。按理来说,开发江南而已,并不困难。制定好优惠政策,选好官员,立马可以上任了。再说了,大顺的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了,就算有漏洞,都应该堵住了才是。
听到高镐所言,陆承启先是愣了愣,然后才说道:“宣!”
高镐躬身而退之后,徐崇光踏入垂拱殿中。陆承启一看,徐崇光原本就瘦小的身躯,现在更加削瘦了下去,皱了皱眉,说道:“徐卿,你清减了好多!可是政事繁多,让徐卿诸多压力?这样罢,你且休息几日,朕吩咐御医去府上,为你把脉开个药方,好好调理……”
徐崇光虽然清瘦了些,可精神抖擞,说道:“陛下,臣并无大碍。江南一事,臣已有十足把握了!”
陆承启一愣,笑出声来:“徐卿折腾自己,便是为了江南一事?”
徐崇光正色道:“陛下所托,臣焉敢怠慢?再者,江南成功与否,干系大顺国祚绵延,臣虽不才,亦愿奉上毕生精力,与大顺绵延国祚!”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陆承启心中鄙夷了一番,“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能流传千古?不过也是,史上之人,如过江之鲫,又有几人能留名青史,大多化作一杯黄土,寂寂无闻,籍籍无名……”
感慨了一番后,陆承启才说道:“徐卿为朕分忧,为国分忧,朕心甚慰。”
徐崇光也不多言,直接甩上一本奏折,说道:“请陛下过目!”
江南是陆承启的禁脔,谁都不能轻易触碰。之所以授权给徐崇光,不过是为了堵住许多朝臣的嘴巴而已,真正主导的人,还是他自己。摊开奏折,陆承启细细翻阅了起来,甚至还拿起朱笔,在上面写写画画。徐崇光见了,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小皇帝的认真办事,徐崇光很欣慰;可这毕竟是他一个月以来的心血,要是被否决了一点点,他都有点难受。好在陆承启只是写写画画,并没有说什么。
约摸过了两刻钟,陆承启才算是看完了这本奏折,然后喜逐颜开地说道:“徐卿事无巨细,所想之处,皆为朕想不到的,非常好!就像这水利,江南多水乡,用翻筒水车的提议就非常好。朕还认为,需得培育水稻,尽量一年两收,方才可以稳固江南粮仓地位。至于桑蚕,江南丝绣,皆可大做文章。朕尝言,无农不稳,无商不活。徐卿奏折,顾及商贾,朕心甚慰!”
徐崇光心道:“还不是你看重商贾,不然我又怎么会写这个?”
原来徐崇光怕陆承启不纳,才费尽心思讨好,免得一番心血付诸东流。其实陆承启是一个虚心纳谏的人,只不过大顺过了百余年,早已不复当初立国时节俭。百姓思定后,社会财富日增,诸多陋习就出来了。改革若不大刀阔斧,又有何用?这是原则问题,陆承启想纳谏也纳不了啊!不过随着新政渐渐坐稳,国库日益增收,禁军也日益强大,陆承启才有心思纳谏。
君臣两人再探讨了一番之后,陆承启才说道:“明日例朝,徐卿当众启奏,群臣廷议后无异议,朕便诏告天下,让无田无地之百姓,前往江南!”
徐崇光立即说道:“陛下圣明!”(就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