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欢喜的卢胖子
陆承启的旨意乃是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工部衙门,一路前往禁军大营。禁军大营还是如此森严,在皇家军校的教习训练下,禁军常设明哨和暗哨。
除了哨岗以外,还有常规巡逻的士卒。这都是在贯彻一个战略思想:进入军营等于备战状态。现在的禁军,不敢说天下至强之兵,也算是一支强军了。军纪严明,赏罚有度,抚恤到位,任何一支军队都会变成嗷嗷叫的强军。
大顺的兵制和历朝历代都是不同的,无论秦汉皆是兵役制,规定国内民众,不分贵贱,男子二十岁就要在官府登记,根据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从二十三岁开始服役,直到五十六岁止。在适龄期间,除每年农闲受训外,每人一生要服兵役两次,每次一年。一次在地方,称“正卒”;一次在边疆或京城,称“戍卒”或“卫士”。到了东汉时期,由于军阀割据,地方豪强势力形成,大批农民为军阀豪强所拥有,成为了依附于他们的部曲,变成了地主的家丁,全国的兵役制度遭到破坏。
三国时期则是世兵制,顾名思义就是父子世代为兵。这样的兵家户籍不在郡县,而由军府管理,称为“军户”。他们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只有得到放免才能取得平民身份。
及到了前朝,一直实行的是府兵制。军士编入户籍,开始从事生产,平日务农,农闲训练,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兵役制度。一开始很适合时代的发展。前朝中期以来。府兵直接从民间征集。男子年满二十一岁即可参加府兵,这使中央政权对军队的控制得到了加强。这些府兵,定期宿卫京师或戍边;战时出征,战事完毕,即所谓的“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就是府兵名字的由来。但这样府兵制并不持久,随着土地兼并的日趋激烈。府兵因负担过于沉重而大量逃亡,府兵开始名存实亡。为了补充兵员,朝廷只好实行招募的办法。招募而来的士兵称为“长从宿卫”,替代府兵定期轮流宿卫的制度。
大顺朝建立后,确立了募兵制,不同于什么服役兵制、世兵制和府兵制,乃是更加先进的征兵制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才有当兵吃饷的说法,皆因大顺朝对于边军、厢军和禁军,都发粮饷。这些军队。已经隐隐有了后世现代军队的模样,可以称作是职业军人。
大顺立朝之初。征兵制度极其严格。士兵的膂力是冷兵器时代士兵能否拉开强弓硬弩的基准条件,有强大的膂力,就可以在战斗中使用强弓硬弩远距离射杀敌人。正是因为如此,禁军的选拔,第一个就是看士卒的膂力够不够强,拉不开一石弓的都不要。因为禁军相当于大顺朝的正规军,严格是肯定的。这时候的士卒并没有什么分工合作的理念,每一个步兵、骑兵都配备近战、远战武器。敌人在远处时,挽强弓射箭;敌人在近处时,则抽出刀枪厮杀。正是因为有如此精锐的禁军,大顺朝立国之初,才能威震四方。而第二个就是看兵卒的身高,低于五尺一寸的都不要。这已经很接近后世选兵的理念了,除此之外,禁军都是从边军、厢军的精壮士卒充入,有着一定的战斗经验。最可怕的士卒,不是训练中出色的士卒,而是在战场上见过血的,幸存下来的老兵。正是如此,大顺立朝之初的禁军才这么厉害。
可惜,因为天灾频繁,大顺国库又不是很丰裕,只好把这些难民充入厢军、边军之中。时日一久,边军、厢军的战斗力便下降了。而禁军是从边军、厢军充入的,慢慢的素质也被拉了下去。到了先皇元绶年间,禁军竟然成了一群老爷兵,或许比厢军强一些,却比不得边军了。
要不是陆承启大力狠抓禁军,恐怕现在禁军还是不堪一战。宣旨的小黄门,在刀枪林立的禁军大营外面,被那股肃立的气氛所慑,眼神都不敢往不该看的地方飘去。
立在辕门的禁军,通报步军指挥使卢尘洹后,才放这些宣旨的小黄门进入禁军大营。这些个禁军,在严苛的军纪下面,对于这些不速之客并没有侧目而视,反而没看到一样,仍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这小黄门啧啧称奇,心道:“都说这些禁军乃是老爷兵,现在一看,好似脱胎换骨了一样!陛下设立皇家军校,还真的起了效果。这支禁军,恐怕连契丹人的拐子马(也称呼为铁林、铁鹞子,乃是辽国最精锐的重骑兵)都能一战罢?”
来不及多想,禁军大营中帐已经到了,步军指挥使卢尘洹早就摆好香案,洗完手,准备接圣旨了。
卢尘洹也是很疑惑,自南御苑比箭之后,陆承启就好像把他忘了一样,只是赏赐了一些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了事,对于升官什么的,只字不提。卢尘洹也是很泄气,曾暗自思忖道:“早知道就不装愣头青好了,小皇帝那么忙,哪里记得住一个愣头青!这个愣头青武艺越高,这不是让小皇帝更加忌惮吗!唉……”
现在陆承启突然来了圣旨,他一半是惊喜,一半是疑惑。惊喜是陆承启终于想起他了,疑惑是小皇帝到底想做什么。
待得听完文绉绉的圣旨,卢尘洹更是云里雾里的,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圣旨的内容仅了解得一鳞半爪,眼看小黄门把圣旨递给他,他连忙赔笑道:“公公,莫走莫走,末将尚不明了圣上旨意的内容,公公可否稍微解读一番?”
小黄门听了,也不迟疑,把圣旨的内容一说。卢尘洹听了,欣喜得差点要蹦跳起来。率领脱胎换骨的禁军去剿匪,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吗!这战功可是手到擒来的啊,小皇帝摆明了是要提拔自己啊!
卢胖子在步军指挥使这个位置上已经呆了差不多五六年了,早已经做腻了。可惜他不认识朝中大官,想要打点打点都没处送礼,这官位还是雷打不动,做得一点激情都没有。自从小皇帝亲政以来,整饬禁军,卢尘洹才算看到了一点希望。现在这么大的机遇摆在面前,卢尘洹要是捉不住,那就真的是傻子了。
卢尘洹现在都有点迫不及待想要提起那根不知道多少年没有饮过鲜血的马槊,驰骋战场了。要是立了大功,那最低限度也会赏一个殿前副都指挥使的官职吧?
卢胖子脑子里面yy着,差点流出口水了,连小黄门带着太监离开都不知道,只是握着陆承启给他的一半兵符和枢密院给下的一半兵符,咧嘴傻笑着……(未完待续。)u
</br>
除了哨岗以外,还有常规巡逻的士卒。这都是在贯彻一个战略思想:进入军营等于备战状态。现在的禁军,不敢说天下至强之兵,也算是一支强军了。军纪严明,赏罚有度,抚恤到位,任何一支军队都会变成嗷嗷叫的强军。
大顺的兵制和历朝历代都是不同的,无论秦汉皆是兵役制,规定国内民众,不分贵贱,男子二十岁就要在官府登记,根据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从二十三岁开始服役,直到五十六岁止。在适龄期间,除每年农闲受训外,每人一生要服兵役两次,每次一年。一次在地方,称“正卒”;一次在边疆或京城,称“戍卒”或“卫士”。到了东汉时期,由于军阀割据,地方豪强势力形成,大批农民为军阀豪强所拥有,成为了依附于他们的部曲,变成了地主的家丁,全国的兵役制度遭到破坏。
三国时期则是世兵制,顾名思义就是父子世代为兵。这样的兵家户籍不在郡县,而由军府管理,称为“军户”。他们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只有得到放免才能取得平民身份。
及到了前朝,一直实行的是府兵制。军士编入户籍,开始从事生产,平日务农,农闲训练,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兵役制度。一开始很适合时代的发展。前朝中期以来。府兵直接从民间征集。男子年满二十一岁即可参加府兵,这使中央政权对军队的控制得到了加强。这些府兵,定期宿卫京师或戍边;战时出征,战事完毕,即所谓的“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就是府兵名字的由来。但这样府兵制并不持久,随着土地兼并的日趋激烈。府兵因负担过于沉重而大量逃亡,府兵开始名存实亡。为了补充兵员,朝廷只好实行招募的办法。招募而来的士兵称为“长从宿卫”,替代府兵定期轮流宿卫的制度。
大顺朝建立后,确立了募兵制,不同于什么服役兵制、世兵制和府兵制,乃是更加先进的征兵制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才有当兵吃饷的说法,皆因大顺朝对于边军、厢军和禁军,都发粮饷。这些军队。已经隐隐有了后世现代军队的模样,可以称作是职业军人。
大顺立朝之初。征兵制度极其严格。士兵的膂力是冷兵器时代士兵能否拉开强弓硬弩的基准条件,有强大的膂力,就可以在战斗中使用强弓硬弩远距离射杀敌人。正是因为如此,禁军的选拔,第一个就是看士卒的膂力够不够强,拉不开一石弓的都不要。因为禁军相当于大顺朝的正规军,严格是肯定的。这时候的士卒并没有什么分工合作的理念,每一个步兵、骑兵都配备近战、远战武器。敌人在远处时,挽强弓射箭;敌人在近处时,则抽出刀枪厮杀。正是因为有如此精锐的禁军,大顺朝立国之初,才能威震四方。而第二个就是看兵卒的身高,低于五尺一寸的都不要。这已经很接近后世选兵的理念了,除此之外,禁军都是从边军、厢军的精壮士卒充入,有着一定的战斗经验。最可怕的士卒,不是训练中出色的士卒,而是在战场上见过血的,幸存下来的老兵。正是如此,大顺立朝之初的禁军才这么厉害。
可惜,因为天灾频繁,大顺国库又不是很丰裕,只好把这些难民充入厢军、边军之中。时日一久,边军、厢军的战斗力便下降了。而禁军是从边军、厢军充入的,慢慢的素质也被拉了下去。到了先皇元绶年间,禁军竟然成了一群老爷兵,或许比厢军强一些,却比不得边军了。
要不是陆承启大力狠抓禁军,恐怕现在禁军还是不堪一战。宣旨的小黄门,在刀枪林立的禁军大营外面,被那股肃立的气氛所慑,眼神都不敢往不该看的地方飘去。
立在辕门的禁军,通报步军指挥使卢尘洹后,才放这些宣旨的小黄门进入禁军大营。这些个禁军,在严苛的军纪下面,对于这些不速之客并没有侧目而视,反而没看到一样,仍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这小黄门啧啧称奇,心道:“都说这些禁军乃是老爷兵,现在一看,好似脱胎换骨了一样!陛下设立皇家军校,还真的起了效果。这支禁军,恐怕连契丹人的拐子马(也称呼为铁林、铁鹞子,乃是辽国最精锐的重骑兵)都能一战罢?”
来不及多想,禁军大营中帐已经到了,步军指挥使卢尘洹早就摆好香案,洗完手,准备接圣旨了。
卢尘洹也是很疑惑,自南御苑比箭之后,陆承启就好像把他忘了一样,只是赏赐了一些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了事,对于升官什么的,只字不提。卢尘洹也是很泄气,曾暗自思忖道:“早知道就不装愣头青好了,小皇帝那么忙,哪里记得住一个愣头青!这个愣头青武艺越高,这不是让小皇帝更加忌惮吗!唉……”
现在陆承启突然来了圣旨,他一半是惊喜,一半是疑惑。惊喜是陆承启终于想起他了,疑惑是小皇帝到底想做什么。
待得听完文绉绉的圣旨,卢尘洹更是云里雾里的,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圣旨的内容仅了解得一鳞半爪,眼看小黄门把圣旨递给他,他连忙赔笑道:“公公,莫走莫走,末将尚不明了圣上旨意的内容,公公可否稍微解读一番?”
小黄门听了,也不迟疑,把圣旨的内容一说。卢尘洹听了,欣喜得差点要蹦跳起来。率领脱胎换骨的禁军去剿匪,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吗!这战功可是手到擒来的啊,小皇帝摆明了是要提拔自己啊!
卢胖子在步军指挥使这个位置上已经呆了差不多五六年了,早已经做腻了。可惜他不认识朝中大官,想要打点打点都没处送礼,这官位还是雷打不动,做得一点激情都没有。自从小皇帝亲政以来,整饬禁军,卢尘洹才算看到了一点希望。现在这么大的机遇摆在面前,卢尘洹要是捉不住,那就真的是傻子了。
卢尘洹现在都有点迫不及待想要提起那根不知道多少年没有饮过鲜血的马槊,驰骋战场了。要是立了大功,那最低限度也会赏一个殿前副都指挥使的官职吧?
卢胖子脑子里面yy着,差点流出口水了,连小黄门带着太监离开都不知道,只是握着陆承启给他的一半兵符和枢密院给下的一半兵符,咧嘴傻笑着……(未完待续。)u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