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马略改革”
Cowardprimadimorire,l'orrorecoinvolgenteharipetutamentemorti。(懦夫在未死之前,已身历多次死亡的恐怖了。)
——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古罗马独裁者)
当奥斯卡的演讲结束之后,就是全体罗马人在共和国广场上的狂欢了;本就应该有的篝火宴席,再加上奥斯卡提供的免费的葡萄酒,今晚的罗马城彻底成了欢乐的海洋。而我们的凯旋者奥斯卡却在演讲结束之后就返回了奥古斯都家族府邸,李锡尼和昆图斯也一同前往了;因为马略派人通知他们今晚有要事相商。
果然,奥斯卡三人一回到府邸,老卡拉贝斯就赶紧告诉奥斯卡,马略已经在会客厅等待自己了。什么事请这么着急?奥斯卡和昆图斯面面相觑却不知马略深意,只得匆忙前往会客厅寻找马略。会客厅内等待奥斯卡和昆图斯的马略正在翻阅着一些羊皮卷;待看见匆匆而来的奥斯卡两人之后,马略什么话都没有说,就将两份羊皮卷分别交给奥斯卡和昆图斯。
奥斯卡和昆图斯莫名其妙的就接过来羊皮卷,打开第一张羊皮卷,赫然就出现了几个令人心惊胆跳的大字——马略军事改革计划。奥斯卡和昆图斯彼此看了一眼就继续看了下去。
原来,马略成年后加入军队,曾经在名将老西庇阿帐下服役,最终在布匿战争中崭露头角。数年的实践经验使他深知,罗马在布匿战争中形成的军事体系弊端颇多,早就有意加以改革。马略军事改革的首要目的,是设法为罗马召集起足够数目的士兵。虽然共和国人口短缺,但马略还是否决了从各个邻国中召集雇佣军的计划。
这倒不是因为雇佣军太昂贵,而是因为这些罗马人自己的手下败将很难是迦太基人的对手。马略认为,罗马还是应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下去。过去的罗马军队都是以贵族、骑士和富裕农民为主体,其装备一律由士兵本人购置,行军时还经常有妻妾和奴隶前呼后拥地跟着扛行李,所以士兵的地位也比较高。
在之前,罗马军队的服役期非常短,有时只有数月甚至数日。随着战争规模的升级以及罗马征服地区的扩大,服役期变得越来越长,但一直没有统一标准。马略想要规定,士兵一旦入伍,必须服役满16年。这实际上就是将罗马军队明确为一支全部由职业军人组成的部队。
服役期间,由国家统一供养,并按照等级发给薪酬。士兵退伍后,还能在被征服地区分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样做,使得士兵们在服役期间和退役后的衣食都有了着落,确保了士兵们的忠诚,也同时将之前悬而未决的平民争取土地的斗争和服兵役结合在了一起。
马略觉得此时的共和国已经别无选择,为了获得足够的士兵,共和国只能从贫民窟中搜集出大量的流氓无产者和贫下中农,甚至释放一部分奴隶,用国库里的钱为他们统一购置装备,努力把这些社会底层的渣滓们训练成可与迦太基武士相抗衡的精锐之师。
在募集到足够的士兵之后,马略觉得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改革罗马传统的军事编制了。共和国现行的罗马军团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多兵种联合作战体系,它以60~80人组成的百人队为基本作战单位,在战时摆成平行的3~4列,每列20人,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轻步兵和重步兵,又辅以若干骑兵,长短结合,便于独立作战。
各个百人连的装备并不一样,大致可分为5类,相互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这五个兵种装备略有区别,被排成前后三排,军团的战术也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三线完成的。与军容严整、但略显呆板的马其顿方阵相比,这样的军队具备运动灵活、阵型多变的优点;但在冲击力强大的迦太基军队面前,其组织结构就显得过于松散了。
为此,马略建议将罗马军团的规模从4200~4500人扩大到6000人,分为1个骑兵百人队和12个大队,每个大队包括6个百人队,总人数在480人;但最先接敌的第一大队人数最多,可达720人。而且只分为9个百人队,1个第一大队的百人队有80人,规模等于普通的百人队。除了少量骑兵和辅助兵种之外,全军都由披金属铠甲的重步兵组成。
实战中,军团更多地以大队,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以百人队为基本单位战斗。不难看出,这样的阵型基本上是为了抵御迦太基人大规模骑兵的强劲冲锋而量身打造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马略深知,罗马传统的轻步兵早已过时。
他们手中的短矛、短剑和轻标枪难以给身披金属铠甲的敌人造成什么威胁,在布匿战争期间便已被证明为无用。现在应该完全废除,代之以由专业工兵操作的强大远程武器——射程可达400米以上的弩炮;重步兵的装备必须得到统一和加强,铁制锁子甲应该被较好地普及,因为它比罗马传统的鱼鳞甲和板甲便宜,易于大量生产。
罗马军队的传统武器标枪和在对外战争期间涌现出的新式武器短剑曾经把亚平宁半岛上最强悍的军队——埃特鲁斯坎军队杀得落花流水,如今却在迦太基人的长枪利剑面前变成了不堪一击的儿童玩具。这其中自有原因:以身体素质而言,罗马人绝非优秀的战士,因为与迦太基人和高卢人相比,他们身材较矮,力量不足。
如果说短剑的使用还需要许多复杂技巧的话,那么投掷标枪需要的主要就是臂膀的力气了;而在这方面,迦太基战士远远强于罗马士兵。为了增加射程,几百年来,罗马标枪的种类日渐单一,重量也变得越来越轻。布匿战争中的罗马标枪大约只有0。7~1公斤重,在肉搏中容易折断。
为了增加它的杀伤力,马略觉得应该除新布旧,将罗马标枪造得更长、更粗、更重、更坚固,总重提高至2~4公斤。这样的加重标枪不仅可以投掷,而且也适用于肉搏,成为一支1。6~2。1米长的短矛。盾牌同样被加宽、加长、加厚,以便摆出坚固的“龟甲阵“,抵销敌方武器冲击力强和骑兵冲锋凶猛的优点。
按照马略的新式军事思想,每名罗马重步兵都需要携带两根加重标枪、一柄短剑、一支匕首和一块加重盾牌,以便能够按照战场上的不同情况来更换兵器;以上各项,再加上头盔、锁子甲、护膝、胫甲、腕甲、扎营工具、雨衣、油灯、三天的饮食等等,一名罗马重步兵必须携带的随身物品总和超过40公斤,比他自己的体重轻不了多少。
与以往不同,新式军团的将士们不能再拥有扛行李的奴隶,所有装备全都得自己背。这当然会严重影响行军速度,而罗马当年之所以能够战胜埃特鲁斯坎,主要就是靠罗马军团运动起来灵活快速的优点,它自然不能被随便舍弃。为了兼顾武器和速度两者,马略觉得应该让新兵们携带全套装备,每天上午以5公里的时速连续行军5小时,然后在下午比武练阵,以便锻炼他们的体能。
即使不断有体力透支的士兵倒下,军团主将也要对此熟视无睹;在操场上累死,总比在战场上被迦太基人或者高卢人砍死好吧?如此坚持几个月下来,新式军团的士兵们会连埋怨的力气都没有了;他们会适应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并慢慢习惯这种生活。
不过,真正的职业军队也就是这样炼成的;他们长年远离务农、养殖和经商等一切职业,杀戮是他们唯一的使命,战利品和军饷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战争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只要坚持这种铁血训练,罗马军团的战斗力肯定会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马略的军事改革计划规模非常宏大,几乎彻底将原来的罗马共和**事体制完全改变了;不过,这种改变明显是有利的改变。只要这个军事改革计划可以获得实施,罗马共和国的军队肯定会战斗力大大加强!当然,这是昆图斯的内心想法;其实,昆图斯的父亲老西庇阿当年也想过进行一次类似于这样的改革。
但是,来自于元老院的强大压力让老西庇阿无奈选择了放弃。现在,共和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了;再有人提出实施这样的改革。只要军队仅存的高级将领们都支持此事,这次改革就一定可以实施;因为这是为了罗马的生存,而不是其他。而且,更让昆图斯选择支持这个改革计划的是;昆图斯在这份所谓的马略军事改革计划中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马略本人当年就曾经在自己父亲麾下服役;所以,马略肯定是受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响才会提出这个改革。
昆图斯所想的改革好处奥斯卡当然也可以看得出来;但是,奥斯卡更加明白这个改革计划深层次的涵义。马略本人想要通过这个军事改革计划彻底掌握马克森提乌斯家族的全部军权;甚至想在将来把整个罗马共和国的军权全部收于他一人之手!
只要马略的军事改革计划一经实施;从此,罗马共和国几个世纪以来耕战兼顾、兵农合一的临时征兵制度将被彻底改变。士兵们一旦入伍,就至少要连续服役16年之久,其间不许再携带家属和奴隶,必须把一切都交给组织;而组织当然就是统帅本人。
士兵们的入伍、退伍、晋升、发饷等,如今统统由他们的统帅以罗马元老院和人民的名义一手承包下来。这样募集起来的职业军人社会和经济地位低下,实际上成为军团长们的私人奴仆,他们只知有统帅,不知有国家。很快,这样一个又一个军团都会成为一个个统帅们的禁脔;毋庸置疑,马略本人也会担任马克森提乌斯家族的所有军团的最高统帅。届时,马克森提乌斯家族的军队就变成了马略的“马家军”了!
</br>
——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古罗马独裁者)
当奥斯卡的演讲结束之后,就是全体罗马人在共和国广场上的狂欢了;本就应该有的篝火宴席,再加上奥斯卡提供的免费的葡萄酒,今晚的罗马城彻底成了欢乐的海洋。而我们的凯旋者奥斯卡却在演讲结束之后就返回了奥古斯都家族府邸,李锡尼和昆图斯也一同前往了;因为马略派人通知他们今晚有要事相商。
果然,奥斯卡三人一回到府邸,老卡拉贝斯就赶紧告诉奥斯卡,马略已经在会客厅等待自己了。什么事请这么着急?奥斯卡和昆图斯面面相觑却不知马略深意,只得匆忙前往会客厅寻找马略。会客厅内等待奥斯卡和昆图斯的马略正在翻阅着一些羊皮卷;待看见匆匆而来的奥斯卡两人之后,马略什么话都没有说,就将两份羊皮卷分别交给奥斯卡和昆图斯。
奥斯卡和昆图斯莫名其妙的就接过来羊皮卷,打开第一张羊皮卷,赫然就出现了几个令人心惊胆跳的大字——马略军事改革计划。奥斯卡和昆图斯彼此看了一眼就继续看了下去。
原来,马略成年后加入军队,曾经在名将老西庇阿帐下服役,最终在布匿战争中崭露头角。数年的实践经验使他深知,罗马在布匿战争中形成的军事体系弊端颇多,早就有意加以改革。马略军事改革的首要目的,是设法为罗马召集起足够数目的士兵。虽然共和国人口短缺,但马略还是否决了从各个邻国中召集雇佣军的计划。
这倒不是因为雇佣军太昂贵,而是因为这些罗马人自己的手下败将很难是迦太基人的对手。马略认为,罗马还是应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下去。过去的罗马军队都是以贵族、骑士和富裕农民为主体,其装备一律由士兵本人购置,行军时还经常有妻妾和奴隶前呼后拥地跟着扛行李,所以士兵的地位也比较高。
在之前,罗马军队的服役期非常短,有时只有数月甚至数日。随着战争规模的升级以及罗马征服地区的扩大,服役期变得越来越长,但一直没有统一标准。马略想要规定,士兵一旦入伍,必须服役满16年。这实际上就是将罗马军队明确为一支全部由职业军人组成的部队。
服役期间,由国家统一供养,并按照等级发给薪酬。士兵退伍后,还能在被征服地区分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样做,使得士兵们在服役期间和退役后的衣食都有了着落,确保了士兵们的忠诚,也同时将之前悬而未决的平民争取土地的斗争和服兵役结合在了一起。
马略觉得此时的共和国已经别无选择,为了获得足够的士兵,共和国只能从贫民窟中搜集出大量的流氓无产者和贫下中农,甚至释放一部分奴隶,用国库里的钱为他们统一购置装备,努力把这些社会底层的渣滓们训练成可与迦太基武士相抗衡的精锐之师。
在募集到足够的士兵之后,马略觉得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改革罗马传统的军事编制了。共和国现行的罗马军团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多兵种联合作战体系,它以60~80人组成的百人队为基本作战单位,在战时摆成平行的3~4列,每列20人,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轻步兵和重步兵,又辅以若干骑兵,长短结合,便于独立作战。
各个百人连的装备并不一样,大致可分为5类,相互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这五个兵种装备略有区别,被排成前后三排,军团的战术也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三线完成的。与军容严整、但略显呆板的马其顿方阵相比,这样的军队具备运动灵活、阵型多变的优点;但在冲击力强大的迦太基军队面前,其组织结构就显得过于松散了。
为此,马略建议将罗马军团的规模从4200~4500人扩大到6000人,分为1个骑兵百人队和12个大队,每个大队包括6个百人队,总人数在480人;但最先接敌的第一大队人数最多,可达720人。而且只分为9个百人队,1个第一大队的百人队有80人,规模等于普通的百人队。除了少量骑兵和辅助兵种之外,全军都由披金属铠甲的重步兵组成。
实战中,军团更多地以大队,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以百人队为基本单位战斗。不难看出,这样的阵型基本上是为了抵御迦太基人大规模骑兵的强劲冲锋而量身打造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马略深知,罗马传统的轻步兵早已过时。
他们手中的短矛、短剑和轻标枪难以给身披金属铠甲的敌人造成什么威胁,在布匿战争期间便已被证明为无用。现在应该完全废除,代之以由专业工兵操作的强大远程武器——射程可达400米以上的弩炮;重步兵的装备必须得到统一和加强,铁制锁子甲应该被较好地普及,因为它比罗马传统的鱼鳞甲和板甲便宜,易于大量生产。
罗马军队的传统武器标枪和在对外战争期间涌现出的新式武器短剑曾经把亚平宁半岛上最强悍的军队——埃特鲁斯坎军队杀得落花流水,如今却在迦太基人的长枪利剑面前变成了不堪一击的儿童玩具。这其中自有原因:以身体素质而言,罗马人绝非优秀的战士,因为与迦太基人和高卢人相比,他们身材较矮,力量不足。
如果说短剑的使用还需要许多复杂技巧的话,那么投掷标枪需要的主要就是臂膀的力气了;而在这方面,迦太基战士远远强于罗马士兵。为了增加射程,几百年来,罗马标枪的种类日渐单一,重量也变得越来越轻。布匿战争中的罗马标枪大约只有0。7~1公斤重,在肉搏中容易折断。
为了增加它的杀伤力,马略觉得应该除新布旧,将罗马标枪造得更长、更粗、更重、更坚固,总重提高至2~4公斤。这样的加重标枪不仅可以投掷,而且也适用于肉搏,成为一支1。6~2。1米长的短矛。盾牌同样被加宽、加长、加厚,以便摆出坚固的“龟甲阵“,抵销敌方武器冲击力强和骑兵冲锋凶猛的优点。
按照马略的新式军事思想,每名罗马重步兵都需要携带两根加重标枪、一柄短剑、一支匕首和一块加重盾牌,以便能够按照战场上的不同情况来更换兵器;以上各项,再加上头盔、锁子甲、护膝、胫甲、腕甲、扎营工具、雨衣、油灯、三天的饮食等等,一名罗马重步兵必须携带的随身物品总和超过40公斤,比他自己的体重轻不了多少。
与以往不同,新式军团的将士们不能再拥有扛行李的奴隶,所有装备全都得自己背。这当然会严重影响行军速度,而罗马当年之所以能够战胜埃特鲁斯坎,主要就是靠罗马军团运动起来灵活快速的优点,它自然不能被随便舍弃。为了兼顾武器和速度两者,马略觉得应该让新兵们携带全套装备,每天上午以5公里的时速连续行军5小时,然后在下午比武练阵,以便锻炼他们的体能。
即使不断有体力透支的士兵倒下,军团主将也要对此熟视无睹;在操场上累死,总比在战场上被迦太基人或者高卢人砍死好吧?如此坚持几个月下来,新式军团的士兵们会连埋怨的力气都没有了;他们会适应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并慢慢习惯这种生活。
不过,真正的职业军队也就是这样炼成的;他们长年远离务农、养殖和经商等一切职业,杀戮是他们唯一的使命,战利品和军饷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战争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只要坚持这种铁血训练,罗马军团的战斗力肯定会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马略的军事改革计划规模非常宏大,几乎彻底将原来的罗马共和**事体制完全改变了;不过,这种改变明显是有利的改变。只要这个军事改革计划可以获得实施,罗马共和国的军队肯定会战斗力大大加强!当然,这是昆图斯的内心想法;其实,昆图斯的父亲老西庇阿当年也想过进行一次类似于这样的改革。
但是,来自于元老院的强大压力让老西庇阿无奈选择了放弃。现在,共和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了;再有人提出实施这样的改革。只要军队仅存的高级将领们都支持此事,这次改革就一定可以实施;因为这是为了罗马的生存,而不是其他。而且,更让昆图斯选择支持这个改革计划的是;昆图斯在这份所谓的马略军事改革计划中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马略本人当年就曾经在自己父亲麾下服役;所以,马略肯定是受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响才会提出这个改革。
昆图斯所想的改革好处奥斯卡当然也可以看得出来;但是,奥斯卡更加明白这个改革计划深层次的涵义。马略本人想要通过这个军事改革计划彻底掌握马克森提乌斯家族的全部军权;甚至想在将来把整个罗马共和国的军权全部收于他一人之手!
只要马略的军事改革计划一经实施;从此,罗马共和国几个世纪以来耕战兼顾、兵农合一的临时征兵制度将被彻底改变。士兵们一旦入伍,就至少要连续服役16年之久,其间不许再携带家属和奴隶,必须把一切都交给组织;而组织当然就是统帅本人。
士兵们的入伍、退伍、晋升、发饷等,如今统统由他们的统帅以罗马元老院和人民的名义一手承包下来。这样募集起来的职业军人社会和经济地位低下,实际上成为军团长们的私人奴仆,他们只知有统帅,不知有国家。很快,这样一个又一个军团都会成为一个个统帅们的禁脔;毋庸置疑,马略本人也会担任马克森提乌斯家族的所有军团的最高统帅。届时,马克森提乌斯家族的军队就变成了马略的“马家军”了!
</br>